首相放棄上訴的廣島黑雨訴訟 在核災中的歷史定位
文:宋瑞文/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特約撰述
1945年8月6日,美軍在廣島市投下原子彈,隨後下起了,含有爆炸的泥巴、灰塵或煤油等,像是重油一般黏膩的大顆粒的黑雨。這是放射性降下物的一種。被黑雨淋到的人,會有掉髮、牙齦大量出血等急性輻射症狀群。
這些因原爆受害的人們,一部份人得到政府的補償。另一部份人,則因為黑雨範圍認定的不同,而被國家捨棄,憤而向政府提告,亦即「黑雨訴訟」。經過十分漫長的訴訟,部分原告老死,直到最近,他們才在首相放棄上訴的狀況下,獲得真正的勝訴。
訴訟團事務長大越和郎表示,這場訴訟所代表的意義在於:揭穿被隱蔽與低估的放射線受害狀況。
放射線受害被隱匿與低估的狀況,從二戰起始:美國在曼哈坦計畫裡表現出,對於放射線人體影響的強烈關心。原爆發生後,美國要求日本軍和科學家提出原爆被害的調查數據。
然而,深知放射線被害狀況的曼哈坦計畫副指揮托馬斯•法雷爾少將卻說:「九月上旬的現在,廣島長崎沒有人因為原爆放射能受苦。」(註1)禁止原爆報導,隱匿被害狀況。
早前,為詳細調查原爆所造成的傷害,在廣島市被丟擲原子彈之後,美國在1947年設立了原爆傷害調查委員會(Atomic Bomb Casualty Commission、ABCC)這個民間組織。
然而,原爆傷害調查委員會,真正的目的是為下一次的核戰做準備。為此,60年代曾有過兩次抗議遊行,「不要把被爆者當白老鼠!」要求廢除這個組織。
關於輻射被害的攻防
1954年3月,美國在比基尼環礁做試爆氫彈(日文:水爆)的實驗(編按:城堡作戰),引發禁止核試爆的運動。在日本原水爆被害者團體協議會(簡稱:日本被團協)等團體攜手合作之下,推動「關於原爆被害者的醫療之法律」立法成功。然而,「氫彈試爆受害者」卻被捨棄了。
為彌補這個缺憾,之後運動的方向,就往被害或被曝地區的擴大認定等等前進。可是,1980年的「基本懇答申」(原爆被爆者對策基本問題懇談會)提出「戰爭被害容忍論」與「被爆區域的指定,應該根據充足的科學證據」(但事發時缺乏調查)兩種論調,讓被爆受害者的權益,又大大地往後退步。
而能夠挽回這個頹勢的進展,就是由原爆症集體訴訟306名原告獲得的勝訴(編按:該訴訟自2003年起,2018年全員勝訴)。該判決認可了低劑量與內部被曝的危害,駁斥了所謂的「國際基準」的見解,因為它無視內部被曝、殘留放射線的影響,且將被害狀況限於初期放射線。
2009年8月,政府與被爆者團體交換「確認書」,約定「為了避免訴訟相爭,透過定期協議的場合解決爭議」。當時內閣秘書長還向被爆者「謝罪」。可是後來政府只做了若干修正,至於「定期協議」幾乎沒有做到。
新的抗爭
在這段期間,發生福島核災。因為承認受害狀況的話,政府跟東京電力會被要求很大的賠償。因此政府又故技重施。
由於政府沒有履行「確認書」裡合意的內容,被爆者只能走上訴訟的道路。而政府為了推翻集體訴訟認可的放射線被害標準,募集35名御用學者,在法庭上提出反論。
「黑雨」訴訟不只是單一的放射線受害案件。從廣島長崎原爆、比基尼環礁核試爆,到福島核災等等,在日本一連串的放射線被害之中,黑雨訴訟,和其他受害者一同,處在抗爭的位置。也是能否讓法官認可低劑量與內部被曝危害,為一大重要問題的機會。
註1:出自高橋博子著『封印されたヒロシマ・ナガサキ』凱風社、(2008)。
※ 本文相關編譯與轉寫,承蒙上前万由子女士審閱。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狙殺太陽旗:美國如何擊潰大日本帝國」介紹 訪問主編:區肇威(查理) 內容簡介: 戰火越是靠近,日本反抗越是堅定 美國只想盡快結束戰爭,不管用的是什麼手段 原子彈兩聲巨轟,敲醒日本投降的覺悟 人類釋放出地獄之火,成為史上最慘烈的結局 帝國的一起一落,就在那瞬息之間...
原子彈 炸 東京 在 凱子凱の日本旅行大補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是日本長崎遭原子彈轟炸第76週年,上午在長崎市和平公園舉行祈禱和平紀念儀式。曾被原子彈轟炸過的廣島與長崎,連續好幾年都由市長公開呼籲日本政府應盡速簽署聯合國「禁止核武器條約」。首相的致詞仍未直接回應,但強調日本政府有必要在不同立場的國家間擔任溝通橋梁,並強化防止核武擴散的努力。
--
有來過長崎「原爆資料館」參觀過的朋友,在現場看著這些被災地的影像紀錄,肯定都可以感受到過去那份沉重的歷史傷痛....時鐘就這樣停擺在11點02分...
20世紀的人類歷經了不少戰爭的苦難,來到了21世紀雖有著相當進步的科技、有著豐富的物質生活,卻突然來了一場病毒大戰,改變了全世界人類原本的生活模式。
突然間,人類們必須戴上口罩,得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我們從原本快樂自由、想去哪就去哪的生活,變得出門都要膽戰心驚。到底病毒帶給我們這個世代,又或者帶給我們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呢?
或許每個世代的人類,都有著各自要面對的問題跟苦難。以前我們好像只要專心讀書、努力把考試考好、畢業後找份好工作,但我們的下一代卻過著不知道要戴口罩戴多久的生活,甚至得考慮因為疫情的關係而影響了他們學習的環境與各種大大小小的考試。
如果全世界能夠團結起來全新對抗病毒,那有多好?
如果可以活在一個沒有戰爭的世界,那該有多好?
然而,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人類總是為了自己的私慾、權力、利益而引起彼此的爭戰與對立,不要說國與國之間,就連自己國人也很常是因為貪婪,因而利慾薰心、因而迷失了人類生存在這個世界的本質意義。偏偏這樣的貪婪通常都是無限的,但離開人世時我們卻什麼都帶不走。因此,我們可以傳承留給下一代,應該是一個有長遠價值的東西,那或許是正確的人生觀、對人事物正確的價值觀,而不是讓人類越漸崩壞的。
我們感謝日本與美國能在台灣疫情有困難的時候,伸出了援手,贈送了上百萬劑的疫苗。我們感謝立陶宛、斯洛伐克、捷克三個中東歐國家,也願意捐贈疫苗幫忙,雖然數量不多,但他們的國家並不是沒有疫情,正所謂患難見真情,這樣的溫情我們感受到了。有得到幫助,我們都應該存感激之心,在我們未來有能力的時候,也一定要找機會報恩。
如果全世界的國家都能彼此互相援助,那該有多好?
我想,在我們的人生當中應該都看不到世界和平了,只希望人類不要繼續為了利益與國土的擴大,而再度引發核武這樣恐怖的戰爭。
對於我們來說,小小的力量可能也相當有限,人生也不可能都沒有苦難,只能捍衛住真正好的價值觀,把它傳遞給我們的下一代。就像一根小小的蠟燭一樣,發光照亮著身邊的人。教導我們的下一代,即使在面對人生不同的苦難當中,也能有著勇敢面對與正確的人生觀,內心能有一種篤定。
--
首相菅義偉今天也在長崎參加了原子彈爆炸罹難者的祈禱和平紀念儀式,並再次呼籲民眾不必要的外出,以及不要返鄉或旅行。東京奧運結束,日本疫情來到有史以來最嚴峻的階段,如果連禮拜一都飆到12000這個數字的話,那其它日子應該不止15000了,快速飆到單日破兩萬應該很快就會發生了.....這個盂蘭盆節連休過後,日本疫情應該會蠻慘的,要有心理準備,疫苗請快點打好打滿吧!
--
✅ 多和夢日本商品海外直送訂購教學
https://bit.ly/3nbQv0R
✅ Agoda 10%訂房優惠券免費領
https://bit.ly/3a0jr7i
✅ 防疫新生活必備紫外光空除菌好物推薦
http://bit.ly/3oL7O8V
✅高鐵國旅聯票85折使用教學
https://bit.ly/32TSmyc
✅新版唐吉訶德國際直郵購物網
https://bit.ly/3ixnGLw
原子彈 炸 東京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微冷 爆炸下的棋局
1945年8月6日8點15分,美軍將前所未見的新式武器──原子彈投在日本廣島市,造成了空前的浩劫。
原子彈落在廣島的當下,剛好在進行第三屆本因坊戰的第二局,歷經了原子彈爆炸的這局棋,後來被稱做原爆之局。
1936年,本因坊家因為後繼無人,因此將頭銜轉讓給日本棋院,由本因坊戰的冠軍來承襲名號,這也是日本圍棋史頭銜戰的濫觴。本因坊是日本圍棋七大賽事中歷史最悠久的。後來,日本棋院再把稱號讓渡給東京日日新聞與大阪每日新聞(後來兩者合併為每日新聞),報社付權利金給日本棋院來取得獨家刊載比賽棋譜的權利。
第一屆的本因坊在1939年開始,最早是兩年辦一次。不過,或許是草創時期,第一屆本因坊的賽制有些複雜,經過複雜的競爭以後,由關山利一獲得頭銜。
第二屆本因坊賽在1941年開始,在預賽以後,再透過循環賽,由勝出者獲得挑戰權。最後,由橋本宇太郎獲得向關山利一挑戰的權利。不過,隨著賽事進行,戰爭規模持續擴大,陸續有棋士投身戰場。
在1943年5月的決賽中,第一局由挑戰者橋本宇太郎獲勝,第二局進行到90手,關山利一就因為身體不堪負荷而棄權,由橋本宇太郎獲得本因坊稱號。
第三屆本因坊賽自1943年7月點燃戰火,經過預賽以後一共有9人進入決選,9人先進行4局的「半循環賽」,再由前三名進行一次循環賽,最後由岩本薰獲得挑戰權。
在這段時間,日本的戰事已經漸露敗象,大和號已經被擊沉,東京多次遭大規模空襲,日本棋院所在的東京書院也早已在5月25日的東京大空襲中燒毀。
7月,本因坊挑戰系列賽開幕。由於日本棋院被毀,在橋本宇太郎的老師瀨越憲作的影響下,棋賽移師廣島市。但因為廣島是盟軍空襲的目標,警方反對,不過他們並沒有因此取消。在日本棋院廣島支部長藤井順一的合作下,棋賽在藤井順一家中舉行。
第一局在7月23日開始,為期三天。由挑戰者岩本持白獲勝。
後來,當地警察部長青木重臣嚴格要求他們不得在廣島市內舉辦,於是他們移師廣島市郊五日市,中國煤炭的公司宿舍舉行。這裡距離廣島市大概有十公里。
第二局從8月4日開始,同樣為期三天。在對局的第3日,8月6日,上午8時15分,當時棋局下到了第106手。就在這個時候,美軍的B-29轟炸機Enola Gay將小男孩投在廣島的相生橋上空。一瞬間天搖地動,門窗玻璃都被震碎,對弈的兩人也被衝擊波震倒。
橋本宇太郎的自傳《圍棋專業五十年》中有提到當時情景:
「霎那間一片閃光直射大地,對局室白得煞人,接著烏雲翻卷,狂風夾雜著雨點直撲對局室,門窗玻璃全被震碎,瀨越木然坐在席上,岩本全身匍匐在棋盤上,橋本則被甩到室外。此時10公里之外的廣島已化為廢墟,然而當時兩位對局者以為只是一般的空襲」
岩本薰的回憶錄則說:
「突然強光與大爆炸,然後地面好像發抖砰地發出聲音了,是從沒聽過的糟糕的聲音。同時爆炸氣浪來,窗玻璃變得粉碎了。……可怕的爆炸氣浪讓我倒在棋盤上……,觀察員瀨越木然坐在席上(後來他本人說「被嚇得全身發軟,無法動彈」)。」
因為這個出乎意料強大的空襲,第三屆本因坊戰的第二局因此而暫時中止,稍做整理後兩人又繼續對弈,最後由白方橋本宇太郎獲勝,將系列賽扳成一比一。然而,兩人在下完棋離開廣島以後,才知道他們經歷了史無前例的經驗。
第一局棋的比賽場地,藤井順一宅邸在原子彈爆炸以後被夷為平地。兩位棋士因為臨時改地點而倖免於難。
1945年11月,雙方在14天內進行了4局3日制的圍棋比賽,不過剛好戰成三勝三負。日本棋院決定兩人在高野山再下三盤棋決一雌雄。而在第一局,兩人先在廣島的蓮教寺各下一手,紀念原爆的死難者。最後,系列賽由岩本薰連下兩城,獲得本因坊頭銜。
這局棋因為經歷了原子彈轟炸而成為了別具歷史意義的一盤棋。
圖中有三角形的白棋即為第106手。
原子彈 炸 東京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狙殺太陽旗:美國如何擊潰大日本帝國」介紹
訪問主編:區肇威(查理)
內容簡介:
戰火越是靠近,日本反抗越是堅定
美國只想盡快結束戰爭,不管用的是什麼手段
原子彈兩聲巨轟,敲醒日本投降的覺悟
人類釋放出地獄之火,成為史上最慘烈的結局
帝國的一起一落,就在那瞬息之間
榮登《紐約時報》百萬銷售排行榜
「我成為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歐本海默(原子彈發明者)
「我們已經發現了史上最可怕的物理公式。」——杜魯門(美國總統)
美國開始大反攻!攻打貝里琉、奪回菲律賓,塞班、硫磺島、沖繩都成了鬼哭神號之地,雙方損兵折將,傷亡慘重。登陸本土會不會是「不可承受之代價」?戰爭還要繼續下去嗎?麥克阿瑟磨刀霍霍,準備要在史上最大規模的登陸戰名垂青史,攻向日本。
如今,戰火已經來到日本的大門前,美國發動毀滅性的燃燒彈轟炸,城市千瘡百孔,民眾流離失所、受苦挨餓。裕仁天皇站在宮城目睹一切,城外的東京已被夷為平地,日本大本營戰報每天還在粉飾太平,欺騙百姓。「一億玉碎」、「本土作戰」之聲琅琅上口,此起彼落,就等你美國人上岸登陸。
美國新墨西哥州一處秘密基地,人類有史以來最致命的武器試爆成功。「我們將很可能製造出人類史上最可怕的武器,一顆這種炸彈就能毀滅一座城市。」
原子彈準備就緒,美國已經沒有必要登陸日本了。同盟國發出《波茨坦宣言》要日本無條件投降,可是日本內閣卻來個「不予評論」的回覆。空投原子彈的最終決定將由杜魯門一人做出,雖然這時他還不知道原子彈到底是什麼一回事。杜魯門只知道,不能再讓美國人流血犧牲了,一定要把日本擊潰。
杜魯門下令,麥克阿瑟揮軍,裕仁天皇臣服。一本書把三個背景截然不同的歷史關鍵人物串在一起,不僅看到他們決策的心路歷程,還有三人如何改變了歷史的命運。
作者簡介:比爾‧歐萊利(Bill O'Reilly)
美國著名節目主持人、作家、歷史學家、編劇、政治評論家,是美國收視率最高的有線電視新聞節目《歐萊利實情》(The O’Reilly Factor)的主持人。他的「謀殺」系列(書名以Killing開頭),成為了暢銷書排行榜的常客。
作者簡介:馬汀‧杜格(Martin Dugard)
三次艾美獎得主,是《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的暢銷歷史作家。他和妻子以及三個兒子現居南加州。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tLfm4hXD00/hqdefault.jpg)
原子彈 炸 東京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昨晚節目時間預算得不太好,結果太匆忙,完結得很急,未有時間講日本投降和用原子彈一事。這件事是這樣的。有人覺得第一次大戰完得不夠好,不能徹底解決德國的問題,於是羅斯福首先提出無條件投降。甚麼叫做無條件投降,那即是甚麼條件都不會有,我喜歡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其實無條件投降是很愚蠢的。對方投降的話,你加甚麼條件,對方都會接受的,因為他已經沒有武裝了。無條件投降是令對方覺得一定會抵抗到底,這是被無條件投降所限制了,所以德國戰敗幾個月,日本都不肯投降,就是因要無條件投降。其實日本已知道打下去也沒有希望。日本最厲害那兩艘戰艦,大和號和武藏號,他們駛往菲律賓迎戰的時候,也沒有燃料讓它們回頭,他們只是單程去,基本上是送死的,國家去到這地步,怎樣能打下去?無汽油、鋼鐵、橡膠,根本無法打下去。他們最初試探日本投降,提出了幾個條件,一個是一定不能廢除天皇制度,另外就希望不用駐兵在日本,但這點是做不到的。不駐兵怎知他會做甚麼事。其他人都願意接受這條件,但是日本陸軍堅決反對。當時的陸軍大臣梅津美治郎、阿南惟幾等人是堅決反對。最後杜魯門覺得沒辦法,決定要嚇日本。其實東京大轟炸,投燃燒彈時,因為當時的屋多是木屋,所以已經燒死十萬人。其實不需要用原子彈,但原子彈有震撼性,會一次死五萬七萬人,較有驚嚇威力。其實用其他方法,一樣會死那麼多人。我昨晚有講了這問題,但原子彈較不人道,即使殺不死。輻射後遺症仍會延續很長時間。廣島是很冤枉,其實考慮過幾個地方,因為天氣問題,所以投了在廣島。之後陸軍依然不肯投降,要講天皇的問題。當時蘇聯和日本簽了互不侵犯條約,美國慫恿蘇聯幫手打日本。其實日本已沒能力打,因為精銳關東軍已調走了,那時有的都是新兵。如果蘇聯打日本,日本是沒有抵抗能力。因為重型精銳部隊都已經調走了。蘇聯猶豫是不是要幫美國打日本,怎知日本又想透過蘇聯向美國求和。蘇聯覺得這是討便宜的一好機會,日本不表示投降,美國投下第二個原子彈。而蘇聯入侵,那麼日本當然是大勢已去。最後,天皇壓下陸軍,指非投降不可。去到那樣已再無不投降的的理由。天皇的位置也不是那麼重要,一定要投降。
我再講兩件有趣的事。其實天皇的錄音,日本人是聽不明白。天皇是講一些古雅斯文一些的日本話。不是市井的日本話。日本人都只能估到幾成而已。他們第一次聽天皇講話的「玉音」,大部分人都聽不明。陸軍又想搶天皇的錄音帶叛變,結果錄音被收起,找不到。
之後發生的是麥克阿瑟飛到日本,他很讚揚自己這件事,覺得自己很英雄。日本人很憎恨他,他去東京是不是會給人暗殺呢?他去日本,其實是安撫了天皇。天皇是去拜見麥克阿瑟,那是很大的屈辱。麥克阿瑟接受了日本人的看法,維持天皇系統,對安定是有很大的好處,尤其是日本有反戰情緒,左派很猖獗,他也怕日本變成左派。其實整件事用原子彈是這樣。投完第二個原子彈,日本很害怕,但美國其實已沒有第三個原子彈。美國只做了三個原子彈,一個在新墨西哥試爆,要等一段時間才做到另一批原子彈,但日本不知有多少個,於是便投降了。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pCFpxbXJJ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