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一號 #原住民族日
7年前,高齡94歲的母親想吃山肉,Talum Suqluman(漢名王光祿)帶著獵槍入山林,獵到臺灣長鬃山羊及山羌,給母親享用。
他是一名布農族獵人,他視為日常生活的舉動,在法律面前卻不然,被視為使用非法槍枝,獵捕時為保育類動物的長鬃山羊及山羌,遭到起訴,原審判刑3年半,創下原住民族因狩獵被判的最重刑期。
2021年5月20日,總統蔡英文宣布特赦免刑,但未免罪。對照月初大法官釋憲,與獵人們遭判刑息息相關的法律多屬合憲,這次個案式的特例,在司法未變之下,狩獵問題應仍爭議難解。
閱讀全文:https://wuo.pros.is/3mbr6e
——
訂閱窩窩:https://wuo-wuo.com/subscrib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修訂《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 不能忽視原住民族的狩獵權 ~高金素梅2020.04.15 今天,立法院內政委員會針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的修訂,進行審查。 由於對修法條例第四條有關槍枝的制式和非制式定義問題,我有不同的看法,引發了委員會的爭議和討論。 我認為現在修法版本中的非制式槍枝定義,會對...
原住民槍枝爭議 在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5 月 20 日,蔡英文總統宣布特赦王光祿。
「特赦」消息一出,原民團體、聲援團體和許多族人再次議論紛紛。原本釋憲結果針對爭議問題左躲右閃,讓許多原住民族獵人遭罪判刑的「自製獵槍」要件,仍然被宣告「並不違憲」,甚至在一些大法官的意見書中,其中的用語、描繪,直接乾脆地顯露出:就算是位居大法官,同樣無法擱下捍衛主流文化的心魔。
尤其,司法院釋字第803號解釋意見書最酷的那一份文末,甚至把Covid-19疫情起源和釋憲主旨「原住民族獵捕保育類野生動物」放在一起,意有所指的暗示「原住民,不要再吃野味啦!」把未經科學實證、將社會大眾對疫病的恐慌嫁接到原住民族身上,多看點Discovery探索頻道、少講點話,不是很好嗎?
什麼是特赦?釋憲後又特赦,解決問題了嗎?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10601/1993522.htm
原住民槍枝爭議 在 立法委員孔文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爭議多年的台東縣海端鄉布農族獵人王光祿打獵被判刑一案,終於在蔡英文總統的特赦令之下,暫時解決了原住民打獵權益的此一個案爭議。
當今動保團體及環保生態意識高漲的情勢之下,原住民要爭取狩獵權益,遭到了非常大的挑戰!蔡總統的特赦,免刑不免罪,王光祿可以不用入獄服刑(3年6個月),但是他的罪名仍在。此雖然暫時解決了王光祿的陳情主張,但是原住民打獵除罪化,有關使用非法或改良式槍枝的部分,政府仍未予以除罪。
因此文吉認為根本之計,還是必須要回到立法院修法,包括修正「槍炮彈藥刀械管制條例」及「野生動物保育法」,所以「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須努力」。
最近看到好友黃山平留言,可説頗有道理。特轉Po到臉書供大家分享。
「沒有什麼好高興的,治標不治本,國華兄說的對,漢人所定現行法律判刑定讞,所以王光祿是先有罪的,總統才可以特赦。
200餘年來布農族就用槍(其中之一)狩獵動物,三餐食用(蛋白質的主要來源)。
布農族是最會保育的族群,吃多少打多少(分享親朋好友)。
王光祿的行為被族人視為英雄,(每年射耳祭報戰功時獵人要數說一年來狩獵狀況),為什麼說狩獵是文化也是生活的一部份就是這個原因。
王光祿被特赦,只是個案,是治標不治本,應依據漢人所訂現行憲法增修條文,來修改槍炮彈藥管制條例及野生動物保護法,方式處理(據了解警政署反對具有殺傷力之槍枝)槍枝不具殺傷力如何狩獵(好小白浪)。
懇請蔡總統交代行政院提出版本與原住民立委先協商後再來定訂兩全其美的法律,否則此事件會屢見不鮮(原住民觸法判刑定讞後總統特赦)除了浪費司法資源,易造成社會對立。
王光祿是布農族的英雄,明年射耳祭聽你報戰功了~賀!厚!厚!」
https://www.cna.com.tw/amp/news/firstnews/202105205006.aspx
原住民槍枝爭議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修訂《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
不能忽視原住民族的狩獵權
~高金素梅2020.04.15
今天,立法院內政委員會針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的修訂,進行審查。
由於對修法條例第四條有關槍枝的制式和非制式定義問題,我有不同的看法,引發了委員會的爭議和討論。
我認為現在修法版本中的非制式槍枝定義,會對原住民在狩獵時所用的獵槍造成合法性的問題,主張應予以保留,進行協商。後來,內政委員會同意將第四條修法條款和第20條攸關原住民獵槍使用權利的條文,併案協商。
蔡英文總統雖然早在2016年就向台灣原住民族道歉,但從今天修法審查的過程看來,這個道歉並沒有落實。因為,維繫原住民族傳統狩獵文化的獵槍所有權問題,仍然在原住民的憂心和法條漏洞的陷阱間徘徊,這是政府忽視原住民族文化所導致的困境。
今天內政委員會的併案處理決議,只是一個過渡性的解決方案,因為我不是內政委員會的委員,我無法反對這個方案。
我認為:要解決原住民族狩獵的問題,必須從尊重原住民族狩獵的文化根本出發,讓原住民獵人的獵槍使用規範和《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脫鉤。而我也要求,一個月內原民會要會同內政部和文化部,參考其他國家原住民狩獵法令,制定原住民族傳統狩獵的專法。

原住民槍枝爭議 在 頭目研發改良自製獵槍獲花警局核發獵槍許可證2021-07-20 ... 的推薦與評價

還給族人一把安全、合法的狩獵 槍枝 ,是 原住民 獵人期盼多年心願。儘管經過釋字803號解釋,仍限制 原住民 獵人只能使用自行製造的傳統獵槍, ... ... <看更多>
原住民槍枝爭議 在 槍砲彈藥管制條例的邏輯大概是,原住民族可以持獵槍狩獵,但 ... 的推薦與評價
原住民 自己開軍火公司,以工廠的形式生產制式槍枝,且至少直接參與製作槍枝的工作人員都 ... 支持擁槍權就少掉一部分爭議了,像美國一樣,人人都可以在合法管制下擁槍.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