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起搭火車到高雄更快囉
#南迴鐵路電氣化知本到枋寮段23日正式通車,將首度增加 #普悠瑪、#推拉式自強號 將投入南迴線營運,#最新列車時刻表22日上午8點起於台鐵局各大車站提供旅客免費索取。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385321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Aiky一點GO瘋旅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藍皮普快 #南迴鐵路 #台鐵普快車 普快車是早期鐵路運輸中等同於現在的電聯車,對於老一輩的人而言不陌生,當時肩負短途的工作,當年靠它通勤的民眾,經過多年以後卻已成記憶,隨著鐵路的發展和進步,現在的鐵路都已經電氣化,不需要再仰賴柴油引擎的車頭,漸漸淘汰了。 而南迴尚未電氣化之前,全台灣僅存的普快車...
南迴線時刻表 在 布蘭西與三寶的生活旅遊記趣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火車大富翁 之台灣環島七日遊 」
各位親愛的朋友~~我們~~終於~~在最後一天擲到松山站,順利回家惹(淚撒花~~)
很久沒有在國內旅行玩得充實到...好像跟出國自助旅行一樣無敵精實了🤣
大家別擔心我們沒有遇到颱風,安全掠過,我們第三天剛好擲骰子到枋寮站直接保送墾丁,隔天在墾丁中午前腳走,颱風後腳到。然後在台東知本遇到地震,但也順利搭上藍皮火車,在外面開始下大雨時,我們則跟風雨賽跑,安全進入花蓮無風雨地區。只有最後一天從宜蘭回台北時有遇到下雨。
因為每天都在不斷移動,所以比較累(就像出國時移動去其他城市的那天通常都最累),加上要帶著行李每天移動好幾個點,路上有空時不是在看火車時刻表就是找住宿,還要一直盯住小孩不能玩火車的立柱式把手跟嬉鬧(男子宿舍舍監🤣...),然後到旅館民宿都是天黑8-9點以後,忙碌到沒有辦法每天發文。
不過這次去了一些平常不會用搭火車方式去的站點~因為都不是走大眾觀光景點,搭配命運牌的任務,反而製造了不少特別回憶,也常感受到當地人的良善~
例如...在金崙沙灘玩沙後被狗追狂奔,
在知本用玩具跟當地小孩交換糖果,看天主教堂融合原住民特色,人像座椅真的太令人驚喜!富源原來是很有歷史的地區!
岡山站對孩子來說最好吃的不是羊肉,而是老店心心食堂的人情味便當...最後在礁溪意外幸運住到可以泡溫泉的五星級香客大樓...
這次我們全程自帶環保餐具與盥洗用品,除了生理用品廁所衛生紙外,其餘製造的垃圾都要自己揹著,旅行中孩子學習減少製造垃圾、控制買零食及瓶裝飲料的慾望,媽媽則挑戰跟阿福全程使用環保布尿布。
我們的伴手禮則是挑戰一週旅行不製造垃圾的成果,最後還是產生一小袋垃圾,大多是路上人家給的糖果及麵包包裝袋、口罩等。阿福全程用環保布尿布成功!
我們全程刷悠遊卡,大部分都是做區間車(我有算過TR-pass沒有比較划算),而且因為有些小站只有區間車有到😂,老大小一是用學生悠遊卡,老二中班/老三一歲7個月。下載台鐵時刻表APP非常好用。每日的住宿大概抓1千元,飲食雜支5百元以內。
想分享的實在太多,想知道我們做了什麼有趣任務嗎?過幾天整理一下再來分享行程及費用了~~
#火車大富翁七天環島行程:
第一天 縱貫線(海線)
台北車站-中壢站-白沙屯站-嘉義站(住宿車站旁旅館)
第二天 縱貫線
嘉義-大橋站-岡山站-高雄站(住宿車站旁旅館)
第三天 屏東線
高雄站-枋寮站-轉搭客運-墾丁(墾丁大街民宿)
第四天 南迴線
墾丁-枋寮站-金崙站-知本站(民宿)
第五天 臺東線
知本站(搭藍皮火車)-台東站-富源站-吉安站(民宿)
第六天 北迴線
吉安站-冬山站-礁溪站(宿香客大樓)
第七天 宜蘭線
冬山站-大里站-七堵(下大雨pass)-松山站
南迴線時刻表 在 Taiwan Mountain 台灣山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47╱編輯推薦
天地無窮大,登高看三觀: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
做一個好觀眾•欣賞時間與空間的互動
|| 鐵道與山~4D視角看台灣 ||
台灣最早的軌道運輸,出現在八斗子官辦煤井,但是直到劉銘傳興辦台北到基隆鐵道,才是城際路線之濫觴。日本時代的1899年,政府開始傾力興築縱貫鐵道,1908年通車後繼續延伸與擴張,至1930年代已有環島路線的雛形。北迴線與南迴線鐵道,由於穿越中央山脈,工程艱困,日本時代一直在紙上談兵的階段,即使曾派出勘查隊伍,不是慘遭出草而覆沒,就是只能將原本預期的工程規劃改寫成番情報告。
喜歡台灣山岳的朋友都知道,小小的台灣島,國土大部分是崎嶇的地形,而且有非常多海拔超過3000公尺的山峰。這樣的地理條件,使得鐵道與台灣的山,不得不有許多對話。北迴線與南迴線在20世紀末葉終於完成,台灣的環島鐵道歷經不同政權,耗時一百年才完成。所以,鐵道本身有歷史淬鍊的痕跡,而火車的行駛也有時刻表的安排,很顯然,時間是鐵道文化重要的元素之一。當列車通過任何一段路線,都是一種空間與時間的精采互動,鐵道火車與山岳地形,構成了欣賞台灣的4D視角。
第一步:搭火車賞山
第二步:爬山看火車
第三步:上山找鐵道
文、圖/古庭維
南迴線時刻表 在 Aiky一點GO瘋旅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藍皮普快 #南迴鐵路 #台鐵普快車
普快車是早期鐵路運輸中等同於現在的電聯車,對於老一輩的人而言不陌生,當時肩負短途的工作,當年靠它通勤的民眾,經過多年以後卻已成記憶,隨著鐵路的發展和進步,現在的鐵路都已經電氣化,不需要再仰賴柴油引擎的車頭,漸漸淘汰了。
而南迴尚未電氣化之前,全台灣僅存的普快車班次仍然奔馳在東部海岸線上,藍色的外表被人們稱為藍皮普快,可以開窗的車廂望著東部蔚藍海洋、海風吹著,這樣的情景將於12月23日消失。
隨著南迴鐵路電氣化的完成,普快車的運輸工作也即將告一段落,未來台鐵會規劃其他車種、車次往返屏東和台東,藍皮普快也會暫時退出營運,以後會規畫為觀光列車與大家見面。
七年級生的我在當時年紀尚小,不過常和父母搭火車,記憶雖然不是很深刻,但有好幾個場景讓我很熟悉,車廂的電風扇、窗戶可以打開、白鐵的滾燙飲水機、火車尾看風景等。
我還有印象睡在很硬的椅子上,到站後媽媽把我叫醒,頑皮的我會從車門跳到月台上,由於窗戶可以打開,所以「鐵支路」的聲音迴響在車廂中,這個聲心始終讓我無法忘記,這次終於再讓我回味兒時的記憶。
藍皮普快12月22日是最後一天行駛
普快車時刻表
3671次枋寮11點28分發車→台東
3672次枋寮←台東16點15分發車
如果想要了解台灣的哪一處景點,可以在下面留言給我知道,我有時間就會抽空到當地做一個分享。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clickgotrip/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iriusaiky/
部落格: https://1dgo.blogspot.com
南迴線時刻表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6普悠瑪自強號列車為由臺灣鐵路管理局(臺鐵)於2012年引進之傾斜式電聯車TEMU2000型開行的特快車。2013年2月6日起投入營運,初期行駛宜蘭線與北迴線,2014年7月擴展至電氣化後的臺東線,2015年3月擴展至電氣化後的部分南迴線至知本,後來到知本的車次被太魯閣號取代,因而目前開到台東為止。台鐵TEMU2000型電聯車是台鐵所引進的第二款傾斜式列車,由日本車輛製造,因其設計可讓它在彎道上較非傾斜式列車以較快的速度行駛,在多彎的宜蘭線可大幅縮短行駛時間。不過相較於太魯閣號,普悠瑪列車傾斜角度小,所以搖晃較劇烈,乘客容易暈車。本型號列車共引進19列38組計152輛車廂,每列車採8輛編成。普悠瑪列車在2014年中旬臺東線電氣部分雙線化工程完成前,先以「新自強號」名義行駛,2014年7月16日改點後,台鐵的時刻表將本車種改標示為「普悠瑪」。普悠瑪列車因過彎傾斜易使站立乘客發生危險,故實施全車強制對號入座,不發售無座票,使用電子票證或非持有該班次普悠瑪號列車的旅客(定期票、其他日期車次車種的車票者)不得搭乘,否則將依規定重新補票並加收50%票價。
臺北車站(台灣高鐵、臺北捷運稱為台北車站)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為臺灣鐵路管理局、台灣高速鐵路、及臺北捷運三鐵共構的地下化鐵路車站,也是臺北捷運板南線、淡水信義線之交會車站,不僅是北臺灣首要的交通樞紐,也是臺灣建築規模與運量最大的鐵路車站,每日轉乘的旅客約50萬人次以上,總使用人次居於全球第25名。臺北車站於1891年7月5日設站,歷經多次遷移與改建後,現今站體為1989年9月2日啟用,臺鐵局本部也設於此地,隨著捷運、高鐵進駐之後,形成幅員廣闊的地下街區。車站周邊有商辦、補習班聚集的站前商圈,若再連結臺北轉運站、捷運北門站、機場捷運臺北站、華山特區等「臺北車站特定區」關聯設施,面積可達46.31公頃。另外臺北車站常被稱為「臺北火車站」,臺語則稱為「臺北火車頭」或「臺北車頭」,年輕族群則常簡稱為「北車」。車站主體為地上6層、地下4層、長149公尺、寬110公尺之建築;一樓大廳東、西、南、北各有四個出入口,二樓為微風臺北車站美食街,三樓以上樓層為臺灣鐵路管理局本部所在。地下1樓為穿堂層,北側透過中山地下街、臺北地下街與京站時尚廣場、臺北轉運站連通;南側與誠品站前店連通。台鐵、高鐵月台層位於地下2樓,共有4個島式月台、9線軌道;原全由台鐵使用,後轉移其中的2個月台、4線軌道予高鐵使用。由於其龐大而複雜的站體結構在台灣非常少見,因此又被戲稱為「全台最大迷宮」,台鐵甚至為此研發導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