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強推役男新制急就章!?草率、沒有事前規劃的政策,只會讓國人對於新制沒有信心
語言是一個溝通的工具,但若被賦予了意識形態的考量,就會成為爭端;孟楷在《少康戰情室》就立院同仁堅持台語質詢掀戰火一事指出,若要如此形式在國會刁難官員,我想身為這個選區的民眾,真的會認為這樣是在幫助選區、幫助國人爭取權益嗎?
外交與國防委員會要處理很多問題,其中國防部試行的役男軍事訓練改革,問題還是很大!現在在學的役男,寒暑假其實可以選擇去服役,但若改成五個禮拜在新訓中心、十一個禮拜下部隊,在學役男如何分配時間?
國防部先是說在學的役男不用下部隊,後又改口要再來規劃;可以看出國防部對於役男改制真的是急就章,沒有事前做一個通盤的規劃檢討。我們真的希望國防部在做每一件事時,一定要想清楚、思考完畢再丟出來,否則只是讓國人誤會,是不是現在距離戰爭又更近了一點?所以要趕快加緊訓練呢?
影片來源:
少康戰情室
【完整版中集】本月起試行5+11役男新制 部隊已非"到此一遊"要能戰? 少康戰情室 20210927
https://reurl.cc/OkAYGy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政黨法2017年修法,將補助款門檻下修為3%,節目中誤植為3.5%。 11月22號就是2020立委選舉登記的最後期限了,從半年前吵初選,到最近各黨喬不分區名單,終於要塵埃落定了。 不過這兩個禮拜各個黨討論不分區的名單也是戲碼很多,有人哭、有人靜坐、還有人因為名單罵來罵去,不過說到這個不分區...
十 個選區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日前宣佈台灣正式啟動加入CPTPP的程序。台灣是一個海洋島國,不管是經濟發展還是基礎民生,都高度倚賴國際貿易。加入CPTPP,對台灣來說,是必然要走的一步棋。
我相信蔡英文政府的談判能力,但我其實有點悲觀,因為台灣的輿論風向可能會大扯台灣外貿談判的後腿。
請大家包涵我抱怨一下吧!我覺得台灣一般民眾的認知是真的很奇葩。輿論風向已經扭曲到,政府再怎麼做正確或必要的事,都可以被解釋成禍國殃民。明明是好到幾乎不可思議的防疫數字,卻被講得好像台灣防疫世界最爛;明明是提供了四種品牌的疫苗任由民眾登記施打(世界上還沒哪個國家做得到這一點),卻被講得好像政府拿著槍逼民眾做選擇;明明天然氣接收站方案已經一再修改縮減成原案的十分之一以下,卻被講得一點溝通誠意都沒有,然後環團跑去找始作俑者的國民黨結盟。
政府不是不可以批評,但是批評至少也該本於事實。看看近一、兩年台灣政府屢次爆發的輿論危機,深入看看民眾不滿糾結的點,有時候真的是科學上站不住腳,到了一個荒謬絕倫的程度。例如萊豬議題,進口豬隻可以用飼料控管的方式做到無萊劑檢出,而就算有(合乎國際食品法典標準的)殘留,也沒有科學證據顯示會傷害人體。又不是美國人自己不吃豬肉,把「毒豬」賣給外國人,而比台灣更重視食安的日本也有在進口。更何況那群發動萊豬公投的人們,自己吃美國牛肉倒是吃得很高興,而美牛飼養過程中使用的萊劑,和檢出萊劑殘留的狀況,都遠比美豬要多。
而「福島核食」的部份,除了日本人自己嚴格把關、自己消費以外,美國最近已取消禁令,歐盟下個月也可能要跟進,真正禁絕福島食品的,除了台灣之外,只有中、韓,而稍有地緣政治常識的人都知道,中、韓針對日本的政策,是政治性遠遠大過於科學性。
這樣的輿論是很不健康的。除了會誤導群眾,對需要高專業度與科學性的外貿談判議題,造成錯誤而毫無必要的成見以外,也讓真正重要的議題上不了檯面。
更何況自由貿易協定這件事,必然是雙面刃,有利有弊。例如說美豬進口台灣,會不會造成問題?當然會。但是真正重要的問題,不是虛無縹緲的「萊豬」,而是低價的美國豬肉會不會衝擊國內豬農的生計。但自由貿易的衝擊,總是可以找到部份解決方案的。面對美豬叩關,我們可以談台豬外銷、可以談產銷履歷、可以談豬農輔導轉型…但總之基於一個建設性的問題就是:「如果美豬進口終不可免,該如何降低對國內養豬業的衝擊?」
但是一個「萊豬」的莫名其妙的道德大帽子扣下來,這些實際的東西都不用談了,誰談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
還有就是,台灣人有一種很奇怪的性格,就是缺乏「代價」的意識。外貿這件事本來就是「互相」,有來有往、有捨有得。但是台灣民眾普遍有一種態度就是,外貿有利的部份就是理所當然我該得的、政府一定要提供給人民的、政府沒爭取到100%就是罪該萬死的;而有弊的部份又是理所當然政府一定要擋掉或全額補助到飽的,一定是別的國家惡意陷害我們的,政府如果接受此代價的話就是喪權辱國的。而面對到自由貿易的衝擊,我們老百姓做生意的方式一點都不能改,不能為了世界局勢做出任何的調整,要我們改就是政府無能。
如果國民普遍都是這樣的心態,政府是無法談貿易協定的,誰去談都會像乙未辛丑的李鴻章一樣眾口鑠金、無疾而卒。
而且台灣社會吊詭的一點是,雖然民進黨勉強執政了五年多,但是這個執政的基礎異常脆弱。基層民眾的信任網絡,目前還是主要由國民黨掌控著(如果還不算入背後不可表述的外國勢力的話…)。主流媒體大多數都是親藍,就算是那些被罵塔綠班的三民自,其實核心骨幹還是有一大批黨國時代留下來的藍底,常常可以看到那種對柯文哲比對陳時中還友善的痕跡。
而國共資訊戰,深入各地方群組的程度,也遠遠超過民進黨。君不見台中第二選區,明明是瞎到不行的像「基進黨比顏家有錢有資源」的謊話,也可以瞬間滲透整個海線的口耳輿論圈;陳柏惟做得要死要活完全被否認,而顏家和國民黨隨便放兩句荒誕不實的謠言,就可以洗遍整個選區。
台灣人耳根子對國民黨如此之軟,再反觀民進黨那宛如殭屍般的輿情反應,我都快搞不清楚,民進黨到底是怎麼在2020成功保住政權的。只能說民進黨暫時站在了歷史正確的一邊吧!
而且台灣不是只有那些戰鬥藍在耍幼稚病。那些瞧不起戰鬥藍,但是又拉不下面子支持民進黨政策的人們,他們腦迴路裡的的八奇思考,有時候我看了都傻眼。我個人在竹科-算得上是全台灣近幾年經濟上受惠最大的族群-觀察到的風向是,他們的政治認知是完全脫離現實的,甚至跟己身的利害關係是完全逆反的。
例如說,竹科最需要供電穩定,而竹科工程師自己應該要對「南電北送」所伴隨的風險與損耗相當敏感才對。然而,藻礁議題在竹科帶起的支持度,還遠比無直接利害關係的中南部高得多,高到我都不知道他們平常是靠什麼吃飯的。又例如說,竹科受惠於近幾年美中脫鉤、產業鏈轉移的大局,照理說應該給「站對邊」的蔡英文高一點的支持度才對,但我觀察到的更多是那一套「等邊三角形」的高來高去的理論,而且他們對中國現況的掌握度,也沒有比廟口譙政治的那些中南部歐吉桑準確。
竹科尚且如此,對自由貿易受惠較少的族群,又會吹怎麼樣的風向呢?三年前的「韓流」,某種程度上也是得力於基層群眾病急亂投醫的盲動。
以上是一些沒什麼建設性的抱怨,大家聽聽就算了吧!台灣有一個,真的算是世界平均水準以上的政府;但是台灣一般民眾的認知能力,老實說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十 個選區 在 顏寬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罷免團隊內的義工阿公深深的嘆了一口氣,「陳柏惟啊,金價系『講甲規畚箕,做無一湯匙』」,接著揹起包包繼續掃街。
寬恒這幾天其實一直在罷免陳柏惟團隊的行列中做志工。
很久沒有選舉,寬恒自己也已經很久沒有掃街了,以前都是為了自己的選舉,現在卻是當別人的志工,聽別人的指揮,真是一個很特別的體驗。但民主政治中,任何政治人物終究都是應該只為了人民服務,而如果這個政治人物曝光、開記者會的目的只是為了黨派,只是為了自己,人民就該對他們反映,希望他們迷途知返,不是嗎?
在義工團隊中有許多頭髮花白的長輩,也跟著一起上街。太陽很大,天氣很熱,真的曬得人頭昏腦脹的。但他們明明可以在家享清福,為什麼要跟著上街日曬雨淋呢?
有位阿公跟寬恒說了,海線的人夠義氣,夠包容,本來給一個外地的年輕人機會,希望他能夠讓海線有面子,有光榮。結果沒想到他選上之後,真的以為都是靠自己選上,整天上節目,周周鬧笑話;選區在疫情之中很多幾十年的老店都倒了,老人家疫苗也打不到兩劑,很多鄰里老友的子女都在申請紓困,沒看到陳柏惟幫忙講半句話,沒看到陳柏惟幫鄉親開記者會,沒看到陳柏惟幫忙,只看到他一直出錯,講不了幾句話就被笑,連整個選區都一起被笑進去。好好的一個海線屯區故鄉,被陳柏惟取名改叫甚麼中二選區,連孫子聽到都跟著哈哈大笑,說甚麼中二中二⋯⋯實在讓海線屯區的鄉親很見笑。
寬恒看著他的背影,也跟著嘆了一口氣。是啊,柏惟兄,給你一個好好服務選民的機會,為什麼不珍惜呢?在野黨的立委不監督執政黨,卻反而要靠執政黨力挺反罷免,這是甚麼樣的民主政治呢?
十 個選區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政黨法2017年修法,將補助款門檻下修為3%,節目中誤植為3.5%。
11月22號就是2020立委選舉登記的最後期限了,從半年前吵初選,到最近各黨喬不分區名單,終於要塵埃落定了。
不過這兩個禮拜各個黨討論不分區的名單也是戲碼很多,有人哭、有人靜坐、還有人因為名單罵來罵去,不過說到這個不分區名單,這個名單上面的人是要怎樣被選進去立法院?為什麼一直要吵誰排在第幾名誰要往後排?
一般來說呢,選舉體制有分成:票數最多就當選的「多數決」、按選票比例轉換成席位的比例代表制,以及混合制這三大類。那我們2020的立委選舉就是混合制,也就是說因為我們在選立委的時候會拿到兩張票,一張投給區域立委、一張投給政黨。
投給區域立委的就是票最多的當選,很好懂,但是為什麼要多一張政黨票咧?
其實過去選立委其實是跟我們去年選地方民意代表一樣,是採「複數選區相對多數決」,複數選區涵蓋的範圍會比較大,雖然每個人還是只有一票,但會依照最後的得票數高低選出相對應人數的民意代表。但是2008年以後立委席次減半,改成「單一選區兩票制」,一個選區只會選出最高票的一位立委,所以候選人比較不會只打特定議題、標新立異,因為必須要拉攏中間選民才有機會選上。BUT!這種做法其實對小黨很不利,而且可能讓大黨獨大,高票落選的聲音也沒有辦法呈現在席次上。
那這個政黨票是用來選不分區立委的,不分區立委跟區域立委除了選法不一樣,性質也不太一樣。
因為立委就是希望各個政黨可以推出專業的、弱勢代表的、以及可代表黨的立委人選,目的是要更兼顧全國的利益來問政、修法,可是很多社會上各領域的專業人士,要叫他們去透過「地方選舉」來進入國會實在太困難了。所以他們就能夠透過這份不分區名單,走進立院。不過,不分區立委因為是政黨提名的,所以若是被「撤銷黨籍」就會跟著失去立委資格,像是前陣子時代力量的高潞以用,就因為退黨失去立委資格,但林昶佐、洪慈庸因為是區域立委,所以退黨也不會影響立委資格。
計算到底有幾位不分區立委當選,其實也有不同的做法,像我們是採並立制,也就是把不分區跟區域立委分開算,政黨得票的比例只會去乘不分區的席次。但如果是德國或紐西蘭他們採用聯立制,就是政黨票比例會先乘以全部的總席次,再扣掉該黨區域立委當選的席次。等於說政黨的得票率就會比較接近立委的總席次,所以聯立制是有利於小黨,讓小黨也能夠為民發聲,不再只有大黨獨大。
但是聯立制也有一些問題,像是如果小黨林立,可能會導致一直在換內閣、國會運作失能。像當初一戰後的德國威瑪共和國就是完全的比例代表制,也就是說不管你的黨多小、或有多極端,都可以得到席次。有部分學者認為,這也是納粹能建立他們政治勢力的一個漏洞。所以後來就設立了政黨票門檻來制衡,如果沒有超過門檻,還是不能進立院的。
這個門檻其實也很多種,像目前台灣的門檻是5%,丹麥則是2%、希臘3%,義大利、瑞典4%,土耳其則高達10%。有些國家還會加上區域席次門檻,比如說南韓是3%或分區得五席以上。
那如果投給小黨,但他們沒達到門檻,我的票不就浪費了?
其實就算你投的票沒有辦法讓他們得到席次,但如果政黨票得票率有1%,政治獻金就可以抵稅、有2%,之後可以不用提滿10席區域立委就可以提不分區立委,有3%就可以領取政黨補助款。這些都是能夠幫助小黨繼續存活經營的養分。
當然也有聽到不少呼聲,希望政黨票的這個門檻能夠下修,避免總是兩大黨在把持立法院。
你對於立委選舉的制度有什麼看法呢?快在底下留言告訴我們。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十 個選區 在 黃暐瀚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韓國瑜 #暐瀚直播 #316選舉
小老師與鴨蛋王
上禮拜期中考,考卷昨天發下來了。
有「神腦小老師」之稱,總是考一百分的班長小明,拿到考卷,一臉意外!看著試卷上的紅筆寫著「90」,小明幾乎要落下淚來;反觀連續被當幾個學期的「鴨蛋王」阿華,拿到考券之後,振臂高呼:「太好了,60分!晚上可以吃牛排了」。
90分的哭,60分的笑,這是什麼道理?道理就在期望值,期望越高,受傷就會越高。
這次的立委補選,就是這樣的狀況。
暐瀚當然清楚,三重與台南二選區,過去「有多綠」?節目上反覆分析,數據比較,這兩個地方,早說是「綠到出汁」的地方。很多網友留言「韓國瑜還是最強」!「這麼綠的地方,能選成這樣,很不錯了」!這些我都完全認同,在經過這場選舉之後,我依舊認為韓國瑜是「2020最強」!但「韓國瑜最強」,不代表「韓流無傷」。
去年1124民進黨被狂掃15縣市,理由無他,全因韓流。
蔡總統喊「要主權、顧台灣」,韓國瑜說「九二共識、拼經濟」,曾幾何時,賣魚賣菜,變成是政治人物的「內建技能」,漏點了這個天賦,好像連民調都不吃香。
眼看媒體網路,天天追逐韓國瑜,民進黨在人氣、民調上,節節敗退,如果三一六守不住,明年總統大選,講白了,就是「提前出局」。於是,「擋下韓國瑜」變成民進黨最重要的任務,畢竟民進黨真的太需要一場勝利了。
三次台南、兩次三重,韓國瑜奉獻自己與家人,多次站到第一線,幫鄭世維與謝龍介站台。一次又一次,民眾促擁,非韓不選,一聲聲的「選總統」呼喊,不但聽在藍營選民耳中,也聽進綠營選民的心中。
那天賴清德去善化拜廟,人潮少得可怕。之後淋雨幫郭國文街頭請託,行經的騎士,反應也是漠然。媒體上,現場看,賴清德人氣,都遠遠低於韓國瑜。但最後,台南深綠區卻還是無法撼動,小明沒有考出一百分。
韓流的傷,在於對於韓國瑜「過度使用、過度期待」,韓流的傷,更在於「團結了民進黨」。綠色選民不表態,不上街,但他投票,用投票抵擋「韓流」。
台南是如此,新北亦然。
穩下了這兩區,民進黨士氣大振,猶如回魂,明年73個選區,還要一戰。有了三一六的勝利,「現任者」對「挑戰者」,民進黨立委們,摩拳擦掌,重新找回信心,還願一戰,這就是我所謂的「韓流的傷」。
很多人說:「這次韓國瑜出馬輔選,都沒贏了,如果沒來,豈不更慘」?
的確,如果這次沒有韓國瑜這樣賣力的輔選,深綠區想拉這麼近,那是天方夜譚。沒考一百分,九十分依舊是全班最高,韓國瑜依然是「2020最強」!但「韓國瑜最強」,不代表「韓流無傷」,真假韓粉的網路混戰,媒體追逐的過度曝光,都讓「韓流受傷」。
選後的夜晚,韓國瑜親自開了直播。他說:「輸的不算輸、贏的不算贏」!並為謝龍介與鄭世維的努力加油。直播最後,韓國瑜談回市政,他說郭台銘要到高雄投資,澳門要來高雄買花,談起市政,喜形於色,韓國瑜拚市政,滿心開懷。
眼前拼好市政,就是韓國瑜的「最大武器」,市政拼不好,人氣再高,都是枉然。
「爭是不爭,不爭是爭」。愛他,就不要礙他。
暐瀚 2019-3-17 de 台北
https://goo.gl/D36qgC
十 個選區 在 張廖萬堅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感謝各位鄉親朋友,與我們一起堅持到最後,一起分享勝利的喜悅。
這次能夠勝選,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整個大環境的變化;國民黨過去執政八年對台灣社會造成太多的傷害,因此民心思變,願意給民進黨機會,一起來改變台灣的未來。所以有很多的人願意支持民進黨的候選人,給小英機會,給萬堅機會,謝謝台灣的人民。
除了大環境以外,萬堅自己深耕基層十八年,認真問政,服務地方,獲得選民肯定;這次能夠拿到整個選區54%的選票,就是選民對萬堅最好的肯定,謝謝我們第四選區西屯、南屯的鄉親。
特別要感謝競選團隊在我四年前在選舉立委失利後,對萬堅仍不離不棄。 未來將繼續組織立院問政團隊,關注空污、教育及公安等議題,持續為鄉親服務。
在選舉過程中,萬堅不打負面文宣,面對濫用負面文宣與不實內容的簡訊抹黑,困擾到女兒才忍無可忍去提告,但是這一切都已經落幕。最後感謝「美華」的支持,讓我們站穩最後一步,謝謝鄉親相信萬堅!今晚我們可以歡欣,但明天開始才是挑戰,張廖萬堅要為台中的鄉親,為台灣的人民打拼下去,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