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查理的普通常識-贈書摸采公告
( 兼論施昇輝兩項不容易的普通常識)
今天傍晚在咖啡廳一角,閱讀了一篇商業大師6項必備技能的文章,第一項技能邏輯思考能力。 作者提到當他詢問富豪們有何過人之處,他們幾乎異口同聲說是常識和邏輯思維,或者兩者兼而有之。
今天要推薦查理蒙格的暢銷書,<窮查理的普通知識>,我在視頻中多次說過, 巴菲特這一生中最讓我羨慕的就是有(良師益友),查理蒙格就是其一。
巴菲特說蒙格用思想的力量,讓他從猩猩進化到人類,否則他會比現在窮很多。 我個人則是欣賞蒙格的逆向思考,以及協助巴菲特時的(有情有義),這四個字能做到一生就不虛此行,為此我也將這本書贈送我們視頻中(查理蒙格的會員們) 每人一本,表達對他們的謝意。
普通常識並不普通!
我也曾在電視節目中提到施昇輝老師,有兩項舉動,是我認為他在投資界已留極大功績。
巴菲特說投資就是兩門課,第一,投資標的的估值,第二, 如何看待市場價格的走勢。 第一項是投資的IQ,第二項是投資的EQ,這兩道難題困擾了投資者幾十年。
每一個人都可以推廣0050,但當時由施昇輝推動,有他因緣具足的條件,這和他的人生經歷有關,別人來做都很難有這樣的效果。台大商學系高材生,証券業待了二三十年,中年失業,投資失利,因為一檔0050的扭轉了人生,你說這還不夠說服力嗎?
而健康的投資心理素質其實並不容易培養,特別是台灣的散戶,施昇輝的一句經典之語(大不了套牢),對這種有代表性的指數型基金如台灣0050,或者標普500,看似簡單,但非常親民,有說服力的一句話,也吻合了巴菲特的操盤心法。
巴菲特的兩項難題,被他這兩句話給輕鬆破解,全台投資達人不見得有多少人有此功力。 不過施昇輝好像對有些學派的信仰者,對他有時短線進出的質疑有些許困擾。
在這裡公開勸施昇輝老師不必介意,這是因為長期持有0050不進出也是一件難受的事,生活中需要一點樂趣,挑戰施老師的信仰跟質疑,也是鞏固他們信仰的重要理由之一, 施老師的存在對別人的生存有重大意義。
0050到底可不可以短線進出?有方法,有策略,也喜歡,也就沒什麼不可?我曾告訴我的學員們,投資有時候是藝術跟科學的結合,因人而有不同的調整, 閨房裡太太喜歡你先親左臉?還是右臉,試過幾次你就會找到最好的位置,這種事,每個人有不同的答案,閨房的樂趣還需要有標準嗎? 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就是最好的。
這次的摸彩考題,有一點點難,你要上網去查一下,但有意思, 辦法如下。
1) 查理蒙格說,「我們起初是葛拉漢的信徒,也有不錯的成績,慢慢的我們培養起更好的眼光,一旦我們突破了葛拉漢的局限性亅, 請問這個局限性的突破是指什麼?( 提示,普世智慧的投資應用,書中第二講), 萬一找不到就寫一下你的認知。
2) 寫出你的答案,按讚,分享, 活動截止時間,禮拜天晚上12點。 我們會從中摸彩三位幸運得主。
哇噻, 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明天一過又是週末了,若每個月都有這樣的假期一定很爽!
祝你秋高又氣爽,盡早收到打疫苗的通知!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藝」想天開:平珩的創意工作學」介紹 訪問作者:平珩 內容簡介: 用藝術家的心,做上班族的事。 「國家文藝獎」得主、前兩廳院藝術總監平珩,凝鍊30年工作經驗的智慧結晶! 「人」沒有標準答案, 「心」沒有框架限制, 無論是台前還是幕後, 創意,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十二因緣廣論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資深劇場演員雷思蘭逝世 】
_
收到短訊的時候,剛好在上環半山看話劇。
_
「雷思蘭好似走咗!」朋友說。
_
甚麼?真的嗎?「有冇Source?」我回覆。
_
「蘇玉華、申偉強都寫咗。」朋友再說:「希望你會寫。」霎時間腦袋一片空白。
_
趁轉場空檔快速滑動手機,事實果然如此。香港話劇團藝術總監陳敢權以WhatsApp短訊證實雷思蘭已撒手塵寰:「我們心愛的資深演員雷思蘭女士於今日(12/9)凌晨因病與世長辭,願她一路走好。本人代表劇團向她的家人致以深切慰問!
_
「雷思蘭精湛的演技與歌唱造詣,曾為本港劇壇帶來多個令人深刻的角色。我們毋忘三十多年與她共渡的快樂時光,難忘她的敬業樂業精神,更難忘她賜給我們的舞台光輝。她的驟然離世,令人難以接受。」
_
2019年曾經與雷思蘭合作參演賴聲川經典劇目《如夢之夢》的劇場演員辛偉強,在個人facebook以「地球Po」發帖悼念。「昨天在病床邊握緊你的手,彷彿回到兩年前《如夢之夢》最後一幕的情景⋯⋯顧香蘭的離開,對5號啓發甚深,今天你也隨顧香蘭走了,可是除了深入骨髓的不捨和傷痛,我還有什麼得著?你說過,退休後不會常常看演出,但如果我有值得邀請你看的戲,路程不遠的話你會來看。我會遵守承諾,為你精選並為你留下座位,讓你看到我的努力。不用再痛,不用再苦,盡情放聲大笑,你將永遠活在所有人的記憶裏,和台上的每個角落。」
_
而在《如》劇飾演年輕版顧香蘭的蔡思韵,以及歌手張敬軒,則分別個人Instagram限時動態悼念。蔡思韵說:「有幸曾與您一起聊聊貓經,曾與您共同飾演顧香蘭,曾與您同台演出經歷兩個多月的《如夢之夢》時光……思蘭姐,再見!」曾與雷思蘭合作的張敬軒則寫道:「思蘭姐,我懷念每一次與您相處的時間,懷念與您一起演出的日子,我和每一位愛戴您的觀眾都會永遠懷念您!」至於在《如夢之夢》裏飾演中年版顧香蘭的蘇玉華,只在個人facebook發表悼文,並沒有在個人專頁公開內容。
_
雷思蘭生於中國大陸,高中畢業時正值上山下鄉的時代,原本只能夠當農民,卻因緣際會遇上文革後全國藝術團體首次能夠公開招生,於是她決心投考廣州市歌舞團成為演員,時為一九七三年,自此走上演藝之路,在歌舞團五年間,不僅學會歌唱技巧,更學懂跳舞,離開劇團時,她已晉升至領唱。本來可以入讀中央音樂學院,惟其於香港任職中新社幹部的父親堅持下,雷思蘭決定南下,早年她接受《文匯報》專訪時( https://bit.ly/2XcP898 )提到為何後來會變成演員:「父親很想我當導演,故讓我先當場記,兼做演員。我在那兒遇上我的戲劇啟蒙老師胡一峰導演。 我跟隨他拍了好幾部電影,從中學到很多東西。他對人物內心分析很仔細,很喜歡與演員討論演戲,是屬於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那套系統。 我曾經跟隨他到國內拍攝《白髮魔女傳》,一去便是半年。拍電影講究技術多於藝術,我不適應電影製作的模式,覺得沒有藝術快感,不像我做舞台時在演出完畢回到家後,可以回味自己當天『蝦碌』的情況般有趣。」
_
適逢香港話劇團當時的藝術總監楊世彭想發展國語戲劇,一九八三年,她順利獲取錄,成為全職演員,一九九零年演畢《俏紅娘》之後,一度離開劇團,飛往加拿大,在那邊誕下女兒。重返香港話劇團後,雷思蘭遇上「King Sir」鍾景輝,令她舞台上真正開竅,之後一直演到退休,並先後憑《地久天長》(2000)和《最後晚餐》(2012)勇奪香港舞台劇獎(悲劇/正劇),以《失禮.死人》(2016)奪得最佳女配角(悲劇/正劇)。過去30多年,雷思蘭先後演出超過170個製作,亦曾參演香港電台的劇集與節目,如《性本善》(1995年與黃樹棠合演單元〈戰鬥年代〉:https://bit.ly/2VzM5HM )和《反斗普通話》等;2010年,她為林二汶的《無忘花》MV演出(https://bit.ly/2VA3Y9m) 。據了解,2020年10月她完成《原則》之後,原本參演《玩轉婚前身後事》,惟後來身體抱恙,決定辭演並退休,令《原則》裏的校長凌芷一角,成為她的告別演出。
_
圖片來源:香港話劇團《原則》劇照
_
(12092021)
_
#游大東 #游大東影視筆記 #雷思蘭 #香港話劇團 #RIP 香港話劇團 Hong Kong Repertory Theatre The Culturist 文化者
十二因緣廣論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或許可以說,梁朝偉的人生故事與其電影相去不遠。當他七歲的時候,他從事夜店經理的父親第三、四度拋下了妻子,那正值香港的六零年代末,彼時,一個家的分崩離析並不常見,孤兒遭遇造就了梁朝偉的孤寂沉默與低調內斂。他表示:
⠀⠀⠀⠀⠀
「自父親不告而別後,我不知該如何面對人群。當你還是一個孩子時,週遭人談論的都是他們的爸爸、他們的家庭、他們多麼快樂、他們的爸爸多麼優秀,我想,打從那時開始,我停止了與人交流,且變得極度壓抑。」
⠀⠀⠀⠀⠀
如此自卑心態,終於消失在他陪伴母親潛入電影的世界時,年紀輕輕的梁朝偉就這麼愛上了 Robert De Niro、Al Pacino,以及 Gene Hackman,他日漸著迷於媽媽尤其喜愛的演員 —— Alain Delon,一個大受全球女性歡迎的性感白人偶像,來自六零年代的巴黎,一雙宛若寶石閃閃發光的湛藍明眸,習慣抽著雪茄,渾身上下散發一種帶有情慾氛圍的撩人感,好似這群廣大支持者就是他的生命泉源。
⠀⠀⠀⠀⠀
但其實,梁朝偉未曾夢想成為一名演員,二十歲時,他是再普通不過的銷售員,卻於因緣際會下,1982 年時周星馳建議他去參加香港頗負盛名的 TVB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之戲劇課程的甄選。始料未及的是,梁朝偉順利通過審核,接下來的一年,每週有六天緊鑼密鼓進行嚴格的戲劇訓練,包括功夫武打,而且這還是他在接到第一份電視節目演出邀約之前的事。而這樣的工作,提供他一個出口,得以展現長期自我隱藏的部份真實面向,更因此學會如何將內在憤怒與恐懼注入自己詮釋的角色之中。
⠀⠀⠀⠀⠀
「我找到一個表達自我的方式,在他人面前哭泣、大笑、釋放自身情緒,而不會感到絲毫難為情。」
⠀⠀⠀⠀⠀
還是青少年的時候,他早就習慣在鏡子前面自言自語,而鮮少對真實的人們說話,日後他便將這個方式轉化為自己的工藝。在王家衛 1994 年的電影《重慶森林》,梁朝偉飾演一位失戀的警察,對著一塊肥皂講述一段獨白長達三分鐘,還有大型布娃娃、遺留樓上的一件衣服,他對它們講話的模樣,就像面對一位需要打氣的朋友,對他們的整潔與體重開開玩笑,以及自身感受的真情流露。然而,如此詮釋方式,在《尚氣與十環傳奇》的導演 Destin Daniel Cretton 心中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
一直到王家衛 2000 年的作品《花樣年華》,才真正將梁朝偉介紹給全世界的廣大觀眾,在坎城贏下最佳男主角的殊榮,這部電影在氛圍上堪稱大師之作,也因梁朝偉的精湛演技 —— 他獨自坐在攝影機前方,於孤寂、慾望、柔情、無聲憤怒之間流轉的情緒表達能力,而且只仰賴一雙眼睛,一個鏡頭,那魅力早已勝過千言萬語。
⠀⠀⠀⠀⠀
梁朝偉罕見地在李安 2007 年的二戰電影《色,戒》中轉而扮演反派,他完整看完整部作品後,深深為銀幕裡的自己感到訝異,他不知道易先生這個角色到底從何而來,對他來說,這樣的表演象徵的是一種理想狀態,找到過去相當陌生的一部分自我,就像是探索一個未知的世界。
⠀⠀⠀⠀⠀
2008 年結婚至今,59 歲的梁朝偉與 55 歲的劉嘉玲仍膝下無子,他也很少在電影中扮演父親的角色,他說,確實有人來詢問過他是否願意演出一位失敗的爸爸,但他拒絕了,因為他不想喚醒任何關於其父是如何對待自己的陳年往事。
⠀⠀⠀⠀⠀
他也有關於獨處的快樂回憶,那是在東京或北海道,他帶著一本書入住當地飯店,騎腳踏車騎了好幾個小時,參觀了藝廊與博物館,在居酒屋一個人用餐,獨酌清酒搭配料理過的肝、腸和牛舌,而那是他印象中父親最喜歡的食物。另一方面,他像是特技演員般喜愛從事一些極限運動,包括滑雪、衝浪等等,並將這些運動對他的意義形容為追尋自我內在的孤寂本性。
⠀⠀⠀⠀⠀
「也許是因為童年成長背景使然,導致隔絕了自我與人群,從那時開始,我學會在獨處時找到自己真正樂在其中的事,因為,你不能總是依賴著與他人相處才找得到快樂,對吧?」
⠀⠀⠀⠀⠀
Since then, I’ve learned to find something that I really enjoy doing whilst I’m alone. Because you cannot always rely on being with people to feel happy, right?
⠀⠀⠀⠀⠀
⠀⠀⠀⠀⠀
⠀⠀⠀⠀⠀
#GQ此篇訪談真的很精采 http://gq.mn/9tA4uLC
十二因緣廣論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藝」想天開:平珩的創意工作學」介紹
訪問作者:平珩
內容簡介:
用藝術家的心,做上班族的事。
「國家文藝獎」得主、前兩廳院藝術總監平珩,凝鍊30年工作經驗的智慧結晶!
「人」沒有標準答案,
「心」沒有框架限制,
無論是台前還是幕後,
創意,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優秀的「行政者」必須嚴謹守序,按部就班地完成每項任務;傑出的「藝術家」能夠打破框架,用無窮的創意開創無限可能。若將這兩種看似矛盾的特質融合進一份工作中,就是「藝術行政」。
作為台灣舞蹈界「藝術行政」的開路先鋒,「國家文藝獎」得主平珩從創立「舞蹈空間」舞團開始,便發揮「無所不能」的多工能力,無論取名、訓練、監督,還是公關、宣傳、招攬觀眾,每件事都「事必躬親」。
她一方面要針對不同性格、背景各異的編舞家和舞者妥善協商,調和鼎鼐;另一方面面對場內場外層出不窮的突發狀況,更必須頂住壓力,隨機應變。而透過每個看似繁瑣的細節,她也逐漸領悟出「打破框架」的工作哲學。
「藝術行政」就像是一座橋梁,將每個藝術家的出類拔萃,轉換為每位觀眾生命中的一期一會,是專業,是事業,更是志業。不管是正在從事表演藝術工作或有志於此的你,還是想要深入了解舞台幕後不為人知秘辛的你,甚至只是在台下「看熱鬧」的你,這本書都能為你開啟嶄新的視野,為日常的工作創造價值,昇華為獨一無二的「藝術」。
作者簡介:平珩
大學念的是英文系,在22歲以前,喜歡跳舞,一心只想做個舞者。赴美留學後,赫然發現原來過度樂觀的人,並不適合吹毛求疵的表演生涯,紐約的花花藝術世界開啟了她不受限的創意概念。
回台之後,因緣際會,開始投入藝術行政工作,在一切都還在啟蒙的年代,一步一腳印地「做中學」。她成立皇冠舞蹈工作室,創辦台灣第一個黑盒子小劇場,全力支持藝術家「天馬行空」與「無法無天」的創作,全面改變台灣小劇場的表演體質,打造出「狂野自由」的風貌,也在小劇場中打造出國際的交流網路。
她創辦「舞蹈空間」舞團,32年來邀請了56位編舞家、168個設計者發表了83個現代舞製作。「舞蹈空間」孕育出各有特色的台灣編舞家,也是歐美編舞家開心合作的平台。
她在台北藝術大學任教近三十年,盡心為學校藝術教育扎根,也無私地對於藝術環境的開發盡力。
她「不務正業」的工作很多:曾任「表演藝術聯盟」首屆理事長,率眾家藝術家們走進基層,也媒合了921震災地區超過25,000人次的藝術教育課程;受邀擔任台灣歷史最悠久、最具規模的兩廳院藝術總監;接下2009年高雄世運開幕典禮總製作人,規畫2,500位表演者共同演出;運用舞譜紀錄的專業,投入台灣原住民祭儀舞蹈的研究與保存……
包山包海的藝術行政工作練就了她另一種「舞」功,吃苦耐勞是舞蹈人的天性,合作學習是進步的動力,不默守成規是創造的基礎,各種挑戰都是解決問題的大補丸,而她的「創造」,還在持續著。
作者粉絲頁: 舞蹈空間舞團 Dance Forum Taipei
出版社粉絲頁: 皇冠文化集團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十二因緣廣論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不會通靈的寵物溝通師:默默咖啡館的萌寵兒故事」介紹
訪問作者:劉凱西
內容簡介:
一個放棄事業、準備嫁作人妻的前寵物溝通師陳芳菱,經歷了一連串人生巨變之後,心灰意冷的她決定跳海終結生命,不料卻在海邊遇上了一隻黑狗,對她死纏爛打的,一直討水討飯吃,吵得要死,吵壞了她美麗的跳海計畫不說,最後還演變成不得不把狗帶回家飼養。
為了養狗,她只好重新振作起來,要養活這隻黑狗「豆豆」啊!然而她的人生卻依然沒有目標,欲振乏力,過著一天挨著一日的生活,孰知,這隻豆豆闖進她的生命之後,生命又接連闖進不同的參數,原本只是想要維持基本生活的她,怎麼也沒料到又因緣巧合重拾了寵物溝通師的舊業,還被迫收養了第二隻虎斑犬「呼虎」……
生命因為寵物的闖入有了不同的轉折,同時藉由寵物溝通,芳菱感受到了寵物之於飼主們也是這樣,透過動物的單一世界,清楚看到飼主「卡」住的關頭,傻的不是寵物,傻的是人們的各種跨不過去的執念……
而當以為日子就在打工和寵物溝通忙碌且平靜的過著時,過去的黑洞卻又臨上門──那個搞得她身敗名裂的惡劣記者、那個她一直忘不了的初戀,伴隨他們一起的,是一樁滅門血案,而一向只貪吃傻呆的「呼虎」竟然牽涉其中,到底要不要讓「呼虎」重新回顧「恐怖」的過去,讓她這個「護犢的媽」超級掙扎,孰料在溝通的過程中,她那精明傲嬌的「豆豆」,後來成了協助破案的關鍵……
作者簡介:劉凱西
劉凱西,六年級生。
最早的身分是電影行銷發行,經手過的片多到記不清,包括賺大錢的五億國片,當然也有很多沒賺錢的好電影。
曾經是專欄作家,曾於自由時報副刊、姊妹淘、雅虎新聞頻道開設兩性專欄。
也是影評人,曾於TVBS週刊撰寫電影評論,並且幾度受邀講評金馬獎入圍預測。
也是法文翻譯,翻譯過書籍《圍牆之間》、《漢內克談漢內克》(合譯);翻過電影字幕數百部,包括《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愛.慕》、《漢內克的電影世界》、《冬日甦醒》、《雙面勞倫斯》、《烈愛重生》、《別問我是誰》……等。
是出書作家,曾經出版《幸福的起點:一個人,不寂寞》,《不會通靈的寵物溝通師》是第一部長篇小說。
是寵物溝通師,曾學習寵物溝通,並有數十個經手案例,但因志不在此,所以不曾以此謀生。
也是專業國際認證芳療師,為他人的健康美麗謀福利,也是目前賴以為生的最主要身分。
是狗奴,家有三隻狗,每隻都是領養的米克斯,這是一個充滿愛的身分。

十二因緣廣論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郭政彰,知名劇照師,跨界攝影師,世新大學廣電系電影組畢業,曾任《GQ雜誌》特約攝影、《CUE電影生活誌》攝影顧問、《天下雜誌》319鄉風格旅遊攝影召集人。
其廣告攝影作品有City Café、Nike、Timberland、Sony、LV、Yahoo奇摩、萬寶龍、麥當勞、台北藝術基金會、台積電文教基金會等,以及電影電視劇場劇照,如《流浪神狗人》、《最遙遠的距離》、《囧男孩》、《陽陽》、《白米炸彈客》、《志氣》、《太陽的孩子》、《孽子》、《波麗士大人》、當代傳奇劇場、莎妹劇團等,此外尚有公益紀實攝影如ORBIS基金會尼泊爾影像紀錄、紅十字會88風災災後影像紀錄、世界展望會依索匹亞工作區紀錄等。
其專題攝影《青宇的26歲》,透過女體與離島風光的結合,以影像創作體現綠島野百合故事(高壓政治環境下的愛情悲劇)的狂亂情緒與深沉情感。得獲國際攝影師大賽的《真誠的快樂》系列,則是人心最純淨交會,美麗一瞬的笑容捕捉。
無論是平面廣告攝影或劇照工作又或公益攝影,對郭政彰而言,都是生活的一部份,都是不同的刺激與轉換,也正因為他能夠悠遊於不同領域的影像創作,生命才能夠維持新鮮感。
他自言,要在經典作品中建構自己的美學價值,因緣際會,踏上專業劇照師一途,進而建立其光影抒情流動與深厚人文質感之攝影風格,生活中藉由旅行,拓展自身視野,並將攝影的美感,內化為生命的一部分。
他認為,拒絕同化,反省美感的一致性,找出自身獨一無二的價值,是影像創作者的使命。不論哪一種創作一旦走入制式化、標準化,那不止是創作者的怠惰與淪喪,更可能是對創作的價值的破壞。
相關新聞
https://goo.gl/D9Bsu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