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讓日本各界影人團團坐的影壇盛會「日本奧斯卡」安靜又喧鬧地結束了,安靜是因為病毒,喧鬧的原因是出人意料:兩極評價、讓網路炎上的《新聞記者》,成為本屆典禮大贏家。
為什麼《新聞記者》掀起日本一陣討論熱潮?我覺得這部電影比當年台灣的《黑金》還要誇張:因為這部電影把日本政府與媒體全得罪光了。
除了《新聞記者》,另一位大贏家是我覺得日本去年最歡樂的電影《飛翔吧!埼玉》。
【為什麼所有縣市都歧視埼玉縣,而diss埼玉到體無完膚的《飛翔吧!埼玉》,卻會讓你愛上埼玉?】
http://bit.ly/2Z57Nzd
感謝catchplay+,現在這兩部電影都上架了,你可以在這個濕冷的周末在家欣賞。他們給我業配碼,請大家可以好好利用一下,資訊如下:
※※※※※※
3/13-3/15期間,使用優惠代碼【totoro2020】,即可享CATCHPLAY+月付會員首月$129優惠 (原價$199)包括本屆日本奧斯卡最大贏家《新聞記者》、《飛翔吧!埼玉》,以及鬼才名導三谷幸喜新片《失憶的總理大臣》等日影強檔看到飽➔ https://pse.is/PZ2U7
此優惠方案不適用:現有CATCHPLAY+月付會員、使用電信帳單支付或在iOS App內購買者
※※※※※※
不過,如果你花了 $129,只看《新聞記者》與《飛翔吧!埼玉》,實在是太可惜了,大王順手補充一下有哪些 catchplay+ 上架的好電影,讓你一次看到ㄙ....不是,看到飽啦!
1. 《冰雪奇緣2》:這一定要先提,不是因為你愛艾莎,是因為老鼠之家為了安慰被疫情搞得很煩的小朋友們,特地提前三個月發行這部洗腦妳女兒的電影,感恩老鼠叩恩老鼠,你這一個月可以每天 into the unknown 了。
2. 《山田孝之的痛苦與榮耀》:日本演員或導演紀錄片不能算太精彩,因為日本人太避數,不像好萊塢大家都是大砲王。但這部紀錄片算是少見的佳作,為什麼?因為他是有著滿滿表現慾的山田孝之,在這次不搞怪不搞笑的真實紀錄裡,他誠實地呈現自己為什麼這麼怪胎、因此幾乎整死自己的過程。
3. 奧斯卡進補:去年好電影太多,所以大獎季大家都過得很累,沒關係,現在電影院一片冷清了,是時候可以好好反芻去年的精彩作品了。
根據之前我統計到脫窗的全球 25 份權威性媒體的 2019 最佳電影名單:http://bit.ly/39mojkM
catchplay+有:
《小丑》
《寄生上流》
《夜鶯的哭聲》(看完心情不會好、不要跟你家一起看)
紀錄片《阿波羅11號》(推爆推死!!!)
《她的搖滾滋味》
《舞孃騙很大》
《痛苦與榮耀》
對了,《燃燒女子的畫像》下周要上喔
https://www.catchplay.com/tw/video-b36d584c-a9b7-430a-a8a9-f8fb30cf9d14?rs=1
4. 賈木許專題
這種濕冷鳥天氣最適合厭世的賈木許了!
https://www.catchplay.com/tw/search/person/JI0004?personName=%E5%90%89%E5%A7%86%E8%B3%88%E6%9C%A8%E8%A8%B1
《製琴師與他的琴人》
《派特森》(崔佛嫂必看)
《咖啡與菸》(最適合配著咖啡與菸一起看)
《一級危險》(他幫老相好伊吉怕普製作的紀錄片)
《噬血戀人》
5. 楊德昌專題
https://www.catchplay.com/tw/search?keyword=%E6%A5%8A%E5%BE%B7%E6%98%8C
《一一》
《青梅竹馬》
《恐怖份子》
《牯嶺街》
《光陰的故事》
6.台灣經典
《運轉手之戀》(我覺得第二好笑的台灣電影)
《熱帶魚 (修復版)》(只能是最好笑的台灣電影)
最有趣的是,這裡有一批台語修復版電影:
《燒肉粽》
《王哥柳哥遊台灣》
《回來安平港》
《再見台北》
7.數位修復版
https://www.catchplay.com/tw/search/genre?genre_referrer=header&id=1424&rs=n
有一些高達、一些溫德斯、一些北野武、一些詹姆斯艾佛利、一些讓你好睡的塔可夫斯基、還有《現代啟示錄》
8. 日本電影
我覺得catchplay+也許是台灣目前日本老電影較多的平台,這裡有:
今村昌平的《楢山節考:數位修復版》與《人間蒸發》
黑澤明的《亂》《羅生門》
對了,還有超地獄的《睡著也好醒來也罷》,太地獄了
https://www.catchplay.com/tw/video-2821ad9e-9443-480c-8a36-18d537419e1b
夠多了吧!
北野武不要被騙了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條視頻:71歲的北野武生活哲學》
我是貧民區長大的孩子,好像永遠都低人一等。
最近覺得很開心的事情嘛,現在無論去什麼樣的餐廳吃飯,都不會再站在門口,看著菜單上的價錢,把手放進口袋,數錢夠不夠。
吃什麼都能付得起錢,這是最開心的。
不過我媽媽不是個一般人,年輕的時候,她就教育我們兄弟幾個,有多少錢吃就吃多好,要想吃得更好,就必須努力賺錢,不要既沒有錢又想吃高級的東西。
還有就是買東西不要貪便宜。
我媽最討厭「因為便宜啊,所以就買啦」這樣的說法。
好東西不需要打折降價,標價合理就會買。
她絕對不會要求別人給她打折。(雖然便宜賣給我們,我還是會很高興)。
小時候媽媽安排我去上補習班,學英語,我每次假裝乖乖去上課,其實都跑去附近的公園或朋友家玩,等差不多時候再回家。
有一次,一回到家,老媽迎面就問:"Hello, how are you? "
我一臉儍呆,回答不出來,結果挨了一頓打。
「你沒去上課吧,要說‘I am fine’,混蛋!」
啊,不寒而慄。她怎麼會說那些英語的?
不會是和美國大兵談戀愛了吧?
我的補習費可能是美國人出的?太令人不安了。
其實,她是為了我,硬學會了那幾句。
我從小就喜歡畫畫,但真正認真起來畫畫,是在1994年的那場車禍之後。
那時我都快要50歲啦,因為車禍,在床上躺了一個多月,半邊臉癱掉,實在太無聊啦,開始畫畫,只為了好玩。
後來我的好幾部電影,都出現過我的畫。
《花火》是我自導自演的第七部電影。
1997年在第5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得金獅獎。
我扮演的主人公去搶劫銀行,就為了帶妻子做最後的旅行,給殘疾的同事買畫筆。
雖然是硬漢警匪片,但我也偷偷放了好多我的畫進去。
我的電影在歐洲也有很多人喜歡,法國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的館長看了《花火》,特地來日本見我,說這個傢伙好像會畫畫嘛,問我要不要做個展。
我的畫太像兒童畫,實在有點沒信心,但也是覺得做展覽蠻有意思的,還是答應了。
那時候光是籌備作品就花了2、3年時間。
除了繪畫,我還做了裝置作品、雕塑、還設計了各種遊戲。
2010年,展覽終於在巴黎辦起來了,就叫《畫家的孩子》(Gosse de Peintre)。
展覽在巴黎意外地受到小學生歡迎,很多很多孩子來看,刷新觀展人數紀錄。
我畫畫只是為了好玩。如果人們看了我的畫,覺得喜歡,我自然很高興。但說實在,我的水平還不如小學生啊,全憑感覺隨便畫畫,完全談不上技術。
年紀大了,更想用鮮艷的顏色來畫畫。
如果別人以為我的畫是小孩畫的,我會很開心。
只有孩子才會用黑色、紅色來畫人的臉,很自由,我就想保持孩子一樣的自由。
一旦變成社會人,畫人臉的時候,就免不了會塗成普通人類的膚色,我會注意不要像那樣。
《我為什麼老是喜歡畫動物?》
動物比人可愛多了。我自己就很喜歡動物,特別喜歡和人類很親的貓貓狗狗。
人是有表情的,會笑會生氣。可動物和人一樣,也會有心情很不好的時候啊,只是它們沒有表情罷了。那我就把表情畫出來。
雖然動物很可愛,但對於某些人類來說,會覺得動物世界很殘忍,弱肉強食,你死我活。當動物表現出殘忍,恰恰就是因為它們誠實啊。
相反,人類老是裝作一副不殘忍的模樣,私底下卻矛盾,虛偽,貪婪,欺騙。
在這個社會中,各色人等都能生存下去,就是因為互相欺騙。
如果瞭解了對方內心的真實一面,可能就會互相殘殺了。
但小狗就不會這樣,它們永遠是真誠的。
我還喜歡把花朵、植物和動物畫在一起。
日式插花就是把花插在劍山上或者水里。我覺得如果把花插到動物身上,把動物當作花器,好像更有趣。
2007年,我自導自演了《阿基里斯與龜》這部電影講了一個畫家失敗的一生。
我扮演的主人公,像阿基里斯追烏龜一樣,茫然追隨西方當代藝術的價值標準,在成為藝術家路上不斷碰壁。是個很心酸的故事啊。
電影內有100多幅作品,都是我畫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在說的是我自己的故事。
我只想隨心所欲,毫無顧忌地畫著那些孩子氣的畫,在繪畫方面我真不覺得自己是個藝術家。
⋯⋯
不管畫畫也好,做節目也好,我最樂趣的是能讓大家笑。
笑也分很多種類,我曾經做過正兒八經的喜劇演員,會順帶點評一些社會風氣什麼的,大家聽了會覺得很好笑。
小時候,我在學校老被人欺負。男孩子們喜歡捉弄我,嘲笑我家窮,還有我爸爸的粉刷匠工作。
他們老叫是我「粉刷匠的兒子」,我爸是個沒用的人,每天喝得醉醺醺的,我們家都不把爸爸當人看。
他經常因為賭博輸光了錢,在夜裡逃走,丟下我們一家子。我們只和母親在一起生活,兄弟姐妹都是母親一人帶大的,家裡等於沒有父親。
我在書中寫過,什麼親子感情和睦,太矯情啦,讓人很受不了。這到頭來只是為了裝可愛吧!父親可以是小孩生命中,第一個絆腳石。
我的藝術展覽,名字就叫「畫家的孩子」。「畫家」的英文和「粉刷匠」是一樣的,都是「Painter」嘛。
哈哈,我爸爸就是粉刷匠。
有人說,《菊次郎的夏天》這部電影,是我對父親的原諒和自我救贖。順便說一句,我的爸爸名字就叫菊次郎 。
⋯⋯
現在日本的年輕人,被叫作「寬鬆世代」,他們對自己的生活沒有什麼不滿,但實際上就是放棄自己的一代人。
我是窮人家的小孩,如果想吃到好吃的,想和那個人一樣開豪車,就只能拼命工作。
但現在的孩子,好像已經放棄努力了。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過著不錯的生活,沒什麼太大的追求,即便是有所追求也僅僅是對車、手錶、藝術狂熱,或是沈迷上網。
這種「寬鬆」的環境,可能反而限制了自己的行動範圍。
年輕人應該多嘗試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
北野武小詩一首:
《進步》
你離開我,已經過了幾天呢?
是因為寂寞嗎,我對許多事情產生了興趣
至今完全無感的,繪畫、小說、音樂、電影等
我的腦袋好像比以前靈光
這都是你的功勞
不過如果你要回來,我可以再變回笨蛋
選自《北野武詩集:我變成了笨蛋》
—-取材自《一條》.卡地亞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