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全台越來越多特色圖書館,木柵新景點,萍子推薦政大達賢圖書館dhl lib nccu edu tw👍👍,全台最美大學圖書館之一封號,建築宛如湖中的高檔清水模飯店,擁有開闊大草原、水池可見到鴨子悠遊,右側的雙層獨棟湖濱悅讀小屋坐落湖中,IG網美打卡景點,入內彷彿走入七層立體迷宮書牆隧道🎉🎉,高挑通透視野,偽出國到了韓國首爾星空圖書館,館內備有PS4、桌遊等遊戲、VR體驗區、單獨包廂辦公空間,讓學生學習影音新科技😍😍,因此被封為是「最神圖書館」,政大人真幸福,雨天備案景點。
👍來去玩:https://upssmile.com/135960/dhl-lib-nccu-edu
🎉政大達賢圖書館dhl lib nccu edu tw。電話:02 8237 7000。地址:台北市文山區萬壽路36號(政大指南校區)。營業時間:週一至週五8:00~21::45、週六8:00~21:45。
Upssmile向上的微笑萍子 旅食設影 政治大學達賢圖書館 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 木柵 文山區 #liketaiwan #like台灣 #台灣 #台北 #台灣景點 #台灣旅遊 #台灣美食 #台灣秘境 #台北景點 #台北旅遊 #台北美食 #台北秘境 #台北打卡 #台北網美景點 #達賢圖書館 #政治大學 #政治大學達賢圖書館 #圖書館 #大學圖書館 #taiwan #taiwanfood #taiwantravels #Taipei #travel #photography #igtravel #iseetaiwan #iseetaipei #taipeitravel #discovertaipei #traveltagged #building #taiwantravel #discovertaiwan #instameettaiwan #igerstaiwan #vscotaiwan #AmazingTaiwan #bravotaiwan #viewtaiwan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北美 館圖書館 在 倪瑞宏 Ni Jui_Hu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母親節已經過十二點了,剛剛刷牙時想到應該要來介紹一下我的強力母親, 我在2016年台南參加齁空間姑嫂展(婦女的午後時光),畫了一幅畫獻給我媽媽,這是當年寫下的一些文字。
今年帶她去吃母親節大餐的路上她也還在讀巴西通史,想著說明年要去秘魯參加考古隊,問她丈夫有何看法。
在家裡寫『台灣遺民圖』:一位母親與她的學者日常
我媽是一個重度藝術史迷,青少女時期偶然在一本畫冊看到米開朗基羅的作品『大衛像』的圖片後,便開始將心靈寄託在這迷人的世界。就算結婚當了母親,對於藝術的迷戀依然熱情不減,只要有空閒就往美術館、圖書館跑。得知師大美術系最近成立了美術史研究所,我爸鼓勵她去考考看,果然一考就上。研究所以期間她幾乎不缺課,唯一幾次趕不上,我爸說她竟然難過在車上大哭,寧可把小孩托給婆婆也要去上課...(女兒相比之下好不認真..)
一開始她想寫馬蒂斯當作碩士畢業論文,買了一堆法文原文書,還飛去巴黎找資料。1994年,我剛上幼稚園小班,北美館幫劉錦堂與陳澄波兩位台灣前輩畫家辦大型回顧展,媽媽第一次看到劉錦堂作品,他多變的畫風,和帶有太多未解之謎的生平故事,陳澄波相比之下有些失色。然後改了論文方向,從龐大的資料中去找尋所有能與劉錦堂對話的線索,同時要一邊照顧我們三姐妹(後來我弟也加入),和生病的阿嬤。而我對於當時媽媽如此拼命的記憶,只剩下貼在家裡客廳那張『台灣遺民圖』的複製畫海報,和爆量的書和黑白影印的文獻資料。我總是會盯著那幅畫很久,特別是那隻手掌上的眼睛,對當時的我是一種十分強大有帶著些微恐怖的視覺震撼,除了美少女戰士之外我最愛的作品。
而發覺這個故事是從我和策展人星佑討論新的作品,他打算規劃一個和家庭主婦有關的展,媽媽在客廳埋頭唸書的影像立刻浮現(她其實沒有真正的書房,因為要一邊顧小孩一邊看電視,所以一切學術工作都在客廳進行,和星佑的展覽論述相呼應),我問老爸那本論文現在在哪裡,他說得從我家的書海中去撈,可能有困難。我上國家圖書館查尋後,立刻衝去國圖,都怪平常太少使用知識系統,在3:59分提出調閱申請,被櫃檯小姐明天請早回復,本來有些沮喪,但念頭一轉,何不直接去師大圖書館看?
親手翻開論文那一刻十分微妙,我彷彿見到了年輕時的媽媽(此時此刻她人正在歐洲自助旅行),回到了1995年我家那個凌亂又吵鬧的客廳,我在旁邊靜靜地看她用黃色螢光筆劃下重點。論文開頭有個序,不是寫要感謝教授指導,而是想將這本論文獻給她的母親(我阿嬤),在論文寫到3/2時她就因而癌症過世,在最後的日子還想盡辦法想幫女兒分擔照顧小孩的工作,讓女兒專心完成學業。
而回頭看我自己,沒有家庭要照顧,也沒有沈重壓力,論文卻還是拖延,媽媽在有四個小孩在肩上,又心情極度悲傷完成她的畢業論文,真的需要有超人般的意志力....到底怎麼辦到的?我發自內心佩服她。
這次在台南『齁空間』的聯展『午後的婦女時光』,我邀請媽媽和我一起參加,展示她的創作,我做了ㄧ幅複製畫回應她的論文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而我們的母女關係又因為這位前輩藝術家的作品多了另外一層關係,如果他也能參加座談會,不知會說什麼?從資料來看他在創作『台灣遺民圖』當下非常孤單,一個當時在中國為理想努力生活,卻被同事視為日本人的台灣人,藝術創作是唯一寄託,而研究他的創作讓我媽更接近她心目中最真的藝術,我則是用創作記錄下這個微妙的三角關係過程,希望能夠繼承這股熱情。
畫面解說:中間是我媽亞麗女士本人的臉,給她穿上了耐走涼鞋比原畫的光腳可以走更遠。後面兩旁的兩個女子是她四個孩子綜合體,還有一隻貓,幫她背書,讓她在追尋知識海的路上都有我們當她後盾。(我反而覺得我媽才是我征服宇宙最大的後盾)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55142128246968/
北美 館圖書館 在 倪瑞宏 Ni Jui_Hu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母親節已經過十二點了,剛剛刷牙時想到應該要來介紹一下我的強力母親, 我在2016年台南參加齁空間姑嫂展(婦女的午後時光),畫了一幅畫獻給我媽媽,這是當年寫下的一些文字。
今年帶她去吃母親節大餐的路上她也還在讀巴西通史,想著說明年要去秘魯參加考古隊,問她丈夫有何看法。
在家裡寫『台灣遺民圖』:一位母親與她的學者日常
我媽是一個重度藝術史迷,青少女時期偶然在一本畫冊看到米開朗基羅的作品『大衛像』的圖片後,便開始將心靈寄託在這迷人的世界。就算結婚當了母親,對於藝術的迷戀依然熱情不減,只要有空閒就往美術館、圖書館跑。得知師大美術系最近成立了美術史研究所,我爸鼓勵她去考考看,果然一考就上。研究所以期間她幾乎不缺課,唯一幾次趕不上,我爸說她竟然難過在車上大哭,寧可把小孩托給婆婆也要去上課...(女兒相比之下好不認真..)
一開始她想寫馬蒂斯當作碩士畢業論文,買了一堆法文原文書,還飛去巴黎找資料。1994年,我剛上幼稚園小班,北美館幫劉錦堂與陳澄波兩位台灣前輩畫家辦大型回顧展,媽媽第一次看到劉錦堂作品,他多變的畫風,和帶有太多未解之謎的生平故事,陳澄波相比之下有些失色。然後改了論文方向,從龐大的資料中去找尋所有能與劉錦堂對話的線索,同時要一邊照顧我們三姐妹(後來我弟也加入),和生病的阿嬤。而我對於當時媽媽如此拼命的記憶,只剩下貼在家裡客廳那張『台灣遺民圖』的複製畫海報,和爆量的書和黑白影印的文獻資料。我總是會盯著那幅畫很久,特別是那隻手掌上的眼睛,對當時的我是一種十分強大有帶著些微恐怖的視覺震撼,除了美少女戰士之外我最愛的作品。
而發覺這個故事是從我和策展人星佑討論新的作品,他打算規劃一個和家庭主婦有關的展,媽媽在客廳埋頭唸書的影像立刻浮現(她其實沒有真正的書房,因為要一邊顧小孩一邊看電視,所以一切學術工作都在客廳進行,和星佑的展覽論述相呼應),我問老爸那本論文現在在哪裡,他說得從我家的書海中去撈,可能有困難。我上國家圖書館查尋後,立刻衝去國圖,都怪平常太少使用知識系統,在3:59分提出調閱申請,被櫃檯小姐明天請早回復,本來有些沮喪,但念頭一轉,何不直接去師大圖書館看?
親手翻開論文那一刻十分微妙,我彷彿見到了年輕時的媽媽(此時此刻她人正在歐洲自助旅行),回到了1995年我家那個凌亂又吵鬧的客廳,我在旁邊靜靜地看她用黃色螢光筆劃下重點。論文開頭有個序,不是寫要感謝教授指導,而是想將這本論文獻給她的母親(我阿嬤),在論文寫到3/2時她就因而癌症過世,在最後的日子還想盡辦法想幫女兒分擔照顧小孩的工作,讓女兒專心完成學業。
而回頭看我自己,沒有家庭要照顧,也沒有沈重壓力,論文卻還是拖延,媽媽在有四個小孩在肩上,又心情極度悲傷完成她的畢業論文,真的需要有超人般的意志力....到底怎麼辦到的?我發自內心佩服她。
這次在台南『齁空間』的聯展『午後的婦女時光』,我邀請媽媽和我一起參加,展示她的創作,我做了ㄧ幅複製畫回應她的論文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而我們的母女關係又因為這位前輩藝術家的作品多了另外一層關係,如果他也能參加座談會,不知會說什麼?從資料來看他在創作『台灣遺民圖』當下非常孤單,一個當時在中國為理想努力生活,卻被同事視為日本人的台灣人,藝術創作是唯一寄託,而研究他的創作讓我媽更接近她心目中最真的藝術,我則是用創作記錄下這個微妙的三角關係過程,希望能夠繼承這股熱情。
畫面解說:中間是我媽亞麗女士本人的臉,給她穿上了耐走涼鞋比原畫的光腳可以走更遠。後面兩旁的兩個女子是她四個孩子綜合體,還有一隻貓,幫她背書,讓她在追尋知識海的路上都有我們當她後盾。(我反而覺得我媽才是我征服宇宙最大的後盾)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55142128246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