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近年來,您的研究聚焦香港社會的急劇變化,它和中國政治是怎樣一種關係?可否請您談一談,您研究的香港社會人群中,和民間知識分子對照,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特點和議題?
魏:正如我所說的,自從太平天國起義,王濤逃難到香港成為香港19世紀後半期最早的最主要的華語報業企業家後,香港就已經成為中國的一個離岸公共空間,這比梁啟超起到類似作用還要早幾十年。在整個20世紀的幾個關鍵節點上,香港成為辯論和政治異議的重要場所,包括20世紀30年代逃離國民黨政權的知識分子和20世紀50年代逃離共產黨政權的知識分子、1949年成立新亞書院的新儒家學者,以及1989年之後,金觀濤和劉青峰在香港中文大學創辦的《二十一世紀》期刊。因此,我會說香港作為一個知識中心具有民間元素。香港由於在地理上、政治上和文化上遠離北京精英中心而被視作邊緣,一些中國精英知識分子因此經常貶低香港是「文化沙漠」。但香港也許沒有他們渴望的精英文化機構(這也要看他們所指的歷史時期),不過香港有兩點特殊之處:首先,香港有許許多多來自中國不同地區以及中國之外的社群。儘管這些社群本身可能在語言上和對外部人士而言相對封閉,但很多社群内部有生機勃勃的文化生活。第二點,香港擁有法律和經濟上的基礎實現印刷資本主義(print capitalism),尤其是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還有更廣義上的包括電影和音樂的娛樂資本主義。儘管公開的政治活動被壓制(但哪怕有審查,支持國民黨和共產黨的報紙也都生存了下來),香港在殖民時期的審查法也相對寬鬆。印刷資本主義容許了許多被剝奪公民權利的知識分子通過寫作生存(劉以鬯就是完美的例子)。之後,隨著查良庸(金庸)等紙媒企業家的興起,香港擁有了客觀報導和寫作水平優良的優質媒體。香港的知識分子圈子確實更傾向資本主義,在這個意義上與和政府及市場都保持距離的民間知識分子不同。但香港還有大學(且不説具有殖民色彩的香港大學,新亞書院就為1963年成立香港中文大學鋪就了道路)以及聲望頗高的中學,一些知識分子可以在這裡教書。許多知識分子試圖在政治和學術理想、教育追求、政治評論之間取得平衡,並且通過寫小說或電影劇本來增加收入。
20世紀60年代起,香港在地緣政治舞台(在北京和台北、倫敦、華盛頓和莫斯科之間)的政黨政治與本土議題之間,也有建設性的緊張關係。當時的流亡知識分子並沒有立即連接上香港的本土議題。20世紀70年代知識分子有「本土化」,具有更為強烈的本土意識,加上日益增長的反殖民行動,與此同時探尋香港的未來,這在80年代就更加明顯了。因此,在「高級政治」和「本土議題」之間的緊張關係,也是非常典型的民間知識分子特質。在這裡,我特別要聯繫到陳建民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學動人的告別演講,描述出他個人的知識分子足跡,就是從20世紀70年代的本土社會運動開始的。//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80的網紅MING'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疲憊的星期一,彷佛瀰漫著一絲憂鬱的氛圍。不過要趕走MONDAY BLUES有很多方法,例如泡個暖水澡、整理工作環境、做個瑜珈…… 但如果有人能在你耳邊說個小故事就最好不過了。 歡迎收聽 MINGS RADIO-MONDAY IS NOT BLUE,今集的STORY TELLER是 GIGI 張蔓姿...
劉以鬯意識流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曾:近年來,您的研究聚焦香港社會的急劇變化,它和中國政治是怎樣一種關係?可否請您談一談,您研究的香港社會人群中,和民間知識分子對照,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特點和議題?
魏:正如我所說的,自從太平天國起義,王濤逃難到香港成為香港19世紀後半期最早的最主要的華語報業企業家後,香港就已經成為中國的一個離岸公共空間,這比梁啟超起到類似作用還要早幾十年。在整個20世紀的幾個關鍵節點上,香港成為辯論和政治異議的重要場所,包括20世紀30年代逃離國民黨政權的知識分子和20世紀50年代逃離共產黨政權的知識分子、1949年成立新亞書院的新儒家學者,以及1989年之後,金觀濤和劉青峰在香港中文大學創辦的《二十一世紀》期刊。因此,我會說香港作為一個知識中心具有民間元素。香港由於在地理上、政治上和文化上遠離北京精英中心而被視作邊緣,一些中國精英知識分子因此經常貶低香港是「文化沙漠」。但香港也許沒有他們渴望的精英文化機構(這也要看他們所指的歷史時期),不過香港有兩點特殊之處:首先,香港有許許多多來自中國不同地區以及中國之外的社群。儘管這些社群本身可能在語言上和對外部人士而言相對封閉,但很多社群内部有生機勃勃的文化生活。第二點,香港擁有法律和經濟上的基礎實現印刷資本主義(print capitalism),尤其是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還有更廣義上的包括電影和音樂的娛樂資本主義。儘管公開的政治活動被壓制(但哪怕有審查,支持國民黨和共產黨的報紙也都生存了下來),香港在殖民時期的審查法也相對寬鬆。印刷資本主義容許了許多被剝奪公民權利的知識分子通過寫作生存(劉以鬯就是完美的例子)。之後,隨著查良庸(金庸)等紙媒企業家的興起,香港擁有了客觀報導和寫作水平優良的優質媒體。香港的知識分子圈子確實更傾向資本主義,在這個意義上與和政府及市場都保持距離的民間知識分子不同。但香港還有大學(且不説具有殖民色彩的香港大學,新亞書院就為1963年成立香港中文大學鋪就了道路)以及聲望頗高的中學,一些知識分子可以在這裡教書。許多知識分子試圖在政治和學術理想、教育追求、政治評論之間取得平衡,並且通過寫小說或電影劇本來增加收入。
20世紀60年代起,香港在地緣政治舞台(在北京和台北、倫敦、華盛頓和莫斯科之間)的政黨政治與本土議題之間,也有建設性的緊張關係。當時的流亡知識分子並沒有立即連接上香港的本土議題。20世紀70年代知識分子有「本土化」,具有更為強烈的本土意識,加上日益增長的反殖民行動,與此同時探尋香港的未來,這在80年代就更加明顯了。因此,在「高級政治」和「本土議題」之間的緊張關係,也是非常典型的民間知識分子特質。在這裡,我特別要聯繫到陳建民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學動人的告別演講,描述出他個人的知識分子足跡,就是從20世紀70年代的本土社會運動開始的。//
劉以鬯意識流 在 誠品書店 eslite bookstor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南西深夜電影院─1月份‧#深夜精選
🎬 1月份│放映場次
▶ 1/9 (六) 21:00 《1918》
* 1/4(一)12:00 開放報名 *
▶ 1/23 (六) 21:00 《我城》
* 1/18(一)12:00 開放報名 *
👉手刀儲存報名連結→https://reurl.cc/GrMV2d
#劇情簡介
《1918》
本片走入主角的記憶與生活,親近他既庶民又名士的城市感,呈現充滿魅力、堅持與趣味的作家特質。戰事改變劉以鬯的編輯工作及出版事業,1957年他重返香港,進入寫作的黃金年代。1963年發表《酒徒》,被譽為中國第一部最具影響力的意識流長篇小說,導演王家衛改編《酒徒》及作家生平,拍成電影【花樣年華】,向這一輩遷徙的文學大家致敬。
《我城》
導演陳果隨著西西作品裏的視野,記錄作家的寫作生活,西西多樣的文體結構及敏銳的城市洞察,隨著鏡頭推拉、搖攀、碎剪及拼貼,一一在影像敘事中或隱或顯、眷戀且多義地表現出來。片中奇特的人形布偶意味深長地相會與凝視,隱喻作家筆下人物永恆存在於香港街巷,當城裏的老店一家家消失,文學裏的情感與探觸,仍將不斷映照現實。
-
【活動注意事項】
* 播映活動每場限額30名,將依報到狀況現場開放後補
* 累積3次(含)以上報名成功而未報到者,恕不再開放報名參加活動
* 活動全程需配戴口罩,無口罩者恕無法入場
* 入場前將進行額溫量測。若連續量測超過攝氏37.5度,需暫緩入場
主辦單位│誠品書店、目宿媒體 Fisfisa Media
#深夜電影院 #週末看電影
劉以鬯意識流 在 MING'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疲憊的星期一,彷佛瀰漫著一絲憂鬱的氛圍。不過要趕走MONDAY BLUES有很多方法,例如泡個暖水澡、整理工作環境、做個瑜珈…… 但如果有人能在你耳邊說個小故事就最好不過了。
歡迎收聽 MINGS RADIO-MONDAY IS NOT BLUE,今集的STORY TELLER是 GIGI 張蔓姿。
身兼舞台劇演員及模特兒的 GIGI 今次為大家挑選了劉以鬯的《酒徒》,文學大師劉以鬯於2018年逝世,代表作《酒徒》號稱中國第一部意識流經典。戴起你的耳機,讓 STORY TELLER 帶你穿梭書海,在星期一的夜晚好好享受這個ME-TIME,其實MONDAY IS NOT BLUE。
你有喜歡的故事想交給誰閱讀嗎?請留言告訴我們!
#MINGS #MINGSHK #張蔓姿 #酒徒 #GIGICHEU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LLOW US NOW
➜ WEBSITE www.mings.hk
➜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mings.hk
➜ YOUTUBE www.youtube.com/mpwming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aKQ-L_UJvA/hqdefault.jpg)
劉以鬯意識流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一生人,總有一本書,刻骨,銘心,入魂。讓黃國兆不能自拔的,是劉以鬯的《酒徒》。赴法修讀電影後,他想過改編小說。可是這本意識流小說,可以形容為文句約埋一齊Parkour,無規律地跳跳跳跳跳。點拍?黃國兆一讀再讀,竟漸有眉目。2000年他正式向劉以鬯買下版權,十年後拍出處男作。劉老師一句:「有七八成」,足矣。
他正籌拍續集《賭徒》,因為題材觸及六四事件,仍未找到資金。
閱讀全文:https://bit.ly/2v6Hs6R
明周文化: https://bkb.mpweekly.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J_oCxU6_Q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