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愛你的病嗎?」前陣子我跟一個朋友L聊天的時候他問我,我差點沒有回他:「你腦袋壞了嗎?怎麼會有人愛自己的病呢?」
但後來我發現,當我問過一些有身心或情緒疾患的朋友,願不願意放棄他們某一些「病」的時候,有些人會說:我很想,但又很不想。然後我終於明白,有時候疾病雖然令人痛苦,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也可能會帶來好處(secondary gain)。(不知道這裡有沒有人能夠看得懂,如果看不懂的話你可以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一個很多慮的人,你願意放棄你的多慮嗎?)
這裡我想要舉個例子。以前我在課本或者是paper上面看到「雙極性情感疾患」(躁鬱症)的時候,總是覺得不論是患者當事人,或者是他們身邊的陪伴者,都相當辛苦,經常要受到情緒起伏波蕩的那種煎熬,尤其是在憂鬱的期間,幾乎什麼都不能做,但是狀況很好的時候,又很怕自己會「掉下去」。
其實,天堂和地獄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知道自己等一下」就要從天堂掉到地獄。這個自由落體前的5秒鐘,才是最令人焦慮的時刻。
我一直以為是這樣。
可是後來我接觸越多不同的躁鬱症患者(雖然相較於其他資深的治療師我的經驗還是很少)我才赫然發現,同樣一種疾病,還是有百百種不同的樣子——
1.曾經看過在地板上面打滾、甚至把自己反鎖在房間裡的人;
2.曾經看過同時跟不同人發生關係,把做愛當成三餐,甚至後來也不記得自己跟誰做過了的人;
3.曾經看過二個禮拜沒有離開房間,把自己關起來,像是蠶寶寶的繭一樣的人;
而今天的節目邀請到的 沒力史翠普yucaio歷經幾次創業失敗,賠了好多錢,還賣了房子,把錢拿出來瘋狂的出國旅遊,現在一邊教寫作課,養活自己,孱弱的身軀、身上有大大小小的病,可是跟她對談的時候,可以感覺到她很有活力,如果她沒有說,我可能根本不知道她也是一個躁鬱症患者。
「我相信很多聽眾有類似的經歷,在日子晴朗的時候很害怕突然下雨,不知道你能不能夠給他們一些建議?」在節目結束之前我問她,她的答案很特別,她說:
可以寫東西的時候就寫東西,文思泉湧的時候就把握時光創作;什麼都沒辦法做的時候就擺爛、看影集,這些劇本裡面也有一些別人的故事,透過別人的故事,你也可以擴展自己的知識庫。以前總是很擔心自己鬱期就像是一個廢物,但後來換個角度想一想,下雨的時候就做下雨的時候才能做的事,天氣晴朗的時候就昨天氣晴朗才能做的事,不管那天是什麼日子,都有你可以做的事。而且,就算什麼都不做,也沒關係。( 來人吶,點播一首 理想混蛋 Bestards #不是因為天氣晴朗才愛你 )
沒力的回答,讓我想到焦安溥的這句話:「狀態好的時候追求完美,狀態不好的時候追求完整,這才是人生啊。」
其實我後來想一想,就算是狀態不好也不一定需要追求完整,其實光是能夠「碾壓」過那些狀態不好的時刻,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從她爽朗的笑聲當中發現,我漸漸了解到,用陰暗的方式允許自己在黑暗當中是一種方法,但用正面積極的角度來自我解嘲自己的症狀,也是一種方法——重點是如果你不喜歡這樣對待自己,有沒有可能用自己想要的方式,然後做你真正想做的事?
有時候「疾病」就像兩面刃,運用得當,或許能夠成為你的利器。創意與瘋狂往往都是一線之隔。然而,是什麼決定了一個人會在身心疾病當中,走向藝術的斑斕色彩,還是走向深不見底的黑洞?我覺得關鍵的因素在於,身邊是否有一個能夠容納你的瘋狂,而不是不斷地批判你的人。
梵谷有一個支持他的兄弟,雖然最後還是英年早逝,但留下了很多曠世的作品;而在沒力的例子當中,先生陪她走過很多低落跟瘋狂,他就像是一個很好的容器,允許沒力在裡面爆炸、發生化學變化,然後成為色彩斑斕的瓷器。
你也是一樣,既脆弱又有力量。
找到屬於你自己的容器,可能是穩定的服藥、可能是一個適合你的治療師,也可能是一個可以陪伴你身邊的朋友。當你知道有一個人不是因為天氣晴朗才愛你,你也慢慢可以開始練習,在下雨天的時候,擁抱自己。
#這裡聽 #海苔熊心理話 #聽你聽我
https://reurl.cc/qg9l3p
「創業失敗 憂鬱」的推薦目錄:
- 關於創業失敗 憂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創業失敗 憂鬱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創業失敗 憂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創業失敗 憂鬱 在 [問題] 34歲創業失敗,無能力迷惘- 看板CareerPlan 的評價
- 關於創業失敗 憂鬱 在 爸爸長年創業失敗無法找工作憂鬱- 心情板 的評價
- 關於創業失敗 憂鬱 在 宥勝用創業失敗修練未來的成功|藝人的故事|104掌聲 的評價
- 關於創業失敗 憂鬱 在 工作即生活|劉揚銘- 《即使憂鬱,也能創業活下去 ... 的評價
- 關於創業失敗 憂鬱 在 走出憂鬱低谷,百萬YouTuber阿滴:我學會不再討好所有人 的評價
- 關於創業失敗 憂鬱 在 要繼續創業還是找工作? 的評價
- 關於創業失敗 憂鬱 在 想創業沒方向ptt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創業失敗 憂鬱 在 想創業沒方向ptt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創業失敗 憂鬱 在 Re: [請益] 是否該放棄年薪7百萬的工作轉去創業? - PTT推薦 的評價
創業失敗 憂鬱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竭盡心力去愛自己,會有個副作用,那就是會開始移除舊有的模式、念頭、信念,而我甚至不曉得它們竟然存在。無論是跟朋友喝杯咖啡,還是讀一本書,都能從中對自身有所領悟,那些領悟如此清晰明確。我的人生彷彿是一疊牌,每張牌分別描繪出我經歷過的情況,而所有的牌都朝我落下,啪、啪、啪,而我唯一的念頭是:「喔,天啊,都講得通了。」
.
在此舉個例子吧。我向來都知道成長對我而言至關重要,我要是覺得自己沒有成長,就會漫無目的,憂鬱起來。以前的我不知道自己對成長抱持的信念,等到實踐自愛練習以後,才明白真正的成長來自於激烈的、困難的、有挑戰性的情況。
.
你看不看得懂這是如何確立了我的人生之路?
.
我立刻明白自己的成長來自何處。第一次覺得脫胎換骨成長,第一次覺得自己變得好多了,是在美國陸軍步兵營的時候。很激烈嗎?對。很困難嗎?對。很有挑戰性嗎?每一天都是。覺得快樂或開心嗎?根本不可能。數世紀的軍隊守則就是要讓人難受的,但我向來把它視為一種確立的經驗,我引以為榮的體驗。我剛進軍隊還是個沒信心的十八歲小毛頭,退役後卻曉得自己不管面對什麼事都能處理,而這就是成長。
.
我們相信的事物,我們尋求的事物,就是我們觀看自己人生時使用的濾鏡。我主動把自己丟到了激烈又困難的情況當中,所有的情況都讓我獲得成長,但我付出了什麼代價?
.
再舉一個例子吧。我在建立公司的時候,看起來是個很有成功動力的人,許多人都是這樣形容我,而在愛自己以前,我也是這樣以為。後來,某天我驚醒過來,鎂光燈把那信念照得閃閃發亮,只是背後的真相略有不同,其實我背後的動力是不要失敗。
.
兩者之間的差異很大,怪不得我的公司會有那樣的下場。熱切地不斷工作是為了一直推動公司向前邁進,離災難收場只有一步之遙,總是不知怎的逃過一劫,然後繼續往前移動,避開下一場災難。這樣永遠不會失敗,卻也永遠無法按我想要的那樣一飛沖天。
.
幸好,一旦鎂光燈從自己的內裡閃耀出來,就再也不會走回頭路。那種會絆住你的思考模式會自行瓦解,有如你再也不需要的生鏽的舊盔甲。每次的領悟都伴隨著自由,輕盈感,還有成長。
.
本文摘自《#讓愛自己變成好習慣:簡單卻深刻的日日練習,把自己當作一輩子的摯愛,給自己力量克服逆境,活出奇蹟人生》,作者卡馬爾.拉維坎特(Kamal Ravikant)曾經是矽谷的創業企業家,也曾是美國陸軍。經歷創業失敗,深陷憂鬱漩渦的黑暗時期,如今他奇蹟般地從谷底翻身。他曾在達賴喇嘛的修道院靜修、征服過喜馬拉雅山,也走過西班牙的朝聖之路。
.
作者在歷經重病、創業失敗、失戀分手、摯友逝世等連續打擊後,原本絕望的他,開始一連串「愛自己」的誓言與實際練習,一個月後擺脫了憂鬱和痛苦,並重新振作起來,甚至用這套方法幫助了許多網友脫離困境,自費出版即狂銷三十萬本,在社群媒體被瘋狂轉發、分享閱讀心得。
.
「愛自己」這個觀念看似老生常談,大多數人對這句話的定義不外乎:享受生活、做自己、接受自己的缺點、做自己的好朋友⋯⋯等等,但是做到以上這些,就真的能夠愛自己了嗎?其實「愛自己」是一種練習,你不會去了健身房一趟就覺得自己已經完成「健身」了,愛自己也是同樣的道理,是一種需要被養成的好習慣。
.
翻翻本書:https://tinyurl.com/y5kckjbd
本書由 采實文化 發行出版。
創業失敗 憂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獻給句點之後 #那些被留下來的人們
#每一個悲傷 #都值得被好好看見
轉化哀慟的歷程:
否認、
憤怒、
討價還價、
沮喪、
接受⋯⋯
尋找意義,將哀慟昇華,成為你人生的力量。
哀慟研究專家,大衛・凱斯樂,曾與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合著《當綠葉緩緩落下》,描繪出失去至親所愛的哀傷歷程: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這五個階段,協助人們度過哀慟。而大衛.凱斯樂則以自身的經歷,領悟出轉化哀慟的最終階段――尋找意義。
迴避哀慟,只會讓哀慟所帶來的痛苦延長;而轉化哀慟的六個階段,也並非某種硬性規則或是特定方程式,每個人的哀慟,都是獨一無二的。喪子、喪偶、老年失親,這些失去的背後,更深藏著難言的複雜情緒冰山,無依、憂鬱、懊悔、被拋棄,甚至是憤怒與懷恨。大衛以細膩的故事筆法,寫下他為人們提供的陪伴與建議,藉由「尋找意義」這個歷程,重新梳理哀慟,進一步釐清生者與死者之間未竟的愛與遺憾。
意義不必然需要理解,我們不需要理解一個人為什麼會死,才能為他的死亡找到意義;而意義則是由你來創造的,只有你可以找到你自己的意義。人們經常以為,哀慟會隨著時光流逝,漸漸縮小;它不會的,需要長大的,是我們。尋找出意義,將哀慟昇華。意義來自於,在親友過世之後,找到一個延續對他的愛的方法,同時你也在自己的人生裡繼續前進。
--
推薦序:〈停下來聽聽,藏在悲傷裡頭的事〉
——蘇益賢
對心理師來說,意義一直以來都是個有點尷尬的字。
雖然這個詞彙早已融入民眾的日常,但對多數人來說,它仍是抽象、難以清楚給出明確定義的概念。像是愛情、又像是幽靈,我們都聽過,只是未必曾清楚見過。儘管如此,大概沒有人會否認,意義之於人類的重要與必要性。
本書作者透過個案工作與自身經驗發現,我們難以面對與承受的悲傷裡,其實正是一個可能窺見意義之所在。他曾說,「透過意義,我們能找到比痛苦更多的東西」。那些深藏在悲傷裡頭的意義,能幫助我們面對悲傷,將哀慟昇華,藉此豐富、滿足我們心靈。
許多個案的故事與經驗告訴我:意義總是伴隨著痛苦而存在的。那些推動著我們找尋意義的事件,往往都是極端痛苦的事。而人世間最大的痛苦,莫過乎「生、老、病、死」背後指涉出的一種概念:人生必然的無常。
作為萬物之靈,我們渴望「控制」一切。「控制感」能帶來「安全感」。知道自己有影響力,可以因為某個自發的舉動,影響與改變外在環境,是我們從小開始慢慢發現的神奇能力。
小朋友偷偷推倒了一個水杯,看到灑出的水沾濕了地毯,這是一種控制感的獲得。長大後,人們汲汲營營於名聲與地位,追求「影響力」,或許本質上與剛剛那位調皮的孩童沒兩樣。透過控制感,我們從中發現「自我」的存在,並逐步建立自信與自尊。
然而,長大之後我們卻得面對一個現實:控制一切、呼風喚雨,其實只是幻覺。考試失常、提出交往邀約而被拒絕、創業失敗;又或者是其他讓人更無力且無助的事,好比疾病發作、治療無效、親友驟逝,乃至於天災人禍無預警地到來。這些大大小小的事件,都用著不同方式挑戰著我們的控制感,也引發了我們大小不等的失落與傷痛。
我們做著一場自以為能控制一切的夢,終究會被「無常」給喚醒。而後,我們內心一部分安全感的來源塌陷了、崩毀了。我們用著自己的方式面對悲痛與失去,但總歸起來,仍脫不出知名的「哀傷五階段」,也就是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抑鬱、接受。
這五階段陪伴了許多人,讓他們知道,原來在面對失落時,有種種情緒、反反覆覆,其實很正常。
只是,五階段走到了「接受」,故事就結束了嗎?此正是本書想延伸討論的課題。
與個案工作,我心中總會偷偷把接受再細分成兩種路徑:一種是「真正的」接受,另一種僅是「表面上的」接受。要如何區分呢?其中一個方法是用時間來觀察;另一個方式則是去觀察,個案是否已經從目前的現實中悟出什麼,並找出這次事件之於自己的意義。
佛教認為,痛與苦是不一樣的。「痛」來自於人生的無常(如上頭提到的生老病死),是人生的一部分、是無法避免的。但「苦」不一樣,苦源自於我們面對痛的反應。好比,我們常聽見的「執」(grasping),便是一種造成苦的反應模式。在哀傷五階段的前四個概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抑鬱」,或許都反映著不同程度的「執」,以及此帶來之不同程度的「苦」。
其中一個離苦之道,便是回到「痛」的本質裡,坦然接納悲傷,並溫柔地理解這個痛的意義。擁抱悲傷,不執著於「不悲傷」。因為,哀慟有多深,愛就有多重。正如作者所言,「愛與哀慟,這兩者是難分難捨地纏繞在一起的」。
從接受走向意義追尋的路,或許才能讓每一趟悲傷之旅漸趨完整。在我的觀點裡,思考意義的歷程,本身就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儘管過程並不總是愉悅、快樂、積極的。然而,慢慢走過這段歷程,我們終究會發現,追尋意義過程的痛,其實正彰顯了意義本身的價值。
本書筆調誠摯動人,概念解說清楚。閱讀過程本身就是極具療癒的體驗,誠摯推薦給每位曾經失落、曾經悲傷的讀者。不論這個失落是大是小,每一個悲傷,都值得被好好看見。
期待書裡的字句,能慢慢陪伴大家,好好聽見悲傷想告訴我們的事。
--
📖意義的追尋:轉化哀慟的最終關鍵
🔺作者:大衛.凱斯樂
🔺當今最著名的死亡和哀慟的專家和講師。
🔺與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Elizabeth Kübler-Ross)合著《當綠葉緩緩落下》及《用心去活:生命的十五堂必修課》二書。
🔺閱讀本書:https://tinyurl.com/y6rh36rz
🔺本書由 時報出版 出版
創業失敗 憂鬱 在 爸爸長年創業失敗無法找工作憂鬱- 心情板 的推薦與評價
爸爸是銀行拒絕往來戶(過去創業沒有轉型成功,欠銀行錢) 這兩年有去做一陣子的照服員其實也有穩定領工資了但又想要創業,卻又失敗了都是媽媽幫忙擦 ... ... <看更多>
創業失敗 憂鬱 在 宥勝用創業失敗修練未來的成功|藝人的故事|104掌聲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宥勝,你看到的他是行腳節目《冒險王》主持人,戲劇《犀利人妻》裡的「藍總監」,但你知道嗎?他也曾 創業失敗 ,當時陷入 憂鬱 情緒中,連聽情歌都哭到 ... ... <看更多>
創業失敗 憂鬱 在 [問題] 34歲創業失敗,無能力迷惘- 看板CareerPlan 的推薦與評價
抱歉打擾各位
自己也沒方向
生活不順
已經創業兩年
一直在即將失敗的懸崖
已經有開始看焦慮跟憂鬱
所以打字邏輯請多包含
只好請教各位
本人34
私立學店出生沒專才
出社會做業務,年薪約50-70
偶爾投資股票小賺貼補家用
讀書不太行
一般做的工作約3.4萬
連年終頂多五萬
這兩年看到商機還不錯
就創業兩年
月收應該都有十萬以上
但今年夏天淡季
這個月
生意已經到可能沒賺了
繼續惡化 可能要倒了
雖然本已回來
但還是很難過
再來是想出路
1.
回去服務業
超時才 3.4萬薪水 時間長
感覺連女朋友跟爸媽沒法照顧
本來還打算要結婚,已經不敢想了
2.考國營
穩定有升遷,
可是至少空窗一年
而且讀書腦袋真的不太行
感覺打水漂機會很大
3.轉科技業好像更難
不知道有沒有門路可以補習
4.
目前想說考照去當小黃計程車
但是未來更沒發展,
且時間更長,
應該更碰不到家裡
我真的很認真再過生活
拼了十年
除了有一點存款
其他都空的
人生很絕望無助
拜託各位 能包容一下
別攻擊我了,
這幾天已經開始吃憂鬱的藥
真的太恐慌無助
希望能請各位給點建議
萬分謝謝了
-----
Sent from JPTT on my Samsung SM-N950F.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3.52.8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eerPlan/M.1565153691.A.272.html
有能力就不會這麼慘了,
之後完全找不到方向,
人家創業越做越大
我每天顧店兩年幾乎沒休息,
生意越來越差
只想要一份薪水穩定能養家
時間正常
我的能力都不夠
※ 編輯: sawe53 (101.13.52.80 臺灣), 08/07/2019 14:29:36
謝謝大家,幾個人來信給點方向,
目前還剩幾個月在撐一下,
晚上跑uber
有點太忙,
希望增加點收入能渡過黑暗期
※ 編輯: sawe53 (101.13.52.80 臺灣), 08/08/2019 16:17:3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