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支持者如何面對「臺獨」及「臺灣意識」?】
此篇文章是為了回應陳方隅先生的〈「台獨」跟「台灣意識」是不一樣的東西〉一文之下集。
四句話先總結:
1.「臺灣意識」絕對不等於「臺獨」也絕非「臺獨」支持者專屬;
2.窄化「臺灣意識」成為「臺獨」的政治工具反倒對臺灣有害無益;
3.我們應該努力從分享「臺灣意識」到建立「臺灣共識」;
4.「臺灣」不是少數人才有資格愛的禁臠,這是你的土地,也是我的。
(一)區分「臺灣意識」與「臺獨」。
由於是回應陳方隅先生的文,先來看看他的區分闡述:
「台獨當然有很多種方式,最直接的就是改國號成台灣國。
台灣意識則是泛指,對台灣的文化、歷史、語言或其他方面有所認同,覺得光榮,覺得自己屬於台灣,希望用台灣當成正式的名字,覺得自己的家鄉就是台灣......etc。」
從舊文章裡找到的老宋說法:
「台灣意識是在長期的歷史脈絡中自然形成的一種認同台灣人跟地的一種情感,“台獨”是要把中國從中國大陸徹底的去割裂的一種企圖。」(宋楚瑜,2005)
很多人打「臺獨」把「臺灣意識」一起抓下去打(某些深藍及紅統),或是只把「臺灣意識」當成遂行「臺獨」的工具(深綠臺獨),我認為這都是存在偏誤的。文章最末我羅列了許多關於本段的參考資料,有興趣者可以自行參考,在此先略過。簡單來說:
「臺獨」是一個人為的、存在於政治領域的動作,將會改變當前臺灣自身的政治定位、地位以及和對岸政權的關係。這個動作建立在「退出、離開中國而自立」的意識與「消滅中華民國」的政治基礎之上。
「臺灣意識」則是在臺灣這塊土地上成長的人所自然生成的意識,對自己土地的史地、文化有認同感,進而產生自豪、驕傲的意識,進而更加強化這種認同,是以疆域為界、土地為基底的意識,特徵則是。不過,這樣的意識也逐漸生成、或是這個名詞在一開始被提出時,對某些人來說同時也就代表政治上的認同,可以昇華成為政治上的國族意識,進而形成「臺灣民族」的論述,或是成為「臺獨建國」政治舉措的文化基礎。
一個很重要的事實必須要先釐清:
「臺灣意識」的確可以成為「臺灣主體性」與「臺獨」運動的重要基礎(這也是許多人有意識地主張與推進「臺灣意識」的目的),但它不一定是完全和「中華民國」這個國號以及「中華民國政府」(及其現行憲政體制)這個目前在臺灣實行實際治理權利的權力主體有根本性矛盾而完全不可共存。
對「臺灣意識」的詮釋專利,絕不專屬於支持「臺獨」運動的人士,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人反而是在窄化「臺灣意識」的發展性(僅能導向臺獨而且做為實現臺獨的工具,我稱之為「#政治化臺灣意識」)。下面「中華民國的支持者也有臺灣意識」該段會有進一步說明,可以先看看文末參考資料第五點的那個例子。
(二)我反對的是什麼樣的「臺獨」。
這個問題和各方的朋友討論過非常多次。很多時候,我反對「臺獨」除了價值情感上(感性層面)不能接受中華民國被消滅之外,有很大原因也是在實際面(理性上對內部)無法信任這些口口聲聲喊「臺獨」,卻不願當兵又拿不出實際方法、只把希望放在等美國或日本來救的人。
(延伸閱讀:〈鐵桿台獨年輕化 7成信美軍助台〉,http://goo.gl/TMnQke,「調查還反映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愈是支持台獨的民眾,愈不認為大陸會攻打台灣;即使大陸攻打台灣,他們也比較有信心美國會出兵幫助台灣。另外,他們也相信台灣人民會起來反抗」。)
目前除了文化、歷史與政治層面「以臺灣為主」的各項論述以及各式文宣(如臺灣國貼紙)外,我幾乎看不到如何「達成臺灣獨立」及「確保宣佈臺灣獨立後的臺灣安全」的「可行方法」(別跟我說Cosplay黑熊的那支部隊)。你不能只有認識論卻沒有方法論,只有馬克思卻沒有列寧,只有史明老先生卻沒有……..咳,有哪一位英明神武的臺獨領袖可以告訴我你要如何外抗中共、說服美國、爭取全世界支持臺灣獨立?(這與應否是兩回事不要再跟我扯因為愛歹玩)如何凝聚民心士氣整軍經武準備發動臺獨戰爭?(理性上對外部)
反對臺獨,除了價值路線的分歧外,不切實際,反而損傷臺灣自身利益更是我反對最大的主因。
我知道,一定有人要說:「不要亂搞滑坡,我們只是主張臺灣人要當家作主,又沒說要打仗」。好,那就繼續在這個國民黨、中共及美國共同打造、全世界背書、小英總統承諾竭力維持的現狀裡用鍵盤與貼紙幻想建國大業吧。很久沒聽到疆獨的消息了對嗎?那邊現在正殺得火熱,只是訊息封鎖嚴密罷了,各位臺獨支持者有這個能力、膽識與覺悟嗎?沒做好準備就貿然行動,對無辜要被捲入戰火的臺灣民眾來說公平嗎?本人有幸擔任過半年(扣受訓)的中華民國陸軍機械化步兵少尉排長,服役的部隊在淡水某地,就是反衝第一線阻擊共軍從淡水河口長驅直入的那幾支。
從軍除了充實個人報國的榮譽感之外,兩件最大的心得體悟:一是看到臺灣社會的階級分野與構成(跟本文無關Pass),另一個就是我們確實毫無足以支持「臺獨」的武力後盾籌碼,自保都相當勉強。如果真的開戰,卜睿哲(Richard C. Bush III,前美國駐臺資深外交官,東亞問題專家)前兩個星期在與龍應台女士的座談當中說希望我們可以撐一個禮拜(國內外很少講超過這個數字),我真的很想請他實地來國軍部隊逛一逛,同時多多瞭解臺灣內部的民情、士氣狀況,看他還說不說得出one week來。
國軍這幾年在幾個特定領域有所進步,認真的幹部也很多,但整體狀況人貴自知,自己有待轉型,就不要沒事尋釁越級打怪。還有一個怪現象:最愛酸國軍沒戰力、當兵浪費生命、國防布好黑的這些人,大多也都是臺獨的支持者,是要用愛獨立、嘴炮建國?
(延伸閱讀:「龍應台也開玩笑地問卜睿哲,要是台灣與中國大陸發生戰爭,曾有調查70%台灣人認為美國會出兵協防台灣,他又怎麼看?卜睿哲則是回應,『就我知道確實有這70%的數據調查』,他則是解釋美國出兵海外有其一定的法律規範,不會貿然行動。」,〈卜睿哲:蔡英文演說或許是兩岸互信新起點〉,《BBC中文網》,http://goo.gl/aVD08Q。)
總而言之,冒進、天真,以幻想作願景基礎、以謬論做政治號召,對臺灣一點好處也沒有的「臺獨」,管你慢性還是柔性,我都反對。辦活動寫企劃要預算都得做風險評估考慮可行性,建國這麼大的工程你要我「憑忠誠信念為劍,化澎湃熱血為鎧」,一句「愛歹玩」就要大家賭身家?自己還做不到?別鬧了,這根本是在「#礙歹玩」。
酸國軍高層要搞政變沒人會跟?如果違憲亂紀當然不會有人跟。但要發動無腦無望的臺獨戰爭?好在中華民國三軍官校無論是政治教育還是軍事教育依然都相當扎實,我服役時同個營區就有年輕正期軍官是把黃埔官校軍刀、黨旗(?!)、國旗和軍官誓詞掛在寢室牆上每天敬禮的。步校受訓時有個白目教官搞不清楚民國史亂講一通外加言論多處帶有個人政治偏見,當天就被不爽的預官同袍檢舉到隔天保防請去喝茶外加調課,這群還是義務役軍官而已。退伍後雖然變成後備軍官,但戰時復員一樣需要擔任領導職。
如果是對岸先犯蠢,要這群軍官被動去打臺海防禦戰也就算了,想依靠這群人主動發起臺獨戰爭?無論從意識型態或專業軍事素質,他們大多都不願意,也會告訴你不可能。別告訴我天然獨怎樣怎樣,#天然獨不代表天然呆。不爽?自己開間軍校來玩真的呀。國民黨有一點是民進黨可能永遠也比不上的,那就是上過槍林彈雨的戰場打實仗。國軍打過勝仗,也打過敗仗,所以至少懂得打仗的基本動作、概念與know how,有許多拿得出手的光榮戰史,也歷經諸多恥辱的失敗而更深知和平的可貴。只有不瞭解戰爭威脅與代價的無知者,才會無謂尋釁、輕言戰端,看到流個鼻血就怕募不到兵正是最經典的表現。
(三)中華民國支持者也有「臺灣意識」。
前些日子去了一場談兩岸關係的講座當中提到轉型正義,在場一位公知的發言令我深受啟發。現在是民主社會,要談歷史記憶或是文化認同、政治意識這種事情,不可能再是由政府、政黨來灌輸,必須由個人生命經驗出發、相互理解與包容。宣揚「臺獨」或是想將「臺灣意識」政治工具化的人也必須注意到這一點,特別是在口口聲聲「反威權」的同時結果強自灌輸別人「所有人心中的臺灣意識」應該長什麼樣子的人,不過只是成為了新一代你輩口中要打倒的威權主宰。
據說民國初年,軍閥唐生智的代表曾對另一個大軍閥馮玉祥說:「張作霖、吳佩孚是舊軍閥,而蔣是新軍閥。舊軍閥腐敗,容易打;而新軍閥會拿什麽主義來騙人,不好對付。」現在的新威權也不簡單,口口聲聲民主自由,事實上是要別人絕對服從他的主張「#因為我愛臺灣這塊土地」。
為了反對黑箱而佔領立院結果自己也黑箱(#憑什麼那些妹可以上二樓是看起來比較愛臺灣嗎?),別人說為什麼你可以我不行還會宣稱因為人家理由沒有自己高尚「#因為我們都是為了臺灣這塊土地」,可謂人類政治進化(退化?)的奇觀。
有些人口口聲聲愛臺灣,或是一定要照他的方式來愛否則就不是「愛臺灣」(ex連臺獨運動圈自己都肚爛的某Y),壟斷了「臺灣意識」的詮釋權,卻不願意面對「中華民國」或是「藍營」的支持者,其實有相當大一部份跟他們一樣,是完全生在臺灣、長在臺灣(吃臺灣米、喝臺灣水XD)的「臺灣人」(你要說是「新臺灣人」也可以,這個詞有它的時代脈絡與政治背景),他們也有自己對於「臺灣意識」的想法,文末參考資料第五點那位中華民國派的臺灣留學生就是一位典型的例子。馬英九前總統曾經說過:「#中華民國是我們的國家臺灣是我們的家園」也是一個可以參考的說法,這其實也才是藍營內部比較受到認同的主流說法,絕非綠營及外圍支持者時常抹黑或誤解的「中國(PRC)是國民黨支持的國家,所以要消滅與打壓臺灣意識」、「極力想和(被)中國(PRC)統一」,我理解某些人在論述戰場極力把國民黨打成「親共統派」有其戰略意義與戰術目的,但腦袋最好清醒點,不要說太多次催眠到自己真的把它當成政治現實,它也絕對不該是。
題外話一下,綠營或是台派有一種簡單直觀的錯誤論述:認為國民黨只有大中國意識,要出賣台灣給中國,所以應該消滅國民黨。事實上,正在這麼做的是「紅統」(什麼黨我就不特別點名了),藍營跟綠營應該有意識地聯合打擊這群「紅統」才對(#分清楚人民內部矛盾與敵我矛盾),他們才是只有「中國意識」或把「中國意識」優先於「臺灣意識」,對臺灣有最大危害的群體,重點是,他們的「中國」認同主要是在政治價值與制度上認同「PRC」,而不只是對「中華文化」的欽慕而已;藍營至多只是認同中華文化,不至於在政治上倒向PRC。
如果我是綠營(其實每個人都應該),我一定想辦法極力擴張「臺灣意識」的包容度,最好讓所謂的藍營傳統支持者外省族群客家族群原住民新移民等跟我一樣「以臺灣為主」(啊這不就馬前總統的主張,顏色不對就當看無哦?現在天光了可以看清楚沒),一起守護臺灣的利益,豈不甚好?
一些人高喊「臺獨」、「消滅中華民國」的激進主張,除了讓藍營一些其實無心捍衛中華民國的政客可以以此當護身符吸票,依靠藍營支持者的恐懼來抹黑「整個綠營」繼續上位之外,又排除了和其實也具有某種「臺灣意識」的藍營對話的可能,豈不可惜。
有人說「臺灣文化是中華文化的分支」或是「中華文化內包含了臺灣文化」,也有人說「臺灣文化內包含了中華文化」。我覺得都對,也都不對,因為這些說法都是個人的自我體驗與主張。還是舉個現實例子好了:
在台客天團「玖壹壹」的創作歌曲「癡情男子漢feat. 睿兒」當中,在形容愛情的意象時,分別點名經典的台語歌手蔡小虎象徵對愛的癡情、以「我若路行太快 你就說我 奇怪耶你」的國家級時事梗形容愛侶間的日常甜蜜(出處不用我多說了吧XD)、在「騎白馬」、「返來故鄉 娶阮心愛的王寶釧」等句中引用古代中國民間傳唱的愛情故事經典訴說非卿莫娶的堅定,這些跨越朝代與地理空間的文化意象,都成功引起臺灣內部不同族群的共鳴,而成為能夠代表臺灣的潮流新經典。
也許有人會對於引用「王寶釧苦守寒窯」這段「來自中國」的愛情故事覺得不滿,認為難道臺灣自己沒有傳誦千秋的愛情故事嗎?我想也許有,但尚待發掘與推廣。如果一個二十一世紀的臺灣本土嘻哈天團在填詞時必須援引千年前發生在彼岸神州的虛構愛情經典,合理的解釋只有一個:這個故事的文化意象對這塊土地上的人來說是熟稔、自然而且深入骨髓的。你能說臺灣文化裡沒有深厚的中華文化、或是傳承至今的中華文化沒有臺灣特色嗎?
無論政治上怎麼論戰,全世界包括臺灣自己都很難否認在「1949年」之後,這塊土地的確成為傳承與發揚中華文化的一個多元基因庫,只是融入更多臺灣原有累積的特色。就像楊儒賓教授在《
1949禮讚的》裡說的:
「如果我們從宏觀的角度看一九四九,從漢民族一步步承擔自己的歷史命運的觀點著眼,我們有可能脫離國共內鬥的史觀,而看出此一象徵的年份正是黃土文化與海洋文化的接榫」、「因為1949,徐復觀來到台中,和霧峰林家諸君子往還,埋下台灣儒學與民主種子;原籍山東的骨董商趙老與本土青年學者楊儒賓成為忘年交,展開翰墨因緣;清華大學來台復校,為水木清華添加竹塹風情。」
楊儒賓教授認為,1949年定格在當時也許是一個災難。我想,對逃難的人、接受難民的土地以及逃不出那塊淪陷災區的人來說,的確都是難以負荷的。但楊教授也提醒我們,六十多年後回過頭來看,兩岸三地各自歷經了不同的滄桑與路徑,當年所承受的苦痛,對臺灣來說反而開花結果,在政治制度與文化內涵上都達到華人世界未曾企及的高度。我們走得最遠,也因此承擔面臨最多未知的風險、承繼與培養出最勇於闖蕩的海洋性格。「臺灣」不只是狹隘的虛幻國號,更是華人世界在全球的驕傲品牌,保留自由主義傳統的小中國、人權法治的亞洲典範、相對均富安樂的社會、儒家文化的創新、傳統民俗與新興宗教的齊放、多元包容的移民熔爐、亞洲第一個民主國家的新共和,在這裡都能找到。
舉個切身的例子,我讀高職的時候和朋友創了熱音社,除了張震嶽與艾薇兒(Avril Lavigne),也偶爾聽過幾首大支,後來上大學改碰木吉他,聽到同學彈奏「晚安臺灣」後愛上滅火器,那也是我第一首能好好完整唱完的閩南語歌曲(當然金拍謝不是很輪轉)。我隱約知道那是所謂「屬於社運圈的歌」,訴說著臺灣飄零受欺的悲苦身世與對幸福的卑微期待,滅火器也是所謂的「臺獨樂團」,但這並未妨礙我去欣賞、喜愛一首好歌。102年時與夥伴到韓國首爾參加中日韓臺青年交流活動,代表臺灣擔任觀察員(是個非常現實地反應我國處境的活動),在Culture Party(各國代表要表演屬於自己國家文化的節目)上,我和夥伴所挑選的閩南語歌曲就是「晚安臺灣」,因為我們知道他們也許聽過中文(國語)歌,但一定很少聽到閩南語的流行歌曲,除了希望這些未來中日韓的外交官與政府中堅聽聽閩南語之外,也希望能夠向他們介紹這首訴說臺灣故事的歌,當時也是搏得不少喝采(#啊反正他們沒人聽得懂啊XDDD)。
#廣告一下今年該組織年會將首次在臺灣臺北舉辦
#我們也是有付出努力讓世界看見中華民國臺灣的好嗎
台大亞洲未來領導人 Asian Future Political Leaders' Association NTU
年會招募連結:https://goo.gl/lEfQCr
對我來說,支持中華民國,跟具備「臺灣意識」,根本一點也不衝突!只有窄化「臺灣意識」或想利用「臺灣意識」作為政治工具的人,才會處處將它刻意與「中華」或「中國」這些文化符碼對立起來,製造矛盾與傷害。我可以私心聽著張雨生「心底的中國」(張描寫他外省人父親的國族情懷:https://goo.gl/kuK2di)到痛哭流涕,追懷父輩的家族記憶,也可以到國際場合去唱滅火器的「晚安臺灣」,宣揚臺灣文化。各位覺得,這可以算是「沒有臺灣意識」嗎?這樣是不愛臺灣嗎?我們晚到了一點,有不同的歷史記憶與政治主張,就不能用這樣的方式愛臺灣嗎?
#別跟我玩什麼某林老師的血統論
(四)如何在維護「臺灣意識」的情況下反「臺獨」?
如果你是臺獨支持者,要說服大家支持改用「臺灣國」的名稱,應該是要去說服大家這個名稱比「中華民國」更好更實用的地方,而不是拚命去講「臺灣人要當家自主」、「臺灣地位未定論」這種情感層面訴求與沒有人認真看待的謬論,這就脫離現實呀(延伸閱讀:覺醒好青年必看的〈關於「臺灣主權未定論」之答客問〉by一個中國就速中華民國外交部:http://goo.gl/R3Swzb。)。
大多數臺灣人在理智上面從來都不覺得我們「不是一個國家」,任何有常識的人(包括民進黨眾多前行政院長呵)也都知道
#臺灣不是一個國家也沒有主權有主權的是中華民國。世界上絕大多數認識臺灣的人也都知道我們的國旗是青天白日滿地紅,不是綠色臺灣或青色玉山(#拜託未來成功獨立的話至少不要選前者好嗎超醜)。不要跟我說時機到來外國就會願意支持臺灣獨立,所有國家包括美國都沒興趣為你的幻想流血或平白損傷自身利益。
所以,臺獨支持者應該要去說服大家的是,用「臺灣國」這個稱法取代「中華民國」的必要性是什麼、好處是什麼、實際戰術是什麼。而且,完全執政的民進黨更應該去講啊!告訴大家為什麼我們現在綠營全面執政了還不能使用「臺灣」這個名字走出去,為什麼還要用中華臺北?
(#連國民黨當年在WHA都一直講一直講一直講還用閩南語共內)
(中華民國現任行政院長林全:Chinese Taipei中華臺北就是中華民國。http://goo.gl/8p7Ma8。)
我們外交上的戰略應該是怎麼樣?#論閃靈與董事長之異同啊抱歉好像是我們養的人啊不過他停權惹
(如果民進黨真的一再在這件事上跳票,這次可沒國民黨坦啦。)
#這整段我發現引用原PO陳先生的文體反着講也行謝謝陳先生
如果你是中華民國的支持者(#親共紅統OutPlz),我認為,積極正面的方式是去努力建構「中華民國」與「臺灣意識」並不衝突的論述,甚至善用「中華民國」的國號與一些模糊但不失尊嚴的方式作掩護,才能最大程度地在世界及對岸擴張「臺灣意識」與「臺灣品牌」的文化及政治影響力。國民黨之前到現在有一個狀況,就是被外界與支持者認為在國家認同上跟進民進黨喊本土論述,本土到最後不但沒有吸引更多「#政治化臺灣意識」或誤將「臺灣意識」等同於「政治化臺灣意識」的支持者(雖然中國國民黨與臺灣的淵源超過百年,但現在要比本土土不過民進黨的,就算每個人閩南話都溜得跟龍介仙港款也一樣),原本抱持「政治化大中華意識」或「大中華意識」的鐵票也逐漸失望而生鏽,陷入父子騎驢的窘境。
中華民國支持者們該做的,不是仇化、打壓「臺灣意識」,站到「臺灣意識」的對立面,而是把自己的生命經驗與對土地的認同也納入到「臺灣意識」裡面,和意圖窄化、壟斷「臺灣意識」的綠營支持者作戰,用溫和、自然的方式充實進而分享對「臺灣意識」的詮釋權(我不鼓勵「搶奪」這個詞,但我不能阻止你這樣想),甚至在這個過程中讓藍綠雙方支持者找到重疊之處,#從分享臺灣意識到建立真正的臺灣共識,說服「臺灣意識」的支持者(暫時)放棄「臺獨」,聚焦解決民生議題,而不是放任幼稚冒進的「臺獨」主張與活動傷了皇島之內的和氣、製造外部紛擾友邦驚驚,對臺灣的經濟發展與政治空間造成阻礙。務實、包容、和解、前進,這才是臺灣這塊土地上的人民與中華民國之福。
愛中華民國,不代表不能同時付出對臺灣的愛,
這也是我的土地,不只是你的而已。
#有一種愛叫博愛
#國父說的國父好帥
(圖片內容:金門和平鐘,金門兩岸和平紀念園區,本人1050605攝。相關介紹:http://goo.gl/lQ8gMT)
-------------------------------------------------------------------------
簡單的認識「臺灣意識」與「臺獨」之參考資料整理:
利用Google搜尋「臺灣意識」,可以看到非常多的理論與闡述:
1.台灣意識論戰(wiki):https://goo.gl/gdZTxv,該論戰又被稱為「台灣結與中國結論戰」,透過8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的歷史事件,介紹「臺灣意識」的興起與展開過程,是「臺灣意識」超脫文學領域,進而在政治領域公開產生影響力的濫觴。
2.臺灣主體性(wiki):https://goo.gl/SQo7pm,直引如下:「亦稱臺灣主體意識,是臺灣一種政治及文化論述。這個論述的支持者,希望透過認同以臺灣為中心的思考、多元文化思想及台灣民族主義的力量,突破中國中心主義、中華民族主義或大漢族主義的文化霸權,來建立臺灣自身的民主國家、制度、與文化認同。」主要論點認為臺灣過去的歷史歷經不同外來者統治及對外開放,承載、吸收了不同的思想及文化遺產,已經內化為臺灣文化的資產,臺灣文化不再是這些文化的附屬,而是有自己的文化主體性。
3.國立臺灣大學的「東亞儒學研究計劃」在民國95年曾經出版這樣一本書:《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收錄了十篇討論臺灣意識與台灣文化相關的研究論文,當中的〈論「台灣意識」的發展及其特質——歷史回顧與未來展望〉由黃俊傑老師所撰寫,相當深入淺出地對「臺灣意識」的前世今生做了整理與介紹:http://goo.gl/MjnQY9。
從這篇文章可以瞭解,「臺灣意識」與「中國意識」的相碰、相互定義乃至於對立的問題,從光復初期到今天其實一直都沒有真正解決。但在光復初期只能算是「省籍意識」的「臺灣意識」,如今也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延伸閱讀:「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學術研討會論文集」:http://www.chinatide.org/BOOK/B2.htm
4. 民國88年,時任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的國立東華大學社工系施正鋒教授在〈台灣意識的探索(上)〉(http://goo.gl/P9Svoj)一文中對「臺灣意識」的描述與理解方式提供了簡單的切入:
「『台灣意識』(Taiwanese consciousness)這個名詞表面上是不說自明(defined by default),其實是含混籠統、卻又從未經過嚴謹地定義 註1。簡單來說,台灣意識就是『感覺自己是台灣人的意識』(the consciousnes of being Taiwanese),也就是『台灣認同』或是『台灣人認同』 註2(Taiwanese identity)。台灣意識獨特之處,在於它是一種多面向(muliti-dimensional)、多層次(multi-layered)的集體認同(collective identity) 註3,因此會作多形式的呈現;其界定的因素會隨著時空的推移而有所遞嬗,其構成的要素之間並不一定會相互調和。由於我們在定點看到的認同是局部的、割裂的,因此不同的人對它當然有片斷的、選擇性的、甚至迥異的詮釋;譬如有人視之為族群意識;也有人矮化為地方意識、鄉土認同,因此從屬於中國意識、或至少不會火火不容;而更多的議者尊崇為民族意識 註4,與中國意識互相排斥。」
5.換日線專欄的一位臺灣留學生為文〈我是有著濃烈台灣意識的中國人──互相敵視謾罵之外,我們有沒有別的選擇?〉:http://goo.gl/h4EgLn。從字裡行間可以看出是位堅定的中華民國派,他以切身在國外和綠營朋友、大陸同學相處的經驗,親身示範如何將「臺灣意識」與「中華民國」的立場做出融合,藍營裡面抱持這種想法的人其實並不算少,也是可以溝通的一群,不過他們的聲音還不夠大。
下文節錄:
「而對於許多中國人揮霍和不尊重的『野蠻人』行為,台灣人也想與其劃清界線,自然會想與『中國』這個詞有所劃分。因為種種的因素,造就了今天的『台灣意識』。而這個意識,隨著政治的揮發,成了台灣未來最大執政黨的一個王牌。這是不可忽視的事實,台灣意識的崛起,畫下了中國近代史上的另一個民主章節。『這是白日,是民主之光照耀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的驕傲。』
『堅毅的立場,和平的共享,尊重與尊嚴。』這是我在這個時代浪潮下堅持相信的道理。往往,大陸的朋友會被我的愛國情操感動,最後都支持著我對於中國民主的熱情與信仰。這,對我來說,比敵視與分裂來的有效。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如果我們只把自己鎖在一座小島上,我們又要怎麼去影響對岸的十三億同胞呢?只有堅持己念,只有交流,才能讓海峽兩岸和平,才能在這個大世界找到屬於一個台灣人的驕傲。」
「當你看清了歷史與現況,你才能驕傲的告訴別人自己是誰。我是有著濃烈台灣意識的中國人。沒有人能改變我的立場,即使大時代的聲音要我把中國這兩個詞拿掉。但那是我的歷史,我的文化,我的驕傲,沒有人可以動搖。對於兩岸的交流,我也是抱持著這樣的堅持。」
6. 中時電子報的陸生投書:〈大陸人在台灣-我體會到的台灣意識(上)〉:http://goo.gl/WjA5kM。從陸生的觀點談她面對「臺灣意識」的心得與困惑。
7.國民黨有沒有人曾經試圖處理過這個問題?當然有,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基金會」的內政組在民國91年時曾經有這樣一篇文章〈論析台灣意識與文化認同〉(http://goo.gl/hLBGhl),認為以「反抗」為基礎的「臺灣意識」無法在兩岸關係發展中為臺灣帶來開創作為,應該將「臺灣意識」作為文化意識,作為維繫兩岸和平但同時與大陸競爭的基礎。該文當中提到:
「……從上述對近百年來『台灣意識』面貌的描繪中,我們或許可以發現『台灣意識』的本質,大底上是一種『抗爭』與『怕被出賣』的論述。亦即,『台灣意識』的形成與凝聚,是在反抗滿清與日本異族統治、反抗國民黨威權統治及反抗中共打壓的脈絡中,再交織著因為害怕被出賣的安全感需要,所凝聚形成之鞏固台灣主體性的『台灣意識』論述。這樣的『台灣意識』內涵,對於台灣這個海洋文化交匯之地來說,卻限制了其得以開闊地發展之活潑性與創造性。
當前台灣已在民主制度與經濟發展方面有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兩岸關係中若要能夠發揮積極的建設性作用,在以『反抗』與『怕被出賣』為論述基調的『台灣意識』下,則恐怕難有積極的開拓性作為。然而,如果我們將『台灣意識』轉化為文化論述,並將之作為台灣主體性與認同的基礎,則或許在兩岸關係的進展中,能夠找到維繫和平發展的紐帶。
過去,我們曾經驕傲地向中共宣稱,我們要把台灣建設為中華文化的『新中原』。如此以文化認同為基礎,並有躍馬中原之氣魄,才是具有積極進取的性格,並應該為我們所應凝聚的『台灣意識』。」
8.臺灣獨立運動(wiki):https://goo.gl/MMh9fD,「臺獨」的光譜依照不同時期的目標、作法以及領導人的不同其實可以區分成非常多種,這邊簡單引用維基百科的區分:
「a.臺獨:欲擺脫現有的中華民國體制,根據《舊金山和約》所產生的臺灣地位未定論來進行民族自決,並以新的國號來實現臺獨。
b.獨臺:主張走體制內的國會修憲路線,建構本土化的中華民國第二共和,以達成臺灣獨立。
c.在獨臺派別中,主張以中華民國為國號的人士,被稱為華獨。」
臺灣獨立建國方案則有(引用維基百科之整理):
「 a.法理建國臺獨:為臺澎諸島直接建國方案,該派系反對國民黨政權,同時認定所謂流亡政府沒有擁有實質主權,僅是掌握臺灣治權(或按二戰後日本投降的同盟國權利行使代管),因此必須以住民自決的方式建國。
b.修憲正名臺獨:
主張從中華民國現狀中脫離,現今多數臺獨人士訴求的是「修憲正名獨立」,也就是在憲法層面上與中國徹底脫鉤,反對與中國在政治上合併。…….達成法律上臺灣獨立(即一中一臺、一邊一國),並申請加入聯合國,他們的目標就是臺灣共和國方案。
c.中華民國是臺灣:
認為法理獨立並不重要,目前只要維持現狀、國家正常化才是接下來的目標,而正名、制憲、建立國家認同、返回聯合國則是臺灣國家正常化的要素。即「中華民國在臺灣」或「中華民國是臺灣」、或是有人稱為華獨。
d.美屬臺灣群島方案:
認為臺灣是日本投降美國後,由國際法交由美國託管,中華民國佔領臺灣,在國際法上未必享有領有權,臺灣地位不確定論因此產生。」
延伸閱讀:
不要再瞎扯那種自我幻想的「臺灣主權未定論」啦!覺醒好青年必讀的〈關於「臺灣主權未定論」之答客問〉by中華民國外交部:http://goo.gl/R3Swzb。
相關文獻或說法還有很多,歡迎大家自行搜尋。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萬的網紅命運好好玩 官方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0天災人禍不斷 四款人恐有意外纏身 ► ►https://youtu.be/v5YbW0hFirU ⭐淚崩找上心理醫師 小亮哥爆內心慌恐 ► ►https://youtu.be/08GAhP6rptQ ⭐做愛完後說愛你~小亮哥曝婚姻保鮮關鍵 ► ►https://youtu.be/oQglz...
「前前前世數字譜」的推薦目錄:
- 關於前前前世數字譜 在 林家興 Alfred Li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前前前世數字譜 在 小丑不流淚 姚尚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前前前世數字譜 在 命運好好玩 官方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前前前世數字譜 在 心靈語坊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前前前世數字譜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前前前世數字譜 在 蘇蓉的直笛直笛譜- (數字譜下方有個人吹奏感想) RADWIMPS 的評價
- 關於前前前世數字譜 在 前前前世|高還原純鋼琴版|高音質/附譜-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前前前世數字譜 在 你的名字前前前世Zen Zen Zense 吉他譜TAB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前前前世數字譜 在 前前前世直笛譜的評價費用和推薦,FACEBOOK、EDU.TW 的評價
- 關於前前前世數字譜 在 Radwimps 你的名字下載youtube 2023 - ilplakasi.com 的評價
前前前世數字譜 在 小丑不流淚 姚尚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與您分享,
我的平遙古城,
流浪前輩黃鴻璽,
李探長大貓,
和一些漫遊記事。
夜奔平遙 小丑不流淚
去年的除夕夜,我們在夜奔平遙跟姚尚德老師一起跨年
上一次見到尚德,是2014年的夏天,在夜奔大同。當時,尚德帶領了一群廣西瑤族的弱勢孩童走南闖北,沿路給他們上課,領他們看世界。
孩子的旅費,食宿,醫療等費用,是姚尚德老師辛苦一點一滴募捐而來的,再加上他自己到處演出,省吃儉用留下來的。他一直默默在為社會底層的孩童付出,當我們看到孩童們很自然擁抱尚德時,心裡偷偷地流下眼淚。原來世界還是有天使存在的。
2015年底,尚德又再次自掏腰包去廣西看這些孩子,行程結束後,很榮幸他接受我們的邀請,來夜奔平遙一起度過春節。大年初一時,姚老師換上了他的招牌服裝與面妝,在平遙古城即興演出一個早上的默劇。
平遙古城當天的遊客很多,我們沿路跟拍,看到了好多驚喜與愉快的笑容,但是,有多少人知道,這個扮成小丑娛樂大家的,是曾經在法國巴黎第三大學跟隨過默劇大師的專業默劇演員?又有多少人知道,姚尚德老師提供的笑容,背後是有一段又一段掉過眼淚的痕跡?
去年,尚德出版了新書“小丑不流淚”(遠流出版,ISBN: 9789573276623)。文字優美,有趣又令人心疼。一本可以含著眼淚看完的好書,道盡人生悲歡離合與喜怒哀樂,不僅令人敬佩,姚尚德一路走過來,並且不斷為社會付出而不求回報。他,是個真武者。
上週,尚德寫了一篇平遙之旅的文章寄給我們,讀著讀著,又被他帶回了那個乾冷的冬天與寧靜的古城。心裡也再次默默地感謝他,用肢體藝術溫暖了太多的孤獨靈魂。加油,姚尚德!希望下次見面時,是小丑微笑的日子!
以下文章提供:野孩子肢體劇場 姚尚德老師
一踏入平遙古城,空氣中暖暖的煤炭味就撲鼻而來,冷冽的街市有了予以緩步佇留的理由。煤炭味撩起我從未擁有的記憶,輕輕一吸,書裡、電影裡,甚或是父親提及過的時代斷面就在鼻息之中,是礦,是蒸汽火車,是工廠,是社區,是一家圍爐守歲。
我沒費心找這幾天已經預訂的旅館,總覺得被暖暖的煤炭味帶領著。一方面,也是這古城難得的古樸感吸引了我。觀光人潮還沒拍打上岸的古城,沿路拉車師傅趁機慵懶,嘴裡「去哪?」「坐車不?」的問句有口無心成了哼曲兒一般,裹在空氣中淡淡暖暖的味道裏。北大街的「夜奔平遙精品客棧」有著數字易經裡美麗的16桃花號,桃花生美感,生人氣,近悅遠來,無論奔來,緩步而來,或像我被煤炭味馱來。轉入客棧所在的衢弄,夜奔的黃老闆正好從木製大門跨步而來,我們兩年一見,煤炭氣味中,桃花舞春風,寒暄起來,依舊親切暖心。14年我帶著五名廣西愛心家園的孩子們進行一個月的出走旅行,想讓這群大山裡的孩子們看看外面的世界。黃老闆得知孩子們的身世狀況後,特別“霸道”地要我改變原定行程帶孩子們繞去大同,他願意提供我們一行七個人的食宿。結果,他的堅持換來了我們那一個月刻苦而且不斷生病的旅程中最舒適的休憩頤養時光。一個星期在夜奔大同的駐留,孩子們跟著黃老闆淺嚐在城牆下練功的滋味也一覽大同風光;對我而言,那是個認識這位流浪前輩的機會,聽他在中國幾年開創「夜奔」旅館系列的堅持和甘苦,也感受到一個學武之人不卑不亢正直誠實的做事態度。
夜奔平遙的木門前,黃老闆還是一身輕簡裝扮,難脫的嚴謹個性與身後那扇實緊的木門相映,我的笑語未完,他已經轉身交代我的安頓事誼。在潮濕的廣西為家園的孩子們忙碌了兩星期,我一年之中難得的假期才終於展開,心中所想的平遙之行,除了浸染北方的風光,就是告訴自己好好休息。
還未進入正式年節前的古城依舊保有居民日常生活的基調,結果,每日城內的漫遊成為了我白日休息的方式。我喜歡停留在西大街那間賣著各式瓜子雜糧的店鋪前看著老闆炒南瓜子的模樣,不軒昂不賣弄,而店鋪前竄動的客人們掏起錢、抓起幾袋瓜子的模樣則鮮活有勁。橘紅的秋梨膏、黃色手工小米餅、裹糖粉的紅色山楂、玻璃櫃內的散牛肉……食物帶著的色調在土灰的古城中激起了我味覺與視覺的盎然興致。走進小街巷,有時會撞進從老宅中噴發出的濃厚燒煤白煙中,白煙中會走來一位老人家,一對電瓶車互載的情侶,一枚像打水標似跳著前進的小男孩……
我喜歡鏢局博物館,看著陳設的文物與文字說明,遙想自己可能的鏢師前世,「帶三分笑、讓三分理、飲三分酒」行走江湖,使命必達。東大街傳統武術陳列館外則有隻有著和「眉頭一皺就知道事情並不單純的李探長」表情一致的雜色虎斑貓總是在我經過時冷冷地觀察著我,等待確認我的身分無疑後,牠才肯鬆懈,或是躺在石階上,或是不害臊地揚起粗肥的後腿舔舐自己。
基本上,我的古城漫遊毫無規劃,古城內的生活日常到似乎隨便拉開一道簡陋的木門就可以為家,就可以在裡面生老病死,將平淡的日子走到頭。當然,我沒敢闖入任何一間房宅,至多,就是細細撫摸著肌理已經消殞的木質門窗、冰涼的石土牆,看著戶戶為了新春張貼的對聯,紅的,紫的。黃老闆事後補充說,紫色的春聯是家中有人逝世時才貼掛上的。我想,在這個隨時會飄來煤煙,風雨一大,城牆邊上黃土砂石也許都會崩落的老城中,將平淡的日子走到頭,對我而言,似乎就是生命最美的終站,或中轉站,也許。紫色的對聯,給春天深沉的思考。
古城的美,同時在破落之中展露。一日,由西門沿著古城內牆往南走,泥磚堆砌的屋舍群隔著狹窄過道與明清時期修建的古城牆並行,城牆歷經歲月,建築工事填補的泥灰、稻草外露,風吹,煙塵騷動。鄰近古城牆內緣的住宅偏過了遊客的臨幸,多數都在門上打著簡陋的出租訊息,外牆不再有整修的欲望,土磚崩裂,招惹塵埃。我的眼睛和相機情不自禁地捕捉那些磚瓦、土牆堆砌工法所呈現的或崩落的線條美感,一戶就是一幅土灰或土黃的幾何畫。
這些也許都不是閃現的觀光客願意光臨的地方卻成為了平遙古城我最愛的角落,同一條小路,走了又走,就怕明日景物已不在。回夜奔,黃老闆和他的小夥伴們問我今日去了哪裡,除了幾個地圖上可以標誌的景點外,其餘我都說不上口,說得上說不上的我都喜歡,那是一個氛圍渲染的結果。
夜奔的晚上,大夥兒會在客棧臨時的接待室裡共用晚餐,小小的空間有著食物的香味和歡聲笑語,好不熱鬧。有天,黃老闆拿出了店裡寄賣的手工糖漬黃桃,我拿出了超市剛捕獲的人工糖漬雪梨(簡直自取其辱)。糖漬黃桃開罐後香味十足,黃澄澄的桃子一口咬下鮮脆無比,而也許是糖漬的關係,甜味豐富有層次。十幾瓣切割不等的桃子從果樹上被採摘處理後置入清澈的玻璃瓶裡保持著不一的色澤與酸甜度。桃子們的情感繼續醞釀成瓶裡的蜜桃糖水,取一勺和點熱水飲入,寒冷的春夜裡,夜奔平遙的接待室有我呼出的一口滿足。黃老闆,我的流浪前輩,對人工糖漬雪梨不屑一顧,但一粒粒被湯勺挖出成型的淨白雪梨被裝置在透明瓶裡也真是好看。古城超市裡一排專櫃都是浸漬的水果,雪梨、橘子,就連草莓也都化身成瓶瓶罐罐,被保護好好的,很溫馨。我好奇嘗鮮買了一瓶雪梨,想著潤喉養肺,但其人工代糖的味道還是綁架了一切,更不用說其他的化學添加物了,在有個性的黃桃過後,我無法選擇無所感。黃老闆很得意,這是他夜奔北京旅館的員工自家產製的。手工糖漬黃桃有個品牌名字「秋意濃」,黃老闆問我是否有更好聽的名字可以供參考。他說有位鍾先生曾替其取名「大桃亡」,好暗黑的名字,可是卻讓我一路笑回了房間。
然後,夜奔的夜晚,躺在我舒適的大炕床上,濃濃的睡意就這樣降臨。
我應該做了很多的夢,夢裡,有我的鏢師人生,那是我們同興公鏢局232名鏢師受託前往遠方以232條命換回王掌櫃一條血脈的故事,有我鏟煤的歲月,有我和廣西孩子們未能前往大同懸空寺的遺憾,還有我的小丑不流淚。
第一個夢是我從「又見平遙」大型舞台劇偷來的內容,這齣講述血脈傳承與鏢師們仗義情懷以及難免今非昔比的喟嘆的戲碼,驚人地撼動了我,應該是第一次,我被這樣的觀光定目劇感動得久久不能自已,從那天起,我就多了鏢師的前世定位。第二個夢,是我對家庭生活的期盼,儘管現在的我一個人住在家裡,瓦斯爐都沒開幾次,一桶瓦斯一年都用不完。第三個夢,暗藏著我對廣西孩子們的承諾,儘管現實中,要再湊齊當初的五個孩子已經不再可能,為了生活,他們分散幾方。在平遙城裡漫步時,我有時會想著山走在這裡會說些甚麼,平會被哪個攤上的物件所吸引而脫隊。當我後來大年初一畫上默劇臉譜在已經人潮洶湧的平遙大街上表演時,阿元如果加入會不會跟他在大同一樣人來瘋? 夢裡,也許有答案,但我想不起。第四個關於小丑不流淚的夢,純粹只是替我自己打書。
在平遙待了一個星期後,我轉往黃老闆的夜奔北京,而那又是一篇文章的長度,因為在那,我遇見了許久沒有發生的心動時刻。(別八卦)
姚尚德老師簡介: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3867
前前前世數字譜 在 命運好好玩 官方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天災人禍不斷 四款人恐有意外纏身
► ►https://youtu.be/v5YbW0hFirU
⭐淚崩找上心理醫師 小亮哥爆內心慌恐
► ►https://youtu.be/08GAhP6rptQ
⭐做愛完後說愛你~小亮哥曝婚姻保鮮關鍵
► ►https://youtu.be/oQglzYCbkzc
⭐前世姻緣今生結果 命定愛人原來這樣找
► ►https://youtu.be/bjqd38-TGG0
【分段重點】
00:00 開場介紹
01:18 產後身材回不去?低卡餐要怎麼吃
16:32 吳美玲老師-當媽還是美美的女人
21:01 營養師教你各種減肥法
33:03 陳冠宇老師-讓人健健康康的風水擺設
38:45 Amanda老師-塔羅占卜
42:48 營養師的三餐
49:24 Amanda老師-自制力很強的星座
54:24 不挨餓就能瘦的方法
1:02:31 陳冠宇老師-讓人解除壓力的風水擺設
1:05:45 吳美玲老師-靈珠占卜
#GMDIET #減醣減肥法 #斷食減肥法
⚡命運好好玩官網:https://bit.ly/3ehoxfj
📺JET綜合台CH45頻道周一至周五晚上九點三十分
完整版播放清單▶▶http://26097.psee.io/7B27F
精華版播放清單▶▶http://pse.ee/5Q2PD
臉書粉絲團按讚▶▶https://www.facebook.com/mysuperlucky
#命運好好玩 #何篤霖#郭靜純#星座#命理#運勢

前前前世數字譜 在 心靈語坊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ღ ❣ 60歲以後,立刻停止做這幾件事!否則會後悔! ......♩♪❤
http://a88.piee.pw/G2D4U
https://goo.gl/g1QNyR
中老年朋友不要一味地沉浸於過去的回憶中,而要積極樂觀地向前看,過好人生中最最黃金的二十年!
歡迎免費訂閱 "心靈語坊" 影音 https://goo.gl/zp0G0k
華語好歌*超級好聽*~ 有字幕~卡拉 ok https://goo.gl/MgJTKJ
最新影片請訂閱 心靈語坊 LINE ID 【 @a0931695598】
歡迎免費訂閱 "綠野花香" 影音 https://goo.gl/NRsrJj
心靈語坊 粉絲團 歡迎按讚 https://goo.gl/KYwHh9
歡迎加入 心靈語坊 社團 https://goo.gl/ugNWIL
歡迎加入 心靈語坊 (紅) 社團 https://goo.gl/UuKJy1
傷感情歌 https://goo.gl/TVHriU
*************************************
歡迎免費訂閱 心靈語坊 官網 LINE ID 【 @a0931695598】
將會第一時間收到 "心靈語坊" 最新發佈的影片。
背景音樂~~
****************************************************************
lrc 歌詞
******************************
60歲以後,立刻停止做這幾件事!否則會後悔!_心靈語坊_20190316
這是一位老人寫給自己的信,沒有空話、套話,說的全是家常話,言簡意深。
每一點都十分樸實、具體、有益,每一條都可以做得到。趕緊珍藏好,對每一位中老年朋友都十分有用。
1、停止回憶過去我們這一代人的孩童時代、青年時代,多多少少都吃了一些苦。
好在現在的生活已經越來越好了,還有一些閒錢、閒情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因此,中老年朋友不要一味地沉浸於過去的回憶中,而要積極樂觀地向前看,過好人生中最最黃金的二十年!
2、停止生氣年輕時我們多多少少有些脾氣,特別是孩子不聽話時,總免不了罵孩子甚至打孩子。
但是,現在孩子已經長大成人了,有自己的想法了,我們則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了。
我們可以運用經驗累積的智慧,提供參考意見給兒女,並保持幽默、慈愛的態度,
不要因兒女不接受意見就生氣或嘮叨不休,以免形成兩代的緊張關係。
3、停止抱怨每個人都有煩惱的事情,有時候也想跟別人傾訴,這可以理解,但要注意你抱怨的頻率。
如果你的朋友總是跟你抱怨同一件事,每天都在傳達負能量的話,你也會不喜歡這樣的朋友吧!
4、停止浪費時間彈指一揮間,我們都已經邁入中老年的行列,時間不等人,我們更沒有機會浪費時間了。
想做什麼就去做,想要什麼就去買,想吃什麼就去吃,別再說什麼“等以後”“等有時間”“等過幾天了!”
你可以等時間,但時間決不會等你!
5、停止孤獨無論是與子女同住,還是和老伴兩人生活,都要做到精神獨立,千萬不要一天到晚就圍繞著家裡的幾個人生活。
老人應該多“走出家門”,有自己的朋友圈,有幾種感興趣的愛好,這樣生活才更豐富。
6、停止多管閒事做老人有一個訣竅,就是對有些事情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不要凡事都以自己為中心,給兒女一定的生活空間,不幹涉他們的生活。
在孫輩教育的問題上,中老年人千萬不能以“有經驗”自居,應該明白孩子的父母是誰,盡量按照孩子父母的觀點去帶孩子。
7、停止嘮叨健康、工作、婚戀等是中老年人最喜歡跟子女交流的話題,而年輕人最反感中老年人反覆叮囑一件事情。
因此,少嘮叨,有些事孩子們心裡清楚,自己有譜,咱們就別總囉嗦了。
8、停止存錢中老年朋友們,不妨停下存錢的腳步吧!
存摺上的錢只是一個數字,辛苦了一輩子的我們,真的要對自己好一點。
在自己能力範圍內,不要太在乎一件衣服多少錢,一棵白菜多少錢,要捨得花錢!
錢花了才是自己的,存起來的錢只能算遺產。
*******************************
心靈語坊 心靈天使 米米 美玉
華中音樂網 綠野花香

前前前世數字譜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不能選擇怎麼生,怎麼死。
但我能決定怎麼愛,怎麼活,
這是我要的自由。
人生開端的首位偉大女性,便是媽媽。掀開記憶的匣子,回憶片段總是如水墨化開的一抹淡淡黃黃,母親的雙手無比溫柔,不知從何時起,延伸着一絲絲風霜洗禮的痕迹,被歲月流光鏤成刻紋,彷彿是前世今生的鎖鏈。往昔封建社會沒得選擇,女人一輩子當上男人背後的「賢內助」,甚而擔當母親背負千斤重,時而默默照顧着起居飲食,時而碌碌打點着大小家務,漫漫歲月磨蝕了甘心與不甘心的掙扎,反正,那時代的女人皆如此這般走到人生邊上,這種傳統無人敢非議,不認命的終歸認了命。時至千禧年,當代婦女不再被男人的身影遮蓋,然而「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思想根太過深,蒂太牢固,她們依舊背着性別定型的枷鎖,天經地義生活館負責人Janis慨嘆:「我認為時下香港人都唔會睇低女人,但係,依然見到成個社會,女性受到雙重身份嘅束縛。」
機緣巧合落戶花墟
沿着太子道西,徐徐踏進一個新舊融合花香氤氳的小社區。見證歷史更迭的古舊唐樓靜靜地佇立着,據稱是戰前遺留下來,冰山一角的微末印記,早於1930年代初由一間比利時建築公司興建,當時被稱為「摩登」住宅,戰後部分建築被拆卸重建,近年港府再作一番保育活化,目前只剩下10幢,是香港市區現存最大的相連戰前唐樓群。唐樓群的旁邊是歷史悠久的「花墟」,賞花買花的人群絡繹不絕。人未至,由遠而近一陣陣撲鼻的馥郁芬芳,一下子,分不清繁花盛放,抑或是果熟蒂落。花與果,總是有一種微妙的張力,在嗅覺之中魂牽夢縈,這是一種魔力,讓人不知不覺地全然放鬆身心。偶爾見路上的貓兒在花潮中悠悠蕩蕩,大家剛巧碰頭相聚,無不是花開自有因,緣來則聚首。Janis淡淡然一句「機緣巧合」帶出了落戶此地的因由,「二零一二年間,整個花墟進行重建,當時我們看到這個地方很好 ,可以接觸到很多消費者,其實想把這些人連結,買東西時可以了解生產者是誰 ,可以了解有多少人付出過。」唯獨透過真切的了解,方可明白「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即使簡單如一粒白米,背後不知有多少人付出汗水,最終才得以來到自己手上。Janis認為從自愛開始,擴而充之,培養為惜物的習慣及心態,「希望大家由關心自己開始,再關心每件產品背後付出嘅人。」
重覓睽違的人情味
金錢帶動經濟脈搏,儘管再富庶卻不保證快樂。維繫社區樂也融融,惟有濃濃的人情味,各家的門前雪與瓦上霜不再是避忌,而是守望相助的契機。曾經身為社工的Janis有感香港人情味愈來愈少,在天經地義生活館竟重覓睽違的暖暖人情味,更達成了最初當社工的理想,「最初做社工那時,人與人之間嘅關係愈嚟愈薄弱, 見到佢哋互相分享。除咗工作之外, 同一眾媽媽合作真係好開心,好似多咗好多個媽媽。嗰種人情味,那種關係網絡, 達成咗我做社工嘅目的。 」
這兒實則由八間本地社企,包括農夫及學生組織合作營運,此外,還組織了一群婦女經營鋪面業務,「男人出去搵食,社區入面嘅婦女,通常要照顧小朋友,好難搵工作, 佢哋都想要零散嘅工作機會,所以多接觸婦女。 整體嘅營運,而家主要由十幾個婦女一齊合作做,小至清潔場地,大至入貨 ,其實都係由一班長者,同埋婦女一手包辦 。」
每日時刻只轉一圜,對於處理大小家務的家庭主婦而言便需精打細算,榨出每刻的餘暇來經營自己的生活,來佔一經濟席位,這兒提供了難能可貴的極彈性上班時間,配合不同婦女的需要,「我要追求男女平等,所以我要出外工作,但同一時間成個社會都期望女性照顧小朋友,一個人只有廿四小時,比較難做到,佢哋可以就住要照顧家庭嘅時間,就佢哋生活嚟決定當值時間。」
開班授徒祖傳秘方
「唔係要每個婦女都成為百萬富翁,希望她們可以透過自己的興趣,成就她的事業。」Janis在館內時不時召募社區導師,該些導師主要由有一技之長的婦女擔任,透過提供不同興趣班予該社區,從而發揮大家的技能,同時,又可以令更多人參與社區經濟。「有啲街坊唔一定有產品推出,佢可能識得教寫字,又或者識得教唔同嘅工作坊,參加course嘅費用,會畀返導師,作為佢嘅收入,香港好多社區經濟項目,例如:天水圍區都會製作健康加工生產食物。我們有一個好深刻嘅例子,有一個蒜頭浸醋或蒜頭浸蜜糖嘅秘方,其實係一位媽媽嘅婆婆祖傳秘方,感冒、咳食咗呢個就會好番。」
Janis口中提及的蒜頭浸醋導師,便是年近花甲的秀娥,原來,她最初不太願意分享這一切,認為這些東西自己一直以來收藏於床下,沒根沒據,抱着「獻醜不如藏拙」的心態。及後,終打破內心藩籬,開班授徒吸引男女老少來報讀,秀娥謙遜推卻「Miss」的尊稱,讓學員直呼自己的名字,「其實大家都係為興趣,當係教吓其他人,我教佢哋嘅同時,都學到新知識, 傾一傾佢哋曾經學咗咩嘢,大家互相交流, 因為我已經退休無做嘢,喺呢度幫手最大得着, 就係學多啲嘢。見識多啲,自己無咁悶。」 然而民間智慧從來都是無從考證,問及蒜頭浸醋是否真的有療效,秀娥打趣道:「我無三高問題,唔知係咪因為飲咗佢?其實,呢啲屬於一種民間偏方,首先要煲熱玻璃樽,再晾乾。唔能夠有水喺入面,切咗個尾,然之後去衣,原粒放入去玻璃樽, 放咗一半左右,我哋就開始倒醋入樽,跟住緊封,一至兩個月就可以拎出嚟食。」
填充生活中留白處
原來,她們有一句言簡意賅的口號──「天地健康養生,經濟社會公義」,寥寥十數字說盡了真正的核心價值。這兒不僅銳意帶動社會創新和服務社區,更重要的是以公平合作為原則,嘗試實踐理想的經濟公義,以及創造有別於主流的另類經濟,即打破女性照顧家庭的傳統思想。先創造一些工作機會,透過婦女互相合作去參與社區,婦女的技能亦有經濟價值,並讓婦女有機會在家庭及社會經濟中佔一席位。
Janis直言,通常婦女都擔當照顧者角色,要照顧小朋友,要燒飯給一家人,這種家庭期望, 女人會加諸到自己身上,我是否不夠努力照顧家庭呢,而放棄自己的興趣。「好多婦女都好犀利,如果要佢哋工作,有適當培訓佢哋可以發揮好多,但係未必有平台畀佢哋做自已有興趣嘅事,佢哋可以整嘢食,牙膏都可以自己整,原來好多人欣賞, 原來我識煮嘢食,識整肥皂, 都會係社會好需要嘅才能。 我哋呢度好多貨品都係出自女人手,大約一半貨品係公平貿易產品,嚟自尼泊爾、印尼、斯里蘭卡,大部分都係由婦女或者低收入家庭親手製作;另外一啲就係本地生產貨品,有環保皂、醬料、果醬,全部由本地婦女生產。 」
在這兒工作退休婦女阿范及阿甘,因子女長大,過往忙碌的生活頓然多了留白,她們不約而同在這兒得到滿足感,認同自我價值,阿范分享:「我喺呢度差不多第四年,本身十分好動,希望對社會有點貢獻,回來當值嘅工作,主要係上貨、點貨、打點所有嘢。好有滿足感,起初有啲怕醜,慢慢學,而家我覺得自己應付得好好,說話技巧好咗。」天經地義經營的,豈止是一間小店?更是,巾幗可支撐半邊天,成為家庭經濟支柱。
採訪: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
天經地義生活館
地址:旺角太子道西204號
電話:9388 5560
營業時間:11am-7pm(逢星期一3pm-7pm)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前前前世數字譜 在 前前前世|高還原純鋼琴版|高音質/附譜-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樂譜/SheetMusic:https://www.tintinpiano.com/sheetmusic/110894(影片演奏非背譜演奏,架構雷同,部分可能有些微差異! ) 影片中右下角是踏板提示的 ... ... <看更多>
前前前世數字譜 在 你的名字前前前世Zen Zen Zense 吉他譜TAB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0:04 Intro0:28 Verse A0:54 Per Chorus B1:19 Chorus C1:45 Bridge1:56 Verse A'2:22 Per Chorus B'2:47 Chorus C'完整PDF譜 ... ... <看更多>
前前前世數字譜 在 蘇蓉的直笛直笛譜- (數字譜下方有個人吹奏感想) RADWIMPS 的推薦與評價
(數字譜下方有個人吹奏感想) RADWIMPS --前前前世(高音笛)(egg) B大調#4#1#5#2#6 (前奏)略A段: 47(1)7 4(321)7 7(1) (21232)77(1) (222321)7 744 4(321)7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