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拿鐵體制內和體制外的就讀
拿鐵的安置鑑定出來了,結果就是上課就跟一般生一樣,只是在課餘時間,學校會每週安排一堂人際關係的課程和一堂綜合課業輔導給拿鐵。
昨天跟拿鐵的治療師報告鑑定的內容,也順便詢問治療師拿鐵是否適合體制外的學校或共學團體?
(因為孩子的生父跟朋友都有提到,所以想說順便問問治療師的意見)
治療師持保留態度,告訴我按照目前的觀察,他認為體制內的環境反而是很適合拿鐵的。
第一是因為他的情緒表達等表現一直有在進步,代表這個環境對他來說,是可以幫助他學習成長的;第二是體制外的「自由」,目前對拿鐵來說,可能沒有加分作用。
拿鐵現在最大的問題在「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意味著一個人需要思考到他人感受、需要跟他人交流、溝通、合作,而這些都是拿鐵的弱項。
他天生氣質過度自由、較難考慮他人感受、通常都以自己想法為主。但是體制外的學習環境非常尊重孩子的自由意願,所以對於拿鐵這種生性過度自由的孩子來說,體制外的環境會讓他更好逃避他的弱項。
除非我們可以100%確定他將來能一個人獨幹,不需要跟其他人往來,他也能活得好好的,那或許我們可以無罣礙的選擇讓他直接往體制外發展,讓他完全追求他想要的,同時也完全尊重他不去面對他不想要的。
如果沒有辦法,那麼解決「人際關係」這個問題對拿鐵來說,是絕對是需要要擺在首位的。
治療師說,如果我們將來會讓拿鐵出國讀書,那或許就讀體制外是個可以選擇的選項,但如果沒有,在我們是東方講求合作的群體裡,讓他能適應這樣的大環境,目前會是最好的。
所以拿鐵現在在體制內,會不會辛苦?
肯定是會的,因為很多對一般孩子來說很自然的事,對他來說都是需要刻意訓練的,很多事情對他來說,沒有辦法因緣俱足就可以自然發展出來。
但是綜合上面談的那些,現在在體制內對拿鐵來說是一個可以讓他成長的環境,所以就算辛苦一點,我們還是會跟他一起在這裡努力。
如果有跟拿鐵一起玩過的孩子或大人,可能不太會感受到拿鐵奇怪的地方。第一是因為交流的時間短,次數不夠多;再來是因為短暫的玩,他不需要配合他人、不需要合作、也不需要溝通。
大家可能會覺得,人生中朋友不需要多,但是我們要思考的是,#所有的關係都是人際關係的延伸,#例如婚姻。
所以如果要在將來不耽誤到將來某些女孩的未來,我們現在就要好好的重視拿鐵的人際關係這個問題。
#為了以後不要對不起某戶人家的女孩🤣
治療師跟子蘭老師其實都不約而同地給我一個啟發:不要過度的保護孩子,不要害怕他們在大環境裡受傷,要相信他們在環境裡可以經的起考驗。
如果經不起考驗,社會化的事情,就讓社會去教;我們,只需要負責給孩子愛、勇氣跟祝福就好❤️
-
ps.不是體制外不好,很多人在體制外成長的很好,例如這次東奧的小林同學。
只是除了拿鐵目前的氣質在體制內適應的不錯外,生父母的能力(不論是時間、體力或金錢),體制外這個選項,目前都是完全是無法配合的😂😂😂😂😂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BiBoar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IG直播正面版:https://www.instagram.com/tv/CGNJ6eOH3Da/ 斜槓青年,重點不在於你需要很多不同的工作角色 而是每個人都可以靠興趣吃飯,而每個人的興趣 多尊重有著每個興趣的自己,依照自己的興趣發展 讓每個工作都是自己所愛的領域方向 「斜槓青年」是個半自然產生的...
「刻意訓練」的推薦目錄:
- 關於刻意訓練 在 四隻小人一個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刻意訓練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刻意訓練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刻意訓練 在 BiBoar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刻意訓練 在 Henry Sir & Friend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刻意訓練 在 天才都是訓練出來的?|成為高手的秘訣|刻意練習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刻意訓練 在 沒有天賦也能成為高手! | 刻意練習| 啾讀。第15集| 啾啾鞋 的評價
- 關於刻意訓練 在 奮進會- 刻意練習,第二次閱讀O弟延續上半部份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刻意訓練 在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摘要- 驻足云端| Halt in Air 的評價
刻意訓練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以前總想著翹臀翹臀
沒特別練股二頭(大腿後側)
有些動作都刻意訓練用屁股出力
屁股是長大了沒錯
全身也緊實了
但我的大腿後側因為長期冬眠的緣故
依然沒擺脫凹凸不平的橘皮痕跡🥲
跟妳分享幾招我新學的
在家就能練的大腿後側動作🦵🏼
✨北歐腿彎舉
✨移動橋式
✨彈力帶腿彎舉
✨彈力帶羅馬尼亞硬舉
✨彈力帶早安運動
讓我用過來人的經驗告訴妳
專注在最在乎的蜜桃🍑外
也別忽略鍛鍊腿部~
全身均衡發展
線條更均勻好看☺️
留言告訴我
妳瘋狂練爆的部位是哪裡?
—
想知道更多居家課表?
➡ https://homeworkout.ashlee.click
—
#Ashlee訓練菜單
#股二頭
#大腿後側
#居家炸肌肌
#下肢訓練
#居家訓練
#居家防疫運動
#燃脂
#在家刷脂
#減脂
#增肌減脂
#居家防疫
刻意訓練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社群問:
#演奏是否該全然交托給直覺或高層源頭勝過精密的計算安排?
社群中有同學提出音樂意念上與技術面的辯論,是否忠於意念直覺,應該大於技術面或邏輯思考,譬如音色的呈現,是否應該專注於境界,而精密計算安排的音色是否會掩蓋了本質?
回覆by畢智華
1.『接上高層的境界,是手放下去就直接彈了,那種純粹沒有在想邏輯選擇這裡語言要怎麼說』,這個我非常贊同,這就已經相當於一種頓悟的狀態,那不是用人類的知識去分析可得的事情。可是這樣的人有多少呢?可能不到0.001%。那其他的人呢,沒有辦法達到那個高度的人,就直接放棄努力嗎?
2. 如果不願意放棄,那就只能進行那個1萬小時刻意訓練,從基本功做起。畢卡索從7歲就開始系統地學畫畫,在他可以隨心所欲的畫出自己想要的感覺之前,他曾經嘗試過多少種筆觸,修改過多少次作品呢?同樣的那些鋼琴大師,在手一下去就彈出境界的很多年前,他們有多少次去磨自己的音色,去分析曲中的關係邏輯呢?他們是如何理解曲子,如何訓練自己,讓手一下去就本能地出境界呢?
3. 只要境界不要音色這個問題,我想用紅樓夢來做個舉例。小說是由一個一個字組成的,這一個個字組成的概念或者物體或動作,讓你可以腦補出一個畫面。就像裡面講王熙鳳的,她胡亂睡了,簡單幾個字,整個畫面出來,她的心情狀態也讓你看到了。這是以局部呈現出一個整體的境界。可是音樂跟文字不一樣,如果大家都有理解音樂的能力,那好辦,看著譜就能腦補出畫面。可是大部分的人沒有這個能力,就需要一個轉換的媒介,只能靠演奏者逐個音來拼湊出那個境界,那自然也包括對每個音的處理方式問題。這每個音色的處理,我的理解是,就像文字的意義,讓你產生點線面的想像空間。
⋯⋯⋯⋯⋯⋯⋯⋯⋯⋯⋯⋯⋯⋯⋯⋯
謝謝社群中朋友的回覆~
刻意訓練 在 BiBoar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IG直播正面版:https://www.instagram.com/tv/CGNJ6eOH3Da/
斜槓青年,重點不在於你需要很多不同的工作角色
而是每個人都可以靠興趣吃飯,而每個人的興趣
多尊重有著每個興趣的自己,依照自己的興趣發展
讓每個工作都是自己所愛的領域方向
「斜槓青年」是個半自然產生的狀態
而這過程,即使是自己有興趣的領域
但要專業化,仍需要一定的專注與刻意訓練
而這本書,就是教你如何有系統地打造
把興趣轉變成專業的高效率工作方式!💪🏻
真的很推薦這本書給大家,讓你不再只有計畫
而是還有行動👏🏻👏🏻👏🏻(💁🏻還沒看懶人包的人快去~)
#斜槓青年實踐版 #圓神出版社 #斜槓 #讀書 #閱讀 #思維 #自我提升 #長知識 #看書 #書籍 #個人成長
▩ 合作邀約
service@blink.com.tw
▩ 追蹤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hanworksoup/
▩ 你也可以聽聽我的Podcast
Apple Podcasts:https://blinkr.tw/JVPR3
Spotify:https://blinkr.tw/H58Su

刻意訓練 在 Henry Sir & Friend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索取Study Plan方法:只需whatsapp我出示學生證,留言【我要Study Plan」 Whatsapp Link:https://wa.me/85264008322
Henry Sir介紹:
★ Henry Sir Youtube單條試堂Video達36萬點擊(通識補習界No1)
★ 平均歷代每位DSE考生看1.2次
★ 歷屆過百 DSE 5-5** 門生用短時間足以反敗為勝
★ DSE 2018 更有兩位 7科 5** 狀元選用我們的速效課程
★ DSE 8科5**狀元指定通識考試軍師
★ 學生來自全港18區不同banding學校
★ 曾接受星島日報親子王訪問網上教學心得
★ SCMP訪問通識考試技巧心得
★ SKX教學頻道追蹤人數超過10000學生
★ Skillmove 微課程平台報讀人次兩個月超過1000人
全港首創微課程APP Skillmove 正式登場 【裡面有Henry Sir和不同科目的補習錄音】
ios下載:https://itunes.apple.com/hk/app/skillmove/id1451278001?mt=8
Andriod下載: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skillmove&hl=en
----
「Henry Sir,DSE2020幾時開始準備最好?」
答案:宜家開始。
係,當你係考試前一刻先覺醒,
你連準備嘅機會都沒有。
人生好多野都係講timing。
好多人考得唔好其實唔係蠢,
係plan得唔好、放錯重點、太遲發力。
「點解明明有心去溫LS,都讀得唔好?」
一般人嘅溫書策略,係受制於平時嘅教學進度。
老師今日教單元一,你就溫單元一
教到邊溫到邊。
咁呢種「見步行步」嘅溫書策略,有咩唔好?
第一,你肯定溫唔切書。
因為絕大部分學校都教唔切書,
如果你跟學校進度,
去到臨考之前三個月先教完,
基本上你就係得返最後三個月時間消化,
喂大佬,你pick up得黎都入唔到腦啦。
唔好唔記得,你仲有其他科要溫。
第二,你會好容易迷失。
見步行步嘅溫習方法,
係幫唔到你去睇到個大picture,
好多同學好勤力背point,但你好快就會自我質疑:究竟我投資左時間溫呢堆嘢,考試有咩用?
咁又冇D比較efficient嘅方法?
有的,你可以試下「從結果開始」
我們建議你面對什麼考試,
都應該從result開始睇返轉頭,
summarize返究竟有咩係當日需要表演的伎倆,
先看一看考試當日你要做的關鍵workflow
然後再鎖定關鍵能力值,刻意訓練。
咁即是點?
以LS呢科為例,當你睇番pastpaper卷一,
主要係玩數據和資料運用、臨場拆解、用考官畀你嘅材料去拆解考官設計嘅題目
咁請問,你仲會唔會將「背point 背data 背example」作為你溫習嘅主線?
咁你可能會話,卷二呢?
卷二唔係需要example咩?
係啊,咁但係你覺得漁翁撒網咁大包圍死背,
最後有幾多%嘅effort係可以轉變為分數?
用到出黎嘅機率大唔大先?
當你開始投放時間去溫書,唔可以唔講回報率。
因為時間係每一個考生最稀缺嘅resources,
錢是無法買到時間。
所以話,「結果」決定「方向」,
如果睇唔到「終點」,就睇唔到「重點」。
另外要提提你:
「通識冇你想像中咁善良,唔好輕敵」
通識一直被視為「二奶科」「吹水科」但實際上考評局比你想像中陰險,
包括近年越來越多變的題型設計,越來越偏怪的議題,
還有你最唔想見到嘅政治題回歸。
其實考卷設計想傳達一個訊息:
HKEAA唔expect你hea玩通識,因為出題考官並冇諗過遷就你嘅水平。
90%考生低估這一科,
一味以為自己已經好勤力睇issue刨範文
直到落場一刻,
先發現3年嘅準備係幫唔到自己解決眼前嘅題目
GG過後,報仇要等下年,
人生值得花咁長時間玩考試遊戲嗎?
好啦,入正題,如果你考2020通識,你呢一刻應該要點做?
你首先需要的是:
一張由2019年5月到2020年4月的 《全年溫習時間表 》
全年溫習時間表有什麼用?
1. 分析DSE 2020前的4個進步階段和關鍵突破點
2. 告訴你不同階段需要達成的任務和部署
3. 分析一般考生的集體行為和心理盲點
4. 教你自修通識的捷徑
5. 給你一個清晰的作戰藍圖、溫習方向和deadline

刻意訓練 在 沒有天賦也能成為高手! | 刻意練習| 啾讀。第15集| 啾啾鞋 的推薦與評價

EP.33 《 刻意 練習》為什麼一萬小時定律是錯的? · 三分鐘熱度是優勢,破解 刻意 練習的一本書|《跨能致勝》| 文森說書 · 天才都是 訓練 出來的? · 如何奪回 ... ... <看更多>
刻意訓練 在 奮進會- 刻意練習,第二次閱讀O弟延續上半部份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B妹在工作上運用刻意練習原則的例子很有道理在過程中你注意到什麼? 採取了什麼行動? 有什麼失誤? 本來還可以怎麼做? 可以藉由交叉詢問以及訓練面對不同情境時該有的 ... ... <看更多>
刻意訓練 在 天才都是訓練出來的?|成為高手的秘訣|刻意練習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這個世界上到底有天才嗎?如果告訴你,天才其實根本不存在呢?你會相信嗎?從古至今,人們多認為無論身處哪個領域,潛能難免都受限於天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