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為奧運獎牌喝彩,你可知道澳門選手可能畢生都踏不進奧運舞台】全文閱讀:https://bit.ly/3xIA14c
當39歲的前澳門空手道運動員 #賈嘉慧 看到空手道終於首次成為奧運項目,香港代表劉慕裳打出她的第一套拳時,她眼睛馬上就紅了起來。她形容自己等了20年終於「夢想成真」,覺得比澳門進奧運更開心,「因為知道(澳門)是沒有可能的、知道是沒有可能的。」
在澳門,要成為一名運動員,不只要從小承受艱苦訓練,更要克服缺乏資源的難題,還有只可以把運動看作業餘的社會環境。但即使在這個小小的地方,也有人能歷盡難關成為世界級的選手,像首次出戰三項鐵人世錦賽就奪下銅牌的 #許朗,還有曾游出2016年里約奧運達標成績的「澳門蛙王」 #周文顥。
個體的成績,卻始終無法憾動澳門不能參加奧運的制度性問題。當中港台選手和民眾都為東京奧運的佳績而歡呼時,這個小城市卻被留在遺忘的角落——1894年至今32屆奧運會,從來未有過 #澳門代表隊:https://bit.ly/3xIA14c
#相關閱讀
在伍家朗的球衣背後,香港運動發展到底以誰為本?https://bit.ly/37zsR7G
💪#付費支持我們,撐起一片更廣闊的自由空間
#端Plus會員計劃:https://bit.ly/2UL1Tqt
#加入會員:http://bit.ly/2wVfM6g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端傳媒 #六週年 #新開端 #澳門 #奧運 #運動員 #東京奧運 周文顥 Chao Man Hou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萬的網紅852郵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立即贊助《852郵報》: http://www.post852.com/support-us/ 852郵報 http://www.post852.com...
制度性問題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心評工作是特教老師的 #熱情奉獻?
當孩童疑似在學習上出現困難,無法融入校園環境時,#心理評量 正是執行相關鑑定、讓特殊教育資源能適時介入,幫助孩子們獲得適性安置及支持服務的重要工作。
上週質詢,我向教育局長請教台北市特教心評的狀況,沒想到局長竟表示心評工作是 #FreeCharge、是特教老師的熱情奉獻?
.
台北市特教心評的勞動待遇,在六都之中敬陪末座,局長的一席發言,已凸顯心評專業長期被忽視,且局長明知存在制度性問題卻不求改善,已讓特教生受教權持續受侵害。
.
📍為什麼我們需要發展心評工作專職化?
心評工作需要相當專業的能力,在國外通常是由學校心理師、教育診斷師主責,並由老師、社工、醫學專家等組成團隊,專職處理。
然而,台灣的心評制度,幾乎由特教老師一肩挑起,不僅負擔超重、嚴重缺乏資源與相關福利,也未有多元專業人力的整合、極少有公開的政策討論。
.
以台北市為例,特教老師們需自行利用課務外的時間執行鑑定,除了跨階段鑑定與支援校外評鑑工作有微薄的施測費用外,其餘校內心評工作形同 #無償加班。
若委由代課老師處理課務,也僅是治標不治本。由於許多特教的孩子並不適合頻繁接觸不同老師,即使提供「公假派代」,也同樣侵害了特教孩子的受教權。
.
因此,上週質詢我特別要求局長應在短期內,擬定優化待遇的方案、減緩心評工作的壓力。更重要的是,應提出 #中長程改善計畫,盤點「#心評專職化」的所需資源與期程,並提出實際方案,才能讓特教老師專心回歸教學工作、有足夠的時間照顧孩子們。
.
✅ 北市將在3個月內全面檢討改善
其實早在2007年,本土特教研究就已建議發展 #心評工作專職化,然而這項主張卻始終未在政策上被納入正式討論與考量。
.
我要在此肯定教育局長在質詢後,已承諾會在3個月內,針對心評專職化進行各國比較研究,並與特教基層老師、心理師公會溝通檢討。
希望台北市作為首善之都,能率全國之先提出發展專職化的確切計畫,我也會持續追蹤市府進度、關心特教議題,讓每個孩子都能在求學的路上獲得完善的支持與照顧!
.
---
#大安 #文山 #林穎孟
問政報告 https://yingmeng.pros.is/report2020fw
陳情請洽 https://forms.gle/pG7YjamwHcN1735d7
制度性問題 在 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四月主題:#國土計畫與計劃之外 ▌期待國土規劃解決失序的國土空間,但過度的期待帶來過量的傷害.......
國土計畫的立法背景,是為了面對長期以來台灣的 #土地二元管理 現象,將土地分成 #都市土地 與 #非都市土地,都市土地歸都市計畫法,而非都市的「區域」,則歸給區域計畫法。然而,區域計畫法缺乏規劃面向、所謂的管理也只是現況編定而已,簡言之,非都市土地長期欠缺計劃引導發展。
因此,1993年針對非都市發展困境,開始了 #城鄉計畫倡議,提倡《城鄉計畫》的立法,希望將規劃的面相帶進城鄉計畫之中。並且在1997-2009年間五度闖關立法院未果,在這幾次的努力之中,如1997年的《國土綜合發展計劃法》、2001年的《城鄉計畫法》回應二元規劃的問題等等,國土法的精神與架構逐漸的成形,包含國土功能分區、部門計劃協調、鄉村區域的規劃等等。
.
2015年,在立法院難產20多年的《國土計畫法》終於三讀通過,民間團體滿心期待國土計畫終於能一掃過去《區域計畫法》時期的土地紊亂使用狀況,國土的規劃與管制終於透過功能分區的制度精神有所連結。
民間團體之所以眾人期盼國土計畫,是因為《國土計畫法》的通過終於讓國土計畫成為最上位的法定空間計畫,相關的法律定性也從「指導」轉變為「遵循」,具有更強的法律強制力。更重要的是,與區域計畫時期的「開發許可制」不同,國土計畫之後會透過「使用許可制」,解決了《區域計畫法》時期存有的「用地變更突破分區管制」制度性問題。
.
然而,國土計畫法已經通過6年,遺憾地發現,再現行制度下,許多國土計劃依然無法解決某些環境問題。舉例來說,在國土計畫的新時代架構下,仍然有許多「#特別法」仍以 #現況編定 的舊時代邏輯處理,例如 #農地違章工廠 和 #礦場,分別以《工廠管理輔導法》和《礦業法》凌駕在國土計畫法之上,破壞完整農地、山林並與傳統領域持續衝突,架空《國土計畫法》永續經營國土的精神,從此來看,#部門計劃實然上仍掌握國土的變更大權。
撇除上述2個 #退步法令 ,#進步法令 的《海岸管理法》,有意透過制度設計避免海濱出現巨大量體的開發,但長期缺乏規畫人力與審議機制,海岸法的失靈反而造成台灣沿海岸的國土治理真空。
由於使用許可限制根本性地限制了 #變更產業用地 的機會,反而造成各地方政府,在未有明確的發展定位下,使勁劃地圈地(對就是那 #城2之3),以便保有未來變更用地的可能性。
從現在開始,國土計畫已經與我們生活密不可分,就在今年4月15日,各縣市國土計畫已經核定,為每一寸國土訂定至少五年以上的發展規劃,在這歷史性的一刻,藉由國土計畫的機制去看看那些目前國土計畫難以解決、但卻不可忽視的「我們國土的議題」。說到底,國土計畫法只是 #空間治理法制化的開端 ,仍然有相當多的制度設計、審議機制、環境倡議、溝通協商,政府各部會更應該設法思考各方皆能接受的解方,否則國土計畫將會失去本身訂立的意義。
------
👇👇邀請您參與論壇👇👇
共同深入討論「國土永續如何落地?」
更多論壇資訊【國土計畫的土地使用管制策略及既有權利保障機制】🔗 https://bit.ly/32t2NIT
------
地球公民基金會
https://eyesonplace.net/2021/04/23/16878/
制度性問題 在 852郵報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立即贊助《852郵報》:
http://www.post852.com/support-us/
852郵報
http://www.post852.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3OluLVTnqA/hqdefault.jpg)
制度性問題 在 吳秉叡 BRAYWU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金融消費評議中心擔任守門人應獨立執行業務
消費者與金融服務業若因商品或服務產生糾紛需要申訴管道,若不走訴訟程序只能尋找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然而,評議中心的經費大多來自金融業者,遭民眾質疑評議結果幾乎傾向財團方。
今天在財政委員會我向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建言,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是讓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的經費獨立編列,不必再仰賴財團挹注;如果評議中心的經費不是來自保險公司、金控公司等大財團,即無須接受保險公司的要求或保險公會的要求,單獨與他們開會,即便一切都經由制度宣稱公平公開,但消費者還是會感覺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最終只能找民代陳情。
在財委會多年,接收這麼多相關陳情的案件後,我十分痛心,長年以來不斷呼籲要改革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的制度性問題。這個問題是制度性的、是結構性的,從上位來看是完全辜負民眾期待的,金管會應該好好正視並且重新檢討,我期盼顧主委能夠有所作為。
◆訂閱吳秉叡Youtube頻道:https://goo.gl/yN4LCH
◆吳秉叡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Wubray
◆加Line好友:http://line.me/ti/p/%40ubt7534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nVqUsKM6sE/hqdefault.jpg)
制度性問題 在 吳秉叡 BRAYWU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消費者與金融服務業若因商品或服務產生糾紛需要申訴管道,若不走訴訟程序只能尋找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然而,評議中心的經費大多來自金融業者,遭民眾質疑評議結果幾乎傾向財團方。
今天在財政委員會我向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建言,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是讓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的經費獨立編列,不必再仰賴財團挹注;如果評議中心的經費不是來自保險公司、金控公司等大財團,即無須接受保險公司的要求或保險公會的要求,單獨與他們開會,即便一切都經由制度宣稱公平公開,但消費者還是會感覺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最終只能找民代陳情。
在財委會多年,接收這麼多相關陳情的案件後,我十分痛心,長年以來不斷呼籲要改革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的制度性問題。這個問題是制度性的、是結構性的,從上位來看是完全辜負民眾期待的,金管會應該好好正視並且重新檢討,我期盼顧主委能夠有所作為。
◆訂閱吳秉叡Youtube頻道:https://goo.gl/yN4LCH
◆吳秉叡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Wubray
◆加Line好友:http://line.me/ti/p/%40ubt7534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MtVR3WV_O8/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