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 市場短評:能源短缺之亂又讓全球通膨論述「復活」,但能源市場可能存在著結構性改變的潛在投資機會】
✍🏻 分析全文:https://gamma.to/notes/9LL4ODafjJRmJanoXqaV
🔖 市場最近有若干因素造成盤勢的走跌,包含季節性的成長趨緩、國際能源短缺和美國債務上限的談判僵局等等,就基本面而言,在這之中唯一有趣的現象就是「能源短缺」的議題,Gamma 將檢視國際能源市場是否有結構性的改變,並剖析這樣的結構性改變將會有什麼潛在的投資策略。
🔖 美國政府債務上限調高的談判僵局:
雖然美國股市對美國政府債務上限的談判僵局確實在過去會有所反應,但這個狀況在未來幾天內對投資人的投資決策不會有很大的影響。
🔖 季節性因素:
第三季往往是股市最疲軟的季度。截至目前為止,S&P 500 指數 QTD 僅上漲了 1.3%,就第三季來說其實這已經算是表現不錯的結果了。
🔖 長期公債殖利率:
全球能源短缺以及中國能源短缺造成的供應鏈中斷再次引發了市場新一次的通膨隱憂,這推動了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在過去 5 個交易日連續的上漲,殖利率從 1.31% 上升 20 bps 至 1.51%。
🔖 從供給面看能源短缺:
正如我們之前在油價基礎入門一文中所討論過的狀況,2020/2021 年能源市場的主要特徵是「供給端」面對能源價格高漲的反應非常緩慢。儘管石油和天然氣價格目前都高於疫情之前的價格,但 Baker Hughes 的鑽油平台數量仍遠低於疫情之前的水平。
🔖 被中國政策影響的供需態勢:
儘管在疫情之後美國的供需狀況變得更為緊張,但中國的能源政策變化和供給現況更加劇惡化了能源短缺的問題。
雖然中國試圖在 2020 年抑制煤炭的開採與使用量,但由於天然氣等其他能源的供給量也同樣緊張,這使得中國政府開始反轉其能源政策。即使中國將之前暫停的燃料煤礦場 (thermal coal) 重啟開採,Gamma 也不完全相信這樣就能解決目前供給緊張的態勢。
🔖 天然氣市場:
過去,液化天然氣 (LNG) 一直是由日本/韓國/台灣的公營事業與殼牌公司 (Shell) 等供應商之間的長期合約在進行交易,價格由稱為「指數化石油」的公式來決定。但隨著液化天然氣現貨市場變得越來越重要,中國也越來越常成為現貨市場上的買家。
LNG 的國際現貨市場也有其他現貨買家,歐洲各國在過去都是藉由 Gazprom (俄羅斯) 的管線來取得天然氣的供應,但歐洲為了要最小化前蘇聯 (FSU) 對歐洲各國的影響,歐洲各國有時候會以投機的心態在現貨市場購買 LNG 以作為平衡比重和多元化供給來源的手段。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MPWeekly明周,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開學了!小朋友寫字像鬼畫符,亂七八糟看到頭痛,明明學過的字,寫出來卻顛三倒四、左右調轉,以前,寫得不好老師會罰抄,抄到齊齊整整為止,有時愈抄愈亂寫到字不成字;現在,我們知道如果有讀寫障礙,會對學習造成影響,怎樣判斷讀寫障礙?家長應該怎樣做?學校如何支援?精神科專科醫生丁錫全,為大家逐一分析。全文:h...
分析全文 在 Gamma 美股科技投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GDRX 個股分析 (part 2) : 週期性的復甦所帶來的成長,是否能作為良好的持有論述?】
✍🏻 分析全文:https://gamma.to/notes/u25ed6nYDr9GYTvqNiRa
#GDRX
#個股分析
✍🏻 Part 1 複習:https://gamma.to/notes/qQCIwhXP9Lz33Kw3JxIz
🔖 Part 1 文中 Gamma 提到會進一步檢驗 $GDRX 在以下四個關鍵領域的可能性與策略:
1)品牌藥廣告的機會
2)與 PBM 的合作策略
3)短期營收加速 / 放緩的因素
4)行銷效率性
🔖 GoodRx 的財務長 Karsten Voermann 參加了由 Morgan Stanley、Citi 及 Goldman Sachs 共同主持的會議,雖然 Morgan Stanley 和 Citi 的分析師問了很籠統的問題浪費了大家時間,但高盛分析師 Eric Sheridan 倒是問了幾個「真正」的關鍵問題,讓財務長可以針對上述四大關鍵其中的三個關鍵做出回應。
🔖 短期營收成長增速 / 減速的驅動因素
GoodRx 的收入很明顯的受到了疫情的負面影響,因為 Q2’20 及 Q1’21 的營收季成長率都相當疲弱,與 TDOC 在 Q2’20 營收季成長率增加相比,對比起來相對不利。
#更多詳細的分析在全文
分析全文 在 Gamma 美股科技投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高盛 v.s. Gamma,一流科技產業分析師的前景觀察與 Gamma 有何不同之處?】
✍🏻 分析全文:https://gamma.to/notes/zHnBRUZuOgrGiuHr5TVj
🔖 隨著 Eric Sheridan 從瑞銀 (UBS) 轉到高盛 (Goldman),高盛也出具了針對大型互聯網公司的初次評等。由於 Eric Sheridan 是業界最受尊敬的科技行業分析師之一,讓我們來看看他對當前交易環境的看法,並將他的觀點與 Gamma 的觀點來進行比較,看看我們的分析與業界一流的分析師差別在哪。
🔖 在過去的 6 個季度中,股票受到 re-rating (重新估值) 以及 earnings revision (盈餘調升) 的正向驚喜所推動。根據 Gamma 的觀點,隨著上檔驚喜的範圍縮窄,所有公司在後疫情的時期是否能有長期的成長性是最被熱議的話題,其中大家對於 Peloton 和 Airbnb 等公司日後成長性觀點的差異尤其顯著。
================================
Eric Sheridan 的報告提出了 10 大趨勢主題,我們挑選了其中幾個來做對比:
趨勢 #1:商務與廣告事業間的分界愈來愈模糊 (相關個股:$AMZN、$FB、$GOOGL、$PINS、$SNAP)
🔖 (截自高盛的報告)
Amazon 創造需求的策略和影片廣告的策略、社交商務(Facebook、Instagram、Pinterest)的興起、以廣告收入輔助核心收入的商城 (marketplace) 模式以及賣家商城模式(Facebook Marketplace、Google Shopping 和 Shopify)的興起。我們認為上述各種商業模式的關鍵成功因素會在「規模」,因為這些廣告與社群之間的界限已經十分模糊了,也藉由深度的消費者需求創建了一個飛輪,這些深度需求可以透過產品品別的可取得性來獲得滿足(品牌/賣家數量越多可以滿足越多消費者需求)。
我們認為 Amazon 有很好的戰略地位來在全球市場利用這個趨勢,且我們也將關注數位廣告公司的產品創新和執行能力,因為他們試圖在消費活動的底層漏斗,將消費者觀看媒體的行為和消費意圖的表達轉化為購買行動。
🔖 (Gamma看法)
Gamma 曾針對 Facebook、Snap、Pinterest、Tiktok、Youtube 的社群商務機會進行大篇幅的深入探討 (https://gamma.to/notes/MKS27ngMNTClj0YMiezK),從過去的經驗來看,廣告主(也就是品牌主)不希望將消費者留在 Facebook 等其他平台上,而會更傾向將流量吸引到自己的網站上。因此,他們通常會願意在 Facebook 等 app 內完成的購買支付更少的廣告費用(比較願意花錢導流到自己的網域)。
隨著 Apple 實施 ATT,廣告績效的測量變得越來越困難,這也讓廣告主不願意支付平台更多廣告費的現況發生了變化。對廣告主來說,在這些平台內完成的購買行為若是可以獲得更高的轉化率、與更佳準確的歸因,是越來越有吸引力行銷方式。
我們不認為在 app 上直接放上「購買」按鈕就能夠讓各平台瞬間成功轉變成社群商務,購物中的每個流程都需要一個一個無縫地整合到功能中。
雖然社交商務都還尚處在早期的發展階段,但我們正在看到這個商業潛力逐漸的實現,並為各個平台帶來更高的 CPM,也正在為廣告商帶來更高的 ROAS。
#更多趨勢相比於內文中
#AMZN #FB #GOOGL #PINS #SNAP #PTON #TGT #ABNB #BKNG #EXPE #UBER #LYFT #DASH #SPOT #NFLX #TWTR
分析全文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開學了!小朋友寫字像鬼畫符,亂七八糟看到頭痛,明明學過的字,寫出來卻顛三倒四、左右調轉,以前,寫得不好老師會罰抄,抄到齊齊整整為止,有時愈抄愈亂寫到字不成字;現在,我們知道如果有讀寫障礙,會對學習造成影響,怎樣判斷讀寫障礙?家長應該怎樣做?學校如何支援?精神科專科醫生丁錫全,為大家逐一分析。全文:https://bit.ly/2T1BLDr
-----------------------------------------------------------------------------------------
明周娛樂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https://www.instagram.com/entertainment.mpw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想食明周 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mpw/
INNER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mpw/
https://www.instagram.com/in__ner

分析全文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夏日炎炎,又是穿短裙、背心的季節,是時候要踢走儲了整季的「士啤呔」、「拜拜肉」和「象腿腳」,近年大熱的「16:8斷食法」被譽為「黃金減肥法」,由「狼人」曉治積曼(Hugh Jackman),到天王劉德華、劉嘉玲、森美等紛紛採納,並取得明顯成效;「16:8斷食法」,是一天廿四小時,其中十六小時(包括睡眠時間)不吃任何東西,剩下八小時可以隨意吃,很多人嘗試後都認為有效,究竟這個方法有何利弊?本刊請來營養師吳耀芬(Kathy),為大家解構和分析。全文:https://bit.ly/2Zkyu6j
----------------------------------------------------------------------------------------
明周娛樂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想食明周 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mpw/
INNER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mpw/
https://www.instagram.com/in__ner

分析全文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醫健知多D】香港又迎來悶熱潮濕的酷暑,「新冠肺炎」在港雖然暫時受控,但疫情多變仍有零星個案及社區爆發的風險,各地專家都認為防疫是持久戰,口罩能減少感染者呼吸和咳嗽噴出的病毒數量,又能夠保護自己,降低受感染風險;酒精搓手液則可殺滅細菌及減弱病毒活性;換言之今個夏天,大家要繼續「與罩同行」,不過炎夏戴口罩及用搓手液,令不少人出現皮膚不適問題,本刊請來皮膚科醫生史泰祖,為大家解構和分析。全文:https://bit.ly/31K7rCS
-----------------------------------------------------------------------------------------
明周娛樂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想食明周 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mpw/
INNER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mpw/
https://www.instagram.com/in__n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