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城區昔日觀光重鎮赤崁樓,在109年十二個月份中竟有七個月門票收入不到一百萬元,遊客稀疏程度連市府團隊都明顯感受得到,但市議員邱莉莉卻指出,2017年開始文化局向文化部爭取「再造歷史現場」預算十四億元,預備分期施工振興赤崁文化園區改造,但目前最新進度卻傳出,文化局已把園區改造工程的重點擺回「遺構回填工法的執行計畫」,不但一堆勾勒的區域發展願景等同宣告泡湯,甚至連最基本緩解當地交通環境的汽機車格位數都直接攔腰折半,邱莉莉表示,遺構保存自然重要,但十四億元的預算投入,到底換來甚麼樣的觀光活化效益,市府必須向市民交代清楚。
#文化局
#觀光活化
#再造歷史現場
#遺構回填工法
#交通環境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的網紅張秀華,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Q1:垂楊大橋拆?還是不拆? 5月5號,市長在施政總報告時,投出一顆震撼彈。 就是「垂楊大橋」要拆除?! 隨即,立委又在臉書上說:「垂楊大橋不會拆。」 市長表示:拆 立委表示:不拆 到底誰才能表達中央的看法呢? 建議:市長回答問題時應該更加小心謹慎,縝密思考後再回答。 嘉義縣要求「一次核定,分...
分期施工 在 童子瑋 仁愛新世代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又來拜訪了🙋♂️
子瑋昨天找上基隆市政府工務處張處長研議,先跟各位朋友報告📣,子瑋不是去找碴的,而是針對民眾反映及子瑋遇到的問題,專程找處長研議並討論可行的解決方案。🤔
日前中正高架橋傳出,橋墩下方有水泥剝落😱危害市民安全,這座橋已經使用好幾十年,在還沒有辦法拆除更新的情況下🧐,只能定期追蹤建物本身的安全性,針對結構需要補強的地方做調整;子瑋希望市府能有更主動的作為💪,不要等發生類似水泥剝落的情形,才進行結構補強,應該全面性分期施工補強。😎
之前子瑋臉書有PO文分享,也有臉友表示,新竹市的地下道整建不錯✨;我把照片提供給張處長參考,希望能趕在明年市府舉辦城市博覽會前改善完畢。👍
童子瑋 #仁愛新世代 #積極爭取地下道改善
分期施工 在 蔡惠婷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竹市東區重大工程─關東次幹管九月中要動工了!
昨天我參與了工務處下水道科所辦的「 新竹市污水下水道系統關東區次幹管工程(埔頂路)施工前說明會」,我相信這是許多新竹市人非常關心的議題,畢竟新竹市污水下水道接管率目前只有17.54%,每年都被審計室列為改善項目。😔
像關埔地區一期重劃區,屬自辦重劃,開發十幾年來已高樓林立,但當時重劃未規劃污水下水道系統,隨著人口成長,河川污染情況日趨嚴重,此區域的民生廢污水多沿地勢排入頭前溪及客雅溪,導致下游河川水質惡化、並影響環境品質。🤢
本次說明會我主要針對「步行環境」、「工程配套交通規劃」、「上下班時段避免大型機具進場」、「工作人員安全問題必須重視」等幾點作建議,希望工程單位務必妥善考量:
1. #安全的步行環境必須優先考量
本次下水道工程有四個工作井設在關東國小周邊,途中也會經過關東市場,是有許多老弱婦孺會通行的區域,影響層面慎廣。孩子的通學安全是很重要的,請施工單位務必用圍柵隔出人行空間,確保通學與步行安全。🚸
2. #必須要有工程預告期搭配完善的替代道路規劃
這是橫跨七個里(立功里、建功里、埔頂里、龍山里、新莊里、關新里和關東里)的大工程,目前規劃了兩階段的分期施工,因為在人口稠密的東區,我建議一定要有預告期以及替代道路的規劃,除了請里長公告周知外,現場也要設有告示牌,地方溝通務必做周全,讓民眾在心理預備,能提早安排行車路線,避免耽誤行程。
3. #上下班時間避免大型機具進場
未來工程施作期間有些區段線道會封閉,上下班尖峰時刻,務必避開大型機具的出入進場,確保交通順暢與安全,這一點請施工單位要妥善規劃調配。
4. #工安全問題必須重視👷♂️
這是具有危險性的工程,我建議施工人員背心要印上血型代號,萬一發生意外時能緊急救援。(事後已跟施工廠商確認工人安全帽上會寫姓名跟血型)另外,進入地下可能會遇到沼氣及一氧化碳問題,務必確實做好安全SOP。最後,因應氣候變遷,必要時需有高溫休息時間,這樣才能避免人力的損耗,這也呼應邱顯智立委在國會的努力。
這是新竹市的重大工程,我們希望每一個為新竹市民生活品質來努力的基層施工人員,他們在工安上也能獲得保障,不希望看到任何傷害或悲劇發生。這個部分我也請施工單位務必做到。
為了讓我們與下一代生活的環境更好,接下來勢必會有一段必經的交通黑暗期,這段期間也請市民朋友們多多體諒與包涵,因為這些忍耐,換來的都是更有品質、更永續宜居的未來喔!: )
💗在此也祝福下水道工程施工順利、能如期如質地完工!
🐸只要未來看到施工圍欄上有可愛小青蛙的圖案,表示這就是汙水下水道工程喔!爸媽也可以帶孩子們一起關心了解城市重大建設喔~
分期施工 在 張秀華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Q1:垂楊大橋拆?還是不拆?
5月5號,市長在施政總報告時,投出一顆震撼彈。
就是「垂楊大橋」要拆除?!
隨即,立委又在臉書上說:「垂楊大橋不會拆。」
市長表示:拆
立委表示:不拆
到底誰才能表達中央的看法呢?
建議:市長回答問題時應該更加小心謹慎,縝密思考後再回答。
嘉義縣要求「一次核定,分期施工」。
但是,中央前瞻計畫中,針對嘉義縣鐵路的部分,只允許嘉義縣做規劃費。
這樣是否會影響,今年底即將動工的承諾?會不會再次被綁架?
Q2:嘉義市的新舊車站能否共存共榮?
舊車站是歷史建築物是城市的價值,更是許多市民的回憶。
那新站的位置要設置在哪邊呢?
Q3:都市計畫變更,會不會影響生活?
鐵路高架化的期程,希望在115年完工的話,
前期的都市計畫變更與用地徵收取得作業,預估是要在107年中,在都委會的部分應該要通過。
建議:應該要有公開透明的時程,可以讓民眾自己掌握未來的生活該如何規劃。
結論:垂楊大橋通車兩年多,已成市民重要的交通樞紐,希望市長能夠透過i-Voting來廣納市民的意見。再來做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