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最愛的地方】
徐志摩的新詩《再別康橋》曾經是所有香港中學生都要朗讀的文本,隨便一個學生都可以唸出「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詩中的康橋正是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徐志摩對劍橋一木一石,一河一樹的鍾愛是出了名的。對他來說,世上最吸引的就是劍橋。在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橋》,他較詳細地描寫了康橋建築之吸引迷人:「這不容易用一二個狀詞來概括,它那脫盡塵埃氣的一種清澈秀逸的意境可說是超出了畫圖而化生了音樂的神味。再沒有比這一群建築更調諧更勻稱的了!」他提到的是康河邊,包括國王學院禮拜堂(King's College Chapel)在內,附近一帶的建築。
時至今天,很多遊人都會從世界各地來到國王學院禮拜堂一睹這建築的風采。禮拜堂由國王亨利五世下令建造,從一開始就是屬於國王學院,1446年由國王本人主持了奠基禮。禮拜堂最令人讚歎的,在於其扇形拱頂(fan vaulting),複雜瑰麗,由大師John Wastell於1512-1515年建造。
在散文當中,徐志摩以巴黎、威尼斯、佛羅倫斯的河畔與康河相比,也用蕭邦的《夜曲》與之比擬,詩人說要寫心愛的地方很難,想來他是做到了。他對康橋美景和建築的描寫,在華語世界裏有着舉足輕重的位置。
#記住家 #記園林 #記價值 #記風格 #建築 #名句 #名言 #智慧 #文字 #自由 #藝術 #文學 #英國 #詩
#motivation #hkig #writer #quotes #quote #england #hkiger #poems #literature #852 #cambridge #kings #travel #instagood #destination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再 別 康橋 朗讀 在 郝明義Rex How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莫名的來與奇妙的去】
今天下午去參加王唯工教授的追思會,有一段是他二女兒王恬中朗讀他生前寫下的一首詩。
恬中說這是她看著王教授在醫院一盞孤燈下寫的。本來王教授交待她們要以〈再見康橋〉的旋律唱出來,但是恬中說她音樂細胞不夠好,所以只能請人彈鋼琴,她來讀。
詩名〈道別〉,開頭的幾句是:
「莫名的我來了
「奇妙的我又去了
「我將隨風而起
「飛向那遙遠的地方.....」
全文請看我拍的照片。讀下去,認識王教授的人一定會同意如見其人。
恬君另講了一段她的所感。有一天,她聽王教授說:「終於我要告別這個痛苦的軀殼了。」她原以為她父親感慨的是被病痛折磨的過程,沒想到接下來他說的是:「現在我可以到另一個地方去幫助別人了。」
對照著王教授的〈道別〉來看,他走的時候十分坦然。
王教授的三位子女會繼續發展他的志業。王晉中說他因為讀的是電機,曾經多次被父親遊說回台灣而沒接受,但幸好後來還是同意回來,也和父親一起工作了一段時間而沒有遺憾。
也因此,今天的追思會,雖然也有大家不免哽咽的時刻,但更多的是真誠與溫暖,以及展望未來的樂觀。
唯工兄會微笑的。
再 別 康橋 朗讀 在 海獅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上週末的華文朗讀節有個活動
主辦單位將〈再別康橋〉剪成單獨的字塊
讓大家重組貼在出口的塑膠布上
.
.....為什麼貼出來的都是這種東西啦!!
還呼應時事咧,這麼多梗到底打哪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