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電自己發📍
自家能夠安裝太陽光電嗎?目前台灣電力系統大部分為「集中式」電廠,優點為成本低廉,缺點為較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如:天災、人為疏失。相對的,「分散式」能源即能夠避免以上狀況。關於安裝太陽光電、「公民電廠」等資訊,本集《永續能源八堂課》有非常實用且詳盡的介紹,請聽工研院綠能所劉子衙組長帶來的分享!
【本節目由工業技術研究院贊助播出】
#IC之音 #永續能源八堂課 #永續能源八堂課系列講師 #太陽光電 #公民電廠 #工研院綠能所 #劉子衙組長
「公民電廠缺點」的推薦目錄:
公民電廠缺點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民間發起罷免柯文哲的聲浪,神父認為,沒有必要制止.
.
罷免不只是「罷免」這個行為而已,還包括了政治宣示,和民意展現,乃或是人民焦慮與憤怒的出口,更是人民最終的談判武器.
.
罷免作為一個最後手段,當然不應該適用於現在當下的情況,但是,現在不醞釀或進行準備,他無法成立,當然也不會發展成為一個武器,發揮恫嚇失職首長的影響力.
.
就連金正恩,都懂得要將核彈握在手裡,與大於自己數倍的強國談判,核彈不一定要發射,甚至可以說,自己基本上沒有發射的能力,但為了取得對北韓有利的談判結果,他不會輕易放棄,此時的核彈並不是核彈,而是單純的斡旋籌碼.
.
現在當務之急,應該是防疫,請中央介入台北市,處理柯文哲長期放任掩蓋的防疫問題,敦促柯文哲不要再陷入我執之中,拿台北人的生命開玩笑,拒絕幫助,也拒絕改變,陷台北為險境之中,成為全台灣的破口,所以發起罷免,也不會超過這個範疇,應以台北人的福祉為重.
.
然而,以柯文哲的尿性,和柯團隊的自我隔離於同溫層之中,在旁邊吶喊請他和中央合作,拋棄面子之爭和政治盤算,讓指揮中心介入幫助,甚至進駐或接管,這是不夠的,後頭有憤怒的民眾說要罷免,他才會害怕,乖乖就範.
.
過去罷免韓國瑜,也有不少人反對,多是操著避免衝突,避免給對方舞台,或者是人情留一線,他已經不選總統了,沒必要再罷免他,事實證明,沒有當初罷韓的堅持,就不會有今日安全的高雄.
.
同樣的道理,也反映在罷免盧秀燕的團體身上,當初也是一堆台派支持者批判罷免團體公民除銹工程,認為選完了,沒有成立或發生的必要,但事實上,儘管他們罷免後續沒有成功,但是造成的正面效應很明顯,罷免的過程發揮了實質的監督力量,給予政治壓力,盧秀燕不再走深藍意識形態路線,而有所收斂,才有今日的「乖乖配合中央防疫的媽媽市長」,才能打消她操作空汙議題的作用力,專注在防疫工作上,而非如台北的扯後腿,新北的過度恐慌,金門的不聽指揮,雲林的特權施打,南投的求取中國疫苗,卻連施打疫苗的能力都沒有.
.
這是為什麼?因為給了政治人物「恫嚇」.
.
說白了,罷免盧秀燕與罷免韓國瑜同時,甚至更早,如果沒有這股力量的醞釀,罷免韓國瑜可能不會發生,所以,正如神父所說的,
.
罷免不是罷免而已,他是民意的展現.
.
坦白說,現在罷免柯文哲,在時間序上,已經很難成功了,因此,展現民意的成分居多,我不太懂在柯文哲做得天怒人怨,無能到極致,還四處推卸責任,儼然就如同防疫的破口,這時候,去打壓底層的罷免之聲,用意是什麼.
.
要知道,當某個自詡中立的政論節目,都敢拿著偽裝的民意機構做的民調,在士林長照機構、北農群聚事件、環南市場感染、好心肝特權疫苗......甚至副市長都敢拒接指揮官的電話,市長在北農到這程度,仍然堅信沒有群聚自己的防疫很成功,已經到了這種惡質的地步,換作是任何一個首長爆發其中一個事件,都應該下台的情況,這個節目居然敢去問溫朗東,那為什麼柯文哲和侯友宜的民調這麼高,這種時候還拿這種虛偽的東西去質疑他人的質疑,這基本上,就是在鼓勵人民自殺.
.
要像柯文哲、侯友宜這樣的防疫方式,才是對的,像陳其邁,這樣是錯的,因為他們某個機構做出來的聖旨就是如此.
.
「確診數愈高,民調愈高」,從近來看,鼓勵其他地方首長學習失敗的經驗,從遠來看,鼓勵民眾,主動迎來更大的災難,毫無疑問,是一種幸災樂禍的殘酷,不明是非的無知.
.
他們似乎忘了75%的人非常不滿意柯文哲的防疫表現,他們不討論這個,他們在獎勵錯誤的市長繼續進行錯誤的施政,讓台北市的人們承擔生命的後果,在台北人水深火熱的時候,他們鼓勵,這樣做就對了,還要市長繼續這樣做下去,不用改變,你們的質疑都是莫須有.
.
當假中立的巨奸選民,此時此刻,都敢明目張膽的這樣幹,在市長闖了大禍後說他民調很高,我不認為,此時發起罷免之聲,有什麼錯誤可言,如果沒有人展現反對意見,那麼,主流的觀點就會認為,人民不在乎,人民支持這樣的防疫方式,沒有人反對,台北人都是這樣想,台北這樣就好.
.
媒體失能,市長誤民,台北人自救,理所當然.
.
「事情不是你們想的這般如此」
.
「我有不同的意見.」
.
拿著一把刀,插在地上,插在出了問題的首長面前-這才是此時罷免的真諦.
.
我說白點,現在最想罷免柯文哲的,不是泛綠支持者,而是生活在台北的人,現在最希望中央指揮中心介入的,不是民進黨的議員,是國民黨的台北市議員,他們先前因為享受著柯文哲攻擊指揮中心的政治紅利,現在正在承受著防疫唱空城的代價,然後難以提出反駁,因為黨中央和柯文哲的交媾,他們普遍失去了監督的能力,陷入兩難,因為這個怪物,就是自己養出來的,他們無法自己否定自己,他們急切的需要有人來遏止他,讓防疫重回正軌,回應自己選民的期待.
.
恕神父直言,這個情況,和當初的民進黨十分相似.
.
對於被罷免的對象而言,盧秀燕、韓國瑜,他們都尚在正常人的範疇,他們願意屈從,願意改變,而柯文哲卻不是如此,他是一個固執而且食古不化的人,他欠缺同理心,聽不進其他人的意見,到現在仍然認為自己一點錯也沒有.
.
他完全沒有收斂的意思.
.
他就像一個坐在皇居裡頭的崇禎,「君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我沒有錯,錯的都是別人,我是一個無責任者,有責任都是別人的責任.
.
他亦像秦二世,酷好吏治和暴力處理,認為簡單的施壓,就是一切的解方,他關在自己的小房間裡,隔絕於世,對於外頭的情況一概不知,得到的訊息都是想像的,美化過後的訊息,外頭水深火熱,他卻一無所覺,堅持自己特立獨行的方法.
.
當他把疫苗當成治療劑,拒絕市場管理用身分證分流,人們就應該要有警覺性了,台北市政府最近宣稱「我們已將濱江市場強制分流」,問題總是要火燒屁股裡,才知道他是個問題,不見棺材不掉淚,若沒當初一干無黨籍市議員堅持,恐怕現在的濱江還在架設監視攝影機.
.
如趙高對秦二世說著,「『天子所以貴者,但以聞聲,群臣莫得見其面,故號曰『朕』.且陛下富於春秋,未必盡通諸事,今坐朝廷,譴舉有不當者,則見短於大臣,非所以示神明於天下也.且陛下深拱禁中,與臣及侍中習法者待事,事來有以揆之.如此則大臣不敢奏疑事,天下稱聖主矣.』二世用其計,乃不坐朝廷見大臣,居禁中.」
.
秦二世不上朝,不開記者會,以免將自己的缺點暴露給大臣和人民,使皇帝顯得不夠聖明;秦二世身居宮中,只和熟悉法律和節省PCR費用的幕僚們在一起,等到公文呈上來後,由他們批奏決定,遇到事情,就推給底下的余文負責,這樣子,大臣們也不敢把疑難的事情呈報,天下的人就能稱皇帝為聖明之主了.
.
他就像活在高塔裡的長髮公主,總是要有人,把他拉下來,腳踩在地面上,讓他明白世界上的一切.
.
因此,此時的罷免之聲,是一種輔助,作為各方施予壓力的輔助,而不是成為正常反對的阻力,為的,就是讓市長面對現實.
.
罷免是有門檻的,此時不過才興起的罷免之聲,連第一道門檻都搆不上,急著反對,流於災難性的想像,就算罷免幸運的成立,要不要付諸實現,主動權都在人民.
.
而不是像現在一樣,任由一個無能的人為所欲為.
.
各位brother要清楚一件事,對於贊成罷免的人,請不要框架予民進黨支持者、應該聽話的隊友、或者是1450,請把他們,以「人民」來看待.
.
藻礁公投不提對案、深澳電廠不加以反駁,東奧正名阻止黨員參與,罷免王浩宇,低調處理,這些,就算以泛台派或1450而言,都是失敗的方式,罷免柯文哲的聲音,是民間自然產生的,對於他防疫的失能,以及卸責和對中央的鬥爭藉以逃避問題,讓台北市民苦不堪言,如果以製造衝突對立、或給予政敵製造對立的舞台,乃或是害怕影響自己的選舉,這些當成理由,也未免過於膚淺.
.
罷免柯文哲,是為了發出真實的聲音,敦促他做出改變.
.
不是為了特定政黨的利益,而是為了台北人,為了一個更好的台北,brother.
公民電廠缺點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為什麼核四爭議不斷?臺灣真的需要第四座核電廠嗎?(06/23/2021 Greenpeace綠色和平)
2021 年適逢福島核災 10 年、車諾比核災 35 年,再次喚起全球對核能安全的關注,5 月全臺接連停電,更引發公眾對供電吃緊以及能源轉型的疑慮,能源議題在臺灣社會引發洶湧聲浪,隨著「重啟核四」公投即將於 8 月舉行投票,更引發擁核與反核兩方的激烈辯論。究竟核四電廠存在哪些爭議?臺灣是否真的需要這座核電廠?除了核能,臺灣還有哪些能源方案?
臺灣能源現況
在討論核四爭議前,先與您看看臺灣目前的能源現況。以臺灣近十年來的全年發購電量為例,火力發電量約占 80%,核能僅占約 12%,顯見臺灣電力目前仍以火力發電為主要電力來源。在夏季用電尖峰時段,核電亦只佔 6 至 7% 的發電量。
事實上,根據台電公司所公布的歷年發購電量各能源別占比,自民國 105 年(2016年)起,核能占比都低於 15%,在 109 年(2020年)也僅佔 12.7% 。換言之,核能並非臺灣最主要的電力來源,而為了因應日趨嚴重的氣候危機,目前臺灣的能源政策規劃:「2025 年前將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提升至總體發電量的 20%」,若提高再生能源發展及用電占比是能源政策主要目標,臺灣還需要將資源投注於發展核能嗎?
核能的優缺點
目前世界上的核能發電,主要是利用輻射物質——鈾-235 進行「核分裂」反應來發電,發電前首先須開採鈾礦,鈾礦經過提煉及濃縮程序後,製造成一般核反應爐可用、鈾濃度約為 3% 的燃料棒,再將大量的燃料棒放入反應爐之中,確保足以核分裂達致臨界並持續產生熱力,熱力所產生的蒸氣即可推動發電機發電。
核能發電的整個供應鏈,包括開採、提煉、濃縮、發電,以及燃料棒後續處理,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輻射污染以及碳排放,完成發電後的乏燃料棒(spent fuel)最終處置方法也尚未有最佳解方。因此全球主要的國際能源組織對於核能,多以「低碳能源」或「潔淨能源」稱之,但不會稱為綠能(green energy)或永續能源(sustainable energy),顯示核能整體生命週期對環境的破壞力仍大。
換言之,核能支持者認為核電具備低碳與穩定供電等優點,卻忽略了核能在開採、提煉、濃縮過程中產生的廢石、廢泥漿、廢水與輻射均為巨大污染,此外核能發電過程產生大量的核廢料,也成為懸而未解的環境問題。自 1951 年12 月 20 日人類首次用核反應爐產生出電力,至今 70 年過去,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及地區可以解決「如何安全處置核廢料」的問題。(延伸閱讀:《全球核廢料危機報告》:大量核廢料難以處理)
為什麼臺灣社會聞「核四」色變?
核電廠最具爭議之處,就是「核安」問題。自 1950 年代開始,全球已發生三哩島、車諾比、福島等重大的核災事故,這三場不同類型的核災發生原因包括設計缺陷、人為疏失,以及地震引發海嘯導致的系統故障,造成爐心融解、反應爐爆炸、氫氣爆炸等事故,並且對當地環境造成大規模的輻射污染,即使經歷多年,依然難以復原。(延伸閱讀:福島十年核災處理無期 綠色和平盼望臺灣平安終結核電)
臺灣位處地震帶,板塊運動本就頻繁,存在地震釀災的風險。然而目前的 4 座核電廠,都興建於斷層附近,其中核一、核二與核四皆分布於北海岸,與人口眾多的臺北市直線距離僅不到 30 公里。而核四廠半徑 80 公里海域內有 70 幾座海底火山,其中有 11 座為活火山,2011 年,中央地質調查所也確認,有一條長達 2 公里的 S 斷層位於核四廠的正下方,貫穿整個廠區。《華爾街日報》更在福島核災後,將臺灣 4 座電廠列為最危險等級。
目前討論聲浪最熱烈的「核四」,因預算不足而無法採用大多數核電廠的「統包」方式,轉而將貨就價採「分包」作法,將核四建廠由台電自行進行統籌施工與整合,分拆給美國、日本等跨國公司負責不同部份的施工,最後。因為分包關係造成元件與元件間的介面複雜程度提高,系統不一致且難以整合,而這不穩定的系統整合,最後卻交由過去沒有相關整合經驗的台電處理,讓許多電力專家擔憂核四的安全性。
於 1999 年正式動工的核四電廠,由於建設時間超過二十年,許多系統零件已經老舊不堪使用,原製造商也沒有生產對應零件,如果重啟,需要再進行系統全面的修復跟維護,保守估計須要投入 800 億新台幣以上資金, 10 年以上的時間才能發電,若正式發電後還有營運、核廢料處置的成本。重啟核四不僅曠日費時更所費不貲,也無法回應近期經濟成長的電力需求。將大量資源與金錢投入一座最快 10年後才能發電,而且存在核安疑慮的核電廠,真的是最佳的決定?
積極發展綠能為導向的能源轉型
臺灣政府目前以太陽光電及離岸風電為再生能源主要發展項目,並預計在 2025 年達到總體發電量的 20%。隨著全球各地政府相繼承諾淨零碳排目標,許多大型企業如 Apple、微軟等紛紛提出潔淨產業鏈的要求,以綠能為導向的能源轉型已是全球共識,也是臺灣在能源政策上應該積極發展的方向,現正站在能源轉型路口的臺灣政府,若能集中資源,加速發展再生能源,儲電及節能,不僅可以比核四更快彌補短期用電缺口,更可減少碳排放與空氣污染。
台電獨立董事許志義教授也於研究報告指出,未來新的能源系統將是綠能為主,電力供需則應以分散式供電,取代以往穩定供電的觀念。除了多元開發再生能源,在電力需求端必須思考更多節能、儲能或調配負載的方案。另外在綠電市場開放的狀況下,企業及公眾能夠成為電力「產銷者」,除了用電外,可以透過公民電廠、自建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甚至是儲能系統,成為電力供應者的角色,這些行動都能夠協助減輕臺灣電力系統的負擔,並在電業當中成為貢獻系統的部分力量。
綠色和平因反核運動而誕生,五十年來,始終秉持反對核能、核武的立場。邀請您一起加入呼籲政府落實能源轉型的行列,淘汰高碳排的化石燃料及高風險的核能,轉用更加永續、潔淨、安全的再生能源,使您我及下一代無須再擔憂可能發生的駭人核災,或為艱難的核廢料處理問題苦惱。
綠色和平小教室:
統包(Turnkey):由一個得標的統包商負責整個工程興建的統籌,根據電力公司所需的規格,包辦設計、施工到測試,在建廠過程中從頭到尾把關,再交由電力公司進行運轉與管理。目前全球絕大多數的核電廠(包含臺灣核一、二、三電廠)都是以統包方式建設而成。
完整圖文以及更多參考資料請見:
https://www.greenpeace.org/taiwan/update/25521/
♡
公民電廠缺點 在 2022核能發電優缺點-汽車保養配件資訊,精選在PTT ... 的推薦與評價
另外在綠電市場開放的狀況下,企業及公眾能夠成為電力「產銷者」,除了用電外,可以透過公民電廠、自建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甚至是儲能系統,成為電力 ... ... <看更多>
公民電廠缺點 在 核能流言終結者聊天室| 大家怎麼看?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國王的新衣: 那些公民沒有告訴你的事(2)-德國的再生能源並沒有撐起一片天 ... 最大的水力電廠主力都在中部,#全國最大電池 日月潭#抽蓄水力(2600MW),白天抽水 ... ... <看更多>
公民電廠缺點 在 陽光伏特家ptt 的推薦與評價
第一次投資太陽能全民電廠] 那位同學是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的同學 ... 不用出錢就多了一片鐵皮屋頂缺點是要讓工人/ · 在FB看到投資太陽能電廠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