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竹東有符合身障者、長輩的友善住宅
💕讓竹東有友善的圖書公共空間
💓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
筱菁前兩天參加了竹東興辦社會住宅計畫委託案說明會,位置約在樹杞林附近的停車場,產發處與設計公司古大哥、專家學者到場與議員、中山國小郭校長共同討論。
過去綠黨於台北參與過巢運,我們也一直關注歐洲對於居住權益的保障與人權的重視,有鑑於竹東與竹北高房價(竹東房價雖沒有竹北高,但因為是早期發展的城鎮,房價並不低),這次興辦社會住宅,我高度認同這是對於弱勢者與青年家庭、長輩的一個最後的保障。
會中建議:
✅這次的設計必須兼顧到長輩、身障者的需求,全面以無障礙設施做設計,設計師也承諾會設計某些樓層專屬於身障者使用,將會有更加完善的設計。尤其在動線的直覺面上,將給身障者更好的直覺動線規劃,廁所的大小、馬桶等等必須完全符合規範。
✅整體色調需要符合竹東的色彩,竹東是古樸並且低調、內斂的小鎮,顏色以灰色調、灰藍、灰黃為主,希望以低調並附有簡約、優雅美感的設計,融入竹東小鎮。
✅客家人的本質絕對不是花布的花稍,而是簡樸、勤懇,是阿公的汗衫和阿婆穿著捨不得丟掉的舊衣,是節儉與顧家的象徵。
✅希望將竹東缺少的圖書館納入一樓的公共空間中,竹東鎮一直以來圖書館就是孩子的痛,圖書館位置偏僻且不便,也對身障非常不友善,社會住宅中公共空間的部分希望有小型圖書館的規劃,符合身障設施,也給孩子多一個很棒的空間。也考慮與二手書店、獨立書店一同運作,變成一個活動的、可以有演講、展場的小空間。
✅價位訂定方面希望租金落在5000-15000之間,較不會對家庭造成負擔,許多竹東鎮的家庭是屬於弱勢家庭,一般竹東租金也是落在這個區塊,既然是政府興辦,希望由社會處、教育處、產發處跨局處的合作,一同來思考更好的方式來對租金做決策與補助。
✅也希望有更多朋友提出意見,本次興建基地為1000坪左右、建成後約是200戶的容量。接下來將在竹北兩處、湖口一處,做興辦社會住宅的評估!期待新竹縣有社會住宅的一天,實現台灣居住正義的起步!
特別感謝當天參與的:
中華民國都市計劃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古宜靈博士(我們竹東在地的朋友)
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
中國文化大學土地資源學系系主任-李家儂博士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深水埗區風物誌》記載,石硤尾原名夾石尾(甲石尾)。1940年代末期,國共內戰爆發,引起很多人逃難往香港。他們當中不少人都在石硤尾一帶自行興建木屋,作為容身之所,但這些木屋設備簡陋,衛生環境惡劣,加上木屋的密度高,所以經常發生火警。1953年12月25日,石硤尾超級大火發生,逾50,000人無家可歸...
公共廁所高度 在 鄭美娟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頭前溪左岸運動廊帶,這幾年在林智堅市長及市府團隊的努力之下,現在環境跟以前有了超大的改變,有草原、棒球場、狗狗公園、pushbike場地,還有連結十七公里海岸線的自行車道、人行步道,環境變好了,連夜晚都能安心地去運動!
但對很多民眾來說,運動到一半找不到廁所,是相當困擾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在頭前溪左岸運動廊帶,附近沒有店家,當發生緊急狀況時,悠閒散步變成(往最近的廁所)百米衝刺!
大概在年初時,我和前溪里 里長 温文泰都收到了民眾這樣的陳情『頭前溪是有廁所,前面有(遠)、後面有(遠),但中間這裡沒有。很急很不方便!』
面對民眾實質的需求,我們就要想辦法解決
提高生活品質是一點一點累積而來的
#成功爭取
從今年三月開始,經過幾次現勘與設置地點的調整,預計在110年12月完工!
將來大家在左岸運動時,前溪里這一區段也會有廁所了,位置將設置在靠近pushbike旁,家長們帶小朋友來玩pushbike 時,也不用擔心小朋友如廁的問題了,是不是很棒?!
-
未來也請大家保持高度公德心,維持廁所的整潔。
#前溪里
#頭前溪左岸公共廁所
#位置就在pushbike旁邊
公共廁所高度 在 飛碟早餐-唐湘龍時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的人物單元,邀請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行銷總監 李君偉來到空中,《45%的天堂:一趟探索人生價值的大旅行,在深冬的青藏高原找到再出發的勇氣》/ 時報出版。
他們是高科技產業的專業經理人,上市公司的發言人,卻選擇在事業高峰時卸下工作,放下一切,在冬天到西藏高原去冒險。兩人背著背包,面對許多生平未遇的問題,任何一次險境未過,他們就可能失去一切。在深冬的青藏高原上,找到的不是以身犯險的勇氣,而是直視內心、誠實再出發的勇氣。
📻聽重播按這裡!https://youtu.be/j-vAvJP95Zk
▶ 飛碟聯播網 YouTube《飛碟早餐》頻道 http://bit.ly/2QVQsFh
▶ 網路線上收聽 http://www.uforadio.com.tw/stream/stream.html
▶ 飛碟APP,讓你收聽零距離
Android:https://reurl.cc/j78ZKm
iOS:https://reurl.cc/ZOG3LA
▶ 飛碟Podcast
SoundOn : https://bit.ly/30Ia8Ti
Apple Podcasts : https://apple.co/3jFpP6x
Spotify : https://spoti.fi/2CPzneD
Google 播客:https://bit.ly/3gCTb3G
KKBOX:https://reurl.cc/MZR0K4
◎內容簡介:
西藏阿里的無人區,零下20度、高度5000公尺以上,氧氣濃度只有海平面45%左右,但卻在這個高原荒野上,碰觸到生命中更多的可能性。
他們是高科技產業的專業經理人,上市公司的發言人,卻選擇在事業高峰時卸下工作,放下一切,在冬天到西藏高原去冒險。兩人背著背包,面對許多生平未遇的問題:價格高昂且不統一的入藏證,逃票、雖有準備但仍逃不了的高原反應;住一床十元的旅館,晚上靠著燒氂牛糞取暖,在跟氂牛對視的狀況下使用露天廁所;途中,被藏獒攻擊、爆胎三次,任何一次險境未過,他們就可能失去一切。
但他們目睹了從未見過的風景,美麗的湖泊、宏偉的珠穆朗瑪峰與寺廟;也遇到了以往不曾遇見過的人,藏人的純樸熱情及對宗教的虔誠,以及來自不同國家的旅人,在這裡,各有各自燃燒生命的方式。在深冬的青藏高原上,找到的不是以身犯險的勇氣,而是直視內心、誠實再出發的勇氣。
◎作者介紹:李君偉
現任:
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行銷總監
曾任: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副總監、華晶科技行銷處長、威盛電子發言人暨公共事務部經理、中時報系/PC home online記者
◎作者介紹:劉在武
現任:
竹銘基金會執行長、漢民科技董事長特別助理
曾任:
台北101金融大樓董事長特別助理、華晶科投資長、發言人、宏達電總經理特別助理、工商時報科技組副主任、主筆、中國時報系記者、撰述委員
公共廁所高度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深水埗區風物誌》記載,石硤尾原名夾石尾(甲石尾)。1940年代末期,國共內戰爆發,引起很多人逃難往香港。他們當中不少人都在石硤尾一帶自行興建木屋,作為容身之所,但這些木屋設備簡陋,衛生環境惡劣,加上木屋的密度高,所以經常發生火警。1953年12月25日,石硤尾超級大火發生,逾50,000人無家可歸。期後香港政府在該區興建徙置區以安置災民,石硤尾邨成爲香港公共房屋發展計劃下首座落成的公共屋邨。於1953年12月25日晚,石硤尾木屋區發生了史無前例的大火,造成3死51傷,並導致58,203人無家可歸,促使政府直接介入房屋供應,市政局成立「徒置事務緊急小組委員會」,1954年2月,在災場原址興建首批兩層高的包寧平房,以安置火災災民。1954年4月,政府設立徒置專員一職,「徒置事務緊急小組委員會」建議政府設立基金以興建多層徙置大廈,並成立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同年6月,成立徙置事務處,首8座工字型的第一型徙置大廈(A-H座,後改稱10至13、35至41座)由聯合國捐款建造。1955年,政府決定有系統地推行徒置計劃重點為興建多層徙置大廈,安置災民的石硤尾的兩層高平房相繼被拆卸,興建21座第1型徙置大廈取代,連同1954年興建的8座,成為全香港首批共29座的六至七層高的H型徙置大廈,每個單位面積均為120平方呎,在兩翼相連的中央走廊處設有公用的廁所和淋浴設施,該等大廈於80年代初改建為有獨立廚廁的單位。這些徙置大廈大多數均分為2翼,並在兩翼中間以廁樓相連。只有較後興建的第27至29座(後來的第8、9及14座)採用單幢式設計,當中第29座為全邨唯一的第2型徙置大廈。自此以後,徙置大廈的興建奠定香港公共房屋發展基礎。除了石硤尾之外,還在大窩口、大坑東、李鄭屋、黃大仙、秀茂坪等地區興建徙置大廈,時至今日,除石籬邨10、11座外,其他徙置大廈均已完成重建。其後政府工務局於1961年推行「政府廉租屋」計劃,政府於大坑西街與南昌街交界興建7座7層高的廉租屋大廈,最初稱為「偉智街政府廉租屋邨」,於1964年落成,每兩個單位共用一廁所。當中第3座是首座採用單塔式設計的廉租大廈。第41座,美荷樓(Block 41,Mei Ho House),是現時香港碩果僅存的「H」形7層徙置大廈,獲評為一級文物的建築物。最低兩層改建為公屋博物館,重現昔日公屋居民的生活,上層則構思改建成青年旅舍。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The Jockey Club Creative Arts Centre,JCCAC)是一個致力推動香港創意藝術發展的嶄新藝術項目,位於香港九龍深水埗石硤尾白田街30號,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前石硤尾工廠大廈改建。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由香港浸會大學主導,香港藝術發展局和香港藝術中心為策略夥伴,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民政事務局作為政府支援機構。藝術中心於2008年9月末對外開放。香港政府以期限七年託管協議(Entrustment Agreement)形式把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的經營權交予香港浸會大學,中心以自負營虧模式運作並對外開放,除藝術創作外,駐中心的藝術工作者及團體會合作為公眾提供藝術教育和訓練,以至與藝術有關的商業活動。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由樓高9層的石硤尾工廠大廈改建而成,可供租用面積約11萬平方呎。石硤尾工廠大廈於1977年建成,自2000年起開始空置,總實用面積8,640平方米。中心的設計盡力保留原石硤尾工廠大廈的特色,在翻新物料上也會盡量保持七十年代工廈的粗樸風格,地面也是「石屎」質地,底層樓底高度14呎9吋,上層每層為8呎3吋,負重限制為每平方呎150磅。其中約5萬平方呎提供約100個中、小型單位租予藝術工作者及藝術團體,另外約3萬平方呎提供約6至7個大型單位租予藝術機構,小單位面積由291至385平方呎;中型單位面積由483至804平方呎;大單位面積由874至1,040平方呎;最大的單位面積則由1,298至1,326平方呎,中心附設3個藝廊及1個實驗劇場、食肆、金及其他商店。中央庭園提供1個表演場地,用作舉辦小型藝術及文化活動之用。大廈每層亦設有一個共用空間,擺設雕塑及舉辦活動。

公共廁所高度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60923 Part1 看房子3 絕招:聽、看、聞找出問題
漫畫:中信房屋鎮中加盟店營業員-李美娟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rJQSDqy-YJg
不論是買房子,還是租房子,大多數的民眾早就被新聞、談話性節目教育得非常專業,懂得什麼是嫌惡設施?也會向鄰居打聽是否為凶宅?並看一下公共環境清潔整齊程度,判斷住戶的素質,另外,房子內部格局是否有煞、壁刀、門對門、開門見灶等簡單的風水問題,也可以輕易地判斷。
唯獨「看不見的」,往往就是「後悔入住」的原因!......↓
【案例1-嶄新設計變成一場災難】
台北市中山區某個以套房產品為主的社區大樓,房子蓋好後陸續交屋,因為設計新穎、低總價好入手,所以多半是投資客購買後出租。可是不曉得為什麼,這個社區的房客悔租率特別高,點燈率、入住率極低,甚至開始出現拋售潮。
經過多方查證,直到我有朋友入住後,才發現問題出在「沼氣」!以馬桶做舉例:水管會設計一截彎曲處,每次使用後沖水,水管彎曲的那一截會積水,目的是防堵蟑螂、蟲子或沼氣通過。
可是當初建商在蓋這個社區大樓時,廚房水槽、浴室或浴缸排水管,都做成垂直而下,完全沒有彎曲,排水管中間無法產積水,每到了晚上,多數住戶煮菜、洗澡需要大量用水的時候,就會讓沼氣回流,導致許多住戶產生嘔吐、噁心的症狀,無法安穩入睡。
精挑細選一間房子後,很少人會想倒,看不見的空氣會有這麼強的「殺傷力」!本案例的住戶後來請了水電師傅,在排水處加裝存水彎,阻隔沼氣回流,這件事才逐漸平息,只是得自掏腰包多花一筆錢就是了。
【案例2-高樓景觀不敵頂樓排煙管】
我自己是租屋族,過去曾租過一間邊間套房,兩面採光、有陽台、24小時警衛管理、廁所有對外窗、高樓層視野遼闊,簡直完美!
仗著自己是房仲,覺得憑藉幾年的看屋經驗與專業,這間房子一定沒問題!剛好租金也在預算範圍內,二話不說立馬簽約,但住不到一個禮拜後,我就後悔了。
因為從窗戶看出去,剛好是隔壁棟大樓的頂樓平台,而那棟大樓的一樓是燒烤餐廳,燒烤店的排煙管直達頂樓平台,營業時間是從晚上到隔日的清晨,重點是,排出油煙的高度,剛剛好跟我住的樓層一樣高……
所以,只要我一打開窗戶,屋裡就會充滿油煙味,兩面採光變得沒意義,不管是夏天或冬天,一定得緊閉窗戶。
【案例3-在自家抽菸也會被抗議】
出社會後,不論待在哪家公司上班,總會遇到有抽菸習慣的同事。我從事房仲業的第一年,待在一家小品牌、個體戶的房仲公司,也有學長姐是菸友。原本公司覺得抽菸形象不是很好,給路過客戶看見,會留下不好的印象,於是規定只能在特定的房間內抽菸。
沒想到,才抽第一天而已,同事們都還沒碎碎念,反倒先被樓上的鄰居抗議了!因為從二樓到頂樓,整棟大樓的住戶竟然都聞得到菸味,後來發現,在公司廁所抽菸,菸味同樣會傳到樓上去,最後同事們都改到戶外去抽菸。
不過,一棟樓高達十幾層的電梯大樓,通風管線竟然如此設計,我算是第一次見識到。
【買房,你該這樣做!】
一般看房子時,通常只會檢查自己要住的社區哪裡有問題,很容易忽略周邊社區的環境,買房子時別忘了也要到左右社區去繞一繞,別像我那次租屋,栽在隔壁棟大樓的燒烤餐廳,讓半夜產生的油煙影響到健康。
別懷疑,有些大樓的管線就是設計得像案例3那樣「通風」,如果一樓是店面,尤其是餐廳,看屋時比較容易用鼻子判斷;若一樓無店面,建議問一下管理員,或留意公佈欄是否有「請住戶們不要在自家室內抽菸」的公告,可以避免買到管線與鄰居流通的房子。
記得,以後看房子,除了「打聽」房子、「看」房子之外,也要「聞」房子喔!空氣品質很重要!卻是看房子最容易忽略的部分。
說明:本篇文章收錄於《一眼看穿房仲賣屋手法》第五招
--
陳泰源的新書發表會,歡迎報名參加喔!
日期:10/16(日)
時間:下午2:00~3:30PM
地點:私儲空間-台北市南京東路二段36號七樓
網址→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1733186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