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below)
#太陽花學運 邁入7週年之際,鬼島之音希望能盡一份力,在社群上再次推,《 太陽・不遠 Sunflower Occupation 》紀錄片,重溫十個導演串起的九個主題。整部片子搭配雙語字幕,非常適合海外人士觀賞。紀錄片探討的是,在長達 24 天的占領國會運動中,青年如何被改變? 24 天後他們又改變了什麼?完整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Ls3tDb1WiI
.
我們在 #紀念太陽花7週年 同時,也希望能了解當時的學運代表及眾多參與者在學運經過 2,500 多天後的改變及看法。 #GIM318
.
🌻 #林飛帆 是太陽花學運主要學生領袖之一,現任 民進黨副秘書長,他的身影多次出現在紀錄片《太陽‧不遠》裡。
.
🌻 NGO 界的生力軍 #潘儀,參與過的議題領域包括實驗教育、#廢死、#LGBTQ、 #時代力量等等。現在負責 #國際人權聯盟 的東亞區事務。她出現在《太陽 ‧ 不遠》的第七部紀錄短片:#李家驊 導演的《看不見太陽的那幾天》
.
🌻 #陳為廷 出現在《太陽‧不遠》的第一部紀錄短片:#傅榆 導演的《不小心變成總指揮》。他在 2014 年成為太陽花學運的代表人物之一。目前正在美國塔夫茨大學的弗萊徹法律與外交關係學院,就讀外交政策和國際經濟法。
.
🌻 #謝昇佑 老師所參與的社會運動從2010年的 #野草莓 一路到了2014的 #三一八運動。身兼創業家的他,現在在新創公司「 好食機 」為小型食農生產者進行輔導和培力工作。謝昇佑出現於《太陽 ‧ 不遠》的第八部紀錄短片:#李惠仁 導演的《烈焰下的崩解與重生》
.
🌻 #邱琦欣 雖然未在《太陽 ‧ 不遠》裡頭現身,但他也全程參與318的陳抗之中,如今成為英語網路上最積極為台灣左派政治發聲的人員之一。
.
最後,大家可以向身邊講英文的朋友介紹「#破曉計畫」:一個收納了關於三一八運動各種資訊的網路百科,被 g0v.tw 台灣零時政府 譽為:「臺灣太陽花運動最全面的資料庫」
-----------------
🌻 Sunflower Movement - 7 Years Later 🌻
To mark this pivotal event in Taiwan’s recent history, we looked up some of the student activists from 2014.
On March 18, 2014, student activists occupied Taiwan’s parliament demanding the withdrawal of a trade pact with China. For the next 24 days, 400 protesters camped inside while 10,000 more surrounded the area. Among them were documentary filmmakers. The result was “Sunflower Occupation" - a 120min documentary featuring 9 activists + their days inside. The film crowdfunded $2.5M NTD in just four days. It was released by October 2014, in just 6 months.
Here’s the full film, with English subtitl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Ls3tDb1WiI
“Sunflower Occupation” was produced by Taipei Documentary Filmmakers’ Union. It screened at multiple film festivals in Taiwan and Hong Kong in 2014 and 2015. Today, we looked up some of the activists featured.
🌻 Fei-fan LIN emerged as a central figure of the Sunflower Movement. He appears throughout our recommended film, “Sunflower Occupation.” He is currently Deputy Secretary General of th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 Yi PAN is a new-gen force in Taiwan’s NGO scene. She’s worked on education, anti-death penalty, LGBTQ, New Power Taiwan, and more. She’s currently East Asia officer at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Human Rights. She’s featured in the 7th segment of “Sunflower Occupation.”
🌻 Wei-ting CHEN appears in the 1st segment, titled “A Commander Made by Accident.” CHEN became one of faces of the Sunflower Movement in 2014. He’s currently pursuing a degree in foreign policy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at the The Fletcher School at Tufts University
🌻 Sheng-Yu HSIEH is an activist and social impact entrepreneur. He was also at the 2010 Wild Strawberry Movement and founded Howsfood to coach, empower, and boost small-scale farmers in rural Taiwan. Meet him in segment 8 of the documentary.
🌻 Brian HIOE does not appear in the 2014 documentary, but he was present and on-site from the very first day of the movement. He is now a prominent voice of Taiwan’s pro-democracy advocacy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To round up our tribute to this pivotal event in contemporary Taiwan history, we recommend the Daybreak Project, an English-language archive and encyclopedia, which open-source movement g0v calls “The Most Complete Archive of Taiwan’s Sunflower Movement.” It is hosted by HIOE’s New Bloom Magazine.
.
.
#318學運 #反黑箱 #太陽不遠 #黑箱作業 #國家機器 #世代正義 #sunflowermovement #taiwanconsensus #學生運動 #馬英九 #學生抗爭 #sunfloweroccupation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萬的網紅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Subscribe: https://bit.ly/32WHzlI Become a channel member: https://bit.ly/2PtaTM4 Taiwan is less than 100 miles off the coast of China and hundreds o...
全程雙語字幕 在 Eric's English Loung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粉專公告]國際新聞英文——六步驟思考術200元折價券
國際新聞英文課: https://bit.ly/3eTHIvH
同學們,我們的新聞英文課已經準備好了!從基礎理解到分析表達,打造高層次思考術!
★★★★★★★★★★★★
英語學習僅限於詞彙與文法嗎?
2014年,我開始撰寫突發新聞的英語教材時,就很想開設這門課程。市面上已有諸多詞彙與文法的學習資源,但鮮少有課程會關注語言特徵與批判性思考。
語言學習對多數學生而言已非易事,他們又該如何在同一時間裡建立批判性思考呢?為了解決此一問題,我借用了布魯姆的分類學(Bloom's Taxonomy),這是一個用以教授批判性思考的學習模型,分為六大核心技能,每個核心技能又可再細分為幾項技能。此一分類學完美地與語言學習相契合無論學生是初學者或進階學習者,但我們該如何把它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此外,即便我能進行批判性思考,擁有多數學科的基本知識、近十六年的教學經驗,以及充分的雙語能力,但我的專業卻侷限在教育這個領域,尤其是語言學習的部分。我如何能開設一門新聞課程,並期望學生對健康、科技、經濟乃至醫學等多個領域有所瞭解呢?
因此,我也意識到自己的缺失——合作。批判性思考的最高層次並不是你自己一個人思考,而是與各個領域的專家共同思考,就像學界與政治組織的智庫那樣。長期觀察專家與政界人士分析時事後,我總被他們獨特的觀點與解決方案所震撼。
正因如此,我準備開設一門可以培養批判性思考的語言課程。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
1. Language(語言)
我將以時事與國際新聞來帶領學生閱讀,並使用「最佳輸入」(Optimal Input)來引導學生探索及學習英文。無論是近期的冠狀病毒疫情,還是氣候變遷等長期議題,這些時事都是影響我們生活的真實事件,而非沉悶呆板的英文課程。為滿足同學的需求,並確保大家都能掌握詞彙、搭配詞與文法結構等語言特徵,我將為你們量身打造所有的新聞文章,親自撰寫這些內容。並在多篇同一主題的文章中,重複使用關鍵片語以及重要的語法結構。每篇新聞文章都包含閱讀、聽力、口說以及寫作練習。在這些課程活動中,你將會不停地接觸和使用到這些重要的語言特徵。
Don't just learn about using English, use it in real life!
★★★★★★★★★★★★
2. Critical Thinking and Domain-specific Knowledge(批判性思考與特定領域的知識)
於此基礎上,我將與各領域的專家討論特定議題。他們分別是技術投資、生物科技、氣候變遷、新創公司、市場行銷與時尚領域的領導人物!他們不是母語人士或語言老師,但卻是流利的英語使用者,並以此為工具而有所成就!
在訪談裡,我們以布魯姆分類法中較高階的思考層次——分析、評鑑、創造——討論了六個議題。全程以英語對談,附有中英文字幕,因此在理解上不會有任何困難。
★★★★★★★★★★★
3. Collaboration and Creation(合作與創造)
在這些討論中,同學們可以學到如何直指議題核心來提出問題,並透過與各領域專家的合作,來學習如何分析及評估資訊。藉由線上直播與專家訪談,我們將使用英文逐步拆解與檢驗批判性思考的過程,並將之應用到我們的生活當中。畢竟,批判性思考只是第一步。
★★★★★★★★★★★★
為何需要這門課程?
在這個政治分裂、社會動盪以及全球局勢緊張的時代,語言與批判性思考是最好的武器。我們將能借用多元觀點來解決學習、工作甚至是社會上的複雜問題,並檢視個人偏見。在這個自是他非的世界裡,並非所有的事情都有一個簡單的答案。
This class will teach you how to analyze the news, express your views, apply knowledge learned in different contexts, and collaborate with others to solve complex real-world problems!
★★★★★★★★★★★★
我們將為感興趣的同學提供群眾募資價!而且,只要按讚、分享貼文並在下方留言「English learning and critical thinking go hand in hand.」,就有機會獲得限量的新臺幣200元電子折價券!還有,若你符合清寒家庭資格,只要將相關證明以電子郵件寄至 Vclass 客服信箱(vclass@voicetube.com),經審核通過,我們將免費提供你英語學習課程!
🌎 課程頁面:https://bit.ly/3eTHIvH
🌎 國際新聞英文課程FAQ:https://wp.me/p44l9b-2lK
★★★★★★★★★★★
英文是個好東西,可以透過它來看世界,並藉此達成自己的夢想!
English can be a powerful tool. Use it to think, achieve objectives, accomplish goals, and find your own success!
全程雙語字幕 在 鰻魚家家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英語閱讀素養啟蒙
上週末陪Maya 去上英語科學課。在櫃檯休息時,聽到一名家長,跟班主任在討論她女兒課堂上手作活動與戶外團體活動時,因為聽不懂老師的說明,所以無法融入,導致興趣缺缺的事情。因此,希望能有助教幫忙翻譯云云⋯⋯。
撇開我個人其實不贊成有助教翻譯這件事不談,我在旁默默的聽了一陣子對話之後,真心認為這是個非常認真用心的媽媽,從小就陪孩子共讀英語繪本,帶孩子上各種英語活動,但應該方法上有點失誤,所以效果不如預期。
果不其然,下課時我又剛好在休息室聽到這對母女的對話,我發現她們的對話中,經常夾帶英語的單字;而且這個小女生對單字的發音很好,詞彙的廣度與難度也不差。但是,我沒有聽到她講過一個完整的英文句子;當然,更別說在課堂上用英語發問,或者用英語參與搶答了。
很熟悉的情況,不是嗎?
這是多數台灣學生學英語的典型:「把英語肢解成一堆的單字。」考試成績也許還可以,但卻派不上用場。課堂上聽不懂,卡通影片即使加上英語字幕也看不懂,連繪本故事書都無法全程自己看。事實上,跟Maya 同期很多朋友的小孩,也多半是如此。
一樣從小班開始,花了三年的時間學英語,Maya 現在可以輕鬆自己看神奇樹屋這系列的讀物了(如照片)。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幾乎不講英語,沒要求她寫練習作業,更也沒兢兢業業陪她讀繪本(實在是爸媽都很懶)。
但在對照了大家的學習方式之後,我們自己認為這中間最大的差別與關鍵是:『她念的學校非常非常重視「#閱讀」。三年來,她其實每天半小時,每週合計花二到三小時的時間⋯⋯』
#默默的在幼兒園裡讀了三百本以上的小書⋯⋯!!!
別小看這些一本十來頁,每頁最多三五句話的小書,由於有結構,有系統,反覆交錯,前後呼應,由簡而繁,它讓英語以「句子」為基本元素,進入到孩子的腦海,最後成為孩子英語素養的基礎。
對一個純中文家庭的小孩而言,必需先有了這樣的基礎,後面很多的東西才會變得可能。包括看英文版的文法教科書、上英語的寫作課、看英語繪本故事書、查英英字典,甚至是查Google,參加全英語的科學營隊⋯。如果孩子不懂,就無法有參與感與成就感,長期下來自然也就沒有興趣。
話又說回來,那沒有讀「全美語幼兒園」的孩子,要如何打下這樣的基礎呢?
所以,過去這半年來,我們自己發現我們之前提的「#灌溉英語樹計畫」必需分為兩個部分。我們把英語樹的樹根到骨幹的部份,稱為「英語閱讀素養啟蒙計畫」。尤其是針對一般中文家庭環境,協助「英語不好」的爸爸媽媽們,可以有正確的方法,步驟,素材,以及輔助工具,帶領孩子建立最起碼的英語閱讀素養。
_____________________
▍🍄 #認識追蹤更多Maya鰻魚學習全基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追蹤更多鰻爸觀點談英語學習 https://reurl.cc/ZNg0Q
🌱 加入「灌溉英語樹計畫」社團 https://reurl.cc/3MW0R
🐠 鰻魚說英語Youtube頻道 https://reurl.cc/VWgrb
🛒 Mayashop不亂買商城 https://reurl.cc/A3aod
#中文家庭雙語小孩
#灌溉英語樹計畫
#鰻爸觀點
全程雙語字幕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Subscribe: https://bit.ly/32WHzlI
Become a channel member: https://bit.ly/2PtaTM4
Taiwan is less than 100 miles off the coast of China and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travel between the two sides. Why is Taiwan only reporting 50 confirmed cases of 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s so far? Well, it is prepared.
國際新聞講多了,這回我們試著用英文介紹,為什麼台灣在這場新冠病毒大戰中,表現出色?
#全程雙語字幕
#頻道會員招募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