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到有網友提到某支生技股,說什麼什麼利多是不是要來了,這是不是下一個XX(某支飆漲的疫苗股),他很怕錯過。
很多人都怕錯過飆股,FOMO(Fear of missing out)發作,怕別人賺到,自己卻空手。所以他們看到幾個飆漲的特例,就誤以為檔檔都能飆。
雖然瘋狗四處咬飆股,但在咬的時候會遵循凱利公式,說穿了就兩個變數:勝率、賠率。(瘋狗還很在意另一個變數,發動速度,所以為什麼股價強勢會是一個因子,這之後有機會再談)
生技股例如新藥,勝率跟賠率怎麼估?老實說真的爆炸難。
在我多年前還在做價值投資的時候,有個剛上投資雜誌封面的價投老前輩,一直跟我推薦某支癌症藥,說這個技術有多屌,他透過人脈找到很多正在做這臨床實驗的醫生,都跟他說這效果超好,所以勝率很高。
他有信心到甚至到處跟他的投資圈推薦,那時候我問他,這筆投資的賠率怎麼估,上檔目標價怎麼抓。前輩就用了一些試算,假設這病的全球病患有多少比例用,每人單價多少,分給海外通路商後,利潤率多少,然後再依照現有海外藥廠估值,所以這家公司的股價會到多少...
當時的我半信半疑,畢竟巴菲特說過,藥廠太難,不看。所以我也沒投。
結果後來實驗開獎,失敗...那位前輩也就消失了好久...
在我後來聽到的新藥股經驗裡,我也確實感受到評估這些有多難,因為同一個案例,我跑去問多位醫生,每個醫生給我的評論可以差十萬八千里,連醫生們看懂的都沒幾個,那除非是內線交易,不然一般人根本沒有優勢。
後來幾年我投了港陸股、美股,有看到一些成功的醫藥投資案例,大概的方向是從看人著手,就是這科學家猛不猛,然後不能賭單顆藥,而是這公司已經有pipeline了,有已經穩定獲利的藥、快上市的藥、三期二期一期都有的藥,整條管線都能接上,那這醫藥公司才能永續發展。(中國我看到這方面最強的是張磊,可以查查他對這方面的言論)
總之,瘋狗們雖然也希望能咬中各種飆股,但當嗅不出勝率和賠率時,瘋狗寧可咬其他肉,也不願把資金賭在自己沒有優勢的基本面題材上。
既然許多網友喜歡看特例,那容我用特例來勸世...
若吃到這種,就算是瘋狗,夾著尾巴拼命按市價賣,也只能被幹成落水狗。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