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發展篩檢是早期療育非常重要的工作,各縣市的篩檢網絡大致包含了衛生所預防注射、保母系統與幼兒園,其實重點是每個年齡層的孩子接受篩檢的比例是否夠普及?要提高幼兒接受篩檢的比例,那發展篩檢就必須要納入衛生所、保母與幼兒園的定期工作,只要公衛護士、保母與幼兒園老師能夠熟悉篩檢的工具與方法,這樣就可以及早發現疑似發展遲緩的幼兒,因此縣市政府應該定期舉辦人員培訓,並將兒童發展篩檢與通報納入工作流程與考核,這樣才能夠落實兒童發展篩檢!
話說家長可不可以自行幫孩子進行發展篩檢呢?其實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家長要注意篩檢時的重點,家長可以用台北市兒童發展檢核表先幫孩子進行篩檢,首先,請依照題本的指導語來進行篩檢,不管孩子做對了或是做錯了,都要稱讚孩子,讓孩子願意繼續下去,孩子做錯了或沒反應,不要告訴孩子答案或是現場教,因為告訴孩子答案後,再問一次,孩子答出來並不代表孩子真的有那樣的能力,孩子可能只是短期記憶,模仿大人的答案而已,題本上的題目太少了,也不適合拿來在平常生活中特別教,因為教會了這些題目反而可能會掩蓋了孩子某些能力並沒有發展出來的狀況,平常生活中要廣泛的與孩子互動,學習各種領域的能力,當測試時,才知道這些能力有沒有發展出來。
最後是測試時,若心裡面有掙扎,有懷疑,不知道孩子是否有通過時,就當作沒通過,若孩子兩題沒過,或是一題星號題沒通過,趕快帶孩子去聯合評估鑑定中心醫院做詳細的評估,這樣才能確實知道孩子各領域的發展狀況。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兒童 短期記憶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職醫看新聞】~ 鉛中毒
昨天的新聞,一家四口都鉛中毒!目前還在查鉛的來源為何⋯⋯
大家應該會好奇,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可能會碰到鉛,鉛中毒又會有什麼症狀呢?今天來簡單說明一下:
〖生活中鉛的來源〗
鉛水管、顏料、油漆和汽油添加。
不過這些常見的來源,其實都有在努力讓它們消失;
例如:鉛水管
台北市在2015年10月爆發鉛水管事件,引發用水疑慮,台北市長柯文哲下令在2018年底前汰換所有北市鉛管,改以不鏽鋼管,如今提早完工,鉛管正式從台北市消失。
例如:有鉛汽油
環保署由民國1990 年起逐步限制鉛汽油的使用,至 2000 年全面禁用。
例如:含鉛油漆
2018年7月,標檢局規定,以有害重金屬鉛為例,規定室內用的可溶性鉛含量為90 ppm以下,室外用的總鉛含量為600 ppm以下,另部分室外用的總鉛含量若大於600 ppm時,應加註警語(警告:高含鉛量,禁止使用於建築物室內及兒童易碰觸之表面)。
※ 而根據調查,台灣民眾血鉛的平均值,從1980年代的20.1 μg/dL,1990 年代的 7.7 μg/dL,降低至 2009 年的 1.5 μg/dL。
〖哪些職業易暴露於鉛的危害?〗
生活中的避開了,那有哪些職業的風險較高呢?
以下列出高度風險職業:
金屬焊接/切割 (焊料可能含鉛)
鉛冶煉廠/煉油廠/電鍍廠
鉛蓄電池製造、維修及回收
水晶玻璃製造
拆船工人
油漆工、除漆工/拆房子工人 (含鉛油漆)
靶場指導員/彈殼撿拾人員
含鉛油漆製造
汽車散熱器維修 (散熱器可能含鉛)
聚氯乙烯塑料製造 (加入含鉛穩定劑或含鉛色素)
一般來說,工作中會接觸到鉛的勞工,每年都會接受鉛作業健康檢查。
〖鉛怎麼進入身體?〗
A. 呼吸道:
有「研磨」、「加熱」的動作,其中飄散在空氣中的粉塵或金屬燻煙,就會被吸入身體內。
B. 消化道:
這個狀況在目前的職場中很常見,在暴露有危害性的物質之後,沒有洗手或是用餐區就在作業區旁,會容易吃進不該吃的東西。
〖鉛中毒的臨床表現〗
A. 急毒性:
疼痛,肌肉無力,噁心,嘔吐,腹痛,在短時間內吸收大量的鉛會引發休克,急性腎衰竭與溶血。
(是不是都很常見的症狀呀?如果沒有問到暴露史,很難去診斷鉛中毒。)
B. 慢性中毒:
神經系統 → 喪失短期記憶,也會導致手指、手腕或腳踝虛弱 (垂足或垂腕)。高濃度的鉛暴露,會造成腦部受損,甚至會影響到情緒,如:易怒、焦躁不安 ;而腦部的影響,特別在「小孩」容易出現。
腎臟系統 → 腎臟損害外,還會影響到造血功能,產生貧血。
生殖系統 → 懷孕中的婦女若暴露到高濃度的鉛將可能造成流產;而男性暴露到高濃度的鉛則會損害製造精子的功能。
〖如何自保?〗
生活中,如果要幫家中重新粉刷油漆,請選擇不含鉛的環保漆,在除漆時,也記得戴好呼吸道防護具。帶小朋友去公園玩時,遇到有油漆剝落,玩耍後記得洗手。如果家中水龍頭很久了,可以考慮更換,因為除了鉛水管,鉛水龍頭也是很大的問題。
工作中,如果會接觸到鉛,請每年接受鉛作業健康檢查;在工作現場,記得戴好防護具,用餐時手部清潔作好,工作服和家居服記得分開,或是公司願意照顧員工,則工作服由公司統一送洗。
如果還是擔心自己鉛中毒,多數大醫院都有提供自費重金屬檢驗,可以考慮利用。
※ 至於有些媒體猜測會不會是吃中藥,造成鉛中毒呢?基本上,台灣有中藥材邊境查驗管理,GMP藥廠也都有查驗機制,如果不是買一些來路不明的中藥,風險應該是不高。就等最後調查結果吧⋯⋯
兒童 短期記憶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很喜愛游錫堃,但身為漢醫世家的一份子,我必須語重心長的說,台醫這個名字固然好,但不能只想搏名,更重要的是這幾十年來台灣荒廢了藥用植物的栽種,如今七成以上仰賴中國進口。除了進口大量無法檢核農藥成份的原料,也忽略了國際趨勢的法律修正,以利台灣漢醫在原有基礎上創造更友善與優勢的專利藥方研發條件。
以藥用大麻合法化為例,大麻植株中有超過130餘種大麻素,有超過400餘種化合物,而目前很多大麻素及化合物醫學界都還尚未深入研究,單單已獲得肯定的醫學療效就有:#CBD大麻二酚,具有抗痙攣、抗焦慮、抗炎等藥理作用。#CBC大麻色稀,抗炎、抗腫瘤、抗抑鬱、抗真菌、促進大腦生長等。2010年,有研究發現大麻素彼此協同作用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CBC單獨使用具有抗炎效果,CBC結合THC使用抗炎效果更好,除抗炎外,CBC與THC結合使用還具有抗腫瘤的作用。#CBG大麻帖酚,可用為抗生素、可用於治療銀屑病、抗腫瘤、抗抑鬱、止痛等。#CBG大麻帖酚,早在1982年就有研究發現CBG具有抗菌和殺死各種細菌和真菌的作用。1998年,韓國研究人員發現,CBG有效延緩口腔癌細胞的生長。英國的《藥理學雜誌》上也曾發表過CBG在治療前列腺癌細胞會有溫和的抗腫瘤作用。2008年,CBG同樣被測試為可以對抗MRSA 病毒感染。#CBN大麻酚,可刺激食慾、可用為抗生素、可用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潛力藥物、可用於治療青光眼以及具有止痛、抗哮喘、鎮靜等作用。在止痛鎮靜方面,是因為CBN獨特的分子結構可以釋放內啡肽以及通過放鬆血管緊張來緩解疼痛。另外,位於伯克利的陡峰山實驗室曾表明CBN是所有大麻素中最具鎮靜作用的大麻素。意大利研究人員確定CBN可以對抗MRSA感染。#CBDV次大麻二酚,可抗癲癇、抗噁心。#THCV次氫大麻酚,抗驚厥、減肥、具有神經保護作用。英國伯克希爾哈撒韋的研究人員進行動物實驗證實THCV有抗驚厥作用,美國亞利桑那州C4實驗室發表研究論文表明其具有減少新陳代謝的作用。此外也有研究人員稱抽THCV含量高的大麻,可能有助於減少一些短期記憶和言語功能障礙。#△8-THC、△9-THC屈大麻酚,能刺激食慾、抗噁心。早在1995 年,8個2至13 歲之間患癌症的孩子在化療過程中服用△8-THC,孩子們減輕了噁心、嘔吐症狀,△8-THC也並沒有對兒童產生任何精神作用。
以上這些只是眾多大麻素其中少數幾個元素已知的藥效、而大麻素也是迄今為止唯一被證實有助抑制危害全球人類最大疾病—失智症的重要藥劑成份。
國際阿茲海默症協會ADI 在2019年估計全球有超過5千萬名失智者,到2050年預計將成長至1億5千2百萬人。 全世界每3秒新增1名失智症患者,2018年國際失智症協會推估全球有5千萬失智症患者,到了2050年將高達1億5200萬人。 2018年底台灣65歲以上老人失智症盛行率約為7.86%,加上年輕型失智者,推估全台超過28萬失智人口,而2065年將逼近90萬人。
目前失智症相關成本為每年一兆美元,且至2030 年預計將增加一倍。
泰國曼谷郵報報導,在國民議會審議該法案時,它以166票贊成、13票棄權獲得了壓倒性的支持。2018年12月25日,泰國政府正式批准大麻藥用和研究使用。初期開放北部6省特定區域種植大麻,主要供紡織、製藥、化妝品等使用,預計3年後檢討成果。使泰國成為管控大麻最嚴厲的亞洲國家中,第一個通過大麻藥用合法化的國家。
台灣人在學習中國人阿Q的表面精神致勝術之前,是否該先好好的審視一下如何先強化自身的本質?
#華殖政權來之前原本就是叫漢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