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獎贈書活動】《#跨能致勝》x2本
📚這是一本我2020年至今最喜歡的書,它有故事、有理論、有溫度,用廣闊的視角和獨到的觀點,帶人們領略「在這個越來越需要超級專業化的世界中,如何獲取和培養跨界能力、體驗多樣化、探索跨學科的領域?」
✍️閱讀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range-book/
【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我對《跨能致勝》這本書產生興趣,是因為艾爾文在這本書還沒翻譯成中文的時候,就在這支YouTube影片裡向大家推薦。當時我馬上去Audible有聲書找了英文版來聽,當下就已經很喜歡這本書。最近采實文化推出了它的中文版,讓我更毫不猶豫地收藏下來。
我之所以這麼喜歡這本書,是因為作者用許多精彩的案例故事,破解人們對「傳統成功方式」的迷思,強調另一種發展路線「跨領域、廣泛接觸、水平思考」,是這個時代裡更有競爭優勢的方法。這種能顛覆舊觀點,又帶來思考衝擊的書,最讓我為之著迷。
【這本書在說什麼?】
在讀這本書之前,如果你知道作者的背景和經歷,你可能會對書中的故事更有感覺。這本書的作者是大衛.艾波斯坦(David Epstein),他曾在知名雜誌《運動畫刊》擔任資深作家,曾經研究無數頂尖的運動員,試著理解為什麼有些運動員就是生來比別人優秀。
他在前一本書《運動基因:非凡競技能力背後的科學》,探討「基因」如何影響這些運動員的能力、動機、和持久力。他歸納成三個因素:「適合運動類型的體態」、「高耐受度和持久力的心理與生理條件」、「生活在特殊地理環境的優勢」。
最讓人玩味的是,在他研究這些「先天」基因帶來的影響的同時,也逐漸發現了原來還存在其他「後天」的因素,對人們的發展和成就,同樣會帶來決定性的影響。除了原本的運動領域之外,他延伸探討了音樂、文學、商業、科技等領域,歸納出一個嶄新的思維。
這就是他的新書《跨能致勝》要傳達的觀念:比起傳統認知的「盡早鎖定單一興趣、刻意練習、鑽研專業深度」,退一步來看,「廣泛經驗、多元涉獵、觸類旁通」也是另一種後天成功的關鍵要素。
【刻意練習不是「唯一」的成功之道】
作者從兩個體壇的故事,替這本書揭開序幕。
第一個男孩在七月大的時候,父親就給他一支推桿,十月大的時候就開始模仿高爾夫球揮桿姿勢。三歲時學會了沙坑救球的方法,八歲首次贏過父親。他長大後成為了高爾夫球界的傳奇,是「盡早開始刻意練習」的標準典範。
第二個男孩則大不相同。他在兒時跟父親打壁球,還學了滑雪,拳擊、游泳和滑板。他漸漸地愛上球類運動,籃球、手球、網球和桌球,只要有球都行。他最後在足球和網球之間選擇了網球,在十四歲時進入瑞士國家網球中心接受訓練。他成了網球界的傳奇,也是「跨能致勝」的典範。
第一個男孩的故事,符合我們認識的常理,盡早開始栽培孩子,讓他贏在起跑點,透過高強度的刻意練習,成為領先眾人的專業好手。第二個故事則不太容易歸納,看似走了許多曲折的彎路,在各方面都涉獵過後,才在較晚的時候選擇自己的天命。
作者認為:某些專業領域的確需要第一個男孩這樣及早起步、專心致志的人,但是我們也需要更多向第二個男孩一樣,廣泛涉略、經驗多元、觀點多樣的跨領域人才。
不知道你猜到了沒有?第一個男孩名叫老虎.伍茲。第二個男孩名叫羅傑.費德勒。
【1.創造力和三分鐘熱度的關係】
這本書的主題和內容乍看之下,是在和《刻意練習》跟《恆毅力》唱反調,但其實並不是這樣。作者給我們一個更宏觀的視野,人生應該是多元且豐富的,他鼓勵我們「先接觸各種方法,之後再鎖定目標,系統性學習,大量投入練習」。最具有創造力的跨能人才,往往是先廣泛、再深入。
人生的前期階段,尤其是學齡前到上學後,這段時間應該開放孩子探索,鼓勵多方嘗試,從廣泛的學習中尋找自己真正的興趣。尤其現在數位科技當道的年代,所有的資訊流通非常快,讓這種學習的方法有了飛躍式的成長。
以前強調一個人要在某個領域非常專精,那是因為資訊和知識或許流通度不夠高,跨出了自己領域之外,要吸收到優質跟精煉過的知識,是很不容易的。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知識唾手可得,諸如紙本和電子書、線上課程、優質媒體,資訊越來越流通。
我很喜歡的《心流》這本書的作者米哈里曾經說過:「最具創造力的人,能看到各領域之間被其他人所忽視的連結。」因此,掌握到箇中學習訣竅的人,就能像海綿一樣快速吸取各種知識,刺激腦內思考,建構出跨領域的思維。
如果你的興趣很廣泛,就利用這種三分鐘熱度的動力「多推自己一把」。對學日文有興趣?與其隨便學學,不如設定目標考過N5初級檢定。不要只停留在蜻蜓點水式的涉略,這不足以讓你體會各項興趣是否適合自己,也無法培養出足夠的洞見。行動才是關鍵,創造力是透過行動而催發。
人是透過實際行動發覺可行性,例如不斷嘗試新鮮事物、建立嶄新網絡、尋覓全新典範。
【2.別擔心晚起步,該擔心的是停滯不前】
如果你在求學階段或職場環境中,總是感覺到一股「落後別人的焦慮」,你可以讀這本書瞭解如何化解這股焦躁。作者提到一句《大器可以晚成》書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你要跟昨天的自己比,而不是比你年輕的那些、跟你人生軌跡完全不同的人比。」
作者舉網球傳奇費德勒和印象派畫家梵谷的故事為例,說明起步晚並非劣勢,反而造就他們最後的成功。他們從經驗中,變得更懂這一條路是否符合自己。你該關注的是「當下」的自己,是否在選擇的路上盡了全力?關鍵不是避免落後,而是避免自己停滯不前。
此外,作者引用《黑馬思維》書中的看法,探討跨能人才善於「關注短期計畫,放棄長期計畫」的討論,也讓我有所衝擊。在我讀過的經典商管書《與成功有約》裡面,我始終無法忘懷「以終為始」這個以終點計畫為起跑點的概念。
然而,作者卻鼓勵我們放棄長期計畫?我仔細思考這兩種觀點的矛盾之後,有了不同的體悟。的確,在這個越趨快速的年代,現在連十年後的工作和生活型態都難以想像,我們更無法準確預測、也無法完美規劃自己的人生終點。
因此,我認為這裡的「終」,指的是一種「價值觀」的終點,例如誠信、正直、助人,這種不會隨時間而改變的特質。關於短期計畫,則是在依循自己價值觀的前提下,努力把握當下「最好」的機會做出最大的努力。別擔心晚起步,待擔心的是走在偏離終點的路。
你該比較的是今日與昨日的自己,而非那些與你截然不同的年輕人。
【3.這個世界不缺專才,更有價值的是…】
你從書中會讀到許多跨領域、多元涉略的好處,但是具體而言,套用到我們自己身上的「好處」是什麼?在我自己反芻這本書的過程中,想起一個作者沒有特別著墨,我卻認為非常值得一提的關鍵字:「稀缺性」。跨領域的具體好處,就是提高自己的稀缺性。
舉個例子:一個化學老師除了鑽研自己的專業之外,如果還具備高超的演說技巧,就成了化學名嘴。若具備寫作技巧,就成了化學名嘴兼作家。如果還具備一些網路數位技能,就成了網紅型化學名嘴作家。隨著不同領域的拓展,他會成為非常稀少的人才。
也就是說,當你在某一個領域超越50%的人並沒什麼了不起,但是當你在兩個領域都超越了50%的人,你就成了綜合這兩個領域前25%的人。以此類推,當你在五個領域都超越一半人的成就,你就能成為前1.6%的領頭羊(50%^5=1.6%)。
對一般人而言,最困難的地方是「動手開始」和「堅持達到初步成果」。但當你瞭解到在不同領域「勝過一半的人」與「稀缺性」帶來的具體優勢時,這股克服挑戰的動力就會越顯強大。只要投入適當的心力,再踏出舒適圈一些,要勝過50%的人並非難事。
因此,若你很掙扎於成為前1%的專家,不如換個角度想想,運用跨領域的思維方式,去達成另一種類型的前1%。「跨能」帶來的是無比強大的「乘法效應」,具體表現就是你在這個社會上的「稀缺性」,進一步提高了自己獨特的「價值」。
重點是明白「放棄」到底屬是於失敗的半途而廢,還是成功的另闢蹊徑。
【後記:跨能致勝的最佳武器——閱讀】
在整本書中,作者討論了許多跨能人才的精彩經歷,那麼,回到我們本身,又該如何改變自己呢?你或許會想,我明天就換工作好了?我明天就開始學別的東西好了?這當然是一種方式,但我認為廣泛地「閱讀」,是很常被忽略的重點之一。
股神巴菲特的合夥人、以多元思維模型聞名的查理.蒙格,曾在《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書中說過,當你開始學習三個以上跨學科的領域,就能進一步刺激思緒、建構多元的思維。蒙格先生學習跨學科領域的方法?就是廣泛地閱讀。
在公共衛生領域富有盛名的卡薩瓦德博士曾說:「每天都要讀一點自己專業領域之外的書。而大多入數人會說:『我沒有時間讀那些書。』我說:『不,你有時間,而且這件事重要多了。』你的世界會變得更遼闊,或許在某個時機點,你就能將這些看似不相關的事情連結起來。」
閱讀可以讓你短時間吸收別人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歷練精華,培養不同角度的視野。我們沒辦法活過一百遍,但你可以讀過一百本書。如同作者所說:「最成功的策略是能把乍看不同的各種情況連結起來,看見深層結構的相似之處。」
閱讀,是你最好的跨能起點。
【抽獎辦法】感謝 采實文化
1、抽出「2本」《跨能致勝》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是認為通才和專才,何者具有優勢?為什麼?例如:「我認為通才具有優勢,因為懂得整合不同領域的資源」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08/11(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2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08/13(四)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
像頂尖運動員一樣思考心得 在 啟點文化 Turn-Key Solutio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天聽一點 #787】限制你的,是你的大腦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僅剩五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無論我們面對工作,還是生活裡面的挑戰,你覺得決勝的關鍵,是在於你的「技術跟能力」,還是在於你的「思維跟信念」?
最近我重讀了一本書喔,是《蘋果橘子思考術》。它的作者呢,就是大名鼎鼎的李維特。大家最認識他的作品就是《蘋果橘子經濟學》。
然而在《蘋果橘子思考術》裡面有一篇文章,談到的就是決勝的關鍵就在大腦。他談到了一個人喔,叫小林尊。
小林尊呢,他本身是一個世界級的大胃王;可是呢,只要你見過他,你就會發現他是一個個子很小的日本人。
如果單就外型來看的話,你會覺得這個人跟「大胃王」一點關係都沒有;可是呢,對小林尊來說,大胃王比賽絕對不只是多吃一點、吃得快一點而已。
對他來說是一種特殊的運動操練,儘管對多數人來說,這種運動其實蠻惡心的;但是呢,只要是回到運動跟競賽的操練,它就會需要特殊的訓練跟策略,甚至於是身心這方面的鍛鍊。
所以他就提到多數人在面對大胃王比賽,他滿頭滿腦就在想,我如何能夠吃更多的熱狗?
然而小林尊提出了不一樣的問題,他問自己:「我如何能夠讓熱狗變得更容易吃?」;因為這樣的思維哦,他就屢屢的破紀錄。
可是在破記錄的過程當中,他滿足於那個記錄的數字嗎?並沒有,他每一次都覺得那是不夠多的,他不只是可以再突破自己的記錄,他甚至於會讓記錄的數字加倍。
如果你稍微在腦子裡視覺化一下,他每一次在比賽裡面吃的熱狗、麵包,先不要說他在多短的時間之內吃完;你想想看這樣的東西,如果來個25份,那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呢?
所以可想而知哦,小林尊在心中認定吃熱狗麵包這件事情,一定是跟你我有很大的不同。
科學家喔在最近的實驗裡面就發現,就算是頂尖的運動員,也可以靠著基本上是對他們自己說謊,來騙他們自己進步。
有一個實驗是這樣子做的,自行車的選手被要求用最快速度,去踩4000公尺的室內健身腳踏車;接著呢,他們一邊看自己先前踩腳踏車的樣子,再踩一次。
然而他們所不知道的,就是研究人員他們調快了先前的影像;但是呢,自行車選手還是可以跟得上那影像畫面的速度跟節奏,因為這樣子而超越了他們自己,原本以為自己能做到的最快速度。
其實有一位很有名的英國的神經科學家,叫羅傑.班尼斯特。他就說喔:「關鍵的器官是大腦,而不是心臟或者是肺部。」
而班尼斯特本人,除了是神經科學家的身份之外,讓別人最廣為周知的,就是他是以不到四分鐘的時間,跑完一英哩的史上第一人。
所以呢,回頭想想我們自己喔,我們每天都面對很多障礙,包括身體的、經濟的、時間上的各種障礙;有的障礙的確是存在的,但是其它的障礙,則是我們自己「認為」的障礙。
比如說,我們預期某件事情能夠運作得多好、有多少的改變,算多大的改變?或者是哪種行為是可以接受的,或者是夠格的?
如果你下次碰到這樣的障礙,特別是那些大家都這麼以為,其實也沒有任何人真的去質疑,或檢驗的這些障礙。
有人告訴你「你不行,不可能」的時候,這時候請你忽略它,運用自己的想象力,配合自己的實踐,我相信有很多可能性,就是這麼創造出來的。
在我們的人生裡面喔,解決那麼多的問題已經很難了,如果你事先就已經先決定自己做不到,那只會難上加難,不是嗎?
所以有一句話不是這麼說的嗎?「限制你的不是事實,而是你的想象力。」;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並且把它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無論是YouTube,還是Podcast,我們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在這邊跟你分享一個我們近期的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
如同今天內容談到的,其實限制我們的是我們的大腦、我們的想法、我們的想象;其實我們面對財富的時候也是如此。然而這些限制性的想法,往往來自於我們原生家庭所帶來的。
【理財心裡學】這一門課,就是陪伴你回到你的原生家庭,帶給你觀念跟信念的影響;從而去找出適合你自己調整的方式,讓你的過去,不會限制你未來在財富的累積,從而由你的內在培養出富有的體質。
【理財心裡學】這一門課,最後的優惠期限,在2月29號的晚上12點;所以如果你還沒有加入的話,歡迎你把握這最後優惠的期限!
期待呢,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像頂尖運動員一樣思考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僅剩五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無論我們面對工作,還是生活裡面的挑戰,你覺得決勝的關鍵,是在於你的「技術跟能力」,還是在於你的「思維跟信念」?
最近我重讀了一本書喔,是《蘋果橘子思考術》。它的作者呢,就是大名鼎鼎的李維特。大家最認識他的作品就是《蘋果橘子經濟學》。
然而在《蘋果橘子思考術》裡面有一篇文章,談到的就是決勝的關鍵就在大腦。他談到了一個人喔,叫小林尊。
小林尊呢,他本身是一個世界級的大胃王;可是呢,只要你見過他,你就會發現他是一個個子很小的日本人。
如果單就外型來看的話,你會覺得這個人跟「大胃王」一點關係都沒有;可是呢,對小林尊來說,大胃王比賽絕對不只是多吃一點、吃得快一點而已。
對他來說是一種特殊的運動操練,儘管對多數人來說,這種運動其實蠻惡心的;但是呢,只要是回到運動跟競賽的操練,它就會需要特殊的訓練跟策略,甚至於是身心這方面的鍛鍊。
所以他就提到多數人在面對大胃王比賽,他滿頭滿腦就在想,我如何能夠吃更多的熱狗?
然而小林尊提出了不一樣的問題,他問自己:「我如何能夠讓熱狗變得更容易吃?」;因為這樣的思維哦,他就屢屢的破紀錄。
可是在破記錄的過程當中,他滿足於那個記錄的數字嗎?並沒有,他每一次都覺得那是不夠多的,他不只是可以再突破自己的記錄,他甚至於會讓記錄的數字加倍。
如果你稍微在腦子裡視覺化一下,他每一次在比賽裡面吃的熱狗、麵包,先不要說他在多短的時間之內吃完;你想想看這樣的東西,如果來個25份,那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呢?
所以可想而知哦,小林尊在心中認定吃熱狗麵包這件事情,一定是跟你我有很大的不同。
科學家喔在最近的實驗裡面就發現,就算是頂尖的運動員,也可以靠著基本上是對他們自己說謊,來騙他們自己進步。
有一個實驗是這樣子做的,自行車的選手被要求用最快速度,去踩4000公尺的室內健身腳踏車;接著呢,他們一邊看自己先前踩腳踏車的樣子,再踩一次。
然而他們所不知道的,就是研究人員他們調快了先前的影像;但是呢,自行車選手還是可以跟得上那影像畫面的速度跟節奏,因為這樣子而超越了他們自己,原本以為自己能做到的最快速度。
其實有一位很有名的英國的神經科學家,叫羅傑.班尼斯特。他就說喔:「關鍵的器官是大腦,而不是心臟或者是肺部。」
而班尼斯特本人,除了是神經科學家的身份之外,讓別人最廣為周知的,就是他是以不到四分鐘的時間,跑完一英哩的史上第一人。
所以呢,回頭想想我們自己喔,我們每天都面對很多障礙,包括身體的、經濟的、時間上的各種障礙;有的障礙的確是存在的,但是其它的障礙,則是我們自己「認為」的障礙。
比如說,我們預期某件事情能夠運作得多好、有多少的改變,算多大的改變?或者是哪種行為是可以接受的,或者是夠格的?
如果你下次碰到這樣的障礙,特別是那些大家都這麼以為,其實也沒有任何人真的去質疑,或檢驗的這些障礙。
有人告訴你「你不行,不可能」的時候,這時候請你忽略它,運用自己的想象力,配合自己的實踐,我相信有很多可能性,就是這麼創造出來的。
在我們的人生裡面喔,解決那麼多的問題已經很難了,如果你事先就已經先決定自己做不到,那只會難上加難,不是嗎?
所以有一句話不是這麼說的嗎?「限制你的不是事實,而是你的想象力。」;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並且把它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無論是YouTube,還是Podcast,我們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在這邊跟你分享一個我們近期的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
如同今天內容談到的,其實限制我們的是我們的大腦、我們的想法、我們的想象;其實我們面對財富的時候也是如此。然而這些限制性的想法,往往來自於我們原生家庭所帶來的。
【理財心裡學】這一門課,就是陪伴你回到你的原生家庭,帶給你觀念跟信念的影響;從而去找出適合你自己調整的方式,讓你的過去,不會限制你未來在財富的累積,從而由你的內在培養出富有的體質。
【理財心裡學】這一門課,最後的優惠期限,在2月29號的晚上12點;所以如果你還沒有加入的話,歡迎你把握這最後優惠的期限!
期待呢,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d7_opr3SU8/hqdefault.jpg)
像頂尖運動員一樣思考心得 在 新書《像頂尖運動員一樣思考》鍛鍊五大心理工具,克服各種挑戰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作者:諾爾.布里克(Noel Brick)史考特.道格拉斯(Scott Douglas) 我們都知道, 頂尖運動員 的成就不是只靠天賦,更是努力的結果。但你可能不知道, ... ... <看更多>
像頂尖運動員一樣思考心得 在 A-Too夜讀ep33 : 像頂尖運動員一樣思考/諾爾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無論你的目標是什麼,都可以 像頂尖運動員一樣思考 ,全面提升你的能力值,成就你想要的人生!這套心理工具人人都可培養,只要你 像頂尖運動員一樣思考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