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馬文化 新書分享:《#你是我最艱難的信仰:#凌性傑詩文選》※
凌性傑〈La dolce vita〉
──義大利文,「甜蜜生活」之意
為我親愛的那人而作
我也會在生活的此地說他國的言語
讓唇齒輕輕開啟威尼斯與天空
陽光下橫掛著棉繩晾曬那些
一再被生活穿上又脫掉的身體
那些笑聲隔著門窗閃耀
玫瑰盛開一天有好多次
在臂彎所及開始一天兩個人
我要去哪裡?我們要往哪裡去?
兩種問法都教我們的人生離題
花園裡的歧路使我對你充滿鄉愁
除了眼前所見,我們已然一無所知
那是我和你之間,也是我們之間
一個世界瀰漫水霧
還有模糊的香氣
這時候如果沒有我,你要去哪裡?
如果我忘記你,無法分辨什麼是
生活、什麼是日常,什麼是去去就回
你願意為我把那些過往的事物一一
命名並且貼上重新使用的標籤嗎?
讓我無知的快樂著,想像世界靜止
同一時間做同一個人你也願意嗎?
你不是我的、我也不是你的他人
雖然有時兩個人不代表我們
但是用皮膚就可以理解所有
形而上的問題,至於形而下的疑慮
則在不斷起伏辯證的左胸底
我伸舌舔著單球冰淇淋
那是整座佛羅倫斯,文明的天氣
或者歷史的陰雨。當我們
並肩走向一個叫做未來的地方
教堂頂端又傳出信仰與鐘響
我只是這樣一個人信你不疑
在我們的境內有一種神祕
有一種美好的抵達我不想忘記
我們翻譯著彼此,做著同樣的夢
有一把鑰匙可以打開所有的門
生活的甜蜜不在他方而在這
當下,讓我用聲音用簡單的思想
蓋一棟房子叫巴摩蘇羅,意思是
思慕太陽。哪裡都不想去了
就在這裡,餐桌上擺滿理想
我甘心在這裡把一生用完
就是在這裡,在睡眠之前
還有一點遙遠的光與暗
讓世間萬物安安靜靜
各自找到各自的房間
⠀⠀⠀⠀⠀⠀⠀⠀⠀⠀⠀⠀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
#凌性傑 創作
#李蕪 襯圖(使用之背景照,亦為個人所攝)
※本篇曾獲第一屆「#林榮三文學獎」(2005年)新詩二獎,現見於《你是我最艱難的信仰:凌性傑詩文選》(木馬文化,2021年5月5日)
※出版社粉專 木馬文化 ECUS Publishing House
※《你是我最艱難的信仰:凌性傑詩文選》(引自書介)
「這本書可能是時間的咒語,也可能是一封長長的手寫信,寫給我所相信的人事物。」──凌性傑
凌性傑絕版多年的第一本詩集《#解釋學的春天》充滿實驗性,挑戰既成的文類規範,破壞語法規則,刻意化身鳥獸蟲魚,替牠們說話。這本詩集於二〇二〇年底入選《文訊》的「21世紀上升星座:1970後台灣作家作品評選」評選名單。詩人羅智成的評語:「凌性傑是充滿矛盾,並容易讓人誤解的詩人。……他的作品優美、迷人,節奏舒緩,似乎有耽美的傾向,但如果穿透他真正擅長的,對意識邊緣各種動靜的掌握,以及那些並存於華麗語法的矛盾指涉,便可以更進一步,來到真正的他隱藏的地方,領受到他對於生命本質無奈的認知與淡淡的哀傷。」
本書從凌性傑一九九一到二〇二一的作品中精選出五十首詩,十八篇散文,從十七歲的少作,到絕版的夢幻詩作,更有從未收錄的全新創作。內容分為五卷,亦是凌性傑寫作長期關注的五大面向。卷一「你是我最艱難的信仰」是愛的理由充滿。卷二「寂靜之光」思索生命難題與課題。卷三「希望或失望的淚水」多選自首部詩集《解釋學的春天》,以動物眼光觀看世界。卷四「關起來的時間」作品多半來自生活觸發。卷五「一個人守著文明的道理」是思索確切,文明的道理。新作則散落於各卷之中。凌性傑說:「書名中的那個『你』是多義性的,可能是不同人物,或我私心指涉的誰,也或許不存在現實世界,是我信仰的神或其他,甚至一種概念,詩與美,或對文字的想像。真正艱難的,其實是『相信』。」
※凌性傑
高雄人。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班畢業,東華大學中文所博士班肄業。現任教於建國中學。曾獲台灣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時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著有《男孩路》、《島語》、《海誓》、《自己的看法》、《彷彿若有光》、《陪你讀的書》、《文學少年遊:蔣勳老師教我的事》、《慢行高雄》、《年記1974:飄浮的時光》等。編著有《九歌一〇八年散文選》、《2018臺灣詩選》、《青春散文選》(吳岱穎合編)、《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楊佳嫻合編)、《人情的流轉:國民小說讀本》(石曉楓合編)、《另一種日常:生活美學讀本》(范宜如合編)等。
※感謝木馬文化及其聯絡人毓純。另,詩聲字社群首任召集人李蕪曾為凌性傑東華深造時期之學弟,本身亦是多年粉絲,能夠分享這本詩文集,備感榮幸。
備感榮幸教育部 在 邱毅『談天論地話縱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黨在這次選舉的受關注度越來越高,不僅是幾個綠媒鎖定的目標,我更是目標中的焦點。
最好笑的是綠黨和綠媒,他們攻擊我的題材是我在上海交大擔任所長,還大張旗鼓的撻伐我,要中選會查辦我,教育部還隨之起舞。我雖然備感榮幸,但也忍俊不住有三點回應:
一是我擔任的是「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學院」,而且是「不支薪的榮譽職,行政工作概由執行所長負責」,再者此項榮譽職聘期為三年,自2012年至2015年,現在早已聘期屆滿,只是學校官網還用我來做宣傳,就如同高成炎是綠黨創始人一般。
二是有人想為其父親在大陸出書,但為大陸官方所拒,惱羞成怒之餘,不敢攻擊大陸官方,竟莫名其妙咬上我蹭熱度,我原不想理會,但實在鬧的太不像話,因此已於周四委託陳麗玲大律師正式提告,交由司法調查真相。
三是教育部胡扯上海交大是被禁止任職的大陸高校,請問這是那一年的規定?應該是蔡英文執政以後的事吧,那至少也在2016年以後,法律規定不溯及既往,我的職位既是榮譽職,聘期又已於2015年屆滿,干民進黨的教育部何事!
最後還有個建議,依綠黨的邏輯,貴黨創始人高成炎自曝與向心的「中國趨勢」談及地熱投資,金額高達五億港幣。蔡英文和綠媒依「共諜王立強」的指控,指向心為其上線領導,中國趨勢為共諜大組織,而向心夫妻已被列被告,並遭境管,因此高成炎應是共諜滲透的對象,《反滲透法》一旦通過,也該溯及既往,究辦高成炎和綠黨?
不過,還是感謝綠黨和綠媒在百忙之中還鎖定我,替我維持住熱度不墜,也助攻新黨,順利突破百分之五的政黨票門檻!
備感榮幸教育部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向山致敬」,山岳政策與公民運動的里程碑 》
今天在行政院舉辦的這場記者會,很榮幸能受邀參與,和多位曾一起為山岳政策努力發聲的前輩們,一起見證這場由蘇貞昌院長、張景森政委等人所主導的,台灣山岳政策革命。
「山,是大家的;山,是台灣的;我們要向山致敬。」
蘇院長以這段話為引子,帶出了「開放」、「透明」、「服務」、「教育」和「責任」的五大主軸(詳見文末p.s.1 ),宣示台灣未來國家層級的山林經營目標與展望,也透過媒體的記錄與播送,更加強化了這份改革的決心。
會場內瀰漫的,是期待,與欣慰。
今天的登山代表致詞也很精彩:
崔祖錫的登山聖殿崔祖錫
冒險精靈的李美涼
中華山岳理事長 黃楩楠
中華健行理事長 黃一元
登山補給站的蔡及文
從祖錫提到台灣山岳多樣性、美涼姊的對山岳政策改變的期盼與驚喜、兩位黃理事長縱貫古今的眼界分享與未來展望、到及文哥再次提起當今搜救法制面的改革必要,幾乎全方位的描繪出了我對台灣山岳環境經營的願景。
除了黃楩楠理事長較為不熟外,其餘四位和我都是互相認識的朋友,也是在山岳政策議題上的戰友,所以當我坐在台下聽他們一位位分享時,就好像這幾年來,每一次的封山、自治條例惡法與搜救議題討論與遊說的日子,一幕幕從眼前閃過一般。
那真的,很感動。
集眾多前輩共同努力、更多的人的關心與討論下,台灣的山,終於從封閉,走向開放。而且不只山,水域、岩場,不可能不比照辦理,只要我們持續的關注、討論、監督、遊說。
曾經,反對黑山的我們,被社會嘲笑、被唾棄違法。
如今,團結一心的我們,讓行政院長,
願意為山林、為開放背書,讓登山終於不再可能是一件「違法」的事。
這是何等珍貴的事?
一顆名為民主的果實,就此熟成。
各位啊... 記得我曾說過的,假如有那麼一天,我們需要挺身,為自由而站出來的話,我願意嗎?我們已經等不到那一天了呀!
我知道你可能會說,
陽明山還在封溪、
壽山還在封岩封洞、
蚯蚓坑還在封溪、
東北角又要封海岸了...
對,這些我也知道。但你知道嗎?
今天由最高行政長官宣示的開放,
是我們能夠用以監督基層機關的最充分理由。
因為這些濫權封閉的下級單位,都是有主管機關的。
你敢封?沒關係,我們光用講理的、向上級陳情的,就足以讓他們備感壓力。那種基層機關愛怎麼封就怎麼封,你們拿我沒轍的迂腐過往,已然離我們而去。
台灣,正在往前走,以堅定而穩健的腳步。
-
要感謝的人,實在是太多太多。從蘇院長、張政委、林華慶局長,到默默在這條路上努力耕耘付出的眾多山岳前輩們,再到每一位願意耐心看完各種山岳議題討論、與動手分享的你,全部,都是推動這場山岳政策改革的最大功臣。
我由衷的感謝每一位長官、前輩,與在座的你。
今後,讓我們繼續監督基層單位,是否依然走在這場山岳改革開放的路上吧!首先,就從關注自治條例惡法是否全數撤回或者修正、還有無用的登山險砍掉重練開始吧!(宜蘭縣,登山自治條例這麼明顯的惡法,你們當真要訂?這麼急著羅織罪名給求援者,再喊著登山安全的幹話,是一件正義的事嗎?)
過了這個里程碑後,讓我們一起在這座改革的大山上,繼續努力走下去!
---
後記:
今天我以一個28歲的青年,成為一個受邀主體參與記者會——全場最年輕的受邀「單位」(最年輕的受邀者是健行筆記小編盼盼,小我1歲XD),這本身就是一個網路奇蹟,由看到這邊的你所親手製造。
我坐在那裡,長得根本就是某單位的小編,又或者是誰的助理,不認識我的人根本不會想來跟我寒暄(但這也挺好的,我有需要找誰再去拜會就好),每一個受邀者都幾乎大我至少10歲起跳,這種不和諧的畫面,非常的不可思議、非常超現實。
如果不是你們的關注與認同,今天我不可能在那裡。我真的非常榮幸,能受到大家的委託與信賴,進到最核心的區域,去關注、去監督、去批判、去理解、參與討論、最終凝聚成共識,推動環境的進步。
雖然說過很多次了,但我仍要在這個小段落再一次的跟一直以來支持著我的你們說:「謝謝你們,真的,謝謝。」
謝謝你們願意把力量借給我,匯聚成一股政府願意傾聽的聲音,成為一個方便的傳聲筒,建立起與政府溝通的管道,讓改變,再也不是癡人說夢。
不要再覺得網路上討論都是怨天尤人、不會有用了。
看看我們的山岳政策,國家機器不就動起來了嗎?
想要改變?
沒問題!
首先,就從按讚與分享開始吧!
讓我們繼續抱著讓山林更好的初衷,一起走下去吧!
---
p.s.1
開放山林五大政策主軸內涵
「開放」為「開放山林,簡化管理」,政府不應該以危險為理由,限制人民走進山林,各山域除國安及生態保育區外,以全面開放為原則,依《國家安全法》所劃設的山地管制區,亦持續檢討和縮減。具體措施如,林務局轄管所有林道全面開放、管車不管人;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全面取消登山能力或經驗證明審查,改以申請人線上自行檢核方式辦理;進入各類核心生態保護區和山屋住宿,申請截止期限縮短為5天前。整體而言,大幅簡化入山、入園及山屋申請程序及條件,提供國人開放便捷的登山環境。
「透明」為「資訊透明,簡化申請」,預訂今年11月啟用一站式申請平臺,整合現行國家公園入山入園線上申請系統、林務局山屋申請系統及警政署入山管制區申請系統,並可隨時查閱申請情形,達到作業簡化、訊息公開及便民的目標。此外,亦推動山林政策網路參與,歸納山友需求並蒐集公眾意見,以使用者導向優化申請介面。
「服務」為「設施服務,便民取向」,包括山屋改善、步道及牌示系統改善、全面劃設營地及改善山區通訊品質等。內政部及農委會預計於年底前完成23座山屋的設備提升,並規劃5年內新(改)建12座、整建23建山屋;步道改善方面,於109年底前完成78條步道整體維護及牌示設備檢修;全面劃設營地,提供59處高山露營地,每日最多1,514人使用;山區通訊改善,玉山北峰行動通訊基地台於今年啟用,未來將逐年提升山區行動通訊品質,以利山難救助效能。
「教育」為「登山教育,落實普及」,從社會教育及學校教育雙管齊下,教導並鼓勵大眾及學生親近山林、走進山林、淨化山林。教育部今年在上百所學校推動山野教育計畫,亦鼓勵高中以下學校自行規劃系統性之戶外教育課程活動,學習冒險犯難精神,擴大教學場域,連結生態及環境教育;社會教育部分,林務局與各機關已共同推行無痕山林運動,教育部體育署每年結合登山月系列活動,宣導傳播各種登山知識、技能,提升民眾具備登山素養。交通部觀光局也將2020年訂為脊梁山脈旅遊年,在海外推廣臺灣登山觀光。
「責任」為「責任承擔,觀念傳播」,法務部已提出《國家賠償法》修正草案,落實登山自主管理、責任承擔的觀念;內政部消防署正與各縣市政府協商,朝鼓勵開放、統一標準的原則,修正登山管理自治條例;此外,金管會及產險公會正研議推動更符合登山者需求之保險商品,為登山者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資料來源:教育部體育署新聞稿)
---
p.s.2
誰說戶外品牌穿到正式場合會很奇怪?
我身上都是啊XD 重點是產品線,不是牌子啦~
上衣:NORRØNA (老人頭)svalbard cotton
褲子:Fjällräven (小狐狸) Greenland Jeans Regular
鞋子:美國買的踢不爛
---
p.s.3
蘇貞昌比我想像的還要...可愛...(欸
備感榮幸教育部 在 搶救教甄國文特訓粉絲團- Q&A 「備」受?「倍」受?... 的推薦與評價
其實教育部重修國語辭典兩句例句要表達的意思是不同的,稍不辨識就會產生「備」和「倍」通用的假象。 *正本清源(一)「備」釋義: 「備」的意思是盡、全 ... ... <看更多>
備感榮幸教育部 在 [俳句] - 看板haiku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你觸碰我或是不觸碰我 都讓我備感懷念。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3.154.18
唔,因為這個我不小心去google了一下XD
-
以下原文出處( https://0rz.tw/yy4h1 )
「備感」vs「倍感」
備感:感是動詞,所以備是副詞。教育部重編國語詞典:盡、皆,完全的意思。禮記‧月
令:「乃命冢宰,農事備收。」
倍感:感是動詞,所以倍是副詞。教育部重編國語詞典:更加、益增。如:「勇氣倍增」
、「倍受恩寵」。 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
思親。」
倍感親切:更加倍的感受到熱情懇切。如:「在國外旅遊時,遇見國人總是倍感親切。」
QUENCY:基本上兩種的解釋都通。
查網路意見:
『倍感』(倍受)是說『更加感到』(更加受到),『格外感到』(格外受到)。例如『倍
感親切』是說更加感到親切,『倍受煎熬』是說更加受到煎 熬,『倍感』(倍受)中的『
倍』是『加倍』、『更加』、『格外』的意思。
『備感』(備 受)是說『受盡』,例如『備感欣慰』是說感到非常欣慰,『備感幸福
』是說覺得很幸福,『備受關注』說的是受到普遍關注。『備受』(備感)中的『備』是表
示 全面,說明程度更深。
【延伸討論:「倍感哀痛」還是「備感哀痛」?】
「備感哀痛」是正確的。QUENCY對失蹤的家屬,當然感同身受,備感哀痛,那不是倍感哀
痛,就可以表達的了。
※ 編輯: nikiyanagi 來自: 114.43.154.18 (08/17 18:4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