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聖安東尼奧馬刺很有看頭!會這樣說不是因為他們有像過往『GDP』時代是奪冠強豪,而是他們有著很多 #讓人期待的後起之秀,這些人可能將是未來撐起黑衫軍復興的棟樑。
除了之前講到的三個『#29順位』以及Lonnie Walker,現在在G聯盟磨練的Luka Samanic與Tre Jones也讓人期待,除此之外今年馬刺第11順位的Devin Vassell當然也是如此。
-
Vassell會是下一個Kawhi嗎? 我認為這實在太言之過早。
我認為標題的Kawhi是指著當初那個『#側翼綠葉』,而非進化後現在MVP級別的Kawhi,假使是這個目標Vassell還真能給人期待,他很有機會去朝著3D球員這方面邁進。
這篇內文其實分析的不錯,能讓大家認識一下Vassell,但有個地方寫錯,Vassell並非6呎7,這點得跟大家說一下,如果再加上臂展,就防守上限來看,Kawhi確實更高人一等。
-
💪但Vassell肯定也是讓人能期待,除了內文提供的資料外,今年當Vassell在場上的451分鐘,馬刺每百回合失分102.2;當他不在場上是112。
🔥雖樣本數並不到高僅供參考,但在DBPM他也是馬刺表現最佳,而DRPM他也排在聯盟得分後衛第17,就一名菜鳥而言,Vassell在防守端的表現已經讓人會注意到他!
當初選秀專家Jonathan Tjarks說「#馬刺得到選秀上最強的3D球員。」就讓我們一起觀察到底是否會如此? 就現在20幾場下來,他真的是走在條路上,值得球迷去認識他。
#HBK好文推薦
側翼綠葉 在 HBK 的 NBA I Love This Gam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暴龍培育出聯盟新的防守猛獸!我真的覺得Kawhi Leonard會有點懷念多倫多暴龍!
快艇很強,他們球員個人能力都很猛,幾乎可以組兩支隊伍,可是默契、定位上都仍沒有一個完整體系,反倒是多倫多暴龍,經歷去年季後賽惡鬥後,整個團隊性又變得更強了,且年輕球員正在崛起。
-
沒有Kawhi與Green的暴龍,#防守還比奪冠那年還強,關鍵就是OG Anunoby,他承擔了側翼的防線,正踏上頂尖3D領域上,開始打出當初大家期待的價值。
🏀這來看看OG是 #如何蛻變 成能扛起側翼防守大旗的人?馬刺球迷應該會很難過,當初交易包就是沒搞到他過來.....
他值得大家認識,未來真的有機會成為人人想搶的3D戰將!
-
OG(防守),Norman Powell(進攻),再加一個Terence Davis,暴龍已經栽培出許多年輕側翼綠葉,就論團隊戰力,真的不能小看他們......
#HBK好文推薦
側翼綠葉 在 10N觀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輸得毫無懸念,但還是給火箭一點掌聲吧👏
大家都在發勇士贏球分析文的同時,不妨來看看火箭系列賽的缺失在哪。今年是勇士五年內四度在季後賽擊敗火箭,我想這一次的挫敗的失望是最大的,甚至超過去年在西冠硬幹七場,怎麼說呢?
.
第六戰是這幾年來,勇士最弱的一場 (所以最後的勝利才令人感動) ,KD不能打、表弟坐在場下、Curry手指脫臼狀況又差、一群不穩定的替補,Curry、Green、Looney早早就陷入犯規麻煩,這是火箭100%應該要拿下來的比賽。
.
然而他們沒有做到。老天給了火箭一個最棒、平反的機會,他們沒有把握住。
.
火箭組了一個專門要面對勇士的陣形,拚速度、拼投籃,也讓他們的陣型彈性受限,因此在季初遇到不少困難,直到Harden開無雙才把戰績拉起來。但特地打造的完全體出陣、對手傷得傷、老得老,最終還是沒拿下來,也怪不了誰。
.
去年火箭打出了出乎意料的防守及拼勁,雖然最後失敗了,但博得激賞,人們認為他們有實力再挑戰;可是當今天比賽結束,我認為火箭應該就到此為止了。
.
CP3即使今天打得再好,也掩蓋不了老化的事實,使用率降低、空檔把握降低、防守機動降低、單打效率降低、整體命中率降低,他的影響力還是在,但讓火箭以雙衛發起進攻的核心戰術,直直少了半顆引擎。
.
Capela在系列賽被勇士破解空中接力後,由於速度慢、沒有自主進攻能力、護框又差,用途變成單抓籃板,成為了球隊的缺口。老實說我認為可以多用一點Nene,他的擋拆走位,都很到位,甚至五小直接跑起來。
.
Gordon、Rivers、G.Green、Shumpert這些側翼綠葉來到火箭的用意,就是要靠Harden跟Paul的突破,找到空檔出手三分;然後在防守端可以盡力守住後衛,就這麼簡單。然而,雖然都稱職、雖然偶有亮眼表現,他們終究不是一場單打15次、掌控比賽的人。
.
有沒有注意到少了誰?PJ Tucker,真男人。這個系列賽我最欣賞的火箭球員,管KD多高我就守、在重重對手中衝搶進攻籃板、扎實卡位搶好位子、底角三分有把握,Tucker是能夠改變戰局的綠葉。
.
就寫到這,一般我會對落敗的球隊說,明年捲土重來。只是這次,應該不了吧!
.
.
文/10N
#2019NBA季候賽 #10N的火箭觀點
Photo Credit: FOX S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