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個兩位自拍外國人在武漢的狀況,結果被南韓媒體買去內容版權後卻刻意扭曲剪接製造假新聞的例子,不難理解多數新聞媒體都不可信。
影片:
https://youtu.be/ZvXwqPbYgGo
我的粉專/blog十多年來已經踢爆了一堆這種媒體製造的謠言,從最早我在中國南方報系的「21世紀經濟報導」專欄駁斥Web 2.0商機不存在、
「糧食危機不存在」
https://tinyurl.com/rtm4c8g
「石油危機不存在」
https://tinyurl.com/sthv7uw
「服貿爭議的各種胡扯」
https://tinyurl.com/vlm26ry
早在2007年,我駁斥當年謝小夫針對開放大陸勞工來台的謬論,也提出「台灣不管開不開放大陸勞工,島上勞工未來薪資成長率將趨近於零」的經濟學預言。
https://tinyurl.com/y9s3e2bu
不好意思,對了13年,目前的侷限條件看來還會繼續對下去。
(相信老讀者就能理解,我看到許多學識、判斷力程度都遠不如的台灣廢青留言心中有多麼好笑)
更不用提這兩年各種愚蠢無知的反中媒體操作例如:
「米粒間諜晶片事件」
https://tinyurl.com/wzkahwd
甚至我還從經濟分析角度解釋為何已經被證明錯誤的謠言總還是被回收再利用。
「環保團體大絕招-「謠言回收再利用」的經濟分析」
https://tinyurl.com/yatskd8r
對於社會充斥著判斷力低落的偏執狂(尤其是仇中或假台獨),其實對我這種股齡超過20年的投資者而言是再正常不過。
投資世界再蠢的論點、斧鑿更深的媒體操作我都見過。事實上我也曾是自掏腰包每月各種媒體廣告費支出達七位數的廣告主之一,媒體生態不算外行。
誠如我自己說過很多次:「面對這些傻韭菜,我一向是喜聞樂見。」
回過頭想想,當世界主流媒體都以「反中」為價值觀先行的準則時,誰夠清醒方能收割韭菜。
https://youtu.be/ZvXwqPbYgGo
同時也有5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萬的網紅關韶文 關關,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自己喜歡的樣子,自己可以決定!」 - 今天的職業訪談我們再次跨界,邀請到整形外科醫師權威黃昱豪醫師,平時常常看他的YT,聽到他最常分享的一句話就是「打造美麗,豪不猶豫!」想聽聽他服務過上百萬種客人,印象最深刻的例子是什麼。 - 過去大家聽到「整形」多少會害怕,但現在越來越多人存錢是為了要「整形」,...
「假新聞的例子」的推薦目錄:
- 關於假新聞的例子 在 元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假新聞的例子 在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假新聞的例子 在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假新聞的例子 在 關韶文 關關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假新聞的例子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假新聞的例子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假新聞的例子 在 2020 年度十大#台灣價值假新聞大賞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假新聞的例子 在 假新聞 的評價
- 關於假新聞的例子 在 fake news例子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假新聞的例子 在 fake news例子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假新聞的例子 在 怪奇事物所Incrediville - 假新聞到底有多兇猛? 一個MIT ... 的評價
假新聞的例子 在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前陣子,英國一家名為「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的數據分析公司被揭露了一樁醜聞:他們以違法的方式,取得了大量Facebook的用戶資料。
更糟糕的是,在2016年的美國總統選舉當中,這家由美國共和黨出資成立的公司,有可能透過數據分析鎖定了一群選民,並且在Facebook上針對他們投放訊息,試圖驅使這些人將選票投給共和黨推出的候選人──也就是現任美國總統川普。
與此同時,另一國際強權俄羅斯也遭到指控,說他們曾在美國大選期間,刻意在社群網路上散佈假新聞,企圖影響選情。
「劍橋分析」以及俄國人的幕後操縱,是否真的決定了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迄今仍未有定論。可以肯定的是,在社群媒體時代,逐漸氾濫的假新聞,對於選舉的影響力,確實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不過,這些如病毒一般在手機螢幕裡流行擴散的假新聞,鐵定都是出自某種政治盤算嗎?在2018年出版的《民主會怎麼結束》這本書裡,劍橋大學教授大衛‧朗西曼(David Runciman)雖也警覺到網路社群平臺之於民主政治運作的負面效果,但在他看來,「劍橋分析」與俄羅斯,似乎都還沒有構成太大問題:
「這些情形毫無疑問為民主帶來一些嚴重的風險。但就目前而言,它們也許受到了過分渲染。對選民的微型操縱(micromanipulation)幾乎肯定比看上去困難──『劍橋分析』販賣的很多都只是熱空氣。我們有一種誇大壞人做複雜壞事本領的傾向。要擺佈一場選舉總是困難的工作。書呆子傾向於擔心○○七電影的壞蛋會控制世界,但極少○○七電影的壞蛋是書呆子。」
「很多假新聞的例子都和暗算民主的陰謀無多大關係。它們不過是投機主義──一種網路上供應豐富的東西。好些在二0一六年美國總統選舉時在臉書流傳最廣的假新聞,被査到是馬其頓一些少年駭客的傑作(最熱門的一條新聞是『教宗為川普背書』)。他們沒有拿克里姆林宮的錢。他們只是發現了一種賺快錢的方法:引導網上車流經過他們製造的政治車禍。」
「用假新聞賺錢的機會產生自網路的生意模式,即行銷。監視遊戲被轉化成為一場爭取我們注意力的競爭。只要廣告主追得上我們,我們的注意力是被什麼吸住並不重要。假裝是新聞可做到這一點。真的新聞(只要夠有趣)一樣是如此。川普對於《紐約時報》、CNN和馬其頓的駭客來說是寶,因為他讓人們保持閱讀和觀看。如果這只是有關操弄,它將會更容易被察覺。但因為它是有關注意力的爭取,主動投入和被動接收的界線遂變得模糊。」
「普丁也許是個邪惡天才,但看起來他更有可能只是另一個投機主義者。川普也是如此。臉書(由祖克柏開始)曾經對於它的科技竟然能夠被用來傳播假新聞表示驚訝。該系統的設計者和我們其餘人一起偶然發現了他偶然發現到它的缺陷。當祖克柏表示他想要讓操弄停止的時候,有各種理由令人相信他是言出由衷。他沒有想過這樣的事會發生。但這就是問題所在:沒有人想過這樣的事會發生。那只是行銷生意的副作用。」
有趣的是,朗西曼教授似乎更傾向把「劍橋分析」的行為,視作選舉行銷技術在21世紀的衍生版本。而行銷作為一種手段,本質上可能與過往的歷史沒有太大不同。只是在這個時代,我們變得不那麼容易就能把上門推銷的業務員趕出視線之外:
「代議民主制被化約為一種行銷的形式真有那麼大不了嗎?很多作家早已經懷疑它一直以來都是如此。經濟學家熊彼得(Joseph Schumpeter)在一九四二年把民主定義為兩支銷售團隊爭取選民購買他們產品的競爭。這和購買洗衣粉無太大差別。當我們用膩了一種品牌,大可以換另一種品牌。」
「一九六九年,麥金尼斯(Joe McGinnis)出版了《一九六八年銷售總統》(The Selling of The President 1968)一書,講述麥迪遜大道是如何重新包裝尼克森,讓他變得很對美國選民的胃口。有些當時的讀者聲稱對於這種民主過程被操弄的情形感到震驚,但今日很少人會震驚。在二十世紀的下半葉,民主作為戲劇表演的觀念被民主作為行銷的觀念取代。首先是廣播,然後是電視改變了比喻的形式。基底的觀念並沒有改變太多。他們生產政治,我們消費它。」
「選舉是哪種產品能賣的最終測試,大量金錢被花在幫助政治人物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劍橋分析』之類的公司所做的事情有什麼不同嗎?某個意義下沒有不同:它只是為豬打扮的永無盡頭競賽的最新版本。不過在另一個意義下,有些事情已經根本地改變了。二十世紀的政治行銷追隨一種鮮明的節奏,目的是在選舉時敲定買賣。他們會來敲我們的門,而我們有時會讓他們進來。但更多時候我們會把他們攆走。我們更不會邀請他們在我們家裡開店。」
「二十一世紀的行銷是遵從另外一套準則。敲定買賣變得沒有讓門永遠半開著那麼重要。對我們注意力的競爭,意味著基本目的是讓我們掛在媒體上。網上行銷是義無反顧的。它追隨我們到處去,目的是讓我們處於恆久的警覺狀態。」
當然,朗西曼也可能完全低估了事情的嚴重性。在另一些學者看來,俄羅斯對於美國選舉的介入與操縱,遠比朗西曼所注意到的還要更為精細,甚至已可視為一種戰爭行為(可參見 https://ppt.cc/fHGi0x )。
無論真相究竟為何,在我們這個時代,社群網路確實已經成了 #拚選舉 的全新戰場。而種種幻術的破解,似乎仍舊只能仰賴選民自己的理性思辨──等等,你說「中壢李姓客倌」的選民群體,終究只是一個神話?
嗯,那或許才是民主制度真正的危機所在。同時也是我們將會談到的另一本書,以及另一個話題。
引文摘錄自
大衛朗西曼著,梁永安譯,《民主會怎麼結束:政變、大災難和科技接管》,臺北市:立緒,2019,頁175-178。
-
📖【本月關鍵字:#拚選舉】☞http://bit.ly/Piann-suan-ki
💻【現在就加入故事人暢讀內容】:☞http://bit.ly/storian
假新聞的例子 在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前陣子,英國一家名為「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的數據分析公司被揭露了一樁醜聞:他們以違法的方式,取得了大量Facebook的用戶資料。
更糟糕的是,在2016年的美國總統選舉當中,這家由美國共和黨出資成立的公司,有可能透過數據分析鎖定了一群選民,並且在Facebook上針對他們投放訊息,試圖驅使這些人將選票投給共和黨推出的候選人──也就是現任美國總統川普。
與此同時,另一國際強權俄羅斯也遭到指控,說他們曾在美國大選期間,刻意在社群網路上散佈假新聞,企圖影響選情。
「劍橋分析」以及俄國人的幕後操縱,是否真的決定了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迄今仍未有定論。可以肯定的是,在社群媒體時代,逐漸氾濫的假新聞,對於選舉的影響力,確實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不過,這些如病毒一般在手機螢幕裡流行擴散的假新聞,鐵定都是出自某種政治盤算嗎?在2018年出版的《民主會怎麼結束》這本書裡,劍橋大學教授大衛‧朗西曼(David Runciman)雖也警覺到網路社群平臺之於民主政治運作的負面效果,但在他看來,「劍橋分析」與俄羅斯,似乎都還沒有構成太大問題:
「這些情形毫無疑問為民主帶來一些嚴重的風險。但就目前而言,它們也許受到了過分渲染。對選民的微型操縱(micromanipulation)幾乎肯定比看上去困難──『劍橋分析』販賣的很多都只是熱空氣。我們有一種誇大壞人做複雜壞事本領的傾向。要擺佈一場選舉總是困難的工作。書呆子傾向於擔心○○七電影的壞蛋會控制世界,但極少○○七電影的壞蛋是書呆子。」
「很多假新聞的例子都和暗算民主的陰謀無多大關係。它們不過是投機主義──一種網路上供應豐富的東西。好些在二0一六年美國總統選舉時在臉書流傳最廣的假新聞,被査到是馬其頓一些少年駭客的傑作(最熱門的一條新聞是『教宗為川普背書』)。他們沒有拿克里姆林宮的錢。他們只是發現了一種賺快錢的方法:引導網上車流經過他們製造的政治車禍。」
「用假新聞賺錢的機會產生自網路的生意模式,即行銷。監視遊戲被轉化成為一場爭取我們注意力的競爭。只要廣告主追得上我們,我們的注意力是被什麼吸住並不重要。假裝是新聞可做到這一點。真的新聞(只要夠有趣)一樣是如此。川普對於《紐約時報》、CNN和馬其頓的駭客來說是寶,因為他讓人們保持閱讀和觀看。如果這只是有關操弄,它將會更容易被察覺。但因為它是有關注意力的爭取,主動投入和被動接收的界線遂變得模糊。」
「普丁也許是個邪惡天才,但看起來他更有可能只是另一個投機主義者。川普也是如此。臉書(由祖克柏開始)曾經對於它的科技竟然能夠被用來傳播假新聞表示驚訝。該系統的設計者和我們其餘人一起偶然發現了他偶然發現到它的缺陷。當祖克柏表示他想要讓操弄停止的時候,有各種理由令人相信他是言出由衷。他沒有想過這樣的事會發生。但這就是問題所在:沒有人想過這樣的事會發生。那只是行銷生意的副作用。」
有趣的是,朗西曼教授似乎更傾向把「劍橋分析」的行為,視作選舉行銷技術在21世紀的衍生版本。而行銷作為一種手段,本質上可能與過往的歷史沒有太大不同。只是在這個時代,我們變得不那麼容易就能把上門推銷的業務員趕出視線之外:
「代議民主制被化約為一種行銷的形式真有那麼大不了嗎?很多作家早已經懷疑它一直以來都是如此。經濟學家熊彼得(Joseph Schumpeter)在一九四二年把民主定義為兩支銷售團隊爭取選民購買他們產品的競爭。這和購買洗衣粉無太大差別。當我們用膩了一種品牌,大可以換另一種品牌。」
「一九六九年,麥金尼斯(Joe McGinnis)出版了《一九六八年銷售總統》(The Selling of The President 1968)一書,講述麥迪遜大道是如何重新包裝尼克森,讓他變得很對美國選民的胃口。有些當時的讀者聲稱對於這種民主過程被操弄的情形感到震驚,但今日很少人會震驚。在二十世紀的下半葉,民主作為戲劇表演的觀念被民主作為行銷的觀念取代。首先是廣播,然後是電視改變了比喻的形式。基底的觀念並沒有改變太多。他們生產政治,我們消費它。」
「選舉是哪種產品能賣的最終測試,大量金錢被花在幫助政治人物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劍橋分析』之類的公司所做的事情有什麼不同嗎?某個意義下沒有不同:它只是為豬打扮的永無盡頭競賽的最新版本。不過在另一個意義下,有些事情已經根本地改變了。二十世紀的政治行銷追隨一種鮮明的節奏,目的是在選舉時敲定買賣。他們會來敲我們的門,而我們有時會讓他們進來。但更多時候我們會把他們攆走。我們更不會邀請他們在我們家裡開店。」
「二十一世紀的行銷是遵從另外一套準則。敲定買賣變得沒有讓門永遠半開著那麼重要。對我們注意力的競爭,意味著基本目的是讓我們掛在媒體上。網上行銷是義無反顧的。它追隨我們到處去,目的是讓我們處於恆久的警覺狀態。」
當然,朗西曼也可能完全低估了事情的嚴重性。在另一些學者看來,俄羅斯對於美國選舉的介入與操縱,遠比朗西曼所注意到的還要更為精細,甚至已可視為一種戰爭行為(可參見 https://ppt.cc/fHGi0x )。
無論真相究竟為何,在我們這個時代,社群網路確實已經成了 #拚選舉 的全新戰場。而種種幻術的破解,似乎仍舊只能仰賴選民自己的理性思辨──等等,你說「中壢李姓客倌」的選民群體,終究只是一個神話?
嗯,那或許才是民主制度真正的危機所在。同時也是我們將會談到的另一本書,以及另一個話題。
引文摘錄自
大衛朗西曼著,梁永安譯,《民主會怎麼結束:政變、大災難和科技接管》,臺北市:立緒,2019,頁175-178。
-
【講座】
投票改變社會還是毀滅社會?從選舉談民主、民粹與基本權利
▎日期: 12/18(三)19:30 - 21:30
▎地點: 聯經書房.上海書店(新生南路三段94號)
▎講者:Alvin 陳禹仲(牛津大學博士、中研院人社中心政治思想專題中心助研究員)
▎票價:250元; 故事StoryStudio 會員 150元
▎活動資訊與報名連結:https://lihi1.cc/gbBm4
-
【本月關鍵字:#拚選舉】☞http://bit.ly/Piann-suan-ki
【現在就加入故事人暢讀內容】:☞http://bit.ly/storian
假新聞的例子 在 關韶文 關關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自己喜歡的樣子,自己可以決定!」
-
今天的職業訪談我們再次跨界,邀請到整形外科醫師權威黃昱豪醫師,平時常常看他的YT,聽到他最常分享的一句話就是「打造美麗,豪不猶豫!」想聽聽他服務過上百萬種客人,印象最深刻的例子是什麼。
-
過去大家聽到「整形」多少會害怕,但現在越來越多人存錢是為了要「整形」,甚至在父母的陪同下,小小年紀就透過醫美,改善了自己不滿意的部位、身材。
-
節目中我們談到關於「隆乳」,像是我最愛的曹政奭韓劇《嫉妒的化身》中,男性罹患乳癌,擔心自己左右大小奶不同,在職場上也怕被別人發現而缺乏自信;女性則是因為希望有滿意的身材,有人選擇變大胸部、也有人選擇縮小乳房。
-
在這麼大一個手術過程中,我們當然也要細心選擇,除了好的診所、醫師、材料也都很重要,豪醫師跟我們分享很多客戶指定使用「MENTOR曼陀隆乳」,因為它具有美國FDA認證、長期案例充足、全球700萬女性一致選擇。
-
其實我們談的話題正如同「MENTOR曼陀隆乳」分享的一樣,「面對自己的不完美,也能自信追求更好的自己」,也可以比起過往相對更自然、更自在的呈現在眾人面前,讓你找到真正的自己。
-
【認識MENTOR曼陀隆乳】https://mentor-implants.com.tw/
#曼陀記憶果凍 #曼陀水滴 #嬌生
-
【職業訪談】牙醫不能說的!「預約等超久、口水吸不到、假牙被殺價?」feat.炫晨Yilianboy游泳教練
https://youtu.be/E8fN5eLOdcI
【職業訪談】最帥牙醫!牙醫系6年在幹嘛?天天「7點出門」崩潰日記!feat.炫晨Yilianboy游泳教練
https://youtu.be/vh71p7IZ-5A
【職業訪談】醫生職業甘苦談!愛滋病有救嗎?感染科醫師日常公開!feat.顧文瑋醫師
https://youtu.be/sS0BekCgH_o
【職業訪談】護理師甘苦!「灌腸練習、軍事化教育」護校實習過程公開feat.千千進食中
https://youtu.be/35NVghzSDrg
【職業訪談】帥醫師脫光教學!「台灣四大癌症」該如何預防?feat.馬克醫師
https://youtu.be/_Y7J3Nmouqo
【職業訪談】台大醫學系醫師來了!「11年小兒科醫師」經驗談feat.馬克醫師
https://youtu.be/xn5m6UxjuYc
【護理師甘苦談】心酸公開!急診熱忱被消耗?小孩生了,媽媽卻走了... feat. apple
https://youtu.be/HAZq3JE1yTE
【職業訪談】護理師撞鬼!躺在病床上的阿伯,上一秒才幫忙按電梯!feat.APPLE
https://youtu.be/zFU-tMjk8-0
https://youtu.be/7UqaGptUcd0
【狗仔好當嗎】假病人偷拍?串通藝人假新聞?真實「業界秘辛」公開
https://youtu.be/bOpkIFbjLb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是人生勝利組,要當人生努力組!📣】
職業訪談、工作vlog、減肥列車、美妝保養、聰明消費、投資理財、美食旅遊
FB ‣ https://www.facebook.com/ethanreporter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ethan_kuan_kuan/
LINE ‣ https://lin.ee/e1ebDrI
Podcast音檔 ‣ https://linktr.ee/ethanyoutube
Podcast節目 ‣https://linktr.ee/kuan_choo
合作邀約Mail ‣ ethankuankuan@gmail.com
假新聞的例子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https://reurl.cc/eENAEm
又到了翁P國際小教室時間,今天除了要跟大家談談 #阿富汗 外,還有一些國際秘辛,而且翁P想聊涉性騷下台的紐約州長古莫,不知道是為了甚麼?ft.美國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
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印象,上次翁P才跟大家解析過美國大概是世界上最有名隨時會出賣你的好朋友了,從越南到阿富汗…歷歷在目,所以現在在台灣就興起一個論調『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不知道翁P怎麼看待這句話?
根據聯合報的報導,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17日在白宮例行記者會說明阿富汗最新情勢,被問到台灣和以色列等盟友擔憂步上阿富汗後塵被美國放棄,蘇利文說,美國對盟友的承諾神聖不可侵犯且會落實,美國對台灣、以色列的承諾和過往一樣堅實。蘇利文還表示,阿富汗和台灣不同;一名資深政府官員會後表示,阿富汗和台灣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問題,在阿富汗,美國的任務是對付發動九一一事件的恐怖分子,美國完成任務後仍在阿富汗駐軍很長一段時間;此外,美國對台政策仍著眼與台灣海峽的和平和穩定。
然後這次的 #美韓軍演 規模明顯縮小,根據《韓聯社》報導,南韓聯合參謀本部15日針對聯合軍演發表聲明,「韓美同盟考慮到新冠疫情、維持聯合防衛態勢、韓半島無核化與永久和平等外交協助上的諸多條件,2021年下半季軍演將採聯合指揮所訓練,從16日起連續9天實施。」
聲明中表示,「此次訓練以採防禦性格的電腦兵推為主,刪去實兵機動訓練,將會套用新冠防疫規範,達到分散訓練場所,僅派遣必要人力參與軍演。針對歸還戰時指揮權,將以兩國所協商出的條件為基礎,繼續維持相關訓練,因此部份訓練期間將會挪來進行完全作戰能力(FOC,Full Operational Capability)評估。」美韓聯合軍演規模縮小,是因為防疫呢?還是擔心金小胖不開心呢?
再來要來談談疫情與下台的兩個國際例子,分別是泰國與馬來西亞,根據華視報導指出,泰國曼谷連續3天,爆發示威抗議,要求抗疫不力的總理帕拉育下台負責,警察仍持續以強勢手段對應,不但出動水砲車,攻擊街頭的抗議群眾,當地媒體更指出,警察疑似發射實彈鎮壓,造成1名參加示威的15歲少年,頭部中彈昏迷,但警察事後否認使用實彈。
泰國疫情有多嚴重?根據自由時報的報導,泰國境內正受到Delta變異株侵襲,受變異病毒影響,泰國境內疫情瘋狂延燒,單日確診病例連日以2萬例的駭人漲幅攀升,單日新增死亡病例數則在200例左右,但泰國民眾卻遲遲等不到疫苗可打。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即時統計,泰國接種2劑疫苗完畢的人口數僅有7.51%,而境內累計確診病例已達94萬8442例,累計死亡病例已達7973例。
從泰國來看到馬來西亞,馬來西亞總理慕尤丁因為失去國會多數優勢,加上新冠疫情與經濟走下坡,導致他請辭結束17個月的任期,成為史上任期最短的總理。
同樣是下台一鞠躬,紐約州長古莫卻是涉性騷而辭職,根據TVBS新聞網的報導,紐約州州長古莫性騷女員工案,在輿論和民主黨強力逼退聲浪下,古莫苦撐一個星期後終於還是宣布辭職。他在辭職記者會中,向11位被他冒犯的女性道歉,但他堅絕否認有不當行為,辯稱只是沒有拿捏好人與人之間的界線。不知道翁P想討論這一題是為了甚麼呢?
最後要來談談一則新聞,在8月11日的時候網路傳出法國軍艦現身彰化外海,搞得海巡署出來說:無相關通報。國防部出面駁斥是惡意散播不實訊息,還驚動法國國防部回應:目前台灣海峽沒有任何法國國家海軍船艦。這種在網路上散布不實消息到底是何居心啊!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Facebook傳送門】 https://www.facebook.com/Geekfirm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直播大綱:
00:00 開播
07:00 德州州長為何確診?+德州疫情
14:00 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阿富汗撤軍事件,拜登危機處理?
01:16:00 以色列vs.台灣
01:25:00 美韓聯合軍演縮水
01:33:00 紐約州州長古莫涉性騷下台
01:45:00 法國軍艦現身彰化外海假的啦
假新聞的例子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馬的郭正亮今天又罵我笨蛋,我說緊急授權不是應該要緊急狀況存在嗎,可是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說不缺疫苗啊,既然不缺哪裡有緊急狀況需要授權?
為什麼硬要這個時候硬要通過
我跟你講阿宅你這個就不懂了
我又不懂了糟糕
我跟你講
因為當初衛福部對高端做了採購合約
他有一個但書 對
EUA通過之後才能啟動
就是說之前
你的資金不能用
所以我跟你講那個合約
就是這個合約要啟動
你EUA要通過
那是高端急啊關我屁事
所以我說為什麼要這個時候過嘛
裡面有人在配合他
因為他只要過了
那這個合約就可以到銀行貸款
直接把錢領出來
因為這是國家的合同
那他錢領出來要幹嘛去買乖乖嗎
因為他沒錢了
他當然沒錢他本來股本就不夠
然後第二個當然也包括股價一定漲停
我跟你講今天台康台耀國光高端全部漲停
然後聯亞漲29%
所以我跟你講就是基本上
你要從金融面去理解這件事
就是他怎麼那麼急呀
那第一個就是有人要退場
資金從股市退場
那第二個就是這個公司真的沒錢了
那沒錢了 不是看起來
你給他過了萬一他倒了怎麼辦
不會啦
881乘以500萬是40億 怎麼倒
不是啊
但是他如果真的認真要做三期
他如果認真要做三期錢不夠
真正的挑戰是在哪裡
比如說我們這一波AZ打完大概八月中
那平均現在AZ一天大概打到
十六萬到二十幾萬之間
那你如果高端啟用那一天
那結果打得人突然低於五萬呢
那就當然跑啊廢話 要我我也跑啊
阿宅我跟你講
那個時候才是見真章的時刻
就是表示人民的信任到哪裡嘛對不對
就沒有信任啊
那因為它的瑕疵太多嘛
比如說我隨便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就是
你明明二期完全解盲是十月二十八號
是 因為要過兩百九十天 我如果沒記錯
就將近六個月
你完全解盲還沒完
那表示副作用還有實際的療效
你都不確知
長期觀察沒看到
結果你就急著在七月二十號就急著讓他過
那是什麼意思啊
而且他通過之後
就可以立即開始製造
他EUA是緊急授權可以開始製造
我跟你講今天柯P講一句話是蠻對的
他說可以允許製造
不等於可以允許接種
對對對不一樣
我覺得柯P講這句話真的是對
那為什麼我要讓你試
我為什麼要當白老鼠
因為他後面規定有個很鳥
我跟你講第一個
我要按部就班罵因為這東西實在太多了
我們有二十一個委員
藏頭不露臉名字比劃生辰八字都不知道
他什麼領域專業你也不知道
他姓什麼你也不知道
他長什麼樣你不知道
他在會場講了什麼話你也不知道
通通都不知道的狀況之下 過了
就怕被噹嘛
你如果有專業你怕被噹個屁
阿宅我再講另外一點
國民黨不是開了一個記者會
公佈了食藥署裡面流出來一些文件
那就講到高端的 本來在六月
有三個時間點的製造成品
那有百分之八十二不合格嘛對不對
這個居然跟緊急授權也沒有關係
因為緊急授權只看他的臨床數據
他的中和抗體效價是不是高於AZ
他的標準就是這樣
那至於我製成的品質優不優良
他不管 你知不知道
他只看數字
這個完全是一個很北爛的東西
全世界哪有這種事
你讓他緊急授權是指
他的中和抗體效價夠了嘛 對不對
可是你怎麼可以允許
這個製作的良率這麼低的公司
然後就放心讓他來製造疫苗來讓我們打
而且你不是說
我已經不是良率的問題
是你今天看到的所有數據
是沒辦法證明他真的有抵抗力的
它的T細胞反應到底怎麼樣
我跟你講沒有錯因為中和抗體大概跟B比較連繫
那T細胞怎麼作用不知道
就是因為會產生保護作用
有B細胞跟T細胞
那T細胞通常都是要體內要觀察
它的實際作用才會知道
就是有看過工作細胞的都知道
T細胞是對抗病毒的時候主要作戰能力
也就是在台灣幼稚園到小學生都看得懂
所以為什麼要做三期就這原因
因為要打到人體裡面要做觀察
而且量要夠大 是
要做三、四萬人
那他現在的問題就在這
所以今天路透社發了一個新聞講的很坦白
他說他的臨床實驗沒做完
然後他用的詞是efficacy data
not available
就efficacy就是效力效能效價
連這個最重要的數字都沒有
他就直接這樣寫
然後說可是台灣的衛福部說這樣
他的文章這樣寫
我這樣講因為這個東西真的很誇張
我們再告訴大家
聯亞跟高端是二階中期解盲
但並沒有二階臨床完成
二階臨床還沒有完成
你就申請EUA還過了
陳時中真的很荒謬
還拿去跟全世界其他比
世界上其他的Moderna Pfizer
Johnson & Johnson然後AZ阿斯特捷利康
都是在三期期中報告已經解盲才申請EUA
他們天差地遠好嗎
而且我還是要講美國這個
我一定要唸一下美國的FDA
都會說他的諮詢委員是經過仔細篩選
有排除掉任何存在利益衝突的人士
以便公眾科學界能夠更了解的
更清楚了解新冠疫苗
FDA官網是把這十八個成員
全部列出來有一個席次從缺
他列出來這些人的背景是
德州休士頓大學醫學院博士
傳染病學教授Hana El Sahly
其他成員有臨床研究、兒科專業
免疫與呼吸疾病病理學
還有行業代表Head of Medical Affairs副總裁
還有FDA的生物製品評估研究中心負責人
聯邦政府指定科學顧問
我講到這裡我就問
請問那二十一個人開會的人是誰
阿亮你知道嗎
不知道
我們就這樣講
而且到底是誰投反對票也不知道
連會議紀錄都沒有連錄音錄影都沒有
阿宅我跟你講一點更離譜的
你記不記得昨天食藥署的吳秀梅
她本來怎麼講
她說十八個人只有一票反對
有一票說要補件對不對
那其他都是同意
那今天改口今天說什麼你知道嗎
今天說十五個人是有條件同意
結果我去查什麼叫有條件 兩個條件
第一個每月都要交安全監測報告
第二個
第二個是一年之後要交出保護效益報告書
可是等等等等等等等
我光聽到這裡我就覺得不太爽
你就快昏倒了
你的保護效益
報告書是奠基於中華民國台灣
這些沒有選擇的國民 來當你的白老鼠
在不情願的狀況下接受注射
我問你一下
假設你就開打了 開打了
假設第一個月第二個月這樣下來
有一堆人打了高端嘛
然後他又確診假設有這種狀況
那他的保護效益就會被質疑
那當然 那你要不要喊停
以AZ的狀況我們都死了那麼多人也不喊停
調查應該是不會停 是嘛
他就要一年之後才要他提保護效益報告
那如果說你明明打一個月打兩個月
然後你明明打了之後還確診
那你不用停下來停打
來檢驗一下你的保護效益嗎
你知道我的意思 我知道
這個問題多核心啊
那我們一定要試完一年
才可以看他的保護效力報告
我們這樣講
這什麼邏輯啊
這個網友講的對
三期的受測者
在所謂的各藥廠的三期臨床裡面是拿錢的
我不但有保險
我還要跟你拿錢
一個人所有成本加一加夯不啷噹大概3萬美金左右
那可能我實際拿到手上也許一萬五
因為還要分給醫生 還要給醫生還有護理師
那現在他在台灣是我中華民國
不只免費 是我政府花錢買的
我們花錢買的東西打自己身上
然後給你做報告然後拿去賣給國外
結果你這樣講好了
高端今天又宣布一個好消息
說我們在巴拉圭找到了一千個人做第三期臨床
這個怎麼叫第三期 笑死人
第三期還有一千人的喔
第三期是三萬到四萬
而且你知道他的內容嗎
他說那一千個也是一樣
一半打高端一半打AZ
這個哪裡是第三期
我跟你講這個狀況就完全的
把台灣的狀況
我不知道他在那邊花了多少錢
你把台灣這種不合理的狀況
搬到國外去的時候
我最後還是要講一件事情
你知道那些人
那十五個人說都要交報告的那些人
我只問一件事情
請問阿亮
如果國會要調查這二十一個人是誰
衛福部可不可以
食藥署可不可以保密為由不公開
今天阿中不是講了嗎
說他要提供去識別化的那個審議的過程
我跟你講我就問一件事情
你說我們網友這個仔細想一想
你是中華民國國民
國家要決定有一樣東西
可不可以打到你身上
結果他決定的過程
是叫二十一個沒有臉不知道名字
連他聲音是什麼都不知道
你也不知道他有沒有利益糾葛
而且阿宅我嚴重懷疑這二十一個
可能都打了AZ或莫德納
對啊 不然這二十一個人要不要全打高端
他也不可能
那結果我們在一個不公開不透明的黑箱裡面
決定了中華民國的國民要花多少錢
買這個五百萬劑的疫苗
然後打到我們身上
那你看這個東西到底對不對
我就問阿亮一件事情
你政治學博士
請問什麼時候憲法高度的監督
立法監督行政權力怎麼會低於民法
沒這回事
我們所有的機密預算
都必須在立法院開機密會議
來審查 那對不起疫苗採購不是機密採購
這個是主計處的定義
對主計處已經講了
所以根本就是胡說八道
而且還沒完
他連著二十一個人資料公佈都要去識別化
我就問一件事情
這二十一個人如果是專家
為什麼不敢堂堂正正的面對大家
你今天做了一個決定
然後你說不好意思
我不能露臉我不方便
然後陳時中還說
我怕他們不能暢所欲言
這是國家的政策你說不能暢所欲言
你以為是在酒店叫小姐
你不能暢所欲言不好意思
而且如果是獨步全球的台灣創新
你不是應該要很驕傲嗎
對啊你講出來啊
你到時候告訴全世界
中華民國台灣的高端疫苗用的是
immuno-bridging就是免疫橋接
就是我就是我李秉穎弄的
我叫全世界給我一個諾貝爾獎
就不敢啊
你講到這四個字才令人火大
他說日本也在搞免疫橋接
那到底是怎麼樣
今天風傳媒登了一篇文章
他說日本人家也做非劣性的比較
非劣性比較不等於免疫橋接
他等於是設定一個疫苗來做比較
比如說高端比AZ
人家日本人就很老實
比如說第一三共製藥
因為他是要做mRNA
那他就老老實實的去對比
輝瑞就BNT或者是莫德納
那請問你高端不是做次蛋白疫苗嗎
你為什麼不去對比Novavax呢
你應該要比同級疫苗
你做的是腺病毒就比AZ
為什麼去對比AZ這種腺病毒疫苗呢
我們還是要講
但是之前不是有側翼講說
沒有啊他們做的是類似
我們的免疫橋接的非劣性實驗
我先這樣講
non-inferiority原來都是
大部分是在藥學裡面
藥學裡面的概念就是
舊藥可能有一些副作用或是比較貴
那我今天做了一個新藥
我必須要證明我的新藥
並不比它inferior
就是並沒有比它劣等
也就是我證明我的效能在它以上
那我就有必要做這個新藥
病患就有可以考慮買我的藥
我也許比較便宜也許比較沒有副作用
所以non-inferiority是要經過臨床實驗
不是單純數據在比
你也許中間會有拿抗體或是數據在比
但是你要做non-inferiority
你可以去看藥學的研究報告
都要做臨床
我問過陳秀熙教授
這個如果要做的準
高端要比AZ他說要做十三萬
要做這麼多
樣本要做到十三萬
根本不可能
我們姑且不要講十三萬你做不到
那你為什麼選AZ呢
你是選那個比較好吃的 最差的
因為這個邏輯我再幫阿亮解釋一下
我跟你講我們的網友在我們的教育之下
大概已經變成全世界
國民對疫苗的常識平均了解率已經最高了
AZ目前來講在第一劑第二劑的注射來講
相對它的efficacy是在所有疫苗裡面比較低的
所以你今天Novavax可以超過九成
次蛋白Novavax系列可以超過九成的時候
你高端也做次蛋白 為什麼你的
我們就算高端做的是non-inferiority
就是不比它藥劣的非劣性實驗的時候
為什麼不挑Novavax
你為什麼不挑比較高的你要挑一個AZ
那AZ我們還是要講
各位我對AZ都沒有特別的意見
但它就是一個比較早期的
人類對抗新冠病毒最早的一個武器
最早的武器一定不夠完美
可是現在有個狀況是你拿這個東西來比
而且我們要特別講
我再唸一遍
Daiichi Sankyo's next trial is
expected to test non-inferiority
meaning that the goal is to show
the company's new treatment matches or
outperforms those made by Pfizer and Moderna
also mRNA shots
in terms of efficacy
Details of the study are being ironed
out with the health ministry
就是他還在跟厚生勞動省在討論要怎麼做
但是他們講的很明白
我今天做mRNA我的efficacy就一定是跟mRNA比
假新聞的例子 在 假新聞 的推薦與評價
與假新聞有關的話題. ... 拒看假新聞,這些未查證的新聞媒體,都是社會亂源,推公視,️,後來證實是那是道路填補膠劑喔,根本不是什麼地震裂開. 愛心 哈哈 驚訝. ... <看更多>
假新聞的例子 在 fake news例子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假新聞 (英語:Fake news)為以不實資訊誤導大眾,以帶來政治、經濟、市場、或心理得到成就感和利益的新聞或宣傳,包括通過傳統新聞媒體(印刷和廣播)或在線社交媒體 ... ... <看更多>
假新聞的例子 在 2020 年度十大#台灣價值假新聞大賞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手刀訂閱「民眾之聲」Youtube頻道! https://bit.ly/36udSKP 票選排名與資料來源:MoPTT 網友票選結果「每個人的謊話,都跟史詩電影一樣偉大。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