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疫情重點【追蹤返泰確診移工接觸史防疫情擴散,世界疫情嚴峻國家隊防疫從「抗體」與「藥物」雙管齊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再度全員到齊召開記者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先前確診的泰籍移工在台灣189名同公司接觸者進行病毒核酸的PCR檢測及血清抗體檢驗,結果皆為陰性,代表目前未發現有疫情擴散風險。他也進一步表示,該名移工在泰國的第一次PCR檢驗結果呈現非常弱的陽性,現在正在跟泰國溝通,希望能做第2次採檢。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補充表示,該返泰確診移工出國前,有在台灣進行採購、吃飯、歡送會等行程,已掌握10幾名接觸者。此外,昨天指揮中心已跟勞動部拿到桃園地區泰籍移工資料,並進一步跟健保資料做比對,調查桃園泰籍移工最近去醫療院所就診,且有呼吸道或腹瀉的紀錄。比對結果共抓出43人,這兩天會安排這43名移工進行採檢,進一步確認是否存在疫情擴散風險。
至於會不會擔心台灣跟先前的新加坡一樣,爆發移工大規模群聚感染?陳時中並不擔心,他指出,台灣跟新加坡於移工群聚的規模不一樣,台灣移工都是小規模,有分流分艙的概念,新加坡則是非常大規模。「這次他(指染疫返泰移工)住在一起只有18人,現在他們都在集中檢疫所隔離,台灣政策跟新加坡不同,結構也不同。」
■六週內全球確診數翻倍、已逼近1700萬人,陳時中:「國際情勢仍相當嚴峻」
台灣疫情雖獲得控制,但國際情勢仍相當嚴峻。陳時中對比今年3~4月的狀況,表示近6週來,全世界的COVID-19確診人數增加一倍,全球確診數接近1700多萬人,死亡人數也達68萬人。他也說最近大家在講說「(疫情)海嘯來襲」,就他的看法,海嘯可能會有,「但還不至於到『來襲』的程度。」他強調,台灣本土雖較無疫情,但國人仍應力行防疫新生活,勤洗手戴口罩。
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進一步說明亞洲情況,印度病例數增加很快,印尼和菲律賓疫情也持續升溫;香港則是從7月5日到現在就已經增加1,300多名確診。中國部分是新疆和遼寧較為嚴重,日本、澳洲病例數也在上升。而越南雖然有本土病例,但因採取相對措施,病例數相對其他地方比較低。周志浩強調,台灣周遭國家的情勢仍然相當嚴峻,民眾切勿掉以輕心。
■國衛院突破「阿基里斯的死穴」,治療性抗體研發經動物攻毒試驗後大幅降低病毒量
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及疫苗研究所所長廖經倫表示,全球約有4種攻毒動物模型試驗,國衛院與國防醫學院預防醫學研究所共同合作其中一種試驗,以過去抗SARS病毒抗體為基礎,挑選出可辨識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抗體,投入新冠病毒治療性抗體的開發工作。研究團隊運用治療性抗體來治療感染新冠病毒的倉鼠,經動物攻毒試驗的結果發現,倉鼠的體重、活動力不會因此降低,肺部病毒量卻大幅下降,其對抗新冠病毒的治療效果令人振奮。
廖經倫進一步說明,新冠病毒雖容易突變,但易突變的區域是在S1蛋白的部分,新發現的治療性抗體則能專一辨認不易突變的S2蛋白區域,也有極高與病毒結合的能力,和極強抑制病毒感染的能力。因為S2不受病毒常態性突變的影響,所以非常適合用來治療SARS相關疾病(如重症或預防性投藥等)。廖更以「阿基里斯的死穴」來形容S2,指研究成果可以直接攻擊到病毒的弱點。
廖經倫表示,未來將協助進行後續的技術移轉及臨床試驗等階段,期盼新型冠狀病毒治療性抗體能及早量產上市,作為防疫新利器。
■中研院研究廣效型藥物,萃取「白扁豆」特殊蛋白質阻斷新冠病毒進入細胞
除了抗體,另一對抗新冠病毒的策略就是藥物,中研院今也發表最新研究,中研院基因體中心研究員馬徹、研究技師詹家琮、第一作者劉佑民等人發現,《本草綱目》中曾記載、東南亞國家日常會食用的「白扁豆」,可以萃取出一種名為「FRIL」的蛋白質,可以抓住新冠病毒表面的醣分子,阻止病毒進入細胞,該研究24日刊登在《細胞報告》(Cell Reports)。
馬徹解釋,新冠病毒表面有許多棘蛋白,上面由醣分子所覆蓋,其結構可概分成「複雜型」(complex type)和「甘露糖型」(high mannose type)兩類。團隊在拿到台大分離出的新冠病毒株材料後,從體外細胞實驗發現,結構宛如「消波塊」的FRIL蛋白質,會與「複雜型」的醣分子結合,阻止新冠病毒進入細胞膜。
馬徹補充,FRIL有「廣效」特性,對多種流感病毒也有效。團隊過去已經針對H1N1流感病毒進行動物實驗,從鼻腔噴入FRIL後,給予致死劑量的小鼠有七成存活。若與另一種廣效型抗體「FI6」相比,FRIL不只能對新冠病毒有效,涵蓋範圍也更廣,保護力與FI6差不多、甚至更好。
馬徹提醒,FRIL蛋白質是從白扁豆多次萃取而來,烹煮加熱過程可能就破壞蛋白質結構,就算是未經烹煮,也仍有劑量是否有效問題,不建議民眾任意瘋搶或生食。另外,他也強調,是否能作為治療或預防藥物,仍需要經過嚴謹臨床實驗,目前團隊正在進行倉鼠動物實驗,相關研究成果未來可望再技轉給廠商。
(文/林雨佑、柯皓翔;攝影/陳曉威、余志偉)
#延伸閱讀
【「你們、我們」思維的代價:新加坡疫情,為何因移工宿舍感染失控?】https://bit.ly/3jG9ZbL
【COVID-19專題】http://bit.ly/3bhXgrJ
★深入土地,看見深層價值,#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報導者 #COVID19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疫情 #移工 #確診 #倉鼠 #新藥 #抗體
「倉鼠活動力下降」的推薦目錄:
倉鼠活動力下降 在 台視新聞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TTV健康資訊】新冠治療性抗體動物測試 國衛院:肺病毒量大幅下降
#熊貝兒編:真是太棒啦!😍😍😍
---
全球疫情肆虐,各國都在加緊腳步,努力研發新冠疫苗,目前我國已完成新冠治療性抗體動物測試。國衛院今(29)天指出,研究團隊運用治療性抗體來治療感染武漢病毒(新冠病毒,COVID-19)的倉鼠,經動物試驗後發現,倉鼠的體重、活動力不會因此降低,肺部病毒量卻大幅下降,其對抗武漢病毒的治療效果令人振奮!
#疫苗 #武漢肺炎 #抗體
---
【訂閱 #台視新聞 掌握最新消息】
倉鼠活動力下降 在 沃草 Watchou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沃草快訊 #武漢肺炎 今日無新增個案 返泰確診泰籍移工匡列189人皆為陰性 進一步疫調中
⚕ 返泰確診泰籍移工匡列189人PCR與抗體皆是陰性,指揮中心持續追蹤足跡,擴大疫調中。
⚕ 陳時中表示國際醫療來臺必須由院方提出,申請與防疫程序嚴謹,無造成缺口及增加負擔憂慮。目前有7例提出申請。
⚕ 陳時中指國際疫情仍舊險峻,暫不進一步開放邊境。
⚕ 國衛院與國防醫學院預醫所合作找出有效治療抗體。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下午兩點召開記者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日無新增案例。目前 467 例確診, 441 人解除隔離, 19 人住院治療中。
#泰籍移工疫調
陳時中表示,目前我方的了解是泰國確診返國移工為弱陽性,正請泰方做第二次採檢。 189 人PCR皆為陰性,抗體檢驗也都是陰性。在公司廠內傳播可能相當低。至於離境前進賣場及歡送會的疫調也已經有掌握。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日會持續就歡送會參與者做調查。
此外,指揮中心也會就區域內健保就醫資料做進一步調查,莊人祥表示,由公司移工的就醫紀錄回溯,目前匡定 43 位可能的目標,將進一步採檢。莊人祥也表示今日與確診個案聯繫上,對於個案返國前的活動有更多了解,會針對18-20日的活動與接觸者做進一步的調查,手機部份仍在掌握調查。
針對媒體憂慮是否會如新加坡一樣從移工造成破口,陳時中表示,臺灣的移工較新加坡的群聚密度更低,可說有「分艙分流」的概念,此外我方採取14日檢疫隔離措施,並不會僅是驗出陰性就令其回歸社區,也減少檢驗闕漏造成防疫破口的可能性。
#國際及週邊疫情仍舊險峻
陳時中表示,近來以「海嘯來襲」形容國際疫情,海嘯是有,但還沒到來襲的程度。國際疫情仍舊險峻,仍呼籲民眾力行防疫新生活,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只要把這些基本的事情做好,相信在國內大規模社區傳播的可能性就會降到最低。
陳時中表示,近來(境外移入)案例增加是自然的現象。現在的外在形勢比3月時更險峻,短期內邊境不會再有進一步的開放,會持續觀察。
疾管署署長周志浩表示,亞洲地區中,印度疫情仍然嚴峻,印尼、菲律賓、香港快速上升,中國新疆、遼寧仍處於上升階段,日本也是上升狀態。韓國、越南仍屬相對平穩。但整體而言週邊國家仍屬險峻。
陳時中指出,上週宣佈開放國際醫療來臺,引起民眾擔憂。陳時中表示,並不會有民眾憂慮的帶來病毒的情形。國際醫療來臺必須由醫院坊提出,政府將會審查計劃書與就醫必要性,來臺者也必須檢覆 PCR 檢驗陰性證明,入臺後也必須進行 14 日居家檢疫,並在結束時抽檢,僅有緊急生命危險者將依醫院的防疫措施進行緊急處置。陳時中也表示,自上週公佈後迄今收到 7 例申請案件。
針對部份媒體或學者認為臺灣應進行普篩。陳時中再次表示並無普篩必要。因 COVID-19 有潛伏期,目前最精準的 PCR 檢驗必須在發病前兩天才能準確檢出。基於檢驗上的準確度考量,因此採用 14 日的居家檢疫作為防疫對策。這個政策的社會成本較高,但是目前考量最好的防疫政策。
#國衛院與國防醫學院預醫所合作找出有效治療抗體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國防醫學院預防醫學研究所共同合作,以過去20年來抗SARS病毒抗體研究為基礎,挑選出可辨識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抗體,投入新冠病毒治療性抗體的開發工作。研究團隊運用治療性抗體來治療感染新冠病毒的倉鼠,經動物試驗的結果發現,倉鼠的體重、活動力不會因此降低,肺部病毒量卻大幅下降,其對抗 SARS-CoV-2 的治療效果令人振奮。
國衛院表示,此抗體可以辨識 SARS-CoV-2 不易突變的 S2 區域,研究團隊在倉鼠的動物實驗中,以 SARS-CoV-2 感染倉鼠(每組5隻)後,再分別以 Mab-X 或 Mab-Y 抗體進行治療。實驗結果發現,未接受抗體治療的倉鼠體重明顯減輕,活動力也跟著下降;而接受抗體治療的倉鼠,體重與活動力則無明顯的影響。
國衛院表示,原本感染新冠病毒的倉鼠,肺臟的病毒量非常高,而接受抗體治療的倉鼠,肺臟病毒量竟然降低了 100 倍之譜,效果相當驚人。顯見 Mab-X 及 Mab-Y 抗體具有治療 COVID-19 的潛力,是全球少數已透過動物試驗來證明其治療COVID-19效果的抗體藥物。國衛院與國防醫學院預醫所將徵求具備抗體研發生產製造相關經驗之上下游廠商,協助進行後續的技術移轉、商品化開發及臨床試驗等階段。
#目前國內外疫情概況
指揮中心指出,國內截至目前累計81,167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80,105例排除),其中467例確診,分別為376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441人解除隔離、19人住院隔離中。有關7月27日泰國官方公布自台返泰之武漢肺炎檢驗陽性個案,其189位同公司接觸者檢體之核酸及血清抗體檢驗結果皆為陰性,此代表該公司目前未發現有傳播風險,其他可能感染源仍持續調查中,現正比對個案在台行程。
指揮中心監測資料顯示,全球累計16,701,684例確診,分布於187個國家/地區;病例數以美國4,436,478例、巴西2,483,191例、印度1,483,156例、俄羅斯823,515例及南非459,761例為多;病例中659,892例死亡,以美國151,449例、巴西88,539例、英國45,878例、墨西哥44,022例及義大利35,123例為多。
指揮中心指出,全球疫情近1週增加11%,單日新增病例數屢創新高,其中仍以美國及中南美洲疫情最為嚴峻,南亞疫情快速上升,歐洲及西太平洋多國疫情亦有回升的趨勢。
指揮中心再次提醒,民眾應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外出若無法與他人保持社交距離,請全程佩戴口罩。自國外入境時,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應主動通報機場及港口檢疫人員並配合防疫措施;返國後應落實14天居家檢疫,如出現疑似症狀,請聯繫衛生局或各縣市關懷中心,並依指示就醫,切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就醫時,請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及是否群聚(TOCC),以供及時診斷通報。
------
#沃草需要你 #定期定額募集中
💪 每月 199 元,留下守護台灣的力量! https://waa.tw/fRm7DF
FB_watchout.tw|[email protected]|TW_watchoutTW
倉鼠活動力下降 在 小型公鼠的香腺長於腹部中間,狀似黃豆,發情時會有氣味傳出 的推薦與評價
感冒:空氣快速變化、冷空氣直吹倉鼠、替倉鼠洗澡等造成。 症狀:活動力下降,精神不振,流鼻水,打哈啾,呼吸時會聽到鼻水聲。 應急方法:盡快就醫,嚴重者可致命。 ... <看更多>
倉鼠活動力下降 在 #問#鼠一直睡一直睡 - 寵物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一般寵物鼠如果出現類似冬眠症狀或者是活動力下降,壽命會縮短喔要確定 ... 倉鼠是夜行性動物所以半夜才活動很正常尤其有些鼠是見光死(有光就不長 ... ... <看更多>
倉鼠活動力下降 在 [問題] 小老鼠猝死了... - 看板Hamst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就在剛剛,來到我們家才一個禮拜多的呆呆就這麼走了。
在養之前也做了許多功課,上網查了很多資料,
但她最後還是走了。
發現她不動的時候非常驚訝,也很難過,所以想知道她的死因到底是什麼。
呆呆是上禮拜從寵物店帶回來,大約兩個月多大的小布丁鼠,
平常就很挑食,但我也不會想說要逼她吃她挑食的東西,
硬擺在那,等她吃完再換之類,
我每天都會換一次新飼料,水也每兩天換一次。
平常活動量、食量(除了挑食)也很正常,身體也沒有哪裡腫脹。
先從今天幾個反常的點開始說起好了。
早上她是一如往常有在跑滾輪,活動力還蠻旺盛,
但驚人的是我一去看她的食盆,
她將所有的食物幾乎都吃光了(平常是很挑食一定會剩東西)
還很開心以為她終於習慣新飼料。
另外一個點是,下午開始她幾乎都沒有跑滾輪,一直躲在窩裡睡覺,
平常走近鼠籠,她看見我時,會積極去踩滾輪跟我討葵花子吃,
但今天即使看見我也不太理我。
下午約莫三四點我出了門,大概六點左右回到家,
那時看了一下她,她才真正從窩裡出來看著我,
發現吃完食盆飼料的她,好像更圓滾滾更有分量了,
想說她都沒有跑滾輪,所以拿了鼠球給她,
拿鼠球我也不是硬逼她進來,而是會放著看她想不想進來,
她第一次沒有動,第二次拿到她面前她乖乖跑進來了,
稍微讓她滾了一下,發現她在鼠球裡的活動力很明顯下降,
所以我一下又把她放回籠子,這時候她就直接鑽回她的鼠窩裡了。
六點到九點這段時間,我都有不斷看著在鼠窩裡睡覺的她,
觀察有沒有什麼異常,她都有正常呼吸、睡覺
到了十點半再看她時,已經不會動了.......
我很怕她是失溫假死之類,所以搓了暖暖包給她,拿了照明燈,
但一切都沒有用....
她的四肢已成僵硬,也變得很冰冷,一個小時過後,我知道呆呆已經去天堂了....。
想請問各位鼠友們,有沒有推敲出什麼死因呢?
或真的是年紀還小較容易猝死?
真的非常難過...希望能夠知道死因到底是什麼,才能檢討是不是自己照顧不周的問題。
另外還有個反常的點是,我看了看鼠砂,裡面完全沒有尿尿的痕跡,
剛剛翻了翻木屑和滾輪以及食盆,裡面也都沒有,
因此代表她今天可能都沒有尿尿。
我檢查了給水器,是可以正常供水,而呆呆也是會用給水器,知道那邊可以喝水的。
因為時間很晚,且人在東部,打電話給幾家醫院都沒人接,
所以決定明天早上還是會帶呆呆去醫院一趟。
另外想對小公主呆呆說,
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個禮拜,但妳卻帶給我很多歡樂,
雖然妳很任性又挑食,但還是我心中的小寶貝,
媽媽沒有照顧好妳真的很抱歉,才剛開始跟妳變熟真的很抱歉,
每天只讓妳吃一兩顆葵花子,妳就生氣的鑽回窩裡真的很抱歉,
媽媽在土裡一定埋很多很多葵花子,讓妳在天堂也可以吃很多很多喔。
再見了我的小寶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5.7.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