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白鳥 ◎上官予
太陽從山巔升起,
展開在無涯際的海面。
一隻白鳥,
貼著翅子像背著雙手,
從金色陽光下走過;
他踱來踱去,
選定了個適當地方,
面海而佇立,
海上閃爍波光,
早潮舐著沙灘。
小小的他,
只專心地瞭望著
遠方。
他看到了什麼?
渴望的藍色的眼睛,
脈脈地凝視出神;
他的眼睛把夢想燃亮,
燦美如星。
熱血亦如洶湧的旭日,
凌空而飛騰,
他毫不猶豫,
展開那長帆似的雙翼,
微微向上傾斜,
在藍空滑行;
一瞬間 翻出雲端,
向遠天逸去。
--
◎作者簡介
上官予(1924-2006),本名王志健。山東國立暨南大學中文系、台灣大學政治系畢業。
青少年時期即開始新詩創作,最早投稿於謝冰瑩主編的《黃河》。1945年創辦並主編《帶槍者》詩刊,抗戰前後在《武漢日報》、《益世報》上發表新詩。來臺後,於1957年創辦及主編《今日新詩》月刊。
曾任軍中《精忠報》主筆、國家文藝基金會總幹事、行政院文建會研究委員等職,並曾任教於世新、東海、輔仁大學等校。曾獲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金筆獎、世界文化學院榮譽博士獎、國防部光華獎、中山文藝獎等。
--
◎小編三進賞析
讀過這首詩的,應該都是小有人生歷練的學長姊。(咳嗯)
上官予(王志健)這首〈一隻白鳥〉,收錄於1989年修訂版的國中國文課本第五冊。打開目錄,很快就感受到時代的餘緒。
#雖然已是解嚴後
全冊第一篇為〈弘揚孔孟學說與復興中華文化〉,作者是辣個蔣中正。這篇課文是取自二十年前1969年,應對發生在對岸的「文化大革命」,蔣中正於是做出「中華文化正統繼承者」宣言,企圖確保國際地位上的「THE CHINA」。
上官予〈一隻白鳥〉一詩,與此文並於同冊,該教材編選的時代背景條件約莫如是,雖然1989已屬解嚴後,不過藏在教材內的戰鬥指示仍未完全消失。
不過這與上官予有什麼關係?
#誰是上官予
本名王志健的上官予,對許多讀者可能有點陌生。除了隔著時代的鴻溝以外,曾作為1950年代反共文學代表詩人的上官予,因呼應政策而誕生的「戰鬥詩」文學性存疑,因此並未進入主流的詩史、詩選文本脈絡中。
回顧寫作歷程,出生於1924年的上官予,來台前已常在文藝報刊發表詩作,不過相較於覃子豪、紀弦等前輩,寫作經歷稍顯資淺。1951年,覃、紀借《自立晚報》版面,開闢來台後第一份新詩專版「新詩周刊」,可以視為戰後詩壇的一次重建工程。而上官予作為活躍於1950年代的詩人,也常在那發表詩作。若非後來積極投入反共文學、給詩下了工具性的定位,或許今日也是一派大師。
除了早早便投身創作以外,在那個出版即霸權、詩選宛如生死簿的年代,上官予便一連串編輯了好幾本舉足輕重的詩選。
比如應為國民政府來台後第一本詩選的《現代詩歌選第一集》(1951)、來台十年回顧的《十年詩選》(1960),以及參與編輯慶祝建國一甲子的《六十年詩歌選》,與陳紀瀅、鍾鼎文、謝冰瑩等文壇大老並列編委。
從他參與編選的詩選特殊性,不難推測上官予當時在文藝政策底下,佔有怎樣的位置。
而這之間,他也入選了張默、洛夫主編,創世紀詩社出版的《中國新詩選輯》(1956),以及彭邦楨、墨人編的《中國詩選》(1958)。全都是「中國」開頭的大部頭詩選,儼然被定義為當代代表性詩人。
不過正因詩選的影響極大,在不久的後來,詩選也將成為各派眾英挑戰權力胖虎的「虎牢關」,奪回文學本質的戰役即將陸續登場。
#詩選虎牢關,眾英戰胖虎
當詩選開始定義當代詩壇,官方資源不斷投入,連國防部都斥資出版詩選集。然而誰也沒想到,一群新崛起的詩人,居然開始搶麥。
回顧1956-1983年間,有個人瘋狂的投入編集詩選,在一連串官方血統的出版品中,膽敢按下卡歌鍵。那人即是創世紀火車頭、詩壇CPU(這我自己加的)──張默。
張默在這段期間內編了11本詩選,編選的速度比顏良的繁殖速度還要快。(←大不敬)。一出手就是剛剛提到的《中國新詩選輯》;不然就是民國五十年出版,超前部署、搶先定義未來詩風的《六十年代詩選》;甚至開啟年度詩選傳統的《一九七O詩選》。
因著詩選不只有影響力,還頗有市場,因此許多有志的詩人紛紛加入編輯詩選的行列。慢慢的沖淡且抗拒了官方對文藝的介入,並且重新定義何謂當代的詩。
不過,不受市場影響的教科書,就沒辦法這麼簡單。這就是為何我們最後還是看到了某些詩人、詩作。
#讓詩回到詩
詩壇的權力重心,在各方作用下,產生巨大的轉移。決定了具有強烈非文學作用的「戰鬥詩」,與朗誦詩一起,在往後被視為詩史的特殊事件,而非文本影響力的血脈。
此處應將上官予視為一種理念的執行代表,而非任何惡意的源頭。在那個眾人以信念相搏的時代,雖然以不同方式使用詩,然而心中對於詩的熱愛,應該都是同樣值得敬佩的。
所幸時間再稍微往後轉,1971年龍族詩社成立,青年詩社的眾聲喧嘩時代揭開序幕;1972年第二次現代詩論戰即將發生。陳芳明、蕭蕭、蘇紹連、辛牧、林煥彰,及同世代的向陽、陳義芝等人,一整個善寫善論述的新世代,已經在牛棚熱身。
這就是我們後來所看到的詩,如何被建構起來的,其中一種過程。
--
美編:佳郁
圖片:自繪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1/20210109.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上官予 #王志健 #一隻白鳥 #戰鬥詩 #國語課本詩選
何謂 現代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聖誕相關詩作及講座活動分享※
孫維民〈聖誕夜〉
睡前我們將襪子一一掛好
懷抱著三歲或者四歲的期待入夢。
他悄悄走進我們的床邊
裝扮成父親或者母親的模樣
帶來明天的驚呼和禮物:
糖果、玩具、圖畫書,
童稚的幸福。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孫維民 創作
#愚魚 手寫,粉專 愚魚《字有》,Instagram:sillyfish_yuyu
※本篇收錄於孫維民詩集《#異形》(聯合文學,2020年10月22日新版)
📣講座活動分享📣
#異形始終都在——孫維民《異形》新版分享會
講者:孫維民
日期:12月27日(日)
時間:15:00-17:00
地點:#勇氣書房 Courage Bookshop(嘉義市西區中山路616號K棟2樓),粉專 勇氣書房 Courage Bookshop
新版《異形》新書分享會僅此一場,
將在詩人的故鄉嘉義,
亦是聯文今年的最後一場活動,適合回顧與沉澱。
歡迎嘉義的朋友過來聽詩,或是來趟嘉義小旅行,
來跟難得露面的孫維民老師見面。
※《異形》(新版,引自書訊,經微調)
歷二十三年後,《異形》終於再版,經過詩人重又修訂,並加入若干首詩作。全書風格強烈,具實驗性和開創性;文字簡潔有力,冷澈,而又多情。
除了新增添詩作,另加〈附件〉,為孫維民詩論精華,及其長久以來有關詩的各種疑問——例如「詩是什麼?」、何謂「音樂性」和「戲劇性」?詩的「形式」和「內容」等——詩人清楚地思索分辨,具體而微,提供另一種視野。
※感謝聯文,亦感謝聯絡人昀庭於藝文社團 竊竊詩語 分享資訊,愚魚老師手寫支援。
#平安夜 #聖誕夜 #新書 #現代詩 #創作 #手寫
何謂 現代詩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動物的眼睛 ◎利文祺
我想先說一個真實故事。
去年春天,一對父子在阿拉斯加的林中發現一隻尚在冬眠的母熊和兩隻小熊。他們拿槍直接打死了這頭母熊,小熊驚醒,看到自己的母親死去,只能不斷地尖叫。然而這對父子什麼都不管,繼續用槍殺死了這兩隻小熊。之後他們將母熊的皮剝下,他們的雙手都沾滿了血,並嬉笑道:「沒有人會知道是我們幹的。」
然而他們並不知道,這三隻熊是科學家研究的對象,所有一舉一動都被樹上的攝影機拍下來。今年,這段影片被披露,引起全世界的憤怒。
「動物研究」是我一直很關注的主題,因為我注意到人類對待動物的方式仍非常粗暴:游獵、繁殖廠、不當畜牧、虐殺、動物園的不當管理、實驗動物的非人道處置等等。或許是因為我們總以人類為優先,認為人類作為萬物之靈自是高人一等。這也是歐洲哲學所建立基礎,如笛卡兒認為動物只是個會動的機器,而海德格認為動物只會滅亡(verenden),而不會死(sterben)。
然而,真的是如此嗎?當我們看到動物們流淚,哀鳴時,他們真的沒有智能,沒有感情,也不知道何謂受苦嗎?難道那兩隻小熊不理解母親的死亡,不理解何謂槍下的恐懼,死前的害怕?
因此,這週我們要為動物發聲。我們將介紹一位波蘭詩人、兩位德語詩人、兩位英語詩人,有現代詩和當代詩(更有兩首詩是我們親自翻譯,初次在華語讀者面前亮相),有白犀牛、豹、狐狸、犰狳、蜜蜂、長頸鹿。我們將透過詩人的眼來觀看動物的眼,並透過動物的眼來看世界。
美術設計:
Nys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攝影來源:Unsplash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19/06/20190624.html
何謂 現代詩 在 金車新詩徵文獎- 校園現代詩講座第六場,來到位於台北大安 ... 的推薦與評價
1.出現年代 · 2.理論與特色 · 3.重要詩人和詩作三、何謂「後現代詩」 ... <看更多>
何謂 現代詩 在 [文學] 後現代文學- 看板NTUAMLC 的推薦與評價
後現代文學(postmodern literature)一詞來自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但何謂
後現代主義向來則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譬如較早對之表示看法的法國後現代理論家李
歐塔(Jean-Francois Lyotard)與德國批判理論哲學家哈伯瑪斯(Jurgen Habermas)即
為此打過筆戰,說法南轅北轍。其實「主義」一詞並不恰當,因為它並無一套自成體系而
可以為眾所公認的學說或主張;而且當代涉及的眾多作家風格迥異,難以驟下定論,是故
用「後現代文學」比「後現代主義文學」一詞更為恰當。
後現代文學的「後」(post)按其字面之意,係指其出現時間在現代文學之後,但亦
有人把它視之為現代文學的「後期」。若是指前者,著重的是它和現代文學的差異與對立
;倘說的是後者,則側重的是現代文學的繼承與發展。以當代西方文壇的演變情形觀之,
後現代文學大約出現在1950到1960年代之間──有人甚至把尤涅斯可(Eugene Ionesco)
首演荒謬戲劇《禿頭女高音》的1950年標誌為後現代文學誕生之日──雖然美國學者哈山
(Ihab Hassan)不認為可以找出後現代主義肇始的切確時間。包括荒謬戲劇、法國新小
說、黑色幽默文學、魔幻寫實小說、後設小說、美國黑山詩派、自白詩派及語言詩派等,
都被納入後現代文學的大潮中。後現代文學出現的這一時期,大體上也是歐美先進國家進
入消費社會以及晚期資本主義的時代,所以美國文論家詹明信(Fredric Jameson)即將
之視為「消費社會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
後現代文學初興之後,緊接著相關的後現代理論也一一出現,包括法國的李歐塔、布
希亞(Jean Baudrillard),美國的詹明信、哈山,以及所謂的「耶魯四人幫」等等,其
中法國的後結構理論家德希達(Jacques Derrida)與巴特(Roland Barthe)二人的相關
論調,常被援引為後現代文學批評的主要依據,使得這股後現代潮流到了1980年代達到高
峰。
台灣文壇也在這時候(1980年代上半葉)出現後現代文學作品,最先是夏宇、羅青、
林燿德等人的詩作,以及黃凡、張大春等人的小說,而鍾明德等人則引介了西方的後現代
實驗戲劇。台灣的這股後現代思潮如同早期的現代主義一樣,主要也是從歐美引進,不同
的是,台灣是從1960年代的現代主義歷經1970年代的寫實主義而後才出現後現代主義思潮
,而西方則是自寫實主義經現代主義而至後現代主義,這是彼此的社會發展進程不同以及
台灣特殊的政經環境有以致之。1989年可視為台灣後現代思潮發展的里程碑,這一年一口
氣出版了四本相關的著作,包括詹明信的《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中譯本,以及羅青的
《什麼是後現代主義》、鍾明德的《在後現代主義的雜音中》、孟樊的《後現代併發症》
。
自1980年代後半葉以至1990年代,台灣的後現代文學益發興盛,相關的作品源源不斷
的出現,較具代表性者有短篇小說張大春的〈將軍碑〉、黃凡的〈如何測量水溝的寬度〉
、林燿德的〈惡地形〉;長篇小說張系國與平路的《捕蝶人》、宋澤萊的《血色蝙蝠降臨
的城市》、朱天文的《荒人手記》;以及若干詩人的詩集包括羅青的《錄影詩學》、陳黎
的《島嶼邊緣》、夏宇的《摩擦‧無以名狀》、林燿德的《都市終端機》……,大體言之
,這些後現代文學作品有如下幾個特點:
1. 反體裁:指的是文類界線的模糊(a blurring of the distinctions between
genres),如把詩寫得像小說(林燿德的長詩〈聖器〉),反之亦然;或把類型小說打破
,分不清是推理小說、哥德小說或科幻小說等等。
2. 自我反身性或自我投射性(self-reflexivity):指作者或敘述者意識到自己的寫
作,因而往往以後設語言(meta-language)暴露自身的寫作過程,最具典型的是後設小
說(metafiction),黃凡的〈如何測量水溝的寬度〉及張系國與平路合寫的〈捕蝶人〉
即為顯例。
3.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指文本與文本間的相互牽扯、滲透,乃至形成一種即
此即彼、非此非彼的文學景觀,如駱以軍的〈紅字團〉等小說。
4. 語言的遊戲:語言符號原由意符(signifier)與意旨(signified)所構成,前者
指的是語義,後者則是語音和語形,此時後現代只留下後者,讓它自己無限延異(
differance),最後看到的只是它的蹤跡(trace)。這種純意符的遊戲,邀讀者來參予
,而此亦不啻說明為何巴特與傅柯(Michel Foucult)會喊出「作者已死」。夏宇的〈連
連看〉等詩呈現的便是此種無厘頭的遊戲。
5. 拼貼與碎片化:後現代不再相信所謂的大師敘事或宏大敘事(master narrative)
(如黑格爾或馬克思那種大學說),更反對柏拉圖以來的本質論或中心思想,遂使其作品
出現零散化,變成片段式的拼貼(collage),在小說便成情節跳躍式的組合,結構鬆散
;在詩則成不知所云的胡言亂語。前者如朱天文的《荒人手記》,後者如夏宇的《摩擦‧
無以名狀》與《粉紅色噪音》,宛如無字天書。
後現代文學創作之所以會有如上的表現,正是出諸其對所謂真實(reality)的不信
任──此亦為其與現代主義最大的分歧所在,後者如超現實主義,其所呈現的潛意識或夢
囈式自動語言,乃在企圖表現更真的「真實」;而前者如魔幻寫實主義(magic realism
)則是用魔幻來表示它對現實的懷疑。但也因如此,後現代文學作品削平了歷史感與縱深
感,予人讀後難起共鳴,乃致無法引發生命的感動。在台灣這股風潮過了二十世紀,雖仍
舊餘波盪漾,但也走過它1990年代輝煌的歲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59.205.7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