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說過小額終老險,很多人問微型保險
這不就來了嗎,只不過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微型保險不像小額終老不限投保對象
而是需要符合經濟弱勢等條件
例如:月薪不超過29k、中低收入戶等
(有沒有剛畢業的大學生默默發現自己可以買...🥲)
更多保險知識追蹤👉 保險比較下單平台-Polida保立答
-
#特殊保險 #微型保險
#保立答
#保險 #知識 #懶人包
低收入戶可以買保險嗎 在 劉北元的保險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用小孩名義投保,小心失控】
這二個案例,在法律上都可以歸類為使用別人名義去投保,.....
第一個故事:「美美是個單親媽媽,一個人扶養4個小孩,由於一開始經濟拮据,向政府機關申請低收入戶補助,後來收入轉好,美美要投保躉繳8萬美金的儲蓄險保單,但會因此喪失低收入身分,美美於是用已經出嫁的大女兒來投保儲蓄保險,女兒當要保人兼被保險人,自己當受益人。」
第二個故事:「素素因為手頭上有閒錢,用未成年小孩的名義買保險,小孩長大後在外積欠銀行債務,銀行向法院聲請扣押保單的保價金。素素聞訊向法院申請撤銷扣押,聲稱這份保單是自己買的,不過是貪圖節省保費,當年才會用小孩的名義投保,她跟法官說,小孩只是買保單的人頭。」
那這兩個故事中的主角,最後的下場是怎麼樣呢?
用小孩名義投保,法院怎麼判?都有效嗎?
詳情: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83281
#台灣保險法權威 #劉北元
#康健雜誌專欄 #天下雜誌集團
#保險 #法律
#訴訟分析
低收入戶可以買保險嗎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政府願花1兆多元搞綁樁性質的前瞻計畫,花4000多億紓困,卻半數以上浪費掉,同時一方面挑起兩岸緊張,一方面花7000億買軍火,數千億搞潛艦國造,花錢如流水卻對勞工苛扣,蔡政府心安嗎?>
勞保年金財務危機迫在眉睫,勞保基金潛在負債達10兆餘元,未來50年累積財務缺口45兆元。與此同時,我們看到勞動基金收益率極為難看,政府花錢卻非常大方,紓困、前瞻、軍購,每個項目動輒數千億元,這代表勞保基金愈來愈依賴政府預算補貼,但政府預算愈來愈吃緊,將很難編列足夠預算支應勞保財務缺口。在雙重緊縮壓力下,勞動部決定啟動年金改革,這意味未來勞工繳交的保費增加,退休後的年金收入減少。
蔡政府要推動勞保年改是可以理解,但問題是勞工領取的勞保年金數額與所得替代率已遠低於各種政府年金。根據官方資料,退休勞工平均年金每個月1萬7000多元,與台北市1萬7000元的最低生活費標準相近,連「中低收入戶」都當不成,屬「低收入戶標準」。如果依照學者預估給付減少1/4,平均月領只剩下1萬3000元不到,坦白說,退休勞工將只能維持極低的生活水準。
這不是危言聳聽,即使我們用薪資較高的勞工來看,以目前給付標準計,投保薪資為最高級距、工作滿40年者,能請領到的勞保年金不到3萬元,即使加上勞退部分,大概月領4萬多,算是差強人意。勞保年改若減少25%,馬上掉到3萬多,恐怕很難讓退休白領維持中產階級的生活。
我們要強調的是:勞工原本就是社會經濟較弱勢的一群,勞保年金雖然給了退休勞工基本保障,但還是遠遠不夠,政府應先窮盡所有辦法讓勞動基金財務永續,萬不得已才能啟動年改;雖謂之「改革」,但無一例外是提高費率(勞工繳更多)、緊縮條件(更難領到年金,如延後退休年齡),當然必不可少的是減少給付、降低所得替代率。
但很遺憾的是,政府顯然距離「窮盡所有辦法」甚遠,就要對勞保年金增費、砍給付。例如日前公布今年前7月的勞動基金收益率僅0.66%,令勞工非常無言,即使今年受新冠疫情干擾,股市一度大跌,但台股早已回升,甚至屢創新高,勞動基金的表現顯然不及格。如果政府能有效提升投資報酬率,以基金規模之龐大,只要能提高1個百分點,就能增加不少收入,3年前勞保基金就是靠投資收益由虧轉盈。
再者,原本《勞工保險條例》就訂有基金虧損由中央撥補的規定,但政府實際上從未撥補,對軍公教退撫基金卻早已撥補數千億元資金。依照勞動部的年改草案,未來政府每年將對勞保基金撥補200億元。坦白說,誇稱「勞工是心頭最軟一塊」的蔡政府,對千萬勞工竟如此苛扣,現狀每個月年金給付支出就超過200億元,每年撥補200億元,簡單說就是「塞牙縫」。
中時社論》蔡政府心中最軟、最深掘的一塊?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00907003430-26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