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續上一代的記憶 給下一代的車站 還有我的青春】
19年前,我還在車站旁邊的學校唸書,老車站停用前最後一天,我和同學特別帶著相機去門口拍照。那時候,沒有想到臨時車站一用就是16年,沒有想到會離開這座城市,沒有想到會再回來。人生中,會有許多沒預料到的事,會有許多永久失去掉的回憶,但也有隨著歲月過去不變的事物。老車站就是一個有Happy ending的故事。
世紀之交,當這座城市正在進行交通大動脈的改建,準備捷運與鐵路地下化的施工時,市民決定不要和台北一樣摧毀記憶,要留下陪伴市民一甲子的老車站。困難的是,和後來也保存車站的台中、台南不同,高雄車站之下還有垂直交會的捷運紅線,難以避開,因此,高雄選擇不怕麻煩,大費周章的保存並遷移老車站。
19年前,高雄車站的搬遷是全高雄人的一件大事。當時市府本想象徵性地找萬人來拉動車站,移動一點點也好,但移動的建築體面積約570平方公尺,高17.5m,重量2500噸,並沒有這麼簡單。
在移動之前,要先把建築「切下來」,在下面加固,用千斤頂撐起來以後安裝軌道和推進裝置,上述這些工程從2002年3月7號開工,花了5個多月完成。另外遷移的還有建築後方的九塊外牆,以及噴水池的鯉魚雕像,加起來要搬的結構約莫3000噸。工程日本清水營造工程團隊來進行,巧合的是,該公司的前身,當初正是興建高雄車站承包商。
2002年8月16日,上千名高雄人齊聚一堂,時任總統陳水扁也出席遷移工程啟動儀式。致詞時特別提到:「一個沒有老車站的城市,就是一個失憶的城市;留下老車站,就是留下城市願景再發展的開始。」
那時候市府特別找了李炳輝和辦桌二人組做了一首歌《再會啦!車站》,有一陣子高雄各種媒體廣告都在放,對旋律若還有印象,就可以看出年紀。典禮就在彩帶舞蹈與市民共唱這首主體曲中大功告成:
再會啦 老車站
再會啦 老車站
再會啦阮的青春
阮的愛人 懷念火車聲
再會啦 老車站
再會啦 老車站
再會是暫時
未來重逢才是咱的 永遠
2002年8月29日,車站到達定位,之後開始安裝固定裝置,並進行回填工程。隔年1月完工,作為願景館開放。捷運通車後,換鐵路地下化進行,願景館又調整為高雄鐵路地下化工程展示館,這一等,就是好多年。
我記得,當公民團體爭取高雄車站重新設計時,有不少沒經歷過這段歷史的人,表示老車站幹嘛一定要搬回去? 中間博愛路直接穿過去不就好了? 那時候我格外的氣憤,除了原有的車站歷史地景、站前中軸線等意義外,最重要的,還有過去市府與市民一起的約定:今天我們把車站搬走,有一天會再回來。
終於,隨著Mecanoo獲得計畫主導權,車站作為正面入口意象的設計被保留。在2018年地下化車站通車後,又過了3年,我們也終於等到老車站回家的那天。
和19年前相比,可惜受中國武漢肺炎疫情影響,沒有這麼多市民能參加觀禮。但今天的典禮在傳承之餘,又有了更新的意義。19年前拉著紅絲帶的舞者,成了今天表演的編舞家;19年前督工的林欽榮局長,現在是台上的副市長;而像19年前一樣,今天的典禮,也有著另一首滅火器專為車站創作的主題曲《高雄驛起飛》。
海風吹呀吹
高雄準備欲飛
飛向未來對全世界
展現咱的美麗
夢想揣呀揣
原來佇出身的土地
願望是平安生活會得過
上愛的人 永遠做伙
小時候走進車站,高聳的天井透入天光,照在熙攘人群身上,那樣的記憶已經隨著時光漸漸褪色。所幸我們這代人,仍然能看著一樣的天井,和下一代講述老車站的故事。親愛的小朋友啊,曾經這座車站離開十九年,在我們的青春中被遺忘,後來他又回來了,這就是我們永遠的高雄車站。
「伙 記 辦 大事 主題 曲」的推薦目錄:
伙 記 辦 大事 主題 曲 在 Alan Cheung 張家誠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的TVB 新電視劇主題曲作品:
鄭俊弘 - 對與錯 (劇集 "伙記辦大事" 主題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Ztkgfh7v5I
#AlanCheungMusic #TV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