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對繪本應有的態度+泰文繪本分享」
毛公仔是禮物,玩具車是禮物,但我不會把繪本當作禮物送給清義哥,因為繪本就像食物和水一樣,是必需品!如果家長把繪本當作禮物送給幼兒,他們的藏書量就注定會很少,而且他們很難養成閱讀的習慣。即使不願意買繪本,其實公共圖書館都有很多益智的幼兒讀物供借閱。家長在選擇繪本時,不應只選擇那些處理幼兒行為問題的繪本(有禮貌,不偏食等),同時都要選擇一些休閑,有趣味的繪本,提升幼兒創造力和幻想力。四歲前的孩子是通過閱讀,和親身體驗來認識這個世界。家長們如果不想讓幼兒習慣接觸電子產品(手機,電視,電腦),卻又不提供大量書本供閱讀, 那你希望幼兒從哪裏獲得知識呢?於是家長就唯有給他們看電視,和用手機以吸收知識為名,實質是在剝削他們對閱讀產生興趣的機會。卡通片,電視節目精彩刺激,習慣了這種刺激的小孩又怎會願意安靜地看書呢?我實在無法再強調繪本對於幼兒健康發展的重要性,要養成健康的閱讀習慣就是從一,兩歲開始。一件玩具兩三百元只能玩數天,但同樣價錢可以買到幾本精美繪本,而且他們百看不厭。
早前去泰國擔任司儀,趁着有一小時的空檔,馬上把握機會到酒店附近的書局搜羅泰文翻譯繪本(左:"Turning on a flashlight" by Akiko Miyakoshi 右:"This is not my hat" by Jon Klassen)。也許你會問:「買泰文繪本幹什麼,難道你懂得泰文麼?」關於泰國,我除了對他們的菜式有一點研究之外,對於其文化實在是一竅不通。關於繪本,我們要搞清楚兩點。第一,一本好的繪本即使沒有文字,讀者都能夠從圖畫理解故事。第二,即使繪本用繁體中文好,英文好,甚至廣東話也好,對於幼兒來說都是一樣,因為他們還是「文盲」!買其他國家語言的繪本一來可以讓幼兒了解其他地方的文化,又可以接觸不同文字結構。鼓勵家長有機會外遊時不妨多買一些當地繪本,與孩子一起享受親子伴讀的樂趣。
Instagram: hokeeyau
#繪本 #家長教育 #子女教育 #超級奶爸
休閑繁體 在 BBC News 中文(繁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視頻:臺灣三姐妹經營休閑農莊
對臺灣大多數家庭經營的公司來說,讓子女順利繼承產業並不是一件易事。臺灣三姐妹繼承家庭休閑農莊,把它管理成一個受歡迎的周末度假場所,成為臺灣家庭企業傳承的榜樣。
BBC駐臺北記者蕭靄君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