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dywuofficial
看好多人報告自己打疫苗各式各樣症狀,酸痛忽冷忽熱暈眩⋯也好多人按時報告自己發燒的歷程。37.5開始紀錄、38.3就哇哇叫、39.2就說人生沒燒成這樣過,我心裡五味雜陳。
#身體不好是很痛苦的事 ,控制不住的感覺非常討厭,我不是要拿這種事情來比較,也有更多人健康情況更加惡劣難纏,但那些打疫苗第一次使用退熱貼的、第一次高燒睡不著的、第一次冷到夏天蓋滿毛毯的⋯可知道這是我好幾年的日常?
我常跟大家分享人生故事的時候快速帶過26歲開始生重病的事(今天一樣會快速帶過)講到發燒,40度連燒多天完全沒有出汗跡象是常有的事;好端端跟朋友們吃著飯突然覺得全身發冷,冷到狂顫幾乎抽搐、十分鐘後就直衝40度送急診也是常發生的事。
也曾高燒40度一連多天在家睡睡醒醒昏昏沈沈,好不容易「感覺」退燒了開心得不得了,一量,39.5;維持40恆溫居然都習慣了,這種荒謬的苦痛是很無奈的。
還有一次感覺頭暈目眩不舒服,擔心自己又要發作,快速衝到廁所想卸完表演的妝、快速洗個澡躺平,才剛碰到淋浴蓮蓬頭就開始心跳加速脖子僵硬,水越開越燙我的胸前背後都燒紅了,還是冷到齒牙互撞,迅速關掉水龍頭裹上毛巾,就這麼兩步,我走不到房間。真的冷到受不了,蹲在地上動彈不得。
家人把我硬搬到床上,蓋上好幾層大大小小的毛毯暖被,好幾個人同時為我搓著被褥想加點溫,我仍然冷到無法自拔,想當然爾又是高燒好幾天的起手式。
這些都還沒列出酸痛軟弱無力、脫水打針、急診住院、抽血昏倒、找嘸病因的各種過程。看大家光是一個發燒38.5就要各種發文紀錄(沒有不行)只是看得我一直在想,我這短短160公分長的身體到底都經歷了什麼?這種日子過了好多年,而這好多年我也都在電視上螢幕上活動上跟大家相處互動工作⋯
果然, #腎上腺素是拿來狗急跳牆的 ,而我的日常就是每一天都在奮力抵抗身體的各種孱弱,卯足全力擠壓彈跳越過磚牆。雖然心靈很健康( #柑霞祝 )但把這靈魂體的「體」給搞瘋了,一點都不好玩。
現在的我花費了好多時間跟精力才慢慢找回身體的平衡狀態,慢慢地、偶爾很神通廣大地,感受到身體些微/微量/細微的變化,然後回應她的需要(像照顧小女朋友一樣)柔聲跟她問妳怎麼啦~她會沈默不語然後指指某個方向告訴我,這裡啦!妳每次工作到凌晨就忘記我!妳每次都亂吃亂喝害我不舒服!妳不休息放鬆我又過敏尋麻疹了啦!
久了訓練過了也就找到跟小女友戀愛的方式✨。
雖然我身子沒有大家好(居然有人長到30幾歲第一次高燒有夠不可思議)想想,也好。趁這次打疫苗的契機,提醒各位健康有多重要, #身體平常要保養顧惜 、發燒不可怕大人也不會燒壞腦子,而且有太多知識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或 #舒緩焦慮 。身體是活的一個個體,它沒有要故意讓你酸痛不適,這是它的功能;渾然天成。
度數不是勳章,也不用隨時線上報告375了386了397了⋯⋯多喝水快滾去睡才是現在該做的事呀。現在的痛要牢牢記得(人類有多健忘天啊)我們都一起變成更能同情共感的人吧。
今天要聽:告五人的在這座城市遺失了你
*親愛的記者朋友們這篇文字超多的,如果要寫成新聞,辛苦你們了。但家裡長輩年事已高啊~千萬別用太可怕的標題,他們是真的會嚇到長輩文萬箭齊發啊。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71的網紅林嘉宏Wi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多數人對於台灣的認知還停留在代工王國。 是的,我們曾輝煌的年代是依靠代工起飛; 而你不知道的是,我們有著無數技術人才住在這座寶島。 關於醫療科技, 台灣的技術水平絕對能和世界各國並駕齊驅, 唯獨缺乏建立「品牌」文化, 導致顧客接收不到我們的創業理念與溫度… 人類作為高情商的恆溫動物, 不論是創...
人類 恆溫 在 Yuyen's Ageloc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那麼該如何預防夏天發胖呢?
每天吃的量一樣,為何到了夏天就發胖?
慶應大學的醫學博士福田千晶表示,夏天決定胖瘦的關鍵在於腸胃,腸胃不好的人到了夏天就容易食慾不振。如果到了夏天依然食慾不減,代表基本腸胃功能不錯;但為什麼即便食量與平時差不多,到了夏天卻會變胖呢?
福田千晶認為,夏天容易發胖的原因有以下3項:
1.夏天時基礎代謝量降低
人類是恆溫動物,必須消耗能量維持正常體溫,冬天時為了維持體溫會消耗大量能量,但夏天的氣溫和體溫接近,因此不用耗費太多能量維持體溫,因此夏天比其他季節不需熱量,基礎代謝量也較低。
2.炎熱天氣使得活動量減少
為了躲避炎熱的太陽,到了夏天許多人會以交通工具取代走路,也會避免外出和運動,因此活動量漸漸的減少。福田千晶表示,即便每天只有減少一點點運動量,累積起來卻會成為日漸發胖的原因。
3.吃清涼冰品攝取過多熱量
除了從事戶外工作的人,現代人幾乎都待在冷氣房中,很少會因暑氣而食慾不振。反而夏天可能因喝過多飲料、啤酒,吃冰淇淋、剉冰導致發胖。再加上白天長,三餐容易變得不規律,這些習慣都會使身體攝取過多熱量。
#夏天減肥 #瘦身 #燃脂 #運動
人類 恆溫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們看過真實版的龍貓嗎?
據說他們很溫馴,是很適合飼養的動物,只是需要恆溫在25度,在台灣要養應該比較困難...這次溝通來了住在西班牙的兩隻龍貓,Loli(母)與Chuchu(公),皆6-7歲,這是我第一次跟龍貓聊天。
原本照顧者只有要養chuchu,但看到Loli單獨跟兔子在一起,店員說,Loli無法跟其他隻相處,脾氣太大,不忍心的照顧者便一起帶回家了。雖然兩隻相處你不犯我,我不犯你,還是安然在一起六年並且還生過寶寶(目前已結紮)
Loli說,他很喜歡人類媽媽來找他,他會馬上很有反應,喜歡出籠子玩,希望媽媽多放他出來,媽媽說:「可是你出來都玩十分鐘就不玩了,而且還會到處亂咬!」,Loli說:「我就喜歡有你的存在跟陪伴啊!不要一直唸我咬東西,我就喜歡咬!多給我一點不同的!」
「這真的很像她我會講的話…Loli情緒起伏比較大,卻又跟我很好,某個部分跟我很像」照顧者無奈表示
chuchu則樂天知命,該吃就吃、該睡就睡,「我只希望媽媽給我吃那個小小的五穀零食…」
「啊!那是我最近沒有給他們的零食,以前只要洗完澡就會給…」照顧者說龍貓會用沙洗澡,洗完會給他們小零食獎賞一下。
==
最近照顧者領養了一隻兩歲大狗,想問問他們兩隻對狗狗的感覺。
Loli一臉不屑的表情:「叫他不要過來,我不喜歡他!」非常激動。照顧者也知道Loli不喜歡所以很少讓狗來看他們。
chuchu則是像在看電視一樣,希望狗狗不要太接近他,遠遠在那邊就好…對chuchu來說他需要適應,要有一點距離感。
照顧者說:「龍貓真的是很慢熟的物種,當初養他們前三年,跟我一點也不親,直到某一天,Loli才突然會趴我腳上跟撒嬌,才感覺到他們與我的連結。」
原來,天竺鼠般大小的龍貓,有15年的壽命,所以他們可以有時間慢慢觀察、適應環境,我想龍貓也在告訴我們任何事都不能太魯莽,仔細觀察環境裡的一切,才能從中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吧!
#左loli右chuchu
#動物溝通
#個案分享
動物溝通預約7月已開始囉
詳細請見:
https://forms.gle/tkB6LweMHk4GKcgY8
人類 恆溫 在 林嘉宏Wi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大多數人對於台灣的認知還停留在代工王國。
是的,我們曾輝煌的年代是依靠代工起飛;
而你不知道的是,我們有著無數技術人才住在這座寶島。
關於醫療科技,
台灣的技術水平絕對能和世界各國並駕齊驅,
唯獨缺乏建立「品牌」文化,
導致顧客接收不到我們的創業理念與溫度…
人類作為高情商的恆溫動物,
不論是創辦人亦或顧客,對於品牌所產生的依賴感,
只在於那一瞬間接收到的溫度與情感打動。
這集的主角岩寬生醫創辦人,
僅憑藉著一場「異位性皮膚炎」講座的感動,創業的想法開始在內心萌芽,
她不為了什麼,只是想運用她的知識與技術幫助世界,
讓那些無助的家長們,有一天可以看著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
這樣的創業初心,著實感動人心,
讓我們聽聽院長如何把這些品牌發揚光大。
【Win’s Talk】與【顧名思易】攜手合作的【院長說】,目的是做到「將商業知識普及化」。
更重要的是...
我們都有相同的使命「希望協助台灣創業家、企業家更加茁壯」!
未來將會在每月10號、20號、30號推出影片,第一季共24集,敬請期待!
如果你對商業知識有興趣,
請記得訂閱Win’s Talk 頻道 ▶https://bit.ly/2lHIbu8
顧名思易 頻道 ▶https://bit.ly/2ksdRUg
CHUANG STUDIO 頻道 ▶https://bit.ly/2kcQNso
(YouTube觀看記得開啟CC字幕唷!)
【相關連結】
岩寬生醫 報導► https://bit.ly/2luIKYv

人類 恆溫 在 老頭 OldM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來源1:http://bit.ly/2kH6qUf
來源2:http://bit.ly/2hyMpxi
- 新系統:髮型、鬍子(配撘實時生長),染髮及剪髮+剪刀
- 高科技裝備第一階段:Tek藍圖系統、元素資源系統、Tek複製器、Tek步槍,Tek頭盔、Tek面罩、Tek噴氣背包、Tek靴子、Tek手套、Tek 霸王龍鞍
- 新生物:白綿羊
- 新生物:龍王鯨
- 新生物:重爪龍
- 新生物:獸頭獸
- 新物品: 槊(類似紅纓槍)
物種:龍王鯨
時間:晚新世
飲食:肉食
性情:被動型
捕捉:可
騎乘:可
特性:首隻可供騎乘者保溫的水中生物、獵殺後可取得特殊鯨脂精煉成優質汽油
野生:
龍王鯨是島周圍的水域中出現的一種陌生生物之一。牠是一個強大的泳手,非常之適應淺水區游泳,使其可以依靠靠近水面,來迅速恢復傷勢。相反,牠容易受到深水壓力影響,會慢慢造成傷害。
馴服:
儘管牠身邊的下級追隨者比較麻煩,許多部落仍然試圖馴服龍王鯨,因為牠的哺乳類動物溫血循環為騎手提供了恆溫作用。或者,龍王鯨被獵殺得也許太強烈,因為其特殊的鯨脂可以被精煉成一種更有效的汽油!
已知信息:
龍王鯨通常被其他掠食性動物密切跟踪,因為牠的飲食習慣會留下大量的碎屑給清道夫使用。對生存者來說,牠是一種溫馴的生物,並很高興地直接從牠們身旁拿取食物。然而,如果龍王鯨身旁食物被拿光的話,跟隨牠們的生物就會變得很危險。
外觀:
龍王鯨實際上不是一種爬行動物而是鯨魚的一種,儘管牠的英文名字叫"Basilosaurus"。牠有一個長蛇狀的身體,通過ARK的海洋波動,像民間傳說中的海蛇,牠的頭像一條鱷魚,充滿了鋒利的牙齒。龍王鯨與虎鯨和藍鯨有著相似的特徵,牠看起來大致是滄龍大小。
物種:重爪龍
時間:白堊紀早期
飲食:魚食
性情:對陸上生物為被動型、對水中生物為主動型
捕捉:可
騎乘:可
特性:首隻只主動攻擊水中生物,並可以靠吃優質魚肉回血的生物
野生:
與牛龍一樣,重爪龍在大型獵食者當中,屬於體型較小的一種恐龍。儘管不如一些深海獵食者或是棘龍那樣強大,但重爪龍游泳速度非常之快,其靈活性依然能夠威脅到島嶼上的大多數生物。
馴服:
重爪龍天生捕食海洋生物,這意味著一旦將其馴服,牠將能更有效率地獵殺海洋生物。在速度和力量上,重爪龍對於那些頻繁於海洋和大陸之間穿梭,並看重速度和敏捷多於力量的生存者來說是個理想的選擇。
已知信息:
儘管重爪龍是一種快速且危險的恐龍,但其幾乎只捕食魚類和水生生物。重爪龍高度特異性的新陳代謝貌似能讓牠在吃優質魚肉後,以超自然的速度癒合傷口。也許這也是重爪龍幾乎不攻擊陸地動物的原因?
外觀:
重爪龍跟典型中型食肉恐龍相似除了有鱷魚般的頭和更長的手臂與大爪之外,這些特徵令牠們特別適合捕獵魚類及其他水中生物。
物種:獸頭獸
時間:晚二疊紀
飲食:肉食
性情:有耐性(長期埋伏)
捕捉:可
騎乘:不可
特性:首種伏擊型生物、首種地底穴居生物
野生:
獸頭類完美地體現了驚喜的元素。雖然獸頭齒類如獸頭獸曾經被認為是草食生物,但我發現這個生物實際上是最聰明而有耐性的獵人。
馴服:
雖然獸頭獸不適合當作座騎之用,但牠用作伏擊或守衛村莊的用途是不能低估的。一群被馴服的獸頭獸,能以致命的爪和牙齒組成精確的地雷陷阱區。然而,利用獸頭獸進行伏擊必須提前計劃好,因為當感覺到附近有任何威脅,牠會拒絕埋伏。
已知信息:
在叢林地面下挖洞後,獸頭獸將會進入埋伏狀態,可以在沒有任何食物的情況下延長時間。當一些不幸的生物終於遊蕩而至時,獸頭獸會從洞內突然爆發撲出,在受害者可以做出反應之前,用牠的獠牙刺穿牠的獵物。
外觀
類似於一隻巨大的黃鼠狼,獸頭類實際上是一種類似哺乳類的爬行生物,被稱為獸頭亞目。雖然牠的化石定位成草食性的,方舟內的獸頭獸是一種邪惡的伏擊性食肉動物。牠那長長的前爪適用於挖掘用來進行突擊的洞穴,而牠的軍刀狀犬齒對牠所喜歡的獵物-小至中等大小的陸上食草動物,如渡渡鳥,水龍獸和人類,而言是死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