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與昨天的5例相比,重回「2位數」共11例,其中中和區有4例確診。
✅ 為了因應兒童未能注射疫苗,家長暑假期間照顧其子女需求,新北市規劃7月8日起供幼兒園及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中心(安親班)教職員工至6處指定場域施打,預計7月12日施打完成。
▶️ 6所醫院包括亞東紀念醫院、三峽恩主公醫院、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台北慈濟醫院(施打場地為雙和靜思堂)、淡水馬偕醫院(施打場地為新市國小)及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施打場地為二重國小)。
#新北市防疫 #疫苗接種 #我是中和人 #我的新北市 #中和有飛龍 #游輝宂議員服務處
二重國小確診 在 Mr. Rabbit 歐洲行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不能旅行的日子
2020年上半年最不能錯過的必看影音 - 阿格麗希藝術節
.
Martha Argerich & Renaud Capucon in der Laeiszhalle
.
Martha Argerich Festival 阿格麗希藝術節
.
.
✍️
原定在2020年的6月20日至6月30日,要在德國漢堡(Hamburg)舉辦為期十天的阿格麗希藝術節
在這個藝術節,每天會有不同的音樂會,由鋼琴家阿格麗希 與 她的音樂家朋友們共同演出,像是Anne-Sophie Mutter, Maria João Pires, Renaud Capuçon, Edgar Moreau, Mischa Maisky...等等的不同音樂樂器演奏的音樂家
當然,還有合作的管弦樂團,來自德國漢堡的Symphoniker Hamburg
.
但是,由於2020年的全球疫情緣故,今年的阿格麗希藝術節被迫全部取消,不只因為政府的室內集會禁令,各國之間也不能隨意開放入境,甚至在這次與會的音樂家當中,知名的小提琴演奏家蘇菲慕特Anne-Sophie Mutter也在之前的新聞傳出確診染疫
.
.
👉
#藝術節取消改成線上演奏會
.
出生於1941年的鋼琴家阿格麗希,至今已經79歲,仍然活耀於世界各地的音樂廳藝術節表演
.
此次雖然藝術節整個系列音樂會都被迫取消,她特別與法國小提琴演奏家卡普松(Renaud Capucon)另外開一場音樂會
阿格麗希與卡普松並非第一次合作,之前就有合作過鋼琴與小提琴音樂會
.
地點就選在德國漢堡的一座非常典雅的音樂廳,名為Laeiszhalle,這座音樂廳跟我之前介紹過的漢堡易北愛樂廳是不同,易北愛樂廳是一座位於漢堡海港邊重新建造新的音樂廳,Laeiszhalle音樂廳則是比較靠近市區漢堡歌劇院附近
.
.
👉
#世紀難得必看音樂會
.
演出曲目:
.
Beethoven Sonate für Violine und Klavier Nr. 8 G-Dur Op. 30/3
.
Chopin Klaviersonate Nr. 3 h-Moll Op. 58
.
Franck Sonate für Violine und Klavier in A-Dur
.
.
原定時間是阿格麗希要跟蘇菲慕特合作的音樂會,改成阿格麗希與卡普松演出,曲目也跟原本阿格麗希藝術節要演出的曲目不同
.
今年是貝多芬250周年紀念,世界各地音樂會都一定會選貝多芬的作品作為音樂會選曲
這次音樂會所演奏的貝多芬為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第8號,沒有在原本的音樂會曲目計畫
.
第三首是法朗克的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則是原本是要與蘇菲慕特合作的曲目,這次則改為卡普松演奏
.
.
👉
#睽違25年難得欣賞的獨奏
.
對於此次線上音樂會,為什麼我會在貼文一開始說,這是2020年上半年最不能錯過的影音
最特別的是音樂會的第二首 - 蕭邦鋼琴奏鳴曲第3號
.
根據外國媒體報導,鋼琴家阿格麗希已經有長達25年沒有在公開場合演奏過 "鋼琴獨奏曲"
.
這些年,她都是以合奏的方式公開演出,其實,從這些年她的世界巡迴音樂會都是跟世界各大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可以發現
.
公開演出大多是 鋼琴與管弦樂團的協奏曲 / 鋼琴與器樂的二重奏三重奏 或是 室內樂形式 / 雙人鋼琴四手聯彈
.
.
所以,在這次的音樂會中間,是由阿格麗希單獨演奏 蕭邦的鋼琴奏鳴曲,可以說是近年最難能可貴的演出片段
.
蕭邦 與 阿格麗希也是無法分開的關係,在1965年,阿格麗希24歲的時候,贏得第七屆蕭邦鋼琴大賽
.
.
.
👉
#誠摯邀請點擊聆聽
.
古典音樂或許對許多人來說,是很遙遠難以接近的藝術
不管你聽不聽得懂,我都推薦你可以點開網址,當作背景音樂放著去做自己的事情也好
.
🎵你聽的已經不只是"音樂",而是一位音樂家的"人生歷練"🎵
.
對我來說,我都無法想像當我79歲還能不能這麼靈活演奏
阿格麗希還可以如此自在的走上舞台,當你看到她看似輕鬆地彈奏,背後濃縮地卻是她這79年的音樂人生
.
.
👇👇👇
https://bit.ly/2NMUhgg
👆👆👆
.
.
.
.
快去聽音樂吧~這是我這幾天一直重複欣賞十幾次的線上影音😙
二重國小確診 在 觀光客不知道的倫敦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追🦠日記]📅四月22日週三/全英閉關Day30
補20日資料
疫情指標: 大倫敦的到院死亡人數下降;全國社區死亡人數佔16%;疫苗臨床實驗週四開始。
******
📺每日記者會
四月20日週一
主席:財政部長(Chancellor Rishi Sunak)。號稱散財童子的財相就是來灑錢💰💰💰
📌 幫助企業團體不要裁員的減薪留職補助金今日開始上線申請,至下午四點已有14萬家企業申請,預計可以補助超過一百萬名僱員。(合格的僱員可以領到八成薪水,最高£2500。財相認為這是目前世界最好的福利補助)
📌推出兩項協助新創企業的投資與貸款專案,合計1250億英鎊。
..............
四月21日週二
主席:衛生部長(Health Secretary Matt Hancock)
(這幾天部分醫院PPE存貨告急、土耳其的貨延交、小廠商說他們要提供PPE被已讀不回、沒參加歐盟的採購計畫、每日核酸檢驗人數還沒達到目標的一半...這堆鳥事我以為衛生部長會在記者會消失幾天,沒想到他還親上火線回覆記者追問。#火焰挑戰者)
📌撥款2千萬英鎊給牛津大學團隊,他們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本週四開始臨床實驗。另外2千2百萬鎊提供給帝國大學團隊的研發機構。
📌 週二下午緊急小組專家會議討論要不要強制大眾戴口罩的問題,出席記者會的副醫療官Jonathan Van-Tam說根據現在的證據,推薦大眾戴口罩的可能性很小。
(八卦時間:
Van-Tam 的姓氏很特別,查了一下原來他有越南祖先,他的爺爺Nguyễn Văn Tâm曾經是法國統治期間的越南總理,他爸爸可能就移民到英國了,保留Nguyễn Văn Tâm在全名裡,用Van-Tam 這拼法當姓氏。Jonathan 的全名也ㄧ樣包含祖父的全名,他在林肯郡的坡士頓上當地的文法學校(等同於升學班,老爸在那兒教數學),在擔任副醫療官以前曾任職諾丁漢丁大學醫學系,差不多是譚得賽在那兒做博士研究的時間。)
*******
其他時事隨便說:
👑週一哈利與梅根發通知給英國四個報社,表示不會再跟他們有任何瓜葛。
小報報導:哈利與梅根拒絕與英國流量最大的媒體互動。
其他報導:#哈里與梅根拒絕與英國小報互動。
👑週二是女王94歲生日,女王事先說低調就好,只發了小時候的影片與照片讓大家一起懷舊。皇室親友們zoom in 賀壽,也約定和女王的談話內容不要公開。很重視隱私權的哈利和梅根一點都不讓人失望,在週一發消息給英國四大小報說:「別來煩我」後,週二發消息給她們心目中的質報:「你看我們跟女王通zoom」。#質報沒興趣 #這消息當然還是小報幫他們公布的
👑其實哈利與梅根也是有參與一些關於新冠病毒的救濟活動,像是低調在洛杉磯幫慈善團體送餐(小報就把焦點放在開名車去送餐)、關懷三年前倫敦大火受災戶的慈善廚房。但是每次公開發消息都是關於他們自己(三月底IG宣布:我們離開皇室集團囉)、少了關注這個全英國受影響很大的事件(皇室成員目前發言都是為社會打氣),漸失民心。#掉漆中 #換掉好萊塢風格的公關
💙募款達人Tom爺爺週三中午已經募到2千8百萬英鎊的善款,在週二他也發了一個訊息祝女王生日快樂。當地郵局表示Tom爺爺已經收到25萬封生日卡,預計到月底生日前還會收到更多 #爺爺最想收到來自女王的卡片
🧪先前提過的加護病房的報告指出,非白人的少數族裔病患比例高於人口分布的比例。目前還沒有可靠的研究指出原因,有一些猜測是因為少數族裔可能因為經濟因素需要外出工作、文化因素家戶人口多很難做好居家隔離。
🧪同時, 因感染新冠病毒過世的醫護人員,前10名都是非英國出生的或非白人少數族裔(目前已超過80名醫護過世,族裔比例待查)。醫護人員不分族裔都在前線工作、沒法保持安全距離(等於說以上兩個猜測原因在這一組中都排除),但印象中出少數族裔醫護罹難的比例仍然高於業界中的族裔人口分佈。這個現象值得注意與追蹤後來的研究報告。
📊每週二英國的國家統計局會公布前兩週的統計資料,可以幫現在的入院後死亡人數加入在社區死亡的人數,讓心冠病毒疫情影響有更清楚的全貌。目前顯示四月第二週在醫院死亡人數占84%, 社區死亡占16%。
🚑過去同期平均這一週有一萬人死亡,但是今年這期多了約8000人,除了數千名與新冠病毒有關,還有許多人因其他的疾病死亡,顯示很多人因為避免在這段時間上醫院而喪生。連續好幾天記者會都呼籲如果有該看醫生、該上急診室的情況就要去。#111擋人擋太多
現在英格蘭NHS的加護病房床位還有數千張,但是缺護理人員。倫敦的南丁格爾醫院可以擴張到幾千張床位,但是因為缺護理人員只能維持在50名左右的病患。#調得到呼吸器調不到醫護人員
********
📅四月20日週一
重症確診累積124743(^4676, 少20%)
入院死亡累積16509(^449, 少25%)
檢驗386044(^14106)人,501379(^19316) 次
#陽性率 32.3% (^0.1%)
🦊大倫敦重症累積21654 (^297, 少了36%!!)
累積死亡3906人(^81,少1人)
..........
📅四月21日週二
重症確診累積129044(^4301, 少8%)
入院死亡累積17337(^828, 多46%!!)
檢驗397670(^11626)人,535342(^18206) 次
#陽性率 32.5% (^0.2%)
🦊大倫敦重症累積22072 21654(^418, ^40%!!)
累積死亡4038人(^13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