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华尔街正绕过美国政府与中国接触】
彭博社25日引述一名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美国华尔街资深人士正在与中国官员接触,以寻求召开新一轮中美金融圆桌会议。中国近年来持续推动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报道称,美国华尔街的代表试图绕开拜登政府再次启动会谈,谋求扩大在中国的市场准入。路透社称,中美金融圆桌会议计划于2021年秋季举行。上述消息并未得到中方相关部门的置评。
据知情人士透露,中美金融圆桌会议于2018年中美经贸紧张持续升级时应运而生,并得到中国高层官员的支持,由中国央行前行长周小川和曾任高盛公司高管、现任巴里克金矿公司董事长的约翰·桑顿共同主持。
不过由于当时正值美国特朗普政府持续在经贸领域向中国施压时期,时任白宫贸易顾问的纳瓦罗曾对中美举行该圆桌会议进行强烈谴责,并警告华尔街“不要掺和到谈判当中”,纳瓦罗还称华尔街这一举动是在向特朗普政府施压以结束对中国的贸易战。彭博社称,2020年10月,中美曾以视频方式进行过一次圆桌会议。目前,桑顿正在北京与中国官员进行会谈,以寻求再次举行该圆桌会议。报道预计今年中美金融圆桌会议仍以线上方式进行,但没有提及具体的举办时间。
彭博社还称,以往的中美金融圆桌会议吸引了黑石、高盛、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等为代表的美国华尔街顶级金融机构代表参与。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近期发起并牵头起草信函,敦促美国政府扩大中美双边贸易并取消此前因贸易摩擦加征的关税,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2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就此回应道,美方加征关税不利于中国,不利于美国,不利于世界经济恢复。高峰介绍说,今年前7个月,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同比增长40%,其中,中国自美进口同比增长50.4%,对美出口增长36.9%。这充分表明两国经济具有高度互补性,双方经贸合作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利益。高峰强调,双方应共同努力,创造氛围和条件,推动扩大中美贸易合作的落实。
中美经贸磋商进程一直备受外界关注,在2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高峰在回答媒体有关问题时表示,中美经贸团队保持着正常沟通。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中環孫老師 Mr. Central Officia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中美贸易争端进入微妙的阶段,中国公布了对美关税排除清单,但在外交上却态度十分强硬。这种矛盾的现象显示出中美之间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日趋白热化。从历史发展和利益格局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出,中美贸易战本质上是内部政治矛盾和利益分配不均的必然结果。美国在贸易端让利的时代已经正式宣告结束,中国则是面临着政治与经...
中美贸易额 在 婷婷看世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刚刚一场权威发布会透露重磅消息,外资大举买入中国资产】
“受疫情影响,今年以来全球的直接投资总体低迷,上半年中国的利用外资达到了4722亿元人民币,二季度增长8.4%,这是非常可喜的成绩。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开放,境外投资者投资更加便利。外汇局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境外投资者净增持境内债券和股票729亿美元,其中,净增持境内债券596亿美元、股票133亿美元。”
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在今天上午举办的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同时,王春英还透露,未来,外汇局还会密切跟踪海南自由贸易港资本项目外汇创新业务的开展情况和政策实施效果,加强事中事后管理和监测分析,及时解决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我们也会努力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尝试先行先试的开放政策,进一步研究便利企业跨境融资的措施,可能大家未来会看到一些新举措首先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推出。”王春英透露说。
外资中长期增持人民币资产将持续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国际金融市场也出现了剧烈震荡。“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外汇收支形势总体稳定,外汇市场表现出比较高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王春英强调,上半年,外汇市场运行平稳,体现了不断扩大开放的政策效果。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不断地改善营商环境,不断扩大开放领域,为吸引外资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她表示,受疫情影响,今年以来,全球的直接投资总体低迷,上半年中国的利用外资达到了4722亿元人民币,二季度增长8.4%,这是非常可喜的成绩。
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开放,境外投资者投资更加便利。外汇局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境外投资者净增持境内债券和股票729亿美元,其中,净增持境内债券596亿美元、股票133亿美元。
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步伐继续推进,跨境资金流动规模也在逐步上升。跨境资本尤其是沪深港通项下的资金进出规模比较大而且比较频繁,是否会对我国外汇市场造成一些影响?
“虽然现在市场环境变化比较快,跨境资金流动波动性比较大,但总体上还没有影响到境外投资者增持境内人民币资产的格局,同时资本市场项下跨境资金流动也没有影响到国内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的格局和总体稳定的大局。”王春英强调。
王春英指出,境外资金中长期增持人民币资产的格局没有变。
她援引数据称,今年以来,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股票和债券的余额总体是上升的。截至6月末,境外投资者持有的境内债券余额3691亿美元,持有的股票余额3684亿美元。
“这两个数据都接近3700亿美元,比2019年末的余额分别上升了13%和16%。和2016年末比,债券余额是2016年末的3倍,股票余额是2016年末的3.4倍。我们觉得,这种中长期发展趋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王春英表示。
一方面看,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积极效果会继续释放。
中国的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规模在全世界都处于第二位,而外资持有的比例目前在2%-4%的水平,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从发展趋势来讲,有更好的前景和提升空间。
另一方面,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范围内还是有非常好的投资价值。
首先,从当前情况看,在今年疫情的冲击下,我国经济复苏比较早,显示内部的稳健性较强,各方面的指标有边际改善,我们的经济基本面是有优势的。
同时,大家观察到国内的货币政策,中国是少有的主要经济体中货币政策正常的国家。国际上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都是宽松的。从6月末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看,中国和美国的国债收益率差超过2个百分点,达到2.24个百分点,比2019年末上升1个百分点。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民币资产的投资价值相对是比较高的。
此外,从外资流入的投资者来看,境外央行类机构相对比较多,这类机构投资的稳健性是比较强的。还有一个数据,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今年一季度末,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升到2.02%,是历史新高,这可以看出,境外央行持有人民币资产稳步上升。所以,中长期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人民币资产的格局没有改变。
“这么多的资金有流入、有流出,特别是股票类短期投资的波动较强,对我们的影响是什么样的?目前看,是在可接受范围内。”王春英表示,中国外汇市场总体稳定的格局是没有变的,短期波动后很快就恢复到正常水平。
她进一步表示:“3月份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我们看到,市场情绪特别是避险情绪升高,境外流动性趋紧,新兴市场资金面临大规模的流出。中国也没有例外,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股票的资金有流出,同时还有一部分资金跨境投资去抄底港股,这是3月份的情况。到了二季度,跨境股票双向投资重新恢复平稳状态。我们看到的数据是,二季度境外投资者增持境内股票232亿美元,同时南下投资港股的资金流出也比一季度下降了68%,短期波动以后,恢复到正常水平。”
因此,她指出,从中国的表现来看,没有改变外资中长期持有人民币资产的格局,也没有改变国内外汇市场平稳运行的格局。
一系列数据显示“人民币资产真香”
一系列数据可以证明,人民币资产真香!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此前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人民币债券资产近年来以年均近40%的速度增长;债券通渠道下,参与机构数量和日均交易量均超过直接入市渠道。
6月债券托管数据显示,境外机构国债托管量环比增加428亿元,政金债托管量环比增加438亿元。华泰固收团队分析认为,对于外资机构而言,中美利差是决定其增持力度的关键指标,6月国内债市进一步调整,使得中美利差再创新高,国债和政金债吸引力较强。与此同时,6月人民币兑美元维持升势,境外机构的汇率对冲成本有所下降。
债券通公司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债券通已汇集了2012家境外投资者。全球排名前100的资产管理公司中,已有72家完成备案入市。此外,债券通还在6月迎来了首批俄罗斯投资者,服务范围扩展至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债市投资的重要渠道,债券通交易数据亦可体现外资对中国债市的高涨热情。上月,债券通共计成交5318笔、4221亿元人民币,净流入稳定,日均交易量达211亿元人民币;今年上半年,债券通交易量达2.331万亿元人民币,日均交易量为199亿元人民币。而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末期间,债券通彼时日均交易量为25亿元。
花旗中国证券服务部负责人蔡美智对上证报表示,自彭博确认将中国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以来,外国投资者对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参与热情持续提高,至今已吸引了数千亿美元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蔡美智表示,这一趋势还将通过债券通或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直接渠道得以持续。“我们预计,富时罗素也将在今年或明年把中国债券纳入其相关指数,这必将进一步推动外国投资者加大对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投资,因此我们对市场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
外汇管理新举措或先在海南推出
王春英介绍,为了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发展,今年1月,外汇局批复同意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开展六项外汇管理新举措。其中三项已经正式实施,主要是:取消了非金融企业外债逐笔登记、开展境内信贷资产对外转让业务试点、简化外商直接投资外汇登记手续。
她表示,另外三项政策也在抓紧制定相关细则,具体是:实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进一步便利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资金汇出入管理、开展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3月外汇局批复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开展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不超过等值500万美元的范围内自主借用外债,主要是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对外融资。
同时,王春英透露说,未来,还会密切跟踪海南自由贸易港资本项目外汇创新业务的开展情况和政策实施效果,加强事中事后管理和监测分析,及时解决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们也会努力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尝试先行先试的开放政策,进一步研究便利企业跨境融资的措施,可能大家未来会看到一些新举措首先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推出。”
人民币汇率呈现双向波动总体稳定
王春英在发布会上还表示,今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呈现双向波动、总体稳定。“随着国内宏观环境和市场情绪的变化,人民币汇率表现出有升有贬,但总体表现比较稳定。”
她介绍说,从双向波动看,1、2月人民币汇率先升后贬,3月有所震荡,5月随着国际市场和一些其他事件的影响又有所波动,近期有所升值,双向波动态势明显。从汇率弹性看,今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波动幅度是4.4%,这个幅度相对比较稳定,显现出一定弹性。
“总体上,中国的人民币汇率还是比较稳健的。今年上半年,境内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交易价小幅贬值1.5%,但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编制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小幅升值0.7%,同期新兴市场的货币指数贬值11.8%。”王春英表示。
中美贸易额 在 婷婷看世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美正式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美协议签了啥?这篇文章说明白了】
当地时间1月15日,经过中美两国经贸团队的共同努力,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中美双方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正式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协议文本包括序言、知识产权、技术转让、食品和农产品、金融服务、汇率和透明度、扩大贸易、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最终条款九个章节。同时,双方达成一致,美方将履行分阶段取消对华产品加征关税的相关承诺,实现加征关税由升到降的转变。协议文本主要内容是什么?该如何解读?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权威专家。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中国经济创新发展的需要。双方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内容总体是平衡的
中美双方就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行了深入讨论,在商业秘密保护、与药品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专利有效期延长、地理标志、打击电子商务平台上存在的盗版和假冒、打击盗版和假冒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打击商标恶意注册,以及加强知识产权司法执行和程序等方面达成共识。
“协议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内容,符合中国改革开放的方向,是中国经济创新发展的需要。”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认为,长期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双方相向而行所达成的共识,符合中方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改革方向,有利于保护创新,有利于国外知识产权更多地进入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企业。
比如,关于加强一般专利和商标保护。很多中国知名企业也会碰到商标“被抢注”的现象;有些个人为了谋取利益,甚至一次恶意注册几百个商标。而建立打击恶意注册商标的制度,有利于更好地保护中国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合法权益。
再如,关于加强保护企业商业秘密、打击侵权假冒。高凌云认为,这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创新,激发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从协议文本看,双方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内容总体是平衡的。”高凌云说,在知识产权方面,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对等的、互惠互利的,既保护美国企业,也保护中国企业,既保护美国企业到中国的投资,也保护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把知识产权保护好,也有利于更多国外知识产权和外资进入中国。
◎进一步完善在技术转让方面的制度,完全符合中方改革开放方向。双方在技术转让方面权利义务对等
在技术转让方面,中美双方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协议强调,双方企业可以自由进入对方市场,并且进行公开、自由的运营;技术转让和技术许可按照市场原则自愿进行,政府不支持、指导自然人或者企业开展扭曲竞争的,以获取技术为目的的对外投资。
“事实上,中国从来没有强制外国企业转让技术的政策。保障企业基于自愿原则和商业规则开展技术合作,有利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有利于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符合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方向。”高凌云说。
高凌云说,值得注意的是,在技术转让这一章节,双方达成的所有协议都是权利义务对等的。比如,双方收购、设立合资企业时,不得强制对方转让技术;不能通过行政管理、行政许可等要求,强制对方转让技术;双方不得将转让技术或者使用对方技术作为市场准入的条件;双方保持行政管理、行政许可透明,在行政监管审查过程中对企业敏感技术信息保密;双方保证对对方企业的执法透明、公平等。“这份双方平衡的协议,有利于保障我国企业在美国更加公平地开展业务。”高凌云说。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积极履行在技术转让方面的承诺。“进一步完善在技术转让方面的制度,完全符合中方改革开放方向,有利于推动政府职能由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创造更加尊重知识价值的营商环境,激发创新型国家发展的更大动力。”高凌云说。
◎增加中美农业合作有利于满足我国消费需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发展质量
根据协议,中美将加强和促进双方农业领域合作。“总体看,农业协议是平等互利的,我国农民和农业发展将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研究院、经济学院教授程大为说。
协议提出,中方将按照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完善小麦、玉米、大米关税配额管理办法。程大为表示,按照配额管理,中国一年将进口总量2000多万吨的谷物,占全年粮食消费量的比例不过3.4%,即便全部用完配额,对国内市场影响也很小,“中国人的饭碗依然端得稳,饭碗里装的主要仍是中国粮。”程大为说。
在经贸磋商期间,美国已发布最终规则,承认中国鲇鱼监管体系与美国等效,允许中国的熟制禽肉输美。协议规定,美国将允许中国产香梨、柑橘、鲜枣等农产品出口美国。美方作出的这些承诺将带给中国农业企业和农民更多市场机会。
根据协议,中方将增加对美国乳品、牛肉、大豆、水产品、水果、饲料、宠物食品等农产品进口,今后两年平均进口规模为400亿美元。在程大为看来,中美双方农业互补性很强,是天然的农业合作伙伴,扩大自美农产品进口有利于满足我国消费需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发展质量。
2018年,我国大豆消费量为1.05亿吨,国内产量仅1600万吨,缺口十分明显。扩大进口美国大豆,将有效缓解国内紧缺,满足国内饲料蛋白需求。此外,我国农产品消费结构正在升级,扩大进口有利于优化食品结构、丰富百姓餐桌、更好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也有利于节约资源,推动国内农业加快创新步伐、提高生产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增加自美进口农产品,要基于市场原则,由市场主体自主决策。美国农产品的价格应当有竞争力,必须符合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这就意味着,美国企业想在中国市场上获得份额,必须提高竞争力,让中国企业和消费者自愿购买,这也避免了部分美国供应商‘坐地起价’的可能。”程大为说。
◎金融服务开放对双方都是利好,相关承诺与近年来中国自主、有序推动的金融业开放是一致的
根据协议,中美双方将在银行、证券、保险、电子支付等领域提供公平、有效、非歧视的市场准入待遇。对此,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东艳认为,金融业对外开放是中国长期以来的既定方针。近年来,中国自主推动了新一轮金融业开放,大幅放宽了外资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的市场准入。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基本涵盖了协议中关于金融服务的内容,并对所有国家的金融机构都一视同仁。
“金融服务开放对双方都是利好,协议中既有中方的承诺,也有美方的承诺,将有利于中国金融企业更好走出去,到美国开展业务。”东艳说。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金融服务开放后,更多外资企业可能进入中国,是否会对金融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扩大金融服务开放更多体现为商业领域合作,与资本账户等方面的开放是两回事,不会对国家金融安全带来不利影响。”东艳表示,从协议内容和近年来的金融开放实践看,中国的金融业开放并非一放了之、放任自流,金融监管部门还将持续完善监管体系,使监管水平与开放程度相适应,进一步保证国家金融安全。
东艳认为,我国已经成为银行业总资产规模全球第一、保费收入全球第二的金融大国,中国金融企业完全有能力与国际金融巨头同台竞技,并在你追我赶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双方就汇率问题达成平等互利的共识,协议相关内容绝非《广场协议》的翻版
中美经贸摩擦中,汇率问题一度是争议焦点之一。此次签署的协议中,双方就汇率问题达成平等互利的共识,并明确了汇率问题上两国都要平等对待,权利和义务要平等,双方都要尊重对方货币政策自主权等重要原则。
东艳表示,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和SDR篮子货币国家,就汇率问题达成平等互利的共识,既有利于两国增进互信、协商解决分歧,也有利于全球外汇市场的有序运行,为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历史上,美国曾通过《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大幅升值,以此来削弱日本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一些人担心,协议相关内容是不是《广场协议》的翻版?会不会对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出口产生负面影响?
“协议相关内容绝非《广场协议》的翻版。”东艳表示,此次协议中有关汇率的内容,体现出平等互利和尊重对方货币政策自主权的原则,包括不搞竞争性贬值、不将汇率用于竞争性目的,这从根本上保障了我国汇率政策自主权,不会带来像《广场协议》那样的不利后果。
此次协议中双方均认可,汇率问题与汇率评估本质上是一个多边问题,任何一方不能单独做判断。这将有助于妥善解决美方一些人乱贴“汇率操纵国”标签等问题,减少中美在汇率问题上的争议和分歧,保持外汇市场和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扩大自美进口规模符合我国既定方针和现实所需,将由中国企业和消费者根据市场原则自愿购买,政府不会为实现这一规模而采取行政指令、财政补贴等方式
协议提出,中方将扩大自美农产品、能源产品、工业制成品、服务产品进口,未来两年的进口规模,要在2017年基数上增加不少于2000亿美元。对此,程大为认为,“中美双边贸易具有很强互补性。扩大进口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适应消费需求、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程大为表示,中方从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始终追求自由贸易,坚持通过扩大进口实现外贸平衡发展。连续两年举办进博会、大幅度降低部分进口商品关税已经充分说明,扩大进口是中方的既定方针和一贯的工作方向。
扩大进口符合经济规律。与美国相比,中国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领域尚有差距,扩大自美进口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国内企业创新能力和经营效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加自美能源进口,将有助于我国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保障能源供给安全。而且双方将基于市场价格和商业考虑开展采购活动。
扩大进口会不会冲击中国产业?程大为认为,短期看,扩大进口可能会影响部分中国企业的市场空间,但看大局、看长远,技术进口的溢出效应、先进管理理念和机制的引入以及外部压力和良性竞争的倒逼都将有利于我国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未来两年自美进口增加不少于2000亿美元能否实现?程大为认为,首先,我国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市场和4亿中等收入群体,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对中国市场需求的稳定增长要有足够信心。其次,不少于2000亿美元的商品将由中国企业和消费者根据市场原则自愿购买,“政府不会为实现这一规模而采取行政指令、财政补贴等方式。”此外,为实现这一规模,美方也要创造有利条件,应确保采取适当举措以便有足够的美国商品和服务供中国采购和进口。这还将推进美国将一些中国企业移出“实体清单”,“如果中国企业因为‘实体清单’限制而在经营上受到影响、采购能力打折,无法进口足够的产品和服务,那么责任就完全在美方。”程大为说。
扩大自美进口,会不会影响其他贸易伙伴的利益?程大为认为,“中国市场空间巨大,也始终欢迎各国供应商平等竞争,只要各国的产品和服务足够优质,就不愁在中国市场找不到空间。”
◎在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机制中,中美双方权利义务完全对等,它决不是美国监督中国的单边机制
协议按照对等原则,明确了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机制。对此,复旦大学网络空间研究基地主任沈逸认为,这是全球化背景下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创新。
这一机制是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之外,为中美两国解决贸易纠纷增加了一种新渠道。沈逸认为,“这一机制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坚持了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基本原则,双方将保留各自在WTO项下的基本权利。在此基础上,双方能够及时就重大贸易问题开展双边磋商,能够有效避免贸易冲突升级,维护贸易关系稳定发展。”
“在这个机制中,中美双方权利义务完全对等,它决不是美国监督中国的单边机制。不仅允许美方就扩大商品进出口发起磋商,中方同样也可以就扩大进出口发起磋商。”沈逸说,如果中国愿意进口美国某种商品,而事实上存在进口难度,即所谓“想买,买不到”,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主动发起双边磋商,邀请美方到谈判桌上谈一谈,这就为我进口美国限制性商品搭建了“梯子”。
“比如,以前美方在一些高科技领域对我实行出口管制,连谈判的可能都没有。如今,有了这个磋商机制,我们就能够就扩大美高科技产品进口发起磋商,这就为我进口相关高技术产品提供了可能。”沈逸说。
中国国经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机制是经过中方艰苦谈判取得的。这是一个比较平衡、比较公平的机制,体现了对等原则。这一机制与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不是取代关系,而是一种补充和创新,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制度创新。
“现在全球化、信息化深入推进,经贸发展日新月异,多边规则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在WTO加快改革的背景下,中美双方通过协议明确了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机制,为多边机制改革进行了探索,对其他相关国家妥善解决贸易争端也具有借鉴意义。”张燕生说。
◎关税退坡符合第一阶段谈判预期,为下一步谈判争取了主动
协议推动美方实现对华加征关税由升到降的转折,包括暂停原定去年12月15日要加征的关税,并将去年9月1日生效的对华加征关税税率从15%降至7.5%。对此,沈逸认为,目前中美之间达成的是第一阶段协议,关税退坡也是阶段性的,符合预期。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美方一些人近两年频频舞动关税大棒后,第一次对有关贸易相关方做出关税退让,充分证明中方谈判取得了重大成果。
沈逸认为,谈判是一个相互博弈的过程,也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目前,相当一部分商品在关税退让后,对大多数企业来说,是能够对冲和消化的,也为下一步谈判争取了主动。
“随着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治理能力建设加快成熟和完善。经过经贸摩擦洗礼,中国企业将更加强大。”沈逸表示。
张燕生认为,在目前阶段,7.5%的关税额度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随着下一阶段中美经贸谈判的深入推进,中方完全有信心、有办法、有能力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推进中美经贸关系行稳致远。”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经过近两年的艰苦谈判,中美双方最终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体现了合作共赢的原则,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也有利于全世界,能够有效稳定市场、稳定预期,符合各方利益,也符合中国全方位扩大开放的大格局。协议的达成,推动中美经贸关系重回正轨,为世界各国处理经贸摩擦提供了典范。
中美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关系不断发展,贸易和投资等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实现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同时也应看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和贸易大国,中美两国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制度不同,而且经贸交往规模庞大、内涵丰富、覆盖面广、涉及主体多元、利益深度交融,产生一些矛盾分歧在所难免,解决中美经贸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
中国始终坚持,分歧和摩擦最终需要通过对话和磋商来解决。协议的签署,意味着对话磋商取得了初步进展,但这也只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部分。对此,我们需要保持平常心,继续以理性和建设性的态度解决问题,坚持采取合作的方式推动达成互利双赢的协议。当然,在朝着更好方向努力的同时,我国也具备强大的能力、做好了扎实的准备,足以应对各种挑战与压力。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下一步,中国将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既定方向和节奏,坚持做好自己的事,努力实现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创造世界经济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美贸易额 在 中環孫老師 Mr. Central Officia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中美贸易争端进入微妙的阶段,中国公布了对美关税排除清单,但在外交上却态度十分强硬。这种矛盾的现象显示出中美之间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日趋白热化。从历史发展和利益格局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出,中美贸易战本质上是内部政治矛盾和利益分配不均的必然结果。美国在贸易端让利的时代已经正式宣告结束,中国则是面临着政治与经济的两难选择。何去何从?答案估计会在今年美国大选之后尘埃落定。
#中环孙老师 #中美贸易战 #关税
-----------------------
相关连接
孙老师说财经|绕不开的人口悬崖,从人口结构看中国未来的经济趋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DKDPGTOV6E
中国房地产七宗罪:继续沉迷炒房将永远没有出路,制造研发与制度创新才是发展经济之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VLKjeShADE&t=638s
钱荒,粮荒,都不如“订单荒”。接不到订单的中国经济该如何撑下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d1b8fHJODY
从“保六”到“六保”,中国人的苦日子就要来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EetuZrC0ZU&t=22s
数字货币和大额现金管制来了,未来要做好换不到美元的准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U-ss7hTErk&t=85s
中美激战华尔街,川普能否撼动中共与华尔街的利益联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nusP1i0Lao
汇率失真、黑市猖獗、购汇困难,人民币难逃苏联卢布魔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SyaJzuPG4I
计划经济将加速中国现行制度的解体,建立城邦联合体将成为发达地区的出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6uHfPXYv6U&t=1139s

中美贸易额 在 中環孫老師 Mr. Central Officia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在全球贸易中扮演“制造业包工头”角色的中国经济,最近遭遇了“订单荒”。制造业复工之后接不到国际订单。随着进出口贸易的萎缩,中国经济会出现大规模倒退,中小和私营企业他们的经营将会面临很大的困难。而且,就算将来疫情好转,失去的订单和供应链也不会回到中国。这当中的重要原因是中国尚未在价值观上和世界接轨。在中国彻底转变为尊重国际商业合约,尊重法制与民主的国家之前,订单的流失,供应链的转移是不可逆的趋势。中国是时候考虑改变了。
#中环孙老师 #订单荒 #制造业 #外贸
-----------------------
相关连接
中国房地产七宗罪:继续沉迷炒房将永远没有出路,制造研发与制度创新才是发展经济之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VLKjeShADE&t=638s
从“保六”到“六保”,中国人的苦日子就要来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EetuZrC0ZU&t=22s
数字货币和大额现金管制来了,未来要做好换不到美元的准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U-ss7hTErk&t=85s
中美激战华尔街,川普能否撼动中共与华尔街的利益联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nusP1i0Lao
汇率失真、黑市猖獗、购汇困难,人民币难逃苏联卢布魔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SyaJzuPG4I
重回计划经济将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计划经济将加速中国现行制度的解体,建立城邦联合体将成为发达地区的出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6uHfPXYv6U&t=1139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