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這不是在韓國看不到 #流浪狗 的原因
#好南編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希露弟弟啃雞腿,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要來分享世界上合法吃狗肉的國家 因每個地方的文化不同 所以產生了文化差異 我們並沒有要譴責吃狗肉的國家 我們尊重這些一直以來有吃狗肉文化的國家 也希望這些國家能尊重我們這些有養狗的人 在剪輯這部片的時候其實內心非常的煎熬 要一直重複的看這些狗肉場的照片和影片 拍這部片的原因也只是純粹想分享 希望...
不 吃狗肉 原因 在 藍鯨冒險隊 Blue Whale Adventur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三角點到底能不能踩?】
在藍鯨小時候呢...也有人跟說三角點不能踩, 踩惹會下雨。
身為菜鳥的我, 當時就深深的記下這句話。
並不是因為我真的以為踩了會下雨, 而是對當初願與我同行登山者的尊重, 也因此這句話成為我記憶的一部分。
那三角點到底是什麼呢?
“三角點是三角測量、三邊測量、導線測量的測站點標誌,台灣的土地測量作業開始於日治時期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任內,雖然領台才三年,山地尚未平定,但民政長官後滕新平即於1898年創立臨時土地調查局,並自任局長以示重視,開始了平原及淺山地區的地籍測量作業。登山者較熟悉的李棟山山頂古堡之門額『慎守其一』則為第五任總督佐久間馬太所題,其派遣軍隊去鎮壓原住民,推進隘勇線而山地稍控制後,為製作全島地圖,1909年開始由日本參謀本部陸地測量部進行大規模的一等三角點大地測量作業。”
【💡翻譯一下: #天啊是日本人為了統治殖民地進行的國土測量吶😱😱😱】
我們再研究一下三角點的結構👉
“日治時期的三角點標石可分為柱石及盤石兩部分,柱石的長度一等者為82公分,二、三等者為79公分,約有半個人高,但露出地面部分僅15公分,柱石頂面呈正方形,二、三等者為15公分,一等者為18公分,故特別大也最吸引人。
為了萬一柱石被破壞後仍可找出測站點,柱石之下方緊接著是盤石,一等三角點之盤石下方約三十公分處還有下方盤石,盤石呈正方形,其邊長於一等者為41公分,二、三等者為36公分,但僅中央與柱石同寬部分為花崗岩,周圍則是礫石拌混凝土,正中央刻有『+』字,與柱石上端之『+』字,不但方向一致,且中心線亦在同一鉛垂線上,故柱石遺失後就可找出盤石,再補設柱石。”
【翻譯一下: #又粗又硬又埋夠深, 還有補柱的設計】
看到這裡...踩上三角點真的算 “破壞”嗎?
以人體的體重直立的踩上柱石, 以結構上理應是在支撐的範圍 。
那為什麼我們看到有人踩到三角點會感到不悅呢?
原因其實和我們記憶的連結有關, 在我們翻山越嶺只為一見那基石, 而投射了對三角點的崇敬。
當然如果人人都要踩上去確實時間久了多少會有耗損,
三角點既不是聖物, 也可以視為歷史文物吧。
在不刻意破壞的情況下,站上去倒也不是什麼大逆不道之事。
破壞的其實不是三角點, 而是人的情感。
因為自己視為聖物的三角點被踩了, 就要氣噗噗的咒對方會有報應或是把山神搬出來想要教訓對方, 其實都不是在同一個時空裡, 自然氣的人很氣, 無所謂的人就喜歡看你生氣, 以達到激怒對方的成就感,雖然看似屁孩的心理, 事實上是想挑戰舊有思維的框架, 明明很愛山卻又要偽裝判逆的形象。
但刻意引戰的行為,就好像故意吃狗肉一樣,有些人當狗是食物,有些人當狗是寵物,因為我們當狗狗是好朋友,所以我們不吃狗肉,自然也無法接受別人在我們面前吃狗肉,而會認為這個行為"很殘忍",去挑戰或是破壞、嘲笑他人的價值或是信念來突顯自己的邏輯性,其實是自卑感情結的心理,因為他只有自負,才能抵消掉強烈的自卑感。
當然也可能只是單純的幼稚,對於挑釁最好的回應就是無視,但也麻煩不要一再挑釁,#當我很閒膩
「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
引述聖經中的一句話 (但我不是基督徒)
(嗚嗚被丟石頭😭😭)
#附圖非本人
#其實我很喜歡這張
#去除成見很美不是嗎
不 吃狗肉 原因 在 Eric's English Loung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教育時評] 對亞裔的歧視
對亞裔的歧視愈來愈令人擔憂。在成長的過程中,我也深受歧視。並非所有的華裔都像媒體報導的那樣,過著光鮮亮麗的生活。
三十多年前,我家在美國是低收入戶,位於一個幾乎沒有亞洲人的小鎮。在我還是小學生的年代,我的學校只有兩個亞洲人,而我就是其中一個。小的時候我過得很辛苦,無論我多麼努力融入環境,仍舊受到種族歧視的傷害。美國同學曾辱罵我吃狗肉、是中國狗,並把口水吐在我的臉上。我也常因種族歧視而與同學打架,但很不幸我不是葉問,通常會被打得鼻青臉腫。這聽起來很像是電影裡的情節,但這確實是我個人的經歷。
我總告訴罵我的人,我來自臺灣,但事實上那些習於歧視其它種族的人一點都不在乎。三十多年前,大多數的美國人根本不知道臺灣在哪,他們也時常把亞洲人視為一個不可分割的群體。
這種尖銳的歧視,大約在升上高中後就很少碰到了。畢竟,大家的心智已較成熟,也較能管理自己的情緒。但有時仍會感到格格不入,可能是小時候不快的經驗留在心理所致。
大學後,我只遇到一次明顯的歧視。某天剛跟同學打完籃球,返家途中有一個金髮碧眼的小孩騎著腳踏車問我,是不是來自中國?我跟他說不是,我家就住在後面的那條街上。孰料,他用手拉扯自己的眼皮假扮著鳳眼,並說道:「ching chong ching chong,go back to China」當時,我並沒有生氣,畢竟他年紀那麼小,只是忍不住心想:到底是誰教他種族歧視的?
即便已經過了二十幾年,我仍記憶猶新。說真的,我在美國住了二十年,日常生活中百分之99.99的情況都不會碰到歧視,絕大多數的美國人也是非常善良的。但偏偏那百分之0.01的人,會讓你永生難忘。因為那是你無法抹去的傷痛。我們本就不該歧視任何人,但為什麼就連生長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人,唸一樣的書,甚至唱一樣的國歌(以前還有效忠宣誓,Pledge of Allegiance),還是會歧視你的長相和種族呢?我相信,這是許多亞裔小孩在美國的成長過程中,反覆問自己的問題。
然而,很多在美國生活的亞洲人都沒有被歧視的經驗,所以就覺得歧視並不存在,也很討厭討論此一問題。因為將自己從美國人中區分出來,是大家想要避免的敏感議題(If we don’t talk about it, it will go away)。 但以這幾個月來的情勢而言,此一想法似乎被徹底否定了。
兩三年前,我回美國唸書與教書時,並未遇到歧視的情況(我的住所鄰近洛杉磯,亞裔的數量約佔十趴多一點)。與此同時,我又看到華裔候選人Andrew Yang那麼受歡迎,讓我覺得美國總算接受亞裔了!我看到各個種族融洽的相處與合作,在加州的藍天與陽光下,心情更加舒暢。身為一位老師,看到來自各地的大家可以和樂融融地齊聚一堂,協力完成夢想,著實令我感動非常和愉快。
由於從小的成長經歷,我個人並沒有特別偏愛哪一種族或族群,但卻很喜歡在族群融洽的環境裡生活。對我而言,大家雖有不同的想法,但這種求同存異、自由開放的多元環境與胸襟,是我們得以和平共處的重要精神!
雖然族群之間仍偶有摩擦,但大眾都會制止與譴責製造事端的人,甚至在法律上給予適當的懲罰。在國外,房租貴的要命,根本沒有健保,還時常塞車,有些環境也不甚安全,但大家仍可自由自在的生活,於國際上發光發熱、追求夢想。我相信,這也是那麼多同學仍留在海外打拼的原因。
惟近月的情勢,又破壞了得來不易的和諧社會。在媒體上,我們不斷看到陰謀論、敵視與醜化其他族群所造成的對立。沒想到,我又回到三十年前那個亞洲人會被公開欺負的日子,不禁感慨萬分。
種族歧視其實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幽靈,一直盤旋在美國大地。近年來由於各國政治人物的言論與行為,導致情況持續惡化。我想,各國的對立以及民粹的崛起,同樣也加速了情況的惡化。
其實去年,時為美國總統候選人的Andrew Yang,就曾對種族歧視此一議題發表過評論:
And so if you look at what’s happening right now in this country, you can see an increasingly insecure white majority becoming more and more hostile, truly. And who is going to be the boogeyman of the next 10 to 20 years? Who’s going to be the great rival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eyes of American in society? China, that’s right.
And so what do you think the attitude is going to be over time for the shrinking insecure white majority that’s losing their jobs for let’s say Chinese Americans or Asian Americans?” Yang added. “I think we’re one generation away from falling into the same camps as the Jews who were attacked in the synagogue in Pittsburgh like just a couple months ago. Like we’re probably one generation away from Americans shooting up a bunch of Asians saying like, you know, ’damn the Chinese because there’s a giant cold war even more with China.
Source: https://bit.ly/33MFQ2S
他觀察到,近年來白人數量持續萎縮,其失業率的攀升,導致白人對亞裔族群——尤其是華裔——的不滿與敵視也日益升高。加之,自美中貿易戰以來,美中新冷戰態勢的形成,中國已然成為美國最大的威脅與敵人。個人認為在此一情況下,各個族群對亞裔的歧視與仇視無疑是趨於激化。
從歷史上我們可以看到,每當國家陷入危機,移民與少數民族(immigrants and minorities)永遠是社會問題的代罪羔羊(scapegoat)。少數族群之所以成為怪罪的對象,是因為他們本就相對弱勢,而加害者更不必擔心會遭到報復。少數群體的孤立感,使得某些人被迫回到他們認為不會排擠自己的國家。在那裡,他們於美國遭受的不公不義所產生的恐懼與憤怒,將利於政治操作者穩固自己的地位。最後,將只有無辜的人民遭受苦難,而那些權力的尋租者將從中獲利。
身為個體,面對如此易受操弄的本能與恐懼,我們該如何是好?我相信,有關如何消除歧視一事,不會有令所有人都滿意的完美答案。其中涉及國際關係(international relations)、人口族群的變化(changing demographics and social structure)以及意識形態的衝突(clash of ideologies)等。其實我自己也沒有答案。
身為老師,我只能告訴學生:尊重彼此、釐清真相、為自己的自由與權利發聲,努力創造一個安全和諧的環境,促進彼此的合作,最終取得耀眼的成績!若我們都能從自身做起,那麼我們周圍的人,乃至整個社會與政府,或能共同創建理想的和諧社會。但要是我們毫不關心社會議題,不去改變不公平的制度,不去化解仇恨,那麼下一位受害者就很可能是我們自己。
圖片來源:小時候的我
在美國是否會被歧視?Racism against Asians?
https://youtu.be/9mYAhQkcbJw (全英版)
★★★★★★★★★★★★
延伸閱讀: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speaking-of-science/wp/2017/08/14/why-are-people-still-racist-what-science-says-about-americas-race-problem/
https://cn.nytimes.com/usa/20200220/coronavirus-american-mood/zh-hant/dual/
https://cn.nytimes.com/usa/20200324/coronavirus-asian-americans-attacks/zh-hant/dual/
★★★★★★★★★★★★
菜鳥新移民:https://bit.ly/3dwJ92Q
亞裔美國人如何看待歧視:https://youtu.be/hPioJP39dW4
教育時評: http://bit.ly/39ABON9
不 吃狗肉 原因 在 希露弟弟啃雞腿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今天要來分享世界上合法吃狗肉的國家
因每個地方的文化不同 所以產生了文化差異
我們並沒有要譴責吃狗肉的國家
我們尊重這些一直以來有吃狗肉文化的國家
也希望這些國家能尊重我們這些有養狗的人
在剪輯這部片的時候其實內心非常的煎熬
要一直重複的看這些狗肉場的照片和影片
拍這部片的原因也只是純粹想分享
希望留言區能理性的討論 不要惡意的謾罵
上一部影片:
大挑戰!讓狗狗決定我們的三餐 竟吃到差點吐?!『愛犬報復主人』Dogs Decide Our Meal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9TrZStgI2I
-追蹤我們的IG
雞腿與希露弟弟 - https://www.instagram.com/getwie__/
雞腿姐 - https://www.instagram.com/bichon_poodle/
【我們頻道每週一、三、六 晚上7點更新影片唷】
『領養代替購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來按讚 追蹤我們!
facebook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bichonpoodle...
B站:
https://space.bilibili.com/123092936
雞腿&希露弟弟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getwie__/
雞腿姐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bichon_pood...
►想寄東西給希露弟弟的話 可以寄到以下信箱唷!
【希露弟弟的信箱】
10099 台北市北門郵局第11346號信箱
————————————
英文:
P.O.BOX 11346 Taipei Beimen
Taipei City 10099
Taiwan(R.O.C)
►合作詢問請洽:
silodidi@capsuleinc.c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拍攝設備: Iphone6sPlus + SONY RX100M5
剪輯軟體: Adobe Premeiere Pro C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寵物發燒1 #狗肉 #合法吃狗

不 吃狗肉 原因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于飛和趙博再談食狗肉的問題。我又再加上貓的問題,再加一點的評述。趙博有一個立場是值得討論。于飛講到和狗的關有十多萬年,可能有部分有,但大部分都不是的。要大量養狗,才會產生重大的變化。我所看的,可以證明到,最多只有萬多年的時間。趙博問人若和狗有好好的關係,為何百多年前,還有很多地方有人吃狗肉?近年才很多地方開始不吃狗肉,是受西方文化的影響。我首先討論這一點。討論邏輯的問題要這樣,我問人是不是有一個天性不殺人,是有的。人是抗拒殺手。但又不是完全不會殺人。在一些情況之下,如盛怒的時候,人又會忘記了這天性,去了殺人。第二,有重大利益衝突;第三,或者沒有同理心的人,也可能會去了殺人;第四,把對方視為不是人,那也是天性的一部分,所以我是反對蝗蟲論,那先把人界定為敵人,敵人不是人,所以便可以殺害。每一件人性的東西都是如此錯綜。好像話人是避免去殺人,已經是基因中天性的一部分,這是不能爭議。為何呢?你叫一個普通的人拿槍望著對方的眼去開槍,是大部分人都做不到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有四成士兵從來沒有殺過人,他們開槍都是向天射的。所以基本上是二百萬粒子彈才殺死一個人。但是我們又在歷史上大量殺人,是去近年人道水準才到某一程度,把殺人的人數減少,並嚴厲譴責大型殺戮。這和食狗的原理是一樣的。當中有一個conflicting的人性,一個人性是不會殺人,但另一人性又會殺人。在西方文明和物質條件下,逐漸不殺人那一人性佔了上風。舉例,去到太平天國之亂,中國人互相殘殺,也殺了七千多萬人。現在已不容許這些情況出現。去到國共內戰,都沒有出現這種大型殺人。因為我們今日的道德水平已不同了。這含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物質條件的進步。第二,是文明的進步,在人道思想的進步,那是文化上,但隨著時代的演變,人道的文化思想,令人性的一方面絕對壓倒另一方面。
在狗的情況也如此。新幾內亞的人是會養豬作為寵物,但是長大之後也會劏了牠來吃。在物質貧乏的時候,人的動物性是會變強,所以在沒肉吃的時候也會哭住吃了自己的狗。在物質條件改善之下,他們便會開始不吃狗。這是因為物質貧乏。如果去到戰亂地區,人們甚麼東西也會拿來吃。老鼠也會吃,甚至連仔也會吃。我們天性也會對狗有個好一點待遇,但這不是經常羸的天性。在文明進步的時候,這會逐漸佔優。我又舉另一例給趙博看,就是看看史記,聶政是屠狗的,樊噲也是屠狗,證明吃狗是很普遍。但是在西方文明未到之前,鴉片戰爭前,吃狗的風俗習慣已逐漸消失,中國只有少數地方才吃狗。廣東廣西會吃狗,大部分中國人已開始不吃狗。這是在西方文明來臨之前。其實先天和後天的因素是互相影響的。
而于飛有一點講得對的,是狗經過萬多年的馴化,狗有一點是比黑猩猩叻的,就是牠和人的溝通是比黑猩猩叻。人望著狗,那牠便會知道你想牠做甚麼。這是黑猩猩所做不到,雖然黑猩猩比較聰明。因為這關係,所以狗有一特殊地位。其他如貓和牛都有特殊地位,這是因為和人的關係不同,於是我們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牠們身上。像你有一隻牛,感情很好,便會把感情投射到去,覺得吃牛不太好。
至於貓的感情又是怎樣,其實貓的感情又比不上狗的。貓是一種半馴化的動物。何謂半馴化呢?如果一隻貓放回野外會變回一隻野獸。甚至在很多紀錄片可以看到,晚上離開了家,家貓的行為也會變回野貓一般。牠會捉動物、偷東西吃。在貓的眼中,人是牠的寵物,不覺得人是牠的老大,人只是牠們可以利用的東西。貓的性格是獨立很多,即使有些也很依賴人,但它們可以獨自生活。但狗是完全對人依賴,所以狗和人的感情更加濃烈。然後才到貓,因為也有很多人養貓。其實幾年前,美國第一次養貓的數目多過狗。其實最大原因是因為貓不用特別照顧。只要給特兩餐,牠是會去廁所。但狗是很黏人,不停依著你。其實真相是這樣。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