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O聊聊》
作者適時離座
雪,
4月23日,除了是個普通的禮拜五,它還是“世界讀書日”,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
這日出版社參與了社交平台的宣傳企劃,要旗下作者寫下一段“讀書有何好處”的文字,放在大V公眾號中進行宣傳,我是這樣寫的:
“很喜歡一句詩‘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這讓我感覺我們生活的世界只是一個夾層,在夾層裡來來往往、走走停停,而也許讀書是一個方法,可以上窮碧落下黃泉,暫時脫離夾層世界,在茫茫宇宙和時空尋找映照,那麼,我們就不是孤獨的一粒塵埃。”
也許文字並非時下最新潮的內容載體,但絕對是信息最為準確、留白卻最為豐富的形式。文字將權力交給讀者,比如一部電視劇,場場推進,觀眾被拉入戲劇世界,只能聽著對白接收劇情,畫面呈現的一草一木,甚或女演員的假睫毛紅嘴唇,都是實實在在地映入眼簾,除了這種睫毛、這種唇色,再無其他可能。然而詩句:“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簡單二字“似月”便予以無盡想象,並不直接描寫容貌,而是描寫工作時露出的手腕潔白如雪,就已經讓人想象到這位女子的美麗和生動,這便是作者將想象的權力交給讀者。
雖然本人平日生活沒有很多讀書時間,但睡前總是有半“強迫”閱讀環節。最近閱讀的書籍是雙雪濤的《飛行家》,之前一直沒有時間閱讀這位知名80後作家的作品,他是東北人,銀行員工,27歲前並沒什麼驚人創作表現,也無寫作的打算,結果為了獎金,第一部處女長篇作品《翅鬼》就一舉獲得《中國時報》華文世界電影小說獎頭獎,此後又得了一堆獎,說是寫作天才也不為過。《飛行家》是短篇小說合集,對我來說比較容易入口。豈料,一拿起書就無法入睡,每篇故事都像一個現實裡詭譎的舊夢,讓人細思極恐,而那種懸疑與靈幻感,卻又來自於東北真實而粗糲的生活。
我最喜歡其中一篇《北方化為烏有》,那是一個煩悶的春節夜晚,勾出一場堪比“紅拂女”的驚心動魄舊事,但誰是舊事裡的誰,又語焉不詳。作者就像一個來深夜酒館裡喝醉的人,說了一段故事,沒有說完結局就起身離場,消失在夜色中。但讀者有權決定結局,因為故事說出來了,就不再屬於作者,而是每一個聽過的人。
mo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Happy Kongn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Check out our new experimental media project on https://kongner.com today. -----------------------------------------------------------------------...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在 おしゃれキリ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在 Happy Kongn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在 [心得]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看板Romances 的評價
- 關於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在 上窮碧落下黄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 ... 的評價
- 關於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在 行草書長恨歌第至十四節書-昇天入地求之遍。上窮碧落下黃泉 ... 的評價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火山口的園丁》
王維晚年寫了一首詩: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
一般的白話文解讀是:人已屆晚年,此時特別喜好安靜,對人間萬事都不想再關心。王維自思沒有高策可以報國,只求歸隱家鄉的山林。若能寬解衣帶,對著松風乘涼,山月高照弄弦彈琴,那已是最大的渴念。此時君若問人在窮困中通達的道理,就聽水浦深處,漁歌的聲音吧。
王維純粹是老了,退隱江湖,通達人生後,決定「萬事不關心」嗎?
王維此詩寫於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九年(西元741年),詩是王維寫給張少府(張九齡)的作品。題目冠以“酬”字,當是張少府先有詩相贈,王維再以此詩爲酬。
王維早年曾是一名充滿政治抱負的書生,張九齡爲相時,他曾是張九齡政治主張的擁護者,受張九齡提拔器重。最終宮廷鬥爭,加上玄宗時期已是唐朝盛世的末尾,張九齡捲入了紛爭,先被排擠,終而罷相。這既代表唐玄宗開明政治的終結,也是唐朝衰落的開始。「九齡既得罪,自是朝廷之士,皆容身保位,無復直言。」(《資治通鑑》)
於是曾貴為朝廷之相的張九齡先是失去官位,接著被遠貶。
王維寄詩九齡,他表達的不是人老,而是「心」老去了,抱負老去了⋯⋯世局那麼令人失望,愈關心,愈心亂。
既然對朝政的失望,無能為力,不如歸隱山林。
西元741年,王維寫此詩時,仍任職京官,但對朝政已近乎絕望,他沒有太激烈的語言,恐怕也是自保。資治通鑑記載他開始過着半官半隱的生活,「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正是他此時內心的寫照。所以歸隱山林,不是重點:「萬事不關心」,「晚年唯好靜」才是他當時自處的哲學。
王維寫下「萬事不關心」,距離「安史之亂」約14年。一個朝代不是瞬間傾覆的,而是慢慢地犯錯、衰微,直到一個事件發生,才驚醒了所有糊塗人們:原來我們的國家如此脆弱,一擊即潰。於是安史之亂後,馬嵬坡下泥土中 ,不見玉顏空死處,楊貴妃被賜死了。
唐朝盛世留下的詩人傳統,到了中唐由白居易接手,寫下了「長恨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日轉迴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子弟白髮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裏夢魂驚。
長恨的只是從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的殘酷無奈嗎?還是世事的紛爭,朝廷的衰敗,更令人掩面救不得?
「長恨歌」問世那年,也是安史之亂隔一年,也是王維告訴自己「萬事不關心」後15年,杜甫上場了。
那是唐肅宗至德元年(西元756年)七月,杜甫得知肅宗在靈武(今寧夏靈武縣)即皇位,便將一家先安頓於鄜州(今陜西富縣)羌村,隻身投奔肅宗,不幸途中為安史叛軍所俘,押往長安,直到次年春天才脫身。在被迫拘留長安的日子裏,他寫了許多詩篇,或感時憂國,或思家念親,《春望》是代表作。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唐朝終於還是亡了。之後,宋朝也出了一位曾經充滿抱負,天下聞名的才子:蘇東坡。他也是捲入朝中政爭,被一貶再貶,一生經歷了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仕途坎坷,屢遭人構陷,卻始終凜然胸懷,既不苟從王安石新黨,亦不盲目附和司馬光舊黨,他的正直注定了一生遭貶流徙的命運。
從京府一路先貶至黃州、惠州、儋州(海南島)。
他晚年期間也寫下一句名言:倍萬自愛。
朝廷不愛、時代不愛⋯⋯風雨歲月皆無情。人老了,要懂得「倍萬自愛」,加一萬倍地愛自己。https://m.facebook.com/SisyWorldNews/posts/2968783756532616
蘇東坡等朝廷想通了,允許他歸鄉時,他來不及見到最親的弟弟,來不及回到故鄉,才不過一年,一場瘟疫,即奪走了他的生命。只活了66歲,比現在的我大三歳。
或許分擔了相同的心情,這幾年我也漸漸實踐他們的哲學。我看著全球之亂,之痛、之暖化、之自私,慢慢地修為倍萬自愛,萬事不關心 ,「晚年唯好靜」。
今天一個人,在竹子湖,當了整日園丁,汗流浹背,汗從頭頂不斷的往下流,流過淚眼之處,流過話語之口。
山風一吹,特別舒適。傍晚抬頭望大屯火山口,雲層呈龍雲狀。
此時天漸漸暗,我的心卻漸漸的明亮、好好的寧靜。
夜晚剪一大盆花,回到家,置一樓長桌。狗兒們見媽媽忙進忙出,最終我精疲力盡時,倒臥浴室椅子上,所有的孩子們團團圍住我,不斷親吻。
歸隱山林,一點也不孤獨啊!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在 おしゃれキリ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沒有人會不知道唐玄宗李隆基晚年最寵愛的女人—楊貴妃。
這位享三千佳麗寵愛於一身的美女楊玉環,死在安史之亂的逃亡路上。
美人如花隔雲端,她在日本成為歷久不衰、真正的女神。
楊玉環、字太真。李太白也好白樂天也好,都留下過形容女神貌美如花的詩詞。
日本什麼都喜歡講「三大」,歷史上的三大美女就有楊貴妃。另外兩位是小野小町、埃及妖后。
在京都的泉涌寺有「楊貴妃觀音堂」,供奉着楊貴妃的觀音。安倍晉三的老家山口縣,不單止歷代出了最多總理大臣,還有楊貴妃的墳墓。
不過,白樂天在《長恨歌》中這麼說的: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文人對於李隆基與楊玉環的愛情寫了完美的結局,往後千年更是炒作連連。
網上要找楊貴妃「真正下場」的文章可謂「百花齊放」:楊貴妃逃跑到越南成為娼妓、坐上了遣唐使的船到了日本等等,各種二次創作好不熱鬧。
等等!化名晁衡的阿倍仲麻呂,不是講過因為爆發了安史之亂,遣唐使都停止了,他才被迫留在安南無法回去日本嗎?
為什麼楊貴妃要去了日本?可能因為白樂天太過受日本人歡迎了。
沒有人比白樂天寫得更柔腸百轉、耐人尋味。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楊貴妃沒有死!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海上仙山就是蓬萊。也就是東瀛。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同名的花容月貌。夢裏尋她千百度,就是妳!
白樂天在平安時代日本本來就紅透半邊天,嵯峨天皇最喜歡的書籍就是《白氏長慶集》。
這還不止。文學家金子彦二郎《平安時代文学と白氏文集》曾經編集平安時代文人大江維時佳句錄,兩國總數1110首名詩中,白居易獨佔535首。
接着再為大家講一個有趣的故事。
要是用中文搜尋,不難發現「山口百惠是楊貴妃後人」的網上文章。轉用日本語搜尋,卻發現什麼都沒有。有日本網民尋根究柢,最後發現乃中國電視台各種穿鑿附會之後的誤會。
我想到一個套路。
白樂天為李隆基楊玉環創作了不朽的愛情詩句,透過他本人的人氣流傳到日本。如同徐福成為和歌山人,楊玉環也後來居上成為知名移民。
以前的日本仰慕唐朝文化,要是楊貴妃真的來到日本可是天大的喜訊。當傳說如火如荼浸淫在醬缸N年,便煉成了「傳統文化」這個金漆招牌。
70年代山口百惠是日本最知名的女明星,人氣傳到香港以及中國大陸。2002年的電視節目,提起唐代與日本的關係,姓「山口」的山口百惠和山口縣自然脫不了關係。
老百姓心中暗喜:「美貌的日本女明星也不過是中國人嘛」—於是一傳十、十傳百,這個故事便成為都市傳說了。
今時今日,日本人仍稱呼相傳楊貴妃上岸的山口縣為「楊貴妃家鄉」,連白米都有稱為「楊貴妃神話」。
說起上來,安倍晉三是20世紀山口縣出生的人,似乎比山口百惠更加有資格,叼光跟楊貴妃成為「同鄉」呢。(按:山口百惠東京出身)
咦,山口縣不就是長州藩?伊藤博文還有其他明治維新的幕末志士原來都是楊貴妃後人呢(笑)。
圖:溝口健二1955年拍攝的楊貴妃電影,女主角是京マチ子,她的代表作還有『羅生門』『地獄門』。
🛫Kiri出沒注意🛬
https://www.instagram.com/kirita/
https://www.kiri-san.com
《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日本一人旅》
支持本網營運:
Payme Link:https://payme.hsbc/kirisan
Paypal Link:https://paypal.me/wongkiri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在 Happy Kongn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Check out our new experimental media project on https://kongner.com today.
----------------------------------------------------------------------------------------------------------------
⇀HappyKongner 香油錢錢箱在此:https://streamlabs.com/happykongner
⇀HappyKongner Payme Link (Only for Phone):https://qr.payme.hsbc.com.hk/2/GDM5B4TbjP7ZL66jN4Awve
⇀HappyKongner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appykongner
⇀HappyKongner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happykongner/
⇀米迦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micahcheng/
(Kongner有關道尼嘅「三不一沒有」原則:不主動要求;不鼓勵追求;不抗拒收受;弟兄姊妹沒有必要道尼的理由,所以大家隨緣樂助,切記係唔收八達通,多謝大家支持)
----------------------------------------------------------------------------------------------------------------
資料來源:
王育德- 《台灣—苦悶的歷史》
王克雄、王克紹- 《期待明天的人:二二八消失的檢察官王育霖》》
陳翠蓮- 《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
黃惠君女士- 《激越與死滅:二二八世代民主路》
陳儀深博士- 《拼圖二二八》
高雄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解密・國際檔案的二二八事件:海外檔案選譯》
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 《記憶與遺忘的鬥爭:臺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卷一:清理威權遺緒》
新台灣和平基金會- 《典藏台灣史(七):戰後台灣史》
由陳世昌- 《戰後70年臺灣史》
若林正丈- 《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
----------------------------------------------------------------------------------------------------------------
如果對於呢條片有咩意見,請多多指教。
我哋會竭盡全力做到最好。
如果你哋睇完之後鍾意嘅話,我哋希望你可以同多啲人分享!
我哋嘅圖片同影片大多都係網上搜尋到嘅資源。
如涉及侵權,請聯絡我哋。
All videos on this channel are only used for commentary, criticism, research, scholarship, teaching, comment, and news reporting. Copyright Disclaimer Under Section 107 of the Copyright Act 1976, allowance is made for "fair use" for purposes such as criticism, comment, news reporting, teaching, scholarship, and research. Fair use is a use permitted by copyright statute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infringing. Non-profit, educational or personal use tips the balance in favor of fair use.
----------------------------------------------------------------------------------------------------------------
0:00:00 前言簡介
0:01:32 一、二二八前夕—溪雲初起日沈閣 山雨欲來風滿樓
0:30:06 二、二二八事件—今來縣宰加朱紱 便是生靈血染成
1:11:30 三、二二八之後—上窮碧落下黃泉 兩處茫茫皆不見
1:26:19 參考書籍
1:27:38 結語
#二二八 #台灣 #歷史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在 上窮碧落下黄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 ... 的推薦與評價
上窮碧落下黄泉 , 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白居易這段分明是描述貝加爾湖中的這個仙島呀! ... <看更多>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在 行草書長恨歌第至十四節書-昇天入地求之遍。上窮碧落下黃泉 ... 的推薦與評價

行草書長恨歌第至十四節書-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 , 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樓閣玲瓏五雲起,吳啟禎書法教室教學. ... <看更多>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在 [心得]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看板Romances 的推薦與評價
書名/到處是秘密
作者/于晴
男/聞人劍命(藍天公子 )
女/李聚笑
-------------------------------------------------------
又是寫于晴..
沒辦法,失戀後,一開始唯一讀得下去的竟然只有于大的書,所以廢言也比較多.
大家忍耐隨便看.
這本書我一開始讀,只覺得故事的開頭好好笑(笑到我重讀五到六次第一章到
第三章)
可能笑得太用力了,第一遍看完時,對於故事沒有太多想法.
只覺得裡面有幾句話很好聽,或者說讓人覺得小有思想性.
比如:秘密說出來,就不是秘密了
然後因為無聊,同一天又重讀第二次(汗..)
第二次的心情,雖然還是受前兩章搞笑劇情的影響,一直狂笑,
可是因為已經讀過一次了,所以也知道了結局和後面的故事發展,所以反而
在重讀時,又特別注意李聚笑(女豬)在與她師父失散後,意外重逢的那個橋段.
于大並沒有讓女主角當場噴淚,而是傻傻的愣在原地,然後死抱住對方的腳..
之後的劇情發展,就正式進入她和她師父重逢後的情節.
整個小說中間幾個章節我覺得有仿武俠的味道^^,也想起早期凌淑芬寫
的一些輕鬆的武俠言情.
可是因為武林中,還有彼此每個人心中各有的秘密,尤其是李聚笑心中那個她
根本不想聽的秘密,書的氣氛其實並不輕鬆,儘管
對白很輕鬆,情節很搞笑.
可以很明顯感到女主角一直在壓抑,她明明該是像一些言情小說裡的天真活潑
又愛笑的女主角們一樣笑口常口心思無邪,可是因為不得不的長大,
不得不的被告知世界上不完美的存在,她開始討厭自己整天像是在笑的笑渦.
想要成熟,就要接受不完美.她不想接受這樣的不完美,可是不得不接受.
她透露出一種無奈的成熟,甚至是無情,尤其是故事的最前頭,
明明過路時碰上有人將死,卻因心底曾受過的傷害,而對那個將死之人采取
Q版式的回應.(比如在那個老總管死前廢話連篇時,她只問了他,怎麼還沒死?)
于晴大大也在整篇中串了那首上窮碧落下黃泉的詩句,
來說明女主角的執著.
你不要那麼快死,至少在我找到上窮碧落下黃泉的方法前..
聽起來很傻,可是她無能為力,所以在她以為真的失去師父的那段時間裡,
她變成很冷漠的人生活下去,直到作者讓她又巧遇上師父,
這樣的執著讓人想起挽淚,一個是笑,另一個是淚,兩個女生,對於生命的不完美,
都選擇冷眼相對.直到她們又找到令她們感到溫暖的另一半.
也很幸運,這樣的另一半,也都愛著她們.
不過這樣會讓人想小小的比較一下聞人劍命與冷豫天在扮演男豬時的相似與相異處,
他們都是初初時無情的人(嗯,冷的或者說是"慈悲",大愛散播者)
也都應該對方的執著而動情(我們可以假設,如果李聚笑沒有執著的纏著
藍天公子,或許藍天依然會恢復記憶,但記憶裡的聚笑卻只是過去一段時間裡
相伴的小妹妹)
不知道為什麼于大要采取這樣的搭配.
我自己的看法是..(可能我比較悲觀吧),被傷過心的女生,既然已經選擇冷
眼看人生地過下去,她們在選擇愛情時,會因為怕再次受傷的心裡,
而相對付出的愛就較多,然後會為自己尋找合適的人,但卻不見得是刻骨銘心
去愛的人.
可是或許也正是因為"執著",李聚笑和挽淚都克服了這個常人常有的懼怕,
選擇了勇敢地再去愛.
(不過也是因為男主角也都安排深情的人啦..
不然要是女豬勇敢地再去愛...又碰上寡情的人...
心底不會埋怨,不會不平衡才有問題啊..)
我實在是懷疑論者....
看言情小說可能要有一點要注意,就是自己不能對愛情太斤斤計較,不
然會覺得不合理的地雷情節還真的~_~
不過我愛看于大的書,大部分都是因為她的書裡的男豬們都夠深情.
也因為她文筆好吧,那人覺得深情的不肉麻.
有的作者寫男主角,讓人感覺是態度上的深情,但心底其實是寡情滴~_~
其實哪個才更功利一點的愛情?嗯....
越覺得寫實的,好像反而才是越浪漫無可救藥滴..
感謝你看完我的廢話XD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3.100.17.18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