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二段「從老到新」1979 vs 2020
上圖由 James W. Brown Jr. 拍攝於1979年7月17日,畫面往左為西門路往北,與中正路交會(目前路口北側為麥當勞,南側為寶島鐘錶),路上可見「西遊記」人物打扮的喪葬陣頭。
其實早在「孝女白瓊」喪葬陣頭形成之前,台灣民間即有「五子哭墓」、「三藏取經」、「牽亡歌陣」等喪葬陣頭,其中的 「三藏取經」源自明代神怪小說《西遊記》,屬於小戲性質,通常在告別式現場演出,其劇情為:「唐三藏取經回程中,孫悟空以火眼金睛查知,有某家善人亡故,因此就以取得之真經為亡者超渡。」,「三藏取經」陣頭並無哭喪之表演,出殯時亦隨送葬隊伍遊行,意謂帶領亡靈前往西天極樂世界。
下圖由好友鄭嘉瑩於2020年12月26日在同地拍攝,非常謝謝他專程前往拍照予我製作今昔對照。可以看到西門路二段82號「吳胃腸科」的招牌依舊,而隔壁(84號)的「上海老天祿」則已經變成了「新東陽」。
同地 Google 街景:http://goo.gl/maps/pXX4f
關於上海老天祿:
老天祿本店創立於清末民初的上海市浙江路。上海老天祿的創始人蔡毓根先生在年僅12歲時(1939年)就離開江蘇老家到上海打拚,當時蔡毓根的長兄任職於上海市「老天祿」本店,便安排蔡毓根在老天祿學徒習藝。
民國38年(1949年),因為國共戰爭而渡海來台,在人地生疏、舉目無親的情況下巧遇同鄉友人趙寶根與邵東壽,於是三人集資合夥經營小型食品工廠,蔡毓根先生負責產品的製造與研發等技術面的工作,其他兩位則負責銷售與業務,在當時台北市西門町合開兼賣滷味的上海餅店並沿用大陸上海的老天祿招牌。
後來因為生意不錯,因此分家各自開業,蔡毓根創立上海老天祿食品公司,趙寶根以新天祿為店名,劭東壽則成立老天祿食品號。後來趙寶根的新天祿因為經營不善而關店,因此現在僅剩位在成都路的上海老天祿,以及武昌街的老天祿(已易主給謝玉泉)。
當年蔡毓根的「上海老天祿」就設立在台北市最熱鬧的西門町(成都路12號,目前西門圓環NET那棟)。創建之初,蔡毓根以拓荒者的精神,踏實經營,一切從零開始。憑著創業的幹勁及一身好手藝,不出數年,老少咸宜的美食在口耳相傳的好評中,「老天祿」三個字逐漸樹立了名聲,指名購買的顧客愈來愈多。
上海老天祿在開業期間搬遷數次,民國48年(1959年)因租約到期,搬遷到漢中街119號,更名為「上海老天祿食品號」。民國55年(1966年)2月5日的西門町大火,燒掉了蔡毓根十多年來辛苦經營的心血,損失慘重,但在許多當年的老顧客,包括台灣水泥公司董事長辜振甫先生等人在資金上的支助,蔡毓根在當年五月以信用貸款增資成立「上海老天祿食品有限公司」,並在成都路56號現址復業。
蔡毓根當年在上海老天祿所學習的是茶點與糕點的製作,因此到台灣之後所開設的上海老天祿一開始就是專賣茶點與糕點,但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類食品的購買人口逐漸減少,因此蔡毓根的夫人便開始嘗試滷一些食品來賣,最早的滷味是以整隻的雞鴨與猪肉去製作,來賣給附近的上班族,口味簡單,後來購買的人愈來愈少,而這樣的產品又相當佔空間,因此就改賣一些體積較小的滷味,例如豆干、翅膀、雞腿等,沒想到反應不錯,也愈賣愈好,直到香港藝人劉德華在偶然的機會下吃了武昌街「老天祿」的鴨舌頭,深深的為這個鴨舌頭所吸引,透過媒體的大肆報導,打響了整個上海老天祿與老天祿的名號,讓滷味與老天祿劃上等號。
老店的品牌,常常會有一些紛爭,上海老天祿與老天祿也不例外,但與一般家族分家後的品牌之爭不同,他們是共同使用老天祿這個名號而各自創業。
當年劭東壽在中華路與衡陽路口的新聲戲院滷味部經營的滷味店,一樣是以「上海老天祿」為名。
不過,最早上海的老天祿所著名的是上海糕點、糖炒栗子、金華火腿等食品,並無販售滷味,而邵東壽製作的廣式滷味,則讓老天祿在台灣以滷味聞名。
目前武昌街「老天祿滷味」的老闆謝玉泉在年輕時是新聲戲院滷味部「上海老天祿」的員工,他刻苦耐勞的客家精神贏得邵老闆的信任,而將店鑰匙交給他負責開門與打烊。邵東壽曾說,他會在對面的中華商場偷偷觀察員工的工作情形,結果發現一些與他同鄉的上海員工只要老闆不在,就會偷懶、聊天、嗑瓜子,而只有「小謝」在認真做事。
後來,曾有位劉先生跟邵東壽承租小部分的店面做滷味生意,可惜沒做起來,在劉先生放棄之際,省吃儉用的「小謝」謝玉泉已存了不少錢,於是向邵老闆表明欲承接滷味部的意願,讓他來繳納店租給戲院。於是,在邵老闆的首肯下,開啟了謝玉泉的滷味人生。
當年戲院文化漸漸興起,買滷味進戲院品嘗的觀眾愈來愈多,謝老闆回憶道,張小燕的媽媽曾是新生戲院裡老天祿滷味的常客。
後來,劭東壽舉家移民美國,謝玉泉便以新台幣四百萬元向邵老闆買下上海老天祿品牌,並頂下新聲戲院裡的滷味部店面繼續營業。
民國65年(1976年),謝玉泉又買下現在的武昌街店面,於民國68年(1978年)開設名為「新天成」的滷味店,此時謝老闆同時坐擁中華路上的上海老天祿與武昌街上的新天成。
民國73年(1984年),新聲戲院欲收回滷味部所有權,並進行全面翻修,於是謝老闆決定將重心放在武昌街的新天成滷味。
由於不少老顧客在新聲戲院翻修而暫停營業時,改跑到成都路的「上海老天祿」去買滷味,而不知道武昌街的新天成才是同一個老闆。於是,謝玉泉決定將「老天祿」三字註冊為滷味相關營業項目之商標,並將武昌街的「新天成」更名為「老天祿」。
1988年5月7日,整修中的新聲戲院發生大火,燒成了廢墟,造成兩人輕重傷。於是,新聲戲院歇業,戲院內的滷味部同時走入歷史。(2002年,此地改建成目前的商業大樓,即錢櫃KTV中華新館的所在地。)
然而,謝玉泉在武昌街開設的「老天祿」雖然在民國67年(1978年)才以新天成之名開幕,但仍以老天祿的創始老店自居,因此,成都路的「上海老天祿」展開了與武昌街「老天祿」的品牌之爭。
在法庭上,「上海老天祿」提出各項資料,包含當年創立的營業登記證,照片及其他相關的資料,雖然後來的判決結果是雙方都可以使用「老天祿」這個名字,但為了有所區隔,「上海老天祿」仍繼續冠上「上海」為名,並以「1949年的創始老店」重新打響名號。
如今,源出一脈的武昌街「老天祿」與成都路「上海老天祿」,將一起努力將上海的老口味延續下去,且讓我們樂觀其成。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漢記食品公司」老闆林漢生是做了上海糕點四十多年的老師傅,熟悉上海文化,但不講不知原來他本身是廣東人。他介紹了數款上海人過年必定要有的糕點,分別為定心糕、鬆糕以及百寶飯。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80212/6FP3RH7EHIWN5BHKLU7...
上海糕點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美食加選物 #冬至吃湯圓
冬天終於來了,冷空氣令人欣喜。
其實也會擔心,如果冬至那天又是個艷陽高照的大熱天,是否有些掃興。所以盡量把握寒意,只要是必須添外套的日子,就吃火鍋、泡熱飲、嚐甜湯。先備好湯圓,以及幾樣適合配熱茶咖啡的點心。
為了即將到來的冬至(12/21喲各位),我們為大家準備了 #合興壹玖肆柒 的 #湯圓 與 #鬆糕。
為什麼選合興?其實是因為,合興是我每年辦年貨的目的地。位於台北南門市場內的 #合興糕團店,原為上海糕點師傅的第一代經營者任仁昌從1947年做起生意,第二代任台興於1971年接手,屹立至今,我家過年要吃的發糕、年糕都來自於此。
第三代經營者,則是任台興之女任佳倫,與其先生鄭匡佑。二人都學設計,曾赴英國留學,就在海外生活時萌生翻轉家業的念頭。於是,在南門市場老店的基礎上,他們前進大稻埕,在迪化街上開了一間二代店 #合興壹玖肆柒,以現代設計語彙訴說中式糕餅精神,份量縮小、造型更新、呈現變精緻,製作糕糰的基本功仍紮紮實實。以米粉、水、糖製成的鬆糕,放入特殊模具蒸熟定型再敲出,那「叩、叩」聲響,在老店、新店都聽得到。
--
#美食加選物 這次的菜單,開出來給大家看看:
#吃湯圓
1️⃣ 五行芝麻湯圓(10入)/ NT$171
2️⃣ 花生湯圓(12入)/ NT$143
3️⃣ 芝麻湯圓(12入)/ NT$143
4️⃣ 紅糯米鮮肉湯圓(12入)/ NT$209
#吃鬆糕
5️⃣ 創新鬆糕組合 / NT$428
▪️ 威士忌桂圓棗泥x4 #美食加獨賣
▪️ 桂花豆沙x2
▪️ 原味芝麻x2
6️⃣ 經典鬆糕組合 / NT$361
▪️ 桂花豆沙x4
▪️ 原味芝麻x4
#五行芝麻湯圓 有白、紫、紅、黃、綠五種繽紛的顏色,白色是原始風味的健康白糯米,紫色則是台灣原生黑米、紅色採用花蓮原產紅糯米、黃色是南瓜、綠色是來自日本的小山圓抹茶,搭配獨家手炒芝麻餡料。
#紅糯米鮮肉湯圓 外皮採自花蓮原產的紅糯米,肉餡比較接近餛飩的口感,吃得到薑味與酒香。
還有還有,#美食加獨賣 的 #威士忌桂圓棗泥鬆糕!!!以百富雙桶(雪莉桶與波本桶)單一麥威士忌為基底,與台灣煙燻龍眼乾浸泡再一起,歷經7天的相互滋潤後,拌入香濃的棗泥餡。威士忌更加提升棗泥的香氣,給人秋冬的溫暖感,你一定要嚐嚐!
#美食加的口袋名單 社團內有更多品項介紹與購買方式,歡迎來逛逛:
👉https://reurl.cc/m979aA
上海糕點 在 果籽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傳統嘅全盒會有八甜,但係有咩寓意你又知唔知? bit.ly/2nZzRU7
#現代家庭應該省略哂 #而家仲邊有小朋友鍾意食呢啲
===============
►【備年手冊】63歲廣東仔做上海糕點 定心糕你食過未? bit.ly/2nZzKrF
►【過年的甜味】全盒裏的甄沾記百年椰子糖 情尋三代人 bit.ly/2o0etOy
===============
請即 Follow 果籽 IG 👉🏻 instagr.am/as.appleseed
果然好玩,籽在四方。緊貼報道,即睇 as.appledaily.com
上海糕點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漢記食品公司」老闆林漢生是做了上海糕點四十多年的老師傅,熟悉上海文化,但不講不知原來他本身是廣東人。他介紹了數款上海人過年必定要有的糕點,分別為定心糕、鬆糕以及百寶飯。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80212/6FP3RH7EHIWN5BHKLU76MJDRNQ/
吳媽媽有幾個不同的全盒,這個五格的全盒色彩鮮艷,她覺得特別喜慶。這個全盒每格因為大,可以放兩樣東西。通常會放八甜,然後中間放她最喜歡的東西。所謂八甜:糖蓮藕、糖蓮子、糖馬蹄、糖冬瓜、糖柑桔、糖椰絲、糖椰角、糖甘筍(紅蘿蔔)。吳媽媽還準備了米通、笑口棗和糖果,一對利是和成雙的桔。也許新一代人覺得全盒只是手板眼見的小事,但吳媽媽在放每一樣食物進全盒時,都非常誠心的說了吉利的意頭話,怱然便感受到,那一塊塊本來覺得甜膩的中式新年糖果,原來就是前人留下來對後人的甜美祝願。吳媽媽先在中心放入最喜歡的笑口棗和糖果,寓意笑口常開,甜甜蜜蜜;「糖蓮子,連生貴子;糖蓮藕, 年年都有;米通,路路亨通;糖冬瓜,東成西就。馬蹄馬蹄,即生到仔。」甚麼?這是吳媽媽由上一輩流傳的版本,也有說是馬到功成。「糖椰絲,感情好像椰絲那麼長;糖角,做人叻到起角;糖紅蘿蔔,鴻運當頭。糖柑桔,大吉大利,方方大利。」然後放上雙數的利是和新鮮桔,吳媽媽虔敬的再捧着全盒:「 好,全年都好。萬事勝意,大吉大利。」看完吳媽媽對全盒的準備,很有衝動想跑去買個八甜,為我家全盒重新拾回這傳統的祝福心意。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80212/LC2EBD7IEYX5LZ4Q4RZMC4DNQQ/
又到農曆新年,無論結婚或單身,都難以避過要去拜年,同時又要頭痕送乜畀姨媽姑姐好!而新年送禮很多人都會揀麵,但到底送麵有甚麼意思?大家可能都未必知不同的麵或有不同用意,今次我們就找來老行尊來問一問。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80211/XPEC2GNRDUCSZKEJH3QFF2JT3E/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新年 #定心糕 #鬆糕 #百寶飯 #全盒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X9lm9JHyJ0/hqdefault.jpg)
上海糕點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一click免費下載《籽想去東京》旅遊指南:http://bit.ly/2rSv4c4
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漢記食品公司」老闆林漢生是做了上海糕點四十多年的老師傅,熟悉上海文化,但不講不知原來他本身是廣東人。他介紹了數款上海人過年必定要有的糕點,分別為定心糕、鬆糕以及百寶飯。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WLwS_W8T_U/hqdefault.jpg)
上海糕點 在 《定心糕》,小時候吃的上海糕點。很喜歡它的名字…… 的推薦與評價
趙芬妮Frances Chiu's post. 趙芬妮Frances Chiu is at 老三陽. Jul 20, 2019. 《定心糕》,小時候吃的上海糕點。很喜歡它的名字… … · Samuel Sum and 14 others. ... <看更多>
上海糕點 在 滬式糕點專輯「第四集」上海條頭糕|雙釀糰制作方法Rice ... 的推薦與評價
Oct 5, 2020 - 條頭糕和雙酿糰是上海最受歡迎的糕點,如果你路過南京路沈大成記得要嚐一嚐。我更喜歡雙酿糰,一層軟糯、一層細豆沙、滿滿一口芝麻,滿足感爆表, ... ... <看更多>
上海糕點 在 滬式糕點專輯「第一集」|上海重陽松糕/年糕製作方法南京路 ... 的推薦與評價
每逢農曆節日,為應節傳統中式 糕點 增添了一份節日的味道。艾叔的「滬式 糕點 專輯」教大家一起來做幾款 上海 以及江浙地區比較受歡迎的江南 糕點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