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說「能有機會寫下這篇專訪的我,覺得非常開心」是有些不負責任。完稿之後,來往調整最多的是引句裡的用詞,什麼會讓一個人面臨危險,什麼會讓一個人身邊的人面臨危險;之間,又確實摻著「希望更多人看見」的心情。
⠀
⠀
我常常覺得需要透過嚴格才能實踐的溫柔是不幸的,但終於有一天我需要選擇接受我們偶爾要被這種嚴格所保護。世界容易用言語判決使用者的心意,忽略言語和立場之間還隔著動機。明眼人或許看出這篇專訪每一個小標都脫胎自一首詩,而詩是我和阿報說話之後第一個感覺。
⠀
⠀
為什麼是詩?上好稿之後丟網頁連結給他,結果在訊息匣中點擊連結的時候跳出視窗:「网页存在安全风险,为维护绿色上网环境, 已停止访问」。意思是,這個世界將有許多人看不見這篇訪問吧?有些事情可以改成暗號,有些事情一旦改成暗號就再也不是原來的事情。什麼事情是前者,什麼事情絕對不能改變,我知道詩就是思索這件事情的事情,然而詩往往不能消滅問題。詩只能給我們面對問題的姿態。
⠀
⠀
阿報給了我一種姿態。能有機會記錄這種姿態的我,覺得非常開心。
⠀
⠀
⋯⋯
⋯⋯
⠀
⠀
——— 这里是原来的『湾湾独立音乐速报』,现在的 @小岛音乐速报,主要发布台湾原创音乐、独立音乐新歌、MV、演出等等相关资讯,如果你也喜欢台湾音乐,欢迎关注我(愛心)
⠀
⠀
點進小島音樂速報微博,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置頂文中這段自介。
⠀
⠀
這介紹不到一百字,明眼人卻能看出端倪。2020 年 11 月 21 日,當屆金馬獎頒獎典禮隨主席李安步上星光大道揭序,這是中國全面撤出金馬的第二年,這邊觀眾習慣入圍名單裡不見中國作品的同時,那邊觀眾大概也習慣了轉播這檔事檯面上是看不見了。那晚,灣灣獨立音樂速報同步圖文轉播得獎動態,幾則發文都被新浪下架。速報頁面隨後出現一則新貼文,大意是對待一個頒獎禮,封殺到這般地步,真的至於嗎?
⠀
⠀
那則新貼文當晚即在微博遭到圍攻,相關博主及眾多網民紛紛開始舉報,認為他的微博名稱夾帶私貨;數天後,他甚至收到了新浪站台要求改名否則對帳號進行官方處理的私訊。
⠀
⠀
消息一出,三年來受灣灣獨立速報的資訊餵養、三十多萬追蹤者中,不少人挺身而出。有人是承著自己在這裡認識數不清台灣好音樂的情,有人是見得區區頒獎轉播被動刀的不平。這抗議竟真傳到新浪某位高管耳中,高管點了頭,不對這個匯集無數樂迷的站台下手。
⠀
⠀
然而一週後,灣灣獨立音樂速報的名字依舊被改成亂碼。
⠀
⠀
介紹寫「原來的」,是因這回終究不敵壓力,「灣灣獨立音樂速報」這個自 2017 年開站時就使用的名字,改姓成了小島。而之所以短短八十字裡「獨立音樂」、「原創音樂」並用,起因仍是「台灣」後面不能接「獨立」的潛規:
⠀
⠀
「你要跟他們解釋斷句是 台灣 獨立音樂,要找你碴的還是找,後來很多媒體省麻煩,就用了原創音樂這個詞。」原創音樂,使用時概念幾乎等於獨立音樂,為避文字獄而衍的新名目,到頭來簡介卻還得反過頭把這詞給列上才完整。
⠀
⠀
眼前螢幕裡的男子,唸「誰」的時候聽起來是「ㄕㄨㄟˊ」,說「年」的時候聽起來是「連」。他是原來的灣灣獨立音樂速報、現在的小島音樂速報始終唯一的經營者,更常把自己稱作編輯。熟的人都叫他阿報。
⠀
⠀
⠀
▍天線給了我天線的耳朵
⠀
⠀
2021 年 4 月,阿報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聽見對岸」發表了〈台灣「獨立音樂」簡史〉。現在,你知道為什麼獨立音樂四個字要加引號了。
⠀
⠀
該文從台灣的熱門音樂時期開始,順著解嚴後地下音樂萌芽、再轉化為如今獨立音樂概念的過程,約三十多年的歷史進行爬梳。文章一發,台灣社群上轉發者眾,除了史料本身激起的興趣,多少還有「這主題的文章出自中國人手筆」的詫異。
⠀
⠀
這不是阿報第一篇掀起討論的寫作。2019 年,他在〈年終總結之現場篇〉一文中,統計該年度有多少台灣樂團到中國演出,得出「台團批量上大陸」的結論,數據被報導者〈那些席捲亞洲的台式浪子與浪漫──獨立樂團唱出厭世代的微抵抗〉一文採酌;2020 年 6 月,緊跟當年台灣文化部補助名單公佈,阿報另一篇文〈在台團熱潮背後,了解下台灣的音樂補助是怎麼一回事〉,則向中國聽眾說明台灣音樂圈習以為常的制度,「音樂補助是大陸沒有的嘛,對於大陸很多網友來說,政府居然發錢給樂團做音樂,他們想都不敢想。」
⠀
⠀
不過,每篇長文末,總會導回小島音樂速報微博,「那裡比較熱鬧」。原有正職工作的阿報,寫長文是一年只幾次的事情,「聽見對岸」被他稱為年更號,比起小島音樂速報多時一天近十則台灣音樂情報的頻率,寫這樣有學究精神的論述,不是阿報最想做的事。
⠀
⠀
1992 年,他在福建出生。因為當地方言與台語高度相似,少年時期的阿報完全聽得懂電視上五月天唱的台語歌是什麼意思。阿報口音裡那份熟悉咬字,也原來是連上了我們對台灣國語的印象。
⠀
⠀
為什麼福建電視上有五月天?原因之一,是那個台灣音樂仍在中國舉足輕重的年代。阿報回憶 2006 到 2010 年間,身邊的人聽的是五月天、F.I.R. ,唱片行裡賣的是陳綺貞。
⠀
⠀
另一個原因乍聽有點玄,想想卻有道理:「就,我們家的電視天線,那時候收得到台灣電視的訊號。我可以看中視看台視看華視,我記得這三個電視台最主要⋯⋯」不對、先等一下,這合理嗎?
⠀
⠀
「不是,我們離金門很近你知道嗎?那個電視信號到福建都清楚,大概就和廣東那邊常看到香港的電視是一樣的。」
⠀
⠀
青春期的阿報和家人搶遙控器,想看的是台灣樂團上節目打歌、廣告間的新曲 MV。為什麼想看?他說新世紀之初五月天《搖滾本事》演唱會,是自己第一次在螢幕上看見樂手操著樂器,有鼓、有吉他的舞台。
⠀
⠀
因為帥吧,阿報說。就像許多少年少女。
⠀
⠀
他要到二十多歲時,才發現台灣所謂「聽團仔」不少已把五月天劃到商業樂團的那一邊,這一點和阿報身邊的中國樂迷不同。包含阿報自己,至今都還對五團抱著當年獨立音樂啟蒙的好感。新世紀第一個十年沒有社群、自媒體,阿報心中的台灣音樂地圖描製除了電視,靠的是蝦米音樂和豆瓣兩大平台的音樂導介。
⠀
⠀
「以前只知道五月天陳綺貞這種大名字,什麼絲襪小姐,什麼女孩與機器人、法蘭黛、先知瑪莉,都是因為蝦米音樂的推薦機制做得很好,我才知道的。」
⠀
⠀
今年辭去工作回到福建的阿報,電視台不再收到台灣訊號。養成他品味的蝦米音樂,也在今年二月終止營運了。
⠀
⠀
其實,誰還看電視呢?中國的唱片行一樣在倒,台灣音樂的影響力也在中國漸弱。少年阿報上了大學,那時躺在宿舍床上聽癡了的透明雜誌、甜梅號、回聲樂團,至今還是他的最愛,彷彿有什麼停在那裡。
⠀
⠀
⠀
▍你看團時很近
⠀
⠀
從速報發文消息之速、簡史鑽研之執著,很難想像阿報本人只來過台灣兩次。2018 年,回聲樂團休團後睽違兩年重聚《巴士底之日十週年》演出,26 歲的阿報心想,是時候了。
⠀
⠀
18 歲的阿報,大學上的是物理系,一入學就加入吉他社。「這邊的吉他社,相當於台灣的熱音社,是玩樂團、搖滾那種的。」社團裡都是音樂同好,只不過大家聽的多是中國搖滾,痛仰樂隊、萬能青年旅店,聽台灣樂團的有但不是很多。阿報只能靠著網路來尋找台樂同夥。
⠀
⠀
「一開始都是打關鍵字,比如你在微博搜個安溥,搜到很多博文,那基本上提到的人都是喜歡安溥的,你就循著這些內容認識一些網友這樣。」
⠀
⠀
有了點和線,總會想到面。微博上,阿報找得到日本音樂速報,找得到英國音樂速報,就是沒有台灣。
⠀
⠀
然而,他並沒有立刻著手一個以台灣音樂為主題的自媒體。他最早創的是一個發表「洋蔥新聞」的站台。
⠀
⠀
洋蔥新聞語出美國一家生產諷刺新聞的媒體「The Onion」,後來詞彙延伸用於描述基於嘲弄目的所生產的新聞,多少包含造假和誇張的成份。阿報以音樂為題,寫了幾篇洋蔥,覺得沒意思。
⠀
⠀
「很多所謂音樂媒體,也就跟內容農場一樣,它可能是一些亂七八糟的文章,我想說沒有一個比較正規的音樂媒體來說一些事情,就覺得可以往這方面努力一下。原來那個號比較搞笑,寫了幾篇之後就放掉了。」
⠀
⠀
2017 年 10 月,阿報滿志躊躇,下定了決心。站台名字,他早在註冊前就擬好:台灣獨立音樂速報。他沒想到申請第一關就被系統自動拒絕,原因是「台灣獨立」不能使用。
⠀
⠀
「靠,我完全沒想到這件事吔!那時我很急,想說哇靠那怎麼辦,我要改什麼名字,一下子也沒有什麼好的想法,就想那把『台灣』改成『灣灣』好了,結果就這樣註冊下來。」
⠀
⠀
誰能逆料灣灣獨立這名字也只撐了三年。
⠀
⠀
隔年,他循自由行買好了機票,回聲演唱會的票約在台灣面交。第一次到台灣,一切新鮮,和合購門票的台灣歌迷一起排隊時,連坐下也讓阿報震驚。
⠀
⠀
「我們在這邊排隊都是站著的,因為我們覺得說地板可能比較不乾淨。那個台灣樂迷就拉我說你要不要坐著、要坐著嗎?我還猶豫了。」
⠀
⠀
還有許多。比方他和那人聊起自己當年在上海看了四十幾場演出,那人竟回「所以,上海那邊是只有台灣樂團可以看嗎?」比方他提起法蘭黛,那人竟回:「沒聽過欸,誰啊?」
⠀
⠀
訪問時我向阿報嚴正澄清,上述行徑可能屬於該名歌迷的個人問題,從中倒仍延伸探討不少觀察:阿報直言,相對於他身邊的中國樂迷對台灣樂團的認識,台灣樂迷對中國獨立音樂的了解在他看來確實遜之;此外,台灣聽眾的分眾程度也更高:
⠀
⠀
「我問他頑童是不是在這裡很紅,他說對,但那是聽說唱的人在聽的,他們是聽團仔,不怎麼聽頑童。但對我來說不是這樣,我聽台灣音樂不管你說唱還是搖滾還是什麼東西,只要是台灣音樂我都聽。反而在台灣,你們好像有分聽團仔是聽團仔,然後說唱仔是說唱仔?」
⠀
⠀
我沒告訴阿報,這群人在台灣更常被叫做嘻哈仔。
⠀
⠀
幸好這趟台灣之旅的經驗不只有距離。走進 Legacy,阿報在台前熾熱,意外發現台灣歌迷比中國聽團仔冷靜太多,「特別像北京這類的搖滾重地,或者迷笛這樣的音樂節,在大陸聽現場大家是狂叫狂撞的,歌與歌之間會問樂手等等晚餐要吃啥,」在中國,衝撞喚作「POGO」,音樂節若辦在一片草地,演出結束後大家會站在一片泥地上,「我覺得台下大家好安靜啊,我在大陸是最冷靜的,在這裡變成最熱情的。」
⠀
⠀
「然後柏蒼在台上問說『你們是從哪裡來的?有沒有人從新竹來?有沒有從桃園來的啊?』我就看說怎麼沒人舉手啊?在大陸假如台上喊到哪個地名,肯定就很多人舉手比大聲的。忽然心血一來,柏蒼問完一輪我就超大聲喊:我是從上海來的!!!」
⠀
⠀
他說,柏蒼嚇到了。那瞬間的阿報和身邊的人多不一樣,卻又多麼近。
⠀
⠀
⠀
▍為了避免開始
⠀
⠀
對聽團仔而言最幸福的事,或許就是待在音樂的世界裡。然而,現實是世界上永遠有音樂之外的事。
⠀
⠀
隨著社群趨勢,音樂人及其團隊也發展自媒體,將聲量與話語權從傳統媒體握回手心。對經營速報的阿報而言這一則以喜,他可以藉由翻牆使用 Facebook、Instagram 等社群追蹤音樂人,即時獲得新訊。阿報樂於在社群上追蹤台灣的樂評、音樂媒體,同時也信奉人肉推薦勝過音樂播放平台演算法。樂評在媒體的撰述、音樂人在社群上的互粉互推,對還有正職時一天頂多花一到兩小時整理速報題材的阿報而言,是重要的參考依據。
⠀
⠀
一則以憂,是中國對社群的管制再加上兩岸箭弦的繃緊,讓音樂圈裡的人常常彷彿是即將射出的箭。
⠀
⠀
「以前沒有社群,很多事情是大家都不知道。那現在,大陸樂迷如果平常不會翻牆的話,可能並不會特別清楚台灣樂團在一些政治或者社會議題上的表態,結果就造成一些認知分裂的情況。例如前幾年,脆弱少女組在社群上發佈了台獨相關言論,消息鬧大之後很多大陸歌迷就哇啊脫粉啊,因為他們原本聽這個團的音樂,感覺就是清新啊可愛啊,不會想到政治立場是對立的。反而是和我一樣常翻牆的人,很多事情早就知道了,反應沒這麼激烈。」
⠀
⠀
敏感的也不只對方。2019 年,台北市長柯文哲現身杜鵑花音樂節,上台獻唱音樂節主題曲,身後是傷心欲絕的官靖剛和美秀集團的劉修齊拿著吉他伴奏。阿報當天把影片上傳速報,後來卻看到劉修齊在 Facebook 上表示阿報只因他個人參與活動就把樂團的名字和柯文哲放在一起,會給人不好的聯想。
⠀
⠀
「我那個時候真的完全不懂台灣的政治你知道嗎?我想你一個市長出來講話,你樂手彈琴,這個有什麼啊?我完全無法理解。後來才知道台灣人對這個很敏感。」社群催化動輒炎上,但真正刺激神經警醒的仍是政治。兩岸情勢一動一靜,小島音樂速報信箱裡的檢舉信頻率可以說是地震儀了。早前因新疆棉事件,一系列藝人紛紛與品牌解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甚至有網民統計解約與沒解約的藝人名單,留言催促藝人解約,阿報發文表示希望藝人不需要被逼迫表態立場,隨即遭舉報禁言三十天;平素裡,發佈拍謝少年、盧廣仲新歌訊,總有人傳訊「台獨藝人的歌不要發了」,數量多寡而已。
⠀
⠀
網路外的世界,阿報也並不快樂。音樂推廣工作,在中國環境裡越趨艱難。
⠀
⠀
「在大陸做文化產業,在沒有創作自由的基礎上做這件事,經常遇到難以想像的荒唐事。我舉一個台團的例子,有台灣樂團歌詞裡面會寫抽菸,這很單純嘛,它甚至跟政治立場沒有關係,它就是講抽菸啊,但你這首歌在大陸有些城市就是不能演出,因為你報批的時候有關部門的人會覺得對青少年不好。我覺得哇這很莫名其妙吔?為什麼歌曲能在平台聽,演出卻不能演?類似的事情真的太多了,太多了,一次又一次削弱你的成就感。然後你就不想幹了真的。」
⠀
⠀
去年秋天,阿報終於遞辭職信。在上海聽了無數演出、度過一整段音樂職涯的他,又回到了福建,他最一開始聽見台灣音樂的地方。
⠀
⠀
現在的他接案糊口,經營小島音樂速報的時間多了那麼一點點。上一份工作留給他的,是他身上的媒體素養與判斷眼光。他懂得某些行規,例如在中國封殺也分等級,「像盧廣仲,他是歌曲可以聽,但演出不能來,這是半封殺;那像滅火器,他是歌不能聽、演出也不能來,那它是全封殺;何韻詩,她歌曲不能聽、演出不能來,人的名字也不能出現,這是徹底封殺,又是分好幾個檔次你知道嗎?」
⠀
⠀
近來小島音樂速報的發文稍稍增多,幕後的阿報眉頭皺得也沒少。有些音樂人有流量,有些剛起步,發佈情報時會不自覺大小眼嗎?點閱一定會高的音樂人醜聞八卦,要發嗎?會不會因為每每發政治敏感情報就被罵,而下意識自我審查?這一切,阿報說他不知道,說不定他已經被改變了。至今抵抗著壓力的,是每每他遇難時現身的同等善意,那是對台灣音樂一樣有愛的人們。
⠀
⠀
他也還有愛。「有時候你聽到一首歌,覺得幹這真的太屌了,我一定要讓全世界聽到,結果發出去沒幾個人理你,這個沒辦法,沒辦法。你只能承認說,同一首歌真的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只是不管怎樣,你當時肯定會心情不好,肯定會低潮,這麼好的音樂怎麼會沒人給你反饋呢?」
⠀
⠀
那怎麼辦?「沒辦法,就今天過了再想第二天的事情啊,就這樣。」
⠀
⠀
⠀
▍因為我錯過命運
⠀
⠀
此刻,小島音樂速報微博有近 39 萬人追蹤。變現的可能,阿報是想過,但沒多久就放下了。
⠀
⠀
「本身我就是一個搬運,我只是通過翻牆,把台灣的資訊轉移到大陸而已。我覺得這個稱不上是什麼多高明的技術,我只是做這樣一件事,讓更多人獲得資訊更方便而已。」
⠀
⠀
他自己成為了收到台灣訊號的那副天線。
⠀
⠀
天線的幸福是什麼呢?〈台灣「獨立音樂」簡史〉完成半年,阿報依然滿意,準備功課時他讀到「台客」一詞原來在台灣語境中經歷流變,從二十年前帶有土氣、流裡流氣的負面意涵,到如今大多偏向正面、支持台灣本土意識的形象,這是他原本不知道的。而因為他寫下,許多中國聽眾才知道。
⠀
⠀
訪問時,他說還有幾個詞他不懂,例如 8+9 和 1450。「你寫中文我還查得到,你寫數字這個我真的不知道什麼意思啊!」我向他說明,他哦了好幾聲,說他懂了。他明白的表情,讓這場訪問其中的幾分鐘,也成為了他因愛而獲得的東西之一。
⠀
⠀
那篇簡史,其實是在他被禁言三十天的期間寫的。
⠀
⠀
他還有很多想寫的,比方台灣說唱的發展,台灣電子搖滾的發展,但辭職以來也還沒有時間完成。他也依舊想念台灣——第二次、也是至今最後一次來台灣時,他除了參加簡單生活節,還看了好幾部電影。「我除了是音樂迷,還是電影迷。很多電影大陸看不到啊。」原來轉播金馬獎也是為了愛。今年,疫情成了另一道看不見的牆,和金門很近的福建忽然又顯得很遠。
⠀
⠀
我問,現在的台灣音樂,和當年他隔海聽見的台灣音樂有什麼不同呢?他穿過鏡頭看著我,說下面這段一定要寫:
⠀
⠀
「就,現在疫情下到我們這邊演出必須要先隔離,然後你回台灣也要隔離,不像從前那麼方便,導致很多音樂人必須做選擇,要嘛長期待在大陸,要嘛長期待在台灣。」他說,「從前是有些流行歌手會常駐大陸發展,現在有少量獨立樂團也走上這樣的路,在這邊一待就是大半年甚至一兩年的時間,把幾乎所有的事業都放在大陸。那就會導致一種現象啦,說真的:台灣是一個創作自由的環境,就像 Leo王在金曲獎說的,他想唱什麼唱什麼,想寫什麼寫什麼,但有的樂團只單純依賴大陸市場,就不得不順從大陸這邊的規矩。比如剛剛講的抽菸,你寫一首抽菸的歌不能在大陸唱,以後你就不會寫抽菸的歌了⋯⋯」
⠀
⠀
「我真的覺得很可惜、很可惜。在台灣的話你可能會寫一些別的,但你在大陸你只會寫這些歌,你就變得跟⋯⋯其實跟一般的大陸樂團沒什麼兩樣說真的。除了你身份證拿的是台胞證之外,你跟其他大陸樂團又有什麼區別了?我覺得台灣人你要分析自己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你之前能寫那些歌⋯⋯我不反對正常的文化交流,但是音樂人自己的路要怎麽走,還是要好好思考。」
⠀
⠀
不為自己可惜的,阿報為這些可惜了。因為那是他追逐著很久的地方。長大是發現原來自己想去的地方也有人想離開,這時到嘴邊的話倒只有淡淡一句「可惜了」。
⠀
⠀
或許不該說他是天線,天線是不懂追逐的。那年甜梅號到上海交通大學演出,阿報穿越幾十公里,從上海這頭追到那頭,只為了聽一場學生辦的音樂節裡在校園禮堂的演出,「我不是那個學校的人,沒有座位可以坐,只能站在很邊角的地方聽。那個場景想起來滿寒酸的,但還是很感動。那個時候音樂響起來,一切進入那個氛圍⋯⋯」
⠀
⠀
那是他唯一一次聽到甜梅號現場,因為後來甜梅號解散了。
⠀
⠀
他懂得錯過的滋味,直到今天仍努力不讓更多人錯過。
⠀
⠀
⠀
⠀
⠀
⠀
在福建,他聽五月天和陳綺貞長大 ——
專訪台灣獨立音樂微博「小島音樂速報」
facebook.com/biosmonthly/posts/4910417448988329
⠀
採訪撰稿_ 蕭詒徽
插畫_ Penn⠀IG@yanjin
視覺統籌_ 潘怡帆 Crystal Pan Photography
責任編輯_ 溫若涵
⠀
BIOS monthly
www.biosmonthly.com
instagram.com/bios_monthly
youtube.com/channel/UCckydP8ziXknEtPcySOlDTw
line.me/R/ti/p/@bios_monthly
⠀
⠀
⠀
文中標題皆改自顧城詩作:
⠀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一代人〉
⠀
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雲時很近。⠀——〈遠和近〉
⠀
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避免〉
⠀
一切仍明明白白,/但我們仍匆匆錯過,/因為你相信命運,/因為我懷疑生活⋯⋯⠀——〈錯過〉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萬的網紅HistoryBr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莊SIR外賣小舖】https://storytime.1shop.tw/ 【校正回歸唯我獨尊T】蝦皮網路購買 https://reurl.cc/GmkvQp 💰 https://p.ecpay.com.tw/C12D4 (綠界) 糧草小額贊助連結,您的支持是我們努力的動力! (安全隱密可靠:信用...
「上海封城多久了」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上海封城多久了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上海封城多久了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上海封城多久了 在 王大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上海封城多久了 在 HistoryBr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上海封城多久了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上海封城多久了 在 新冠疫情:上海「封控」,有市民稱對現狀不樂觀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上海封城多久了 在 「他們說封4天...」 Youtuber錫蘭逃出上海 - 自由時報 的評價
- 關於上海封城多久了 在 台灣人在上海(Taiwanese in Shanghai)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上海封城多久了 在 [問卦] 上海隔離會死多少人?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上海封城多久了 在 2022上海抗疫实录 的評價
上海封城多久了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0703新加坡聯合早報
*【消息:台積電和鴻海已與上海復星達成疫苗購買初步協定】
消息人士透露,臺灣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與台積電均分別與BNT中港澳臺代理商上海復星公司旗下子公司達成初步協議,將分別購買500萬劑BioNTech疫苗。根據路透社引述三名知情人士消息,這項協定還未到最終階段,還需要一些時間來完成交易。知情人士補充說,簽署的協定包括敲定協定所需的“相關法律檔”,但協議沒有明確可能的交付日期,因為全球對疫苗的需求仍然超過供應。消息還指,這些疫苗將直接從這家德國製造商運往臺灣。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703-1164080
*【研究:接種首劑疫苗近四個月後 mRNA誘導免疫反應仍活躍】
冠病疫苗的保護效力能持續多久一直是科學界關注重點,日前線上發表于《自然》網站的一項研究顯示,在接種第一劑近四個月後,mRNA(信使核糖核酸)冠病疫苗誘導的免疫反應仍然活躍。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703-1164012
*【防輸入型病例 減輕隔離設施壓力 澳洲入境旅客每週上限減半至3000人】
澳洲目前有三個州的首府,即雪梨、布里斯班和珀斯都出現Delta變種病毒引發的感染群,這意味著全澳有大約1000萬人,或近半數人口被要求留在家中。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703-1164010
*【研究:能引發強烈中和抗體反應 嬌生單劑疫苗對Delta免疫反應至少八個月】
美國嬌生公司公佈的最新資料顯示,其單劑冠病疫苗對包括Delta等迅速傳播的變種病毒產生強大免疫反應,而且這種免疫反應可至少持續八個月。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703-1164011
*【緬甸疫情持續惡化 曼德勒及數城鎮實行居家令】
緬甸冠病確診病例近一個月來持續回升,當局下令該國第二大城市曼德勒以及其他數個城鎮實行居家令,約有200多萬人受影響。為防止來自印度極具傳染性的變種病毒株入侵緬甸,緬甸西部靠近緬印邊境的欽邦早在5月就進入封鎖。如今曼德勒和南部勃固市的兩個城鎮也因為新增確診病例激增,而遭當局封鎖。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703-1164006
*【雪隆48區今起實施加強版行管令 巴刹超市出現搶購潮】
馬來西亞雪蘭莪與吉隆玻的48個地區今天開始實施加強版行動管制令(EMCO)。雪隆地區的巴刹與超市出現了搶購潮。主管防疫事務的國防部高級部長依斯邁沙比里宣佈,雪隆大範圍地區將在7月3日至16日實施EMCO。這並非雪隆地區首次實施這樣的行管令,但卻是實施地區最多、範圍最廣的一次。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703-1164007
*【印尼將提高醫保支出和社會援助 減緩更嚴格防疫措施衝擊】
印尼政府將提高醫療保健支出和社會援助,以應對冠病確診病例持續攀升的情況,同時可以減緩更嚴格防疫管制措施對經濟帶來的打擊。印尼確診病例自5月中的開齋節後就直線上升,加上Delta變種病毒株在境內迅速傳播,該國近日的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數不斷寫下新高,如今累計病例已超過220萬起,累計死亡病例也直逼5萬9000起。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703-1164008
*【克里姆林宮:俄羅斯不考慮實施新封鎖措施】
由於Delta變種病毒迅速蔓延,導致俄羅斯疫情升溫。莫斯科市長索比亞寧指出,目前當地有九成病例感染的是Delta變種病毒,週一宣佈未接種疫苗者必須居家辦公等防疫措施。不過,俄羅斯總統普丁發言人佩斯科夫說:“沒有人要任何的封鎖,是的,這不在考慮之內。這也是為何……我們必須儘快接種疫苗。”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02-1163945
*【美軍撤離阿富汗最大空軍基地】
美國國防官員表示,所有美國和北約軍隊已從阿富汗最大的空軍基地撤離。該名不願具名的官員表示:“所有聯軍都離開了巴格拉姆”,但未具體說明最後一批軍隊於何時撤離。阿富汗自美國和北約5月1日正式撤軍後,頻頻發生炸彈襲擊事件,安全形勢再呈嚴峻。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02-1163939
*【韓媒:文在寅和金正恩就重啟首腦會談交換親筆信】
外交消息人士說,文在寅在5月21日韓美首腦會談之前曾向金正恩寄出親筆信。雖然尚未確認金正恩傳達了什麼答覆,但至少兩國首腦之間有親筆信往來。消息人士表示,韓朝首腦的親筆信討論了“視頻會談”等非面對面方式進行韓朝會談的方案。“據我所知,兩位領導人不止互致過一次親筆信。”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703-1164013
*【中國代表朝鮮等國在聯合國發言:對散佈虛假人權資訊表關切】
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代表團公使蔣端代表朝鮮、白俄羅斯、敘利亞等國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上做共同發言表示,對虛假資訊對多邊人權工作危害性表達嚴重關切。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703-1164082
*【加拿大又一原住民寄宿學校附近 發現上百個無標記兒童墳墓】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下庫特內班德”原住民部落週三發聲明說,在該省克蘭布魯克市一所前原住民兒童寄宿學校舊址附近發現182處無標記墳墓。專家以探地雷達探測到這些墓塚,有的骸骨埋於地下僅0.9米至1.2米深處,這些骸骨相信屬於七歲至15歲兒童。發現墳墓的寄宿學校從1912年運營至1970年,由天主教會代聯邦政府管理。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703-1164014
*【貝佐斯邀82歲前女太空人本月隨他一起到太空旅遊】
貝佐斯宣佈,他邀請前女宇航員Wally Funk乘坐他旗下商業太空公司藍色起源的New Shepard太空船升空。對Wally Funk而言,這趟太空之旅讓她苦等了60年。她是1960至1961年在“水星13”計畫下接受太空人培訓的第一批女性,最終卻因為性別而沒被選上。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703-1164015
*【搶先貝佐斯一步 維珍銀河創始人擬于7月11日飛往太空】
維珍銀河宣佈,該公司老闆布蘭森將在7月11日乘坐維珍的火箭動力飛機進入太空旅行,比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早九天上太空。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02-1163948
*【慕尤丁遵守元首諭令8月1日前召開國會 首相署部長:下週三內閣會議敲定細節】
馬國首相署部長達基尤丁發佈聲明說,慕尤丁決定在8月1日之前召開國會,並將在7月7日的內閣會議敲定細節。聲明還說,政府在國家治理與召開國會方面,向來遵從國家元首的諭令。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703-1164003
*【菲火山隨時噴發 周邊居民撤離】
菲律賓塔阿爾火山近日連續發生小規模蒸汽噴發,周邊地區上千名居民撤離。位於首都馬尼拉以南約70公里的塔阿爾火山(Taal volcano),7月1日下午噴出1公里高的火山灰和蒸氣。菲律賓火山地震研究所把塔阿爾火山噴發的警戒級別提高至3級,意味著火山“幾周或幾天內可能噴發”。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703-1164005
*【中國對滴滴出行實施網路安全審查】
滴滴出行6月30日剛剛在美國紐交所掛牌上市,據中國網信網消息,中國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發佈關於對“滴滴出行”啟動網路安全審查的公告稱,為防範國家資料安全風險,維護國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按照《網路安全審查辦法》,對“滴滴出行”實施網路安全審查。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703-1164075
*【6月就業資料強勁 美國三大股指創新高】
美國股市2日創下新高,標普500指數連續第七天收高,此前公佈的美國6月就業資料顯示招聘情勢強勁,但勞動力市場持續疲弱,這將令美聯準會無法在短期內升息。美國三大股指均收在紀錄高位。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03-1164081
*【英國脫歐後 逾600萬歐盟公民申請居留英國】
英國政府表示,英國脫離歐盟及共同內部市場後,有超過600萬歐盟公民申請居留英國。當局共收到602萬份居留申請,其中510萬人的申請獲批。不過,這個數目遠高於預期數位,當局原本估計有370萬歐盟公民居留英國。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02-1163949
上海封城多久了 在 王大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晚直播目錄出爐囉~
0:40 王大師查經班,談談聖經與佛經
6:05 -先說多人反應無法用臉書傳文章給我,我顯示也怪怪的
參與前的閱讀作業:https://accrcw75.pixnet.net/blog/post/69657038
https://accrcw75.pixnet.net/blog/post/69657932
11:48 Part One 魔鬼都在細節中
-小英出來說,拎祖母沒在炒股啦;問題是,此為典型障眼法
-因為藍綠都有參與,這也是鼓勵快打外國疫苗套路;代理人理論
-高端套路,大咖早跳船;目前由韭菜接
-原本只有一趴不到打,如今藍營吶喊「無疫苗,吾寧死」,全都想打,高招
23:00 外國疫苗真有過三期嗎?其實是山寨版三期;名目上緊急授權;實際上沒有
24:08 但重點在,高端在2016年收到美國家衛生院(NIH)技術合作
24:48 哈囉,NIH不就是閻麗夢、Dr. David Martin等指控的,新冠起源?
可參閱本文: 讓你直擊新冠起源的影片Plandemic:Indoctornation
https://accrcw75.pixnet.net/blog/post/69325492
-2014~2015年NIH贊助FT Detrick漏出;移到北卡教堂山、武漢P4給石正麗瞎掰
-2015~2017石正麗在nature mediecine寫了兩篇主要新冠來自蝙蝠論文
-然後2016年高端「突然」收到NIH贊助,有看到那綿密的連結嗎?
-我說過,新冠乃中美兩巨頭與台灣一小奶頭的合作,Bingo~~
32:27 然後柯P為目前的抗疫巨星,2019年2月有人問我他為何要去亞特蘭大
38:17 王大師病毒來源摘要
-我說「CDC」!!結果真的是;柯在2014、2017各提過一次FEMA集中營,巧合嗎?
-林全可在2018年精準投入生技業!
-再跟我說這病毒非計畫的阿!連美國CDC與拜登都承認囉;只是全甩鍋給老共,俗辣!
PArt Two 疫苗靠普嗎?
44:49 外國疫苗真有過三期嗎?其實是山寨版三期;名目上緊急授權;實際上沒有
45:13 BNT預估2023年4月才完成三期;莫德納2022年10月;目前都拿大家當活體實驗
-且都沒通過FDA批准喔!
-諾貝爾獎得主再度說話,這次說災難會在5~10年,甚至下幾代爆發
-柯說只要家庭鎖在家就好;公司可不用停班,會死人;病毒會長眼
-然後工商團體呼籲大規模打疫苗
51:06 在野黨只知「疫苗調閱委員會」不敢「病毒溯源委員會」,因為找到會很尷尬;神秘獅子王、紐籍機師
先進入你斗內、我回答:
感謝斗內大德Rocky You
53:27 感謝斗內大德Stanley Chang問:大師 如果最終全世界搞大監控是為什麼
58:35 感謝斗內大德政勳問:想請問大師~聽大師從文章到現在的直播 大師的思考方式對日常看待事物乃至於工作都有所幫助 因從事活動的視覺設計工作~近期受疫情影響甚多 想請問如果是否會封城~恢復正常生活工作還會多久呢 感謝
1:05:09 如何在新冠存活?當斜槓才能「反脆弱」
感謝斗內大德林大貓
感謝斗內大德大齊說:願大師闔府平安
感謝斗內大德施文堂:純斗
感謝斗內大德路行鳥說:謝謝您的分析、推論供我參考。
1:08:00 感謝斗內大德小道姊說:請大師複習貿易戰,當魔術師教你把注意力鎖定在華為時,特斯拉就可偷偷上外太空的高招:特斯拉股價締造新高超越豐田;約為通用與福特市值總和的3倍之多就是靠上海廠,因為最暢銷的Model+3只有上海廠在出貨。
-好的!
感謝斗內大德Ho Ying Lin
1:15:00感謝斗內大德Ho la問:大師,最近嗅到針對輕症和重症的新冠新藥似乎要冒出了,感覺可以緩衝人們對疫苗的爭論與焦慮,不知大師怎麼看新藥的部分,謝謝。
1:22:40感謝斗內大德Selene說:看我們病例是要幹嘛用
-重點是,暗網中有器官交易市場耶!!
-為何季辛吉、錢尼、英國女皇都能活那麼久?
PArt Three 疫情相關現象
1:21:02新冠真要人命嗎?網友分享數據,去年肺炎相關死亡數,來到新低~~
-來了!要搞孩童補貼,但用繳費網或ATM;電子貨幣成真;
-插健保卡,還可偷窺你的病例
-黑道也實施防疫江湖令,此時不能吃喝嫖賭、擄人勒索;除非能收電子保護費
-遠距中輟
1:26:52 公股銀行人力減半,但鴻海、台塑電動車不用;病毒很長眼
Part Four 國際政經
1:28:30 人行示警,說人民幣會轉貶;Fed示警,說美元會轉強;
-我認為凡是反著看;美元又新低、人民幣、黃金又轉強
1:32:10 美國會議員要求審查美國黃金儲備量,完了!
1:36:00 美國還在偷窺全世界領導,還敢罵華為
-美陸戰隊來台傳授「地下反抗體系」,潛伏抗暴、留置作戰
直播網址:https://youtu.be/PdrgSezjivQ
優質內容,需要您們的贊助!
贊助連結: https://p.ecpay.com.tw/B7CB5 (留言不可空格、分段)
上海封城多久了 在 HistoryBr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莊SIR外賣小舖】https://storytime.1shop.tw/
【校正回歸唯我獨尊T】蝦皮網路購買 https://reurl.cc/GmkvQp
💰 https://p.ecpay.com.tw/C12D4 (綠界)
糧草小額贊助連結,您的支持是我們努力的動力!
(安全隱密可靠:信用卡、ATM、網路ATM、超商)
PAYPAL糧草贊助 https://www.paypal.com/paypalme/MrHistoryBro
或KHMrHistory99@gmail.com
【商業合作】歷史哥官方信箱 KHMrHistory99@gmail.com
加入會員~抗黃標!穩定糧草供應!
★加入歷史哥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SmkVK2xsihzKXQgiXPS4w/join
☆加入小邦仔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D7GT_lN25Ni1P2UUnK1yA/join
購買文創小物。可愛貼圖!募集糧草!
蝦皮商城【歷史哥同樂會】 https://shopee.tw/2olfqy9rc8
歷史哥LINE貼圖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2252926
【節目分段】
0:00 直播倒數
13:25 打招呼、閒聊
19:53【進入主題】死亡再創新高,我們還能等多久?
23:04【新聞、PTT討論】難道我們人民只能等死嗎?
33:54【討論】網軍收手吧!蔡政府我們還要死多少人?
43:24【討論】有在做事,超前佈署在哪裡?
44:55【新聞討論】王美花隔離夫婿顧立雄以接種疫苗?
50:51【連線】國產疫苗受測者Axl
53:44【受測者Axl分享】施打疫苗後身體狀況及總施打時程
57:21【討論】第一次3000、第二次後減去車馬費1000?
1:01:34【討論】國產疫苗無望?二期測試結果明年才會出來?
1:09:22【餐飲業老闆莊SIR說明】疫情爆發後,餐飲業現況!
1:19:10【蕭同學CALLIN】人類往往不會記取歷史教訓!
1:25:15【歷史哥分析】不要再被政府認知作戰!
1:28:20【蕭同學總結】人民到底是不是國家的主人?
1:29:40【北京肉包同學CALLIN】對付新冠疫情,免疫力是關鍵!
1:36:30【珀寬同學CALLIN】什麼都崩潰,這還算是個國家嗎?
1:52:22【TRISTA CALLIN】印度的慘況就好比現在的台灣!
2:13:09【上帝拋棄呆灣郎CALLIN】中小企業、服務業必須先救!
2:15:05【大陸張同學CALLIN】台灣人對於美、日盲目崇拜!
2:20:41【歷史哥分析】執政黨操控網軍的目的,人民保持理性的重要!
2:27:45 大陸張同學CALLIN總結
2:28:52【Joanna同學CALLIN】親人確診的新聞讓人難過、感同身受!
2:32:18【歷史哥討論】人真的很脆弱,反觀政府的冷血
2:34:43【Joanna同學總結】蔡英文再繼續下去,台灣就滅完了!
2:39:26 歷史哥回覆超級留言
2:59:50【大陸KONG同學CALLIN】民進黨這麼差勁還能夠選贏?
3:12:40【大陸天涯同學CALLIN】對於民進黨的執政的看法
3:15:45【連線鄭醫師分析】聯亞二期測試方式結果是否有價值?
3:22:58【鄭醫師討論】既然疫苗另有選擇?醫護人員為何還冒風險施打AZ?
3:24:12【討論】三級試驗和全民施打是兩碼子事!
3:37:18【歷史哥分析】蔡英文要的不是股價而是意識形態!
3:42:30【歷史哥分析】蔡總統不能讓步的根本原因
3:48:49【鄭醫師分析】這波疫情會是長期,北市封城問題
3:52:10【歷史哥分析]為什麼國產疫苗打定了?
3:57:11【鄭醫師看法】目前有限的疫苗對於控制社區感染無效!
4:09:45 歷史哥回覆超級留言part2
4:10:40 邦仔小彩蛋
4:12:31 澄清唬新聞
★【Clubhouse】@Historybro
☆主頻【高雄歷史哥】 https://www.youtube.com/user/sungastill
★副頻【歷史哥生活】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D7GT_lN25Ni1P2UUnK1yA
☆FB粉專【澄清唬】 https://reurl.cc/72lYeD
★FB在地生活版【Care高雄】 https://reurl.cc/d0D1Zq
●TG官方頻道 https://reurl.cc/625jO5 (最新訊息推播)
○TG官方回報群 https://reurl.cc/mnDRVj (TG問題回報)
●TG粉絲討論群 https://reurl.cc/0o147o (粉絲聊天室)
△推特 Twitter官方 https://twitter.com/MrHisBro
▲IG官方 https://www.instagram.com/mrhisbro/
△Twitch圖奇 https://www.twitch.tv/mrhisbro
#LINE加入0968897715 #國產 #校正回歸 #認知作戰 #BNT #輝瑞 #莫德納 #MODERNA #嬌生 #AZ #高端 #國藥 #上海復興 #科興 #統戰 #民進黨政府 #陳時中 #林全 #蘇貞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aG8FeloaTg/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4sGKWWSs1MEswoXwHKX1q4GE8ig)
上海封城多久了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四大糭王】肇慶裹蒸糭用3種葉共10塊葉包 中山蘆兜糭一隻重4斤 元朗$16隻鹼水糭又平又好味
https://bit.ly/33vTbNJ
糭是非常簡單的食品,基本上,有糯米有糭葉,包裹就成糭。但不同的糭葉、餡料、包法都可以令一隻糭的味道南轅北轍,所以簡單的材料,也可以有變化出不同品味的學問。當然,每一隻糭能有立足之地,自然都有自己的秘技,才能擁有一批長年惠顧忠心不二的食客。
【傳承37年】八鄉圍村秘製$20柴火客家糭 花生綠豆豬肉勁足料 村民開網店日包150隻:保存原始手工藝
https://bit.ly/3uDGuMZ
「我平均每天都要包超過100隻糭,端午節前十天,是無間斷地包糭。丈夫甚至請假幾天,協助我看火。」在元朗八鄉某條村的角落,每逢端午節前便有炊煙裊裊升起。那是從灶頭升起的煙霧,鍋中煮的是客家糭。
鍾太・私製品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mrschunghomemadekitchen/
【揀手貨】軟糯油香老字號上海糭 脢頭肥豬肉+起沙鹹蛋黃 特調醬油浸糯米
https://bit.ly/3hjpFDg
糭的口味當然因人而異,我就鍾情上海糭,貪其體積大小一手可掌握,一個人獨食一隻,不會覺得太飽太膩。最重要是甚麼?就是糯米味道足又香,甚麼都不用蘸點,就已經很有鹹香味。
上海新三陽南貨
地址:九龍城侯王道49至51號地下
電話:2382 3780
營業時間:8am-8pm
【食糭秘笈】烚定蒸?煮幾耐?大廚教你煮糭竅門
https://bit.ly/2Q6N67s
端午節,很多人都會買糭吃。不過,買了糭回家,很多人卻不懂得如何煮。想把糭煮至熱透,要蒸還是烚呢?不同大小的糉,要烚多久才會熟呢?有些店鋪為方便保存,會把糭雪凍至變硬,買了回家又要煮多久?如果不是當日吃,糭要放在哪裏最恰當呢?今年我們找到有三十年入廚經驗的大廚李文基師傅,教教大家,如何煮出最好吃的糭。
【邪惡之糭】一隻裹蒸糭=六碗飯 五花肉鹹蛋黃有10茶匙油 中午當正餐吃最好
https://bit.ly/3uEv1Nc
端午節吃糭是常識,不過單看糭的材料,糯米、五花肉和鹹蛋黃,就知它有多邪惡。傳統較大的裹蒸糭,大約重700克,高達1,400卡路里,相等於六碗飯,已是一個成年女性每日所需的熱量。鈉含量亦有2,700毫克,比世衞建議每日攝取少於2,000毫克鈉高。當中的五花肉及鹹蛋黃,脂肪含量更加相等十茶匙油,別以為不吃餡便可,對不起﹗糯米已經吸䀆油分,避無可避,鹹蛋黃的膽固醇含量更加是普通蛋黃的三倍。
【端午習俗】端午食糭唔係紀念屈原?春秋時代已有糭之原形 食糭同夏至關係更密切
https://bit.ly/3y50MRo
糭的原形稱為角黍,在春秋時代已經出現,比屈原身處的時代,還要早數百年。它是將小米煮至爛熟,再用葉子包成尖角狀的食物。五月在古代被稱為「毒月」,天氣快要轉熱,所以古人會在五月,用角黍來祭祀祖先及神明,祈求平安度過今年。當時百姓會在夏至時吃角黍,「未食五月糭,寒衣未入櫳」,相信大家都聽過,說明了糭跟夏至的關係密切,後來因為夏至和端午節的日期相近,兩個節氣才合為一體,最終演變成端午吃糭的習俗。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 http://bit.ly/2YwE3Ma ?
訂閱《飲食男女》YouTube: http://bit.ly/2Md5V2k
Facebook: http://bit.ly/2MJejcp
Instagram: http://bit.ly/2EA3qpR
推薦影片: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街市尋寶】慈雲山街市 二百幾萬機器鮮製$24午餐肉 肉彈味濃無添加日賣500份 (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rTrYPzECHI0)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假如沒有天價租】「福食」三老 唔靠綜援靠自己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aUE2oQIDoV0)
【籽想旅行】直擊東南亞首個人妖騷後台 變性舞台一姐的日與夜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CBBq_D0-Lsg)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端午節 #食糭 #裹蒸糭 #蘆兜糭 #鹼水糭 #客家糭 #上海糭
#飲食男女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飲食男女 打卡大街小巷搵食地圖
https://hk.adai.ly/e/gPF0DIjsB9
《蘋果》每日為你增值 立即訂閱
https://hk.adai.ly/e/kbo0wDsxB9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2jBbnuRqI/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v2fS7XTrSOUq2mdUIH6SzPiwRCw)
上海封城多久了 在 「他們說封4天...」 Youtuber錫蘭逃出上海 - 自由時報 的推薦與評價
中國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嚴峻,上海官方防疫手段 ... 解封令沒有來到,上海居民陷入無期限的等待,沒有人知道封城要封多久,囤 ... ... <看更多>
上海封城多久了 在 台灣人在上海(Taiwanese in Shanghai)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心情抒發與給剛來到上海的新朋友交友談心的地方! . Public. Anyone can see who's in the group and ... ... <看更多>
上海封城多久了 在 新冠疫情:上海「封控」,有市民稱對現狀不樂觀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中國金融中心 上海 將於3月28日起分階段封控,對全市約2500萬人口進行核酸檢測。一些市民對政府的防疫措施從無條件信任轉為憤怒,也有網友表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