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在溫暖的藍天下,這天我們享受著湛藍的天、乾爽的空氣和美麗的光,一別前四日的霧雨陰霾;海岸山脈、中央山脈乃至干卓萬山列全都一清二楚,腳下夾雜玉山針藺的短箭竹草原綿延不絕。
沒過多久便來到一山稜陡降之處,下方深谷是待會要下切的方向,但目標卻是眼前觸手可及似的這座龐然大物:大石公山。
「哇!原來這就是大石公的真面目!」我停下腳步,細細觀察前方大山頭上,一根小小的凸起石筍,如同蘋果的短短蒂頭般可愛,卻也像鯊魚牙齒般尖銳,矗立在蒼鬱的渾圓山頭上,後方左邊略尖的山頭是百岳名山丹大山。雖然中央山脈上類似的獨立岩塔,大概只有遠近馳名的牡丹岩了,但兩者的壯觀程度,還真是無法相提並論呀!
這個一般人可能不太有機會聽到的山頭,是我此行的朝聖目標之一,過去研究這區地圖時,便一直看到「大石公」與「小石公」山。覺得山名特別之外,在華人信仰中「公」代表著具有神性的人事物,比如「大樹公」,所以猜想會不會是因為這樣而得名的呢?在如此晴朗的天氣下,親眼看見大石公的身影,已滿足我對這座神秘山頭的窺探之慾,剩下的,就是到祂跟前好好感受一番了。
*大石公山資料雖少,但確實有傳說存在,以下摘自上河文化 Sun River Culture《台灣百岳導遊圖14 七彩湖・六順山》:「大石公山的布農語稱作Hato Kokoab,是「老鷹陷阱」的意思。相傳以前有個部落小孩,被大老鷹抓到空中,他的父親見狀便拼命追去,追到大石公時,親眼看見兒子被放在大石公岩上面。他的父親遂拔刀衝向大石,但被驟起的狂風大雨阻擋,無法救回孩子的生命。又說這塊奇岩妖氣重重,縱使能夠翻越過去,也無法活著回來。」
此乃地利村流傳的「老鷹石」的故事。地利村居民以布農族卡社群為大多數,其傳統領域確實能遠眺大石公一帶的中央山脈主脊,但真的非常遙遠,而距離大石公最近的布農族人為丹社群。或許我們也能在丹社群族人的口中,聽到他們關於這顆特別的大石頭的傳說,有機會再來跟詠恩聊聊吧!
#南三屋脊大散步・ 遠眺大石公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海公園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城區的中偏北部,故宮和景山的西北側,始建於宋遼金時代,是世界上現存建園時間最早的皇家宮苑。北海的布局以瓊華島為主體,在島的頂端建有標誌性建築永安寺白塔,與南岸的團城、北岸的宮苑群遙相呼應,相互借景,構成園林的南北中軸線。1969年至1979年,北海公園以「保護中南海安全...
七彩湖到六順山 在 M'wilder Couple 山系卡波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山中睡仙,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因為我爬山可以隨時隨地就寢。( ´▽`)
即使是10分鐘的休息時間,我也可以短時間內進入做夢狀態,除了去南湖大山感冒狂咳嗽導致失眠,爬山從來沒有失眠過。
不只是在山上,在山下我的睡眠功力也很厲害,總之是個坐在老闆對面吃飯也可以睡著的奇女子😅
最近我無意間發現了一個判斷我睡眠品質好不好的方式-鬧鐘。
前幾個禮拜Matt上班鬧鐘連續響了3次把我吵醒,我睡眼惺忪的問他
「如果起不來以後鬧鐘可不可以只調最晚的那一個,不然好吵」(好強人所難地要求哈哈哈哈)
結果Matt跟我說,從同居以來他每天早上調的鬧鐘都是3個,我從來沒有醒來過,鬧鐘在響的時候我也都沒有動過🤣
我心想真的假的,怎麼可能三次鬧鐘我都沒聽到,雖然我自己的鬧鐘好像都響很久才會把我從夢境帶回現實
這樣的每天被鬧鐘吵醒的情況持續了2週,直到近期我會在下班後跟著 @flowwithkatie 做瑜珈,做完後洗澡睡覺,才開始有所改善。
我又開始進入深沉睡眠了,直到我8點鬧鐘叫醒我之前,matt的3個鬧鐘我完全沒聽到、他起床去洗澡刷牙的動靜我也都沒反應,每天早上都是睜開眼後才發現matt去上班了🥸
覺得好神奇,尤其做完瑜珈隔天起床後整個身體都很放鬆,相較激烈型運動我更喜歡這種靜態式的瑜珈,可以深層的感受自己的每一截骨頭在展開,以及拉伸一直以來都很緊繃的肌肉,雖然很莫名其妙,但覺得是一種跟自己身體溝通的方式。❤️
#nicehike #taiwan #mountainhiking #outdoor #mountains #山系女孩 #wild #山野 #hiking #山系 #山登り #台灣景點 #山 #山岳写真 #taiwanmountain #台灣 #登山女子 #行山 #登山好きな人と繋がりたい #卡波爬百岳 #秘境 #goneoutdoor #mountainlife #hikevibes #whyihike #六順七彩 #七彩湖 #六順山
七彩湖到六順山 在 秋天剩旅行【cts.trave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收到解禁消息延至7/12,原本安排的行程需要再進行調整。
心情調整好後,當然期待解封的日子到來,台灣加油!也謝謝近期各國的援助。感恩大家
#疫情 #野狼 #六順山 #七彩湖 #萬榮林道 #丹大林道
七彩湖到六順山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海公園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城區的中偏北部,故宮和景山的西北側,始建於宋遼金時代,是世界上現存建園時間最早的皇家宮苑。北海的布局以瓊華島為主體,在島的頂端建有標誌性建築永安寺白塔,與南岸的團城、北岸的宮苑群遙相呼應,相互借景,構成園林的南北中軸線。1969年至1979年,北海公園以「保護中南海安全」為由關閉,禁止遊人入內。1979年後北海公園重新對公眾開放。1996年,北海被列入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後備名錄。北海全園占地約70公頃,其中水域占據了一半以上的面積。太池中有瓊華、團城和犀山台三島,分別象徵著蓬萊、瀛洲和方丈,體現了對蓬萊仙境的追求。是一座純粹的人工園林,布局以水為主體,在太液池中布置島嶼,用橋和岸邊相連。太液池的池水原經金水河直接引自玉泉山,明代起取自積水潭。池中有瓊華、團城和犀山台三島,分別象徵著蓬萊、瀛洲和方丈,體現了對蓬萊意境的追求。它的建築風格受到一些江南園林的影響,但總體上仍然保持了北方園林持重端莊的特點。園內宗教色彩十分濃厚,不僅瓊華島上有永安寺,在北岸和東岸還有闡福寺、西天梵境、小西天、龍王廟、先蠶壇等佛教、道教建築,因此是一座集宮室、宅第、寺廟、園林於一體的宏大帝王宮苑。瓊華島位於北海的中偏南部,太液池中,是整座園林的核心。金代稱瓊華島,元代曾一度改名為萬壽山。「燕京八景」之一的「瓊島春蔭」指的就是湖心的瓊華島。瓊化島上的白塔也成為北海形象的代表。著名兒童歌曲《讓我們盪起雙槳》中的歌詞「讓我們盪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水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著綠樹紅牆」描繪的正是泛舟太液池的景致。島上建築均依山而建,高低錯落有致,大體可分為東南西北四個部分。瓊華島的西坡山腰有琳光殿、甘露殿、水精域、蟠青室等組成的建築群。其北側的閱古樓是座皇家藏書樓,平面呈半月形,共有兩層,上下共25間,左右合抱,內有螺旋樓梯。在樓內牆壁上鑲嵌了《三希堂法帖》刻石495方,囊括魏晉以來134位書法家的墨跡精華,其中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王珣《伯遠帖》等三件墨寶都堪稱稀世奇珍,被乾隆帝譽為「三稀」。
山的北坡分為山麓和臨水兩部分。山麓建築有抱沖室、一壺天地、酣古堂、盤嵐精舍、得勝樓等。在山坡下,是臨水而建的漪瀾堂、道寧齋、碧照樓、遠帆閣等一組亭台樓榭,風格參照了鎮江的金山寺。其兩側有長300米的半圓形雙層長廊,東西分別連接倚晴樓和分水閣,與太液池北岸的五龍亭、西天梵境等建築隔水相望,交相輝映。在西北側的山坡上還有乾隆時建造的仙人承露盤,是雕刻在蟠龍石柱上的一尊以雙手承托露盤的仙人像,總高5.5米。山的東坡建築不多,有智珠殿、半月城和見春亭等。這一片林木成蔭,怪石嶙峋,崖洞深邃,景色幽靜。「燕京八景」之一的「瓊島春蔭」就是指此,至今林蔭內還保留著一塊乾隆帝題詩的「瓊島春蔭」幢形碑。清順治八年(1651年)在萬壽山上建造了白塔,故山又名白塔山。瓊華島的山坡的南麓以永安寺為主體,有山門、鐘鼓樓、法輪殿、正覺殿、普安殿、善因殿等。所有殿宇均為歇山頂,並覆蓋了黃、綠、藍等各色琉璃瓦,從山頂俯瞰下去,色彩斑斕、蔚為壯觀。電影《祖國的花朵》中的插曲《讓我們盪起雙槳》中所指的白塔即為此。
在永安寺的後部、瓊華島的最頂端,矗立著高達35.9米的白塔。它是一座覆缽式塔,外形與妙應寺白塔頗為相似,但更為秀麗。永安寺白塔始建於清順治八年(1651年),是在原廣寒殿舊址的基礎上修建起來的。康熙十八年(1679年)和雍正九年(1731年)兩次因地震倒塌,後來都進行了重建。塔的基座是十字折角形的高大石砌須彌座,座上置覆缽式塔身。覆缽的正面有壺門式眼光門,內刻「十相自在」圖案。塔身上有高大挺拔的塔剎。剎座是一個小型須彌座,其上置由十三重相輪組成的細長「十三天」剎身。十三天之上覆以兩層銅製華蓋,下層周邊懸14個銅鈴。塔的頂端是仰月和鎏金火焰寶珠組成的剎頂。
西天梵境原名大西天禪林,建於明代,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重修後改為今名。山門前有一座精美的琉璃牌坊,門內為天王殿和大慈真如殿,供三世佛和十八羅漢像,殿周圍有六十七間迴廊環抱。西天梵境的西側有一塊彩色琉璃磚影壁,稱作九龍壁,建於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壁面闊25.86米,高6.65米,厚1.42米,廡殿頂,底為青白玉石台基,上有綠琉璃須彌座。壁面前後各有九條在雲霧中翻騰的蛟龍,是由424塊預製的七彩琉璃磚拼砌而成的,色彩絢麗,古樸大方。
團城位於北海的南側,北海與中海之間,是一座相對獨立的小園林。它原是太液池中的小島,稱作圓坻(意為水中的小塊地)。金大定三年(1163年)至十九年(1179年),開始在島上營建宮殿。元代增建了儀天殿,明代重修後改名為承天殿,並將東南兩處水面填為平地,四周加築帶雉堞垛口的城牆,形成一座微型城池。清代又修建了玉瓮亭、古籟堂、敬躋堂、余情齋、鏡瀾亭等屋舍,構成中軸對稱的格局。團城占地4553平方米,城台高出地面約5米。東西兩側的城牆下各開一座門,上建門樓,內有台階可登城台。位於平台中央的承光殿是城內的主體建築,始建於元,初為半圓形,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重建後平面呈十字形。它的中間部分為方形,面闊進深各三間,四面各出抱廈一間,南面有月台。殿頂為重檐歇山頂,覆黃琉璃筒瓦,色彩絢麗、裝飾豪華。
承光殿內佛龕中供奉一尊用整塊白玉雕成的釋迦牟尼坐佛,高1.5米,重約2.5噸,相傳是光緒二十年(1894年)明寬和尚從緬甸募化而來獻給慈禧太后的。1900年八國聯軍曾劫掠北海的珍寶古玩,至今玉佛的左臂尚留有當時的刀痕。在殿前有一座玉瓮,名「瀆山大玉海」,高0.7米,重約3500公斤,系用整塊墨玉雕成,是中國現存形體最大的古代玉器。它的原材重達5噸,元世祖忽必烈下令將其雕為玉海,於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完成,運至大都,放於廣寒殿內。大玉海顏色青綠,上雕龍螭象徵蒙古汗,羊、鯉魚、犀牛、海螺、河蚌、蟾蜍、馬、兔等在波濤中參拜龍王。明代末年,廣寒殿被燒毀,瀆山大玉海流落民間。後被北京西華門外真武廟的道人發現,以為是一個普通石瓮,遂帶回作為鹹菜缸。清代乾隆帝訪得後以重金收購,置於團城建石亭保護,並且還親筆撰寫了兩首詩歌銘刻在玉瓮上。承光殿四周松柏蒼鬱,不少古樹都有數百年的歷史,古代帝王曾封以「遮蔭侯」、「白袍將軍」等官爵。
景山公園位於中國北京市西城區的景山前街,西臨北海,南與故宮神武門隔街相望,是元、明、清三代的御苑。公園坐落在明清北京城的中軸線上,公園中心的景山,曾是全城的制高點。在元、明、清三代,景山及其附屬建築不僅是一座供游賞的皇家園林,還具有習射、停靈、祭祖、官學、躬耕、戲曲、宗教等多重功能。目前公園占地23公頃,園內松柏蔥鬱,遊人如織,是北京皇城內獨具特色的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