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新加坡聯合早報
*【馬克洪確診後首次通過視頻露面】
馬克洪當晚通過視頻連線出席人道援助政策會議,並發表了十多分鐘的講話。法國外長勒德里昂等與會者在法國外交部的會議主會場聆聽馬克洪的講話。馬克洪致辭時偶爾查看文稿,思路仍然清晰,吐字清楚。他全程戴著口罩,沒有系領帶。他在講話中沒有具體談及個人情況。法國多家電視臺對馬克洪的講話進行了直播。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218-1109752
*【馬克洪感染冠病 多名政要受波及得自我隔離】
法國總統馬克洪冠病檢測呈陽性,多名曾與他密切接觸的法國和外國政要隨後開始自我隔離。愛麗舍宮發佈聲明說,馬克洪是因為出現初步冠病症狀而接受檢測。按照國家防疫規定,馬克洪將“自我隔離七天,他將繼續工作,並遠端開展活動”。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218-1109649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葡萄牙總理科斯塔因曾與馬克洪接觸須自我隔離】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和葡萄牙總理科斯塔因為近期曾與冠病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的法國總統馬克洪接觸,而必須接受隔離。西班牙首相府宣佈,在獲悉馬克洪確診的消息後,桑切斯取消了未來幾天的所有行程。首相府發佈的公告說:“桑切斯首相將迅速接受檢測以瞭解情況,並根據檢測結果決定其接下來數天的日程。”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217-1109598
*【美國一接種者對輝瑞疫苗嚴重過敏 接受治療後已無大礙】
繼英國之後,美國也有接種者對輝瑞的冠病疫苗出現過敏反應。阿拉斯加州一名醫護人員週二注射該疫苗後出現嚴重過敏症狀,但在接受治療後已無大礙,這是美國首起對冠病疫苗過敏的病例。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218-1109651
*【拜登團隊成員確診冠病】
拜登過渡團隊表示,47歲的里奇蒙德週三出現症狀後接受了快速檢測,檢測結果呈陽性。該團隊表示,里奇蒙德週二獨自前往喬治亞州,在那裡與拜登會合,為參加喬州參議院席位決選的兩名民主黨候選人拉票。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218-1109747
*【美累計冠病例超1700萬】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現在的每日死亡人數是三個月前的三倍,新病例的數量是三個月前的六倍。而且,疫情肆虐情況已從大城市擴大至許多中型城市。截至美國東部時間週四上午10時27分,美國累計確診病例達到1700萬零408起,累計死亡病例30萬7770起。美國是全球累計確診病例數和累計死亡病例最多的國家。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218-1109731
*【美專家支持給予莫德納冠病疫苗緊急使用授權】
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顧問團當天以20票贊成、零票反對、一人缺席的投票結果,通過了這項決定。FDA預計將在週五批准莫德納冠病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莫德納將成為繼輝瑞-BioNTech冠病疫苗之後,第二款獲FDA批准緊急使用授權的冠病疫苗。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218-1109734
*【稱目前評斷安全性言之過早 專家:應等試驗結果出爐才評價中國疫苗】
隨著各地加緊擬定與落實疫苗採購方案,中國大陸疫苗引起的政治與輿論分歧,在香港、巴西、臺灣等地陸續點燃。受訪專家認為,在冠病疫情暴發前,中國研發的疫苗主要是面向國內市場,因此國際社會大多對中國生產的疫苗較陌生,對其信任度也較低。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01218-1109639
*【紐西蘭成功遏制疫情 第三季經濟增長14%】
幾乎已擺脫冠病疫情的紐西蘭經濟強勁復蘇,今年第三季增長14%,大幅扭轉上一季度的劣勢。紐西蘭第二季度因為實施防疫封鎖措施,經濟增長大減11%。
紐西蘭統計局發出的資料顯示,國內消費水準恢復至接近正常,零售、住宿和餐飲業增長了42.8%,建築業增長了52.4%。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218-1109650
*【高齡冠病患者激增 東京醫療體制告急】
日本冠病疫情連日居高不下,各大醫院都出現人手問題。東京的確診病例也因年長重患者速增,昨日拉起一級醫療警報,宣告醫療體制告急。此外,專家指出,這一波疫情以家庭傳染個案居多,來臨新年的家庭聚會可能使疫情變得更嚴重。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218-1109652
*【韓新增病例逾1000起 佳節酒店訂房率暴增引擔憂】
韓國進入第三波冠病大流行後顯然失控,單日新增確診數連續兩天破1000起,新增死亡病例也創新高。在耶誕節和歲末即將來臨之際,江原道、濟州島等酒店訂房率暴增,令人擔憂。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218-1109655
*【越南啟動疫苗臨床試驗】
越南目前有四種冠病疫苗正在研發中,Nanocovax疫苗是其中一個,也是越南首個獲批進入人體試驗階段的國產冠病疫苗。Nanocovax由越南Nanogen生物技術製藥公司所研製,該公司代表透露,疫苗每劑預計售價為5美元
https://beltandroad.zaobao.com/beltandroad/news/story20201218-1109633
*【雪梨新感染群人數增至28 當局考慮收緊限制措施】
澳洲最大城市雪梨18日再通報10起冠病確診病例,北部海灘新感染群的確診病例上升至28起。彭博社報導,雪梨為新南威爾斯州首府,新州州長貝雷吉克利安提醒雪梨全城500萬居民必須保持高度警惕。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218-1109757
*【美國申請失業救濟人數超過88萬 達三個月來最高水準】
美國勞工部17日公佈的資料顯示,截至12月12日的一周,首次申請州常規失業金人數增加了2萬3000,至88萬5000人。在未經調整的基礎上,首次申請失業金人數下降了約2萬1000人。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217-1109600
*【專家:天氣漸涼 中非、西非國家疫情或加劇】
第二波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正襲擊西非和中非國家。專家警告,由於該區大多數國家都買不起冠病疫苗,隨著天氣轉涼,當地的疫情可能會比第一波更糟。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217-1109597
*【傳歐盟已原則上同意中歐投資協定】
歐盟據傳已“原則上”同意與中國達成中歐投資協定。布魯塞爾一名外交高層消息人士透露,中國在多個領域做出重大讓步已換取歐盟的同意。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1218-1109754
*【川普稱總統選舉涉舞弊 聽證會上被指腐蝕選舉公信力】
美國國土安全部網路安全和基礎設施局(CISA)前局長克雷布斯指出,總統川普及其陣營不斷宣稱總統選舉存在舞弊的陰謀論,會“腐蝕”美國選舉機制的公信力。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218-1109653
*【指中國採購進度遠遠落後 萊特海澤建議新政府施壓】
據路透社報導,近來罕見受訪的美國貿易代表萊特海澤說,中國在執行第一階段協議的一些方面做得不錯,但另一些方面則不夠好。他引述美國無黨派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的資料指,中國在採購進度上遠遠落後。按年度比例計算,截至10月,採購量約是貿易協定要求的一半。
https://www.zaobao.com.sg/finance/china/story20201218-1109707
*【美國遭駭客攻擊 多個政府機構網路受影響】
美國政府週三證實,最近一次駭客攻擊活動對官方網路造成了影響,並表示此次攻擊“龐大且還在進行中”。路透社本周報導,據信這是與俄羅斯政府有關聯的駭客精心策劃的全球攻擊的一部分,並且一直在監控美國財政部和商務部的內部電郵。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218-1109654
*【普丁:望拜登政府可解決美俄棘手問題】
俄羅斯總統普丁週四表示,他希望美國候任總統拜登當選後有助於解決莫斯科和華盛頓之間的一些棘手問題。普丁在他的年度記者招待會上重申,俄羅斯駭客並沒有在2016年干涉美國總統選舉,幫助川普當選。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217-1109588
*【華為首家歐洲生產廠將落戶法國】
中國電信巨頭華為昨天宣佈,在法國小鎮布拉瑪特(Brumath)建設其在中國之外的第一家生產廠,據《證券時報》報導,華為指出,工廠預計2023年投產。
據悉,工廠將於2021年底開工建設,華為發言人透露,華為的工廠將為4G和5G基站製造零件,包括晶片組和主機板。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1218-1109756
*【美豬肉出口創一年新高 因中國大量採購】
據彭博社報導,在非洲豬瘟疫情之後,作為世界最大豬肉生產國和消費國的中國國內生豬數量正在恢復。中國農業農村部本周早些時候發佈消息稱,該國生豬數量到2021年上半年很可能從非洲豬瘟中完全恢復。分析師們因此預期中國豬肉進口將最多下滑30%。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1218-1109751
*【全球晶片荒 筆電手機恐面臨生產延誤】
正當消費者需求從冠病大流行穀底反彈之際,多家汽車及電子裝置製造商紛紛對全球性晶片短缺敲響警鐘,晶片荒已導致生產進度延誤。路透社報導,相關行業高管和分析師指出,多個因素造成晶片短缺問題,包括遭美國制裁的中國華為拼命掃貨、日本一家晶片廠發生火災、東南亞的防疫封鎖措施以及法國工人罷工等。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218-1109736
*【“分歧巨大” 英歐領導人對談判感到悲觀】
英國首相強森的發言人表示,除非歐盟願意“大幅”改變其立場,否則雙方幾乎不可能達成協議。強森在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通電話後表示,談判面臨極度嚴峻局面。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218-1109730
*【體育仲裁法庭:俄羅斯不可在下兩屆奧運使用國家名稱及升俄國旗】
體育仲裁法庭做出上述決定的同時也裁定俄羅斯不可在未來兩年競標舉辦任何大型體育賽事。如果俄羅斯運動員和團隊可證明自己並沒有服用興奮劑,或沒有掩蓋積極測試,他們仍可被允許參加明年的東京奧運會和北京2022年冬季奧運會,以及包括2022年卡塔爾世界盃在內的世界錦標賽。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217-1109602
丁超分析師評價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滴滴真的在上海推出無人車了,記者上車親測報告
2020-06-30
本文來源:燃財經
作者:金玙璠、周繼鳳
「兩個黃鸝鳴翠柳,自動駕駛也能走,閒敲棋子落燈花,自動駕駛送到家。」
6月27日,滴滴出行首次面向公眾開放自動駕駛服務,開始在上海接受公眾體驗報名。
央視主播朱廣權在當天央視新聞的直播中,賣力地宣傳了一波自動駕駛。
前有百度,後有高德、滴滴,從4月下旬到現在的70天內,三家出行平台密集開放Robotaxi(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均是僅在部分城市的固定區域內運營,運營車輛和時間有限,隨車配有安全員、測試員。
這在行業內是什麼水平?
滴滴號稱此次在上海投入的是L4級別的智能駕駛無人車,但是在直播中駕駛員多次接管方向盤,遇到復雜場景需要遠程求助,這所謂的L4,是真落地還是搞噱頭?
事實上,不少企業給自家自動駕駛技術的定位都是L4級別,與全自動只差一個級別。
但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現在要想達到L4非常困難,短期來看,至少還需要將近10年的時間才有可能做到。
亦有觀點認為,最多只能理解為是L4級技術、但並非可商業化的產品。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講,滴滴這次試乘流程是目前Robotaxi裏最全面的,可以說是一次很好的面向大眾的科普直播。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燃財經,滴滴這次和其他兩家一樣,營銷意義大於實際。
談L4的商業化更是為時過早,而滴滴這場直播是單純地秀肌肉,吹響IPO的號角。
01.滴滴首秀翻車了嗎?
我們先來看滴滴自動駕駛的車輛和測試範圍。
車輛由沃爾沃XC60改造,據滴滴介紹,給它安裝了近20個感測器,其中包括1個64線雷射雷達、2個16線雷射雷達、7個攝像頭以及毫米波雷達和超聲波雷達,一輛車的造價在100萬以上。
現階段,滴滴自動駕駛載人測試範圍僅限於上海開放測試道路,路線經過汽車會展中心、辦公區、地鐵站、酒店等核心區域,全長53.6公里。
在滴滴指定的接駁地點,央視記者通過App線上下單了一輛自動駕駛網約車,車輛按時到達後,記者打開車門後發現車內前排還坐著兩名工作人員。
滴滴自動駕駛首席運營官孟醒給出的解釋是,兩位工作人員是為了確保行程安全,其中一位是安全員,應對突發情況,另一位是測試員,實時記錄的同時,能夠提前了解路況與安全員進行溝通。
滴滴這次秀肌肉,不巧碰上了上海的梅雨天氣。
據滴滴介紹,遇上大雨,對自動駕駛車輛的雷射雷達和攝像頭這些感測器都是考驗,比如,對雷射雷達來說,雨點、地面上的積水以及濺起來的水花都可能引發噪點,這就相當於「駕駛員」視力變差,需要演算法有效地去除這些噪點,否則容易引發各種急剎。
但現場的記者和滴滴高管也在反復強調——自動駕駛不等於無人駕駛,如今滴滴的自動駕駛技術已經可以做到自動駕駛,配備安全員是為了乘客的安全兜底,以便在突發情況下隨時接管車輛。
記者上車前需要手簽一份知情責任書。
汽車行業資深人士陳卿表示,這是目前所有的自動駕駛的常規操作,也是讓用戶認識並對自動駕駛保持警惕的一個重要步驟。
第一次測試是從安拓路公交車站到上海汽車城地鐵站。
整體來看,自動駕駛車輛在剎車、避讓、減速超車、掉頭方面還算順暢,但可以發現,因為速度慢,加上都是右轉彎,車輛絕大多數時間都是處於最右側車道。
但是,還是出現了引發大家關注的「翻車」情況:
比如,第一次啟動時,大約等待了兩分多鐘車輛才出發。
記者略顯尷尬,在等待啟動過程中,多次詢問「可以出發了嗎」,介紹完整體情況後,又說起了當天的天氣狀況。
在行駛過程中,駕駛員多次接管方向盤。
直播到39分鐘時,當時車輛路上一個丁字路口,前方、旁邊沒有其他車輛,也無其他突發狀況的情況下,駕駛員開始接管方向盤。
測試員的解釋是,「雨量較大的時候,濺起的水花會對雷達和攝像頭造成影響,駕駛員就會接管方向盤」。
這位測試員稱,接管的另外一種考慮是,自動駕駛是遵守交通規則的,但不能保證行人或者電動車等完全按照交通規則行駛,因此面對幹擾的時候,駕駛員也需要接管方向盤。
當面對相對復雜的場景時,滴滴的自動駕駛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
在第二次測試過程中,車前出現了一輛三輪車,三輪車司機蹲在地上疑似修車,如果是普通駕駛員就直接繞道走了,但這對於自動駕駛系統來說,算是一道超綱題。
滴滴解釋稱,這種情況屬於復雜場景,自動駕駛系統需要通過車內的感測器實時將數據發到遠程協助中心,由遠程協助中心給出協助指令。
「前方突遇障礙,自動駕駛汽車自動變道」,自動駕駛車收到指令後,默默地繞開了前方的三輪車。
「這(滴滴)和百度沒有太大區別,這也是目前國內最好的水平之一。」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如此評價。
02.真假L4
滴滴號稱此次在上海投入的是L4級別的智能駕駛無人車。
L4是什麼概念?
按照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AE)的定義,無人駕駛分為從0級(完全手動)到5級(完全自動)6個等級。
最高級別L5可以做到全場景全自動,但目前科技水平有限,只能算是一個理想化目標,而在走向L5的路上,每提高一個等級,自動化的程度就會晉升一級台階。
其中,L3級別屬於條件自動化,車輛在特定環境中可以實現自動加減速和轉向,不需要駕駛者的操作。
L4的自動化程度更上一層樓,全程不需要駕駛員,但有限制條件,例如限制車輛車速不能超過一定值,且駕駛區域相對固定,並且一旦發生特殊情況,駕駛員可以切換到手動駕駛。
前不久,工信部也出台了中國版的自動駕駛分級標準,L3為有條件自動駕駛,L4為高度自動駕駛。
一定程度上借鑒了國外的標準。
那麽滴滴和國內同行處於什麼技術水平呢?
米磊給出的側面答案是,現在要想達到L4是非常困難的,短期來看,至少還需要將近10年的時間才有可能做到。
「現在我們看到的,要麽是低速,要麽是在簡單場景,而且短期內不可能去掉安全員去測試。」他表示。
「目前國內的自動駕駛水平,L3都沒到,主要靠產業吹。」一位長期研究造車新勢力的分析師告訴燃財經,所謂的L3,其實都是一些結構化道路的L3功能,也稱為特定場景的L3自動駕駛,均是一些非常有限的場景,而自動召喚是L4的一個很小的應用場景。
一位接近滴滴的人士則透露,目前滴滴給自己的定位是L4級,但很難大規模商業化應用,只能理解為是L4級技術、但並非可商業化的產品。
另一位研究自動駕駛的業內人士對燃財經表示,如今的自動駕駛技術主要由兩大類公司研發推廣。
一類是傳統的汽車製造生產商。
這些公司面向的是C端消費者,「安全是第一位的,因此不太敢宣稱自己的技術已經達到了L4級別。」
另一類便是汽車新勢力。
這些公司短期內並不會向消費者出售自動駕駛車,而是為了給投資人講好故事,拿到下一輪融資。
「他們本身也不會自主造車,更多的是委托一家代理公司幫忙改造。」
如今,自動駕駛因為技術上的不成熟帶來的安全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
比如,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將白色卡車誤識別為天空,致使車輛駕駛員死亡;Uber自動駕駛系統對夜晚橫穿馬路的行人識別分類不準而發生事故,致使對方死亡。
再加上L4是高度自動化,不需要駕駛員,在安全保障方面也就對研發機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經常會有人跳出來說自己達到了L4水平。」上述業內人士表示,事實上,L4級別,絕不只是車的問題,配套的基礎設施也要有對應級別的支持,自動駕駛系統的級別越高,越需要依靠基礎設施的支持來確保安全性。
在他看來,如果基礎設施方面有了足夠的支持,L4技術的應用是沒問題的,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全國只能在有限的幾個地方測試應用L4級別技術。
如今,國內只有六城開放自動駕駛載人道路測試和試運營,且對車輛數量測試裏程等都有明確規定、不允許取消安全員。
滴滴此次的試運營也僅限於上海嘉興的固定路線。
03.真落地還是搞噱頭?
不止一位業內人士對燃財經表示,這次滴滴的試乘流程是目前Robotaxi裏最全面的,是一次不錯的面向大眾的科普直播。
在直播一開始,滴滴展示了指揮中心的交通大數據的分析界面、自動駕駛車隊的管控界面,技術講解也更加全面細致,紅綠燈計時時間的實時調整概念、車路協同、安全員培訓都有所提及。
「但和其他家一樣,宣傳、營銷的意義大於實際(應用)。」其中一位業內人士說。
就在滴滴推出Robotaxi服務的前五天,高德打車和自動駕駛出行企業文遠知行WeRide達成合作,在廣州正式上線Robotaxi服務。
更早上線的還有高德與自動駕駛公司AutoX(4月28日)在上海接入的Robotaxi體驗活動、百度Apollo在長沙開啟的Robotaxi打車服務(4月19日)。
前有百度,後有高德、滴滴,從4月下旬到現在的70天內,三家出行平台密集開放Robotaxi服務。
「今年的疫情利好無人駕駛,行業關注度開始上升,各家應該都在根據環境的變化去推動測試。」
在米磊看來,有滴滴這樣的公司進入,說明這個方向是對的,但Robotaxi的商業化的難度係數也是最大的,比其他場景都要難。
一位汽車領域創業者表示,從各家通用的免費策略來看也是如此,商業化成績並不是他們的關注點。
陳卿告訴燃財經,現階段固定路線的載人運行計程車服務意義不大,離真正的商用距離還很遠。
三家開放Robotaxi服務的平台均是:目前僅在部分城市的固定區域內運營,運營車輛和時間有限,隨車配有安全員、測試員。
除滴滴只能預約體驗試乘外,另外兩家對外的宣傳口徑是「呼叫不需要提交申請或審核,流程與一般網約車無異」。
其中的滴滴,雖然從2016年就開始組建自動駕駛研發團隊,次年在美國加州設立首家海外AI實驗室,但其實前些年的動靜並不大。
直到去年,滴滴開始加強布局,8月份將自動駕駛部門升級為獨立公司沃芽科技,天眼查顯示,今年5月底獲得軟銀超過5億美元融資,成為國內這一領域的最大單筆融資。
可能是有了五億美金的底氣,孟醒在直播當天表示,到2030年,滴滴出行平台將擁有100萬輛全自動的無人駕駛汽車。
滴滴CEO程維已經考慮清楚了,「至少還需要做十年持續投入的計劃」。
滴滴方面此次在直播中除了自報單輛車成本百萬左右外,還透露,滴滴自動駕駛網約車現階段需要配備一名安全員、一名測試員,其中安全員的培養成本也很高,需要經過1-2個月的培訓,錄取率僅為1%。
按照文遠知行工程資深副總裁鐘華此前的表述,無人駕駛公司的發展分為五個階段,第4階段,即限定區域、限定時間的全無人駕駛測試和試運營,進入第5階段(實現大範圍大規模的全無人駕駛運營)方能實現盈利。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在今年4月份發布的研究報告《Robo-taxi商業化現狀、挑戰及建議》(以下簡稱《建議》)中指出,如今計程車司機人力成本與自動駕駛改造成本基本持平,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成本有望大幅降低。
以傳統燃油車的計程車為例,自動駕駛計程車成本依舊略低;與電動計程車相比,自動駕駛計程車改造成本需控制在50萬左右,二者基本持平。
未來5-10年人力成本將會進一步升高,而自動駕駛系統改造成本會逐漸降低。
預計2025年左右,Robotaxi取消安全員並規模化部署後,其成本優勢凸顯,帶來出行服務的顛覆。
麥肯錫的預測是,Robotaxi每公里成本不斷下降,與傳統計程車成本相比將在2025至2027年之間達到拐點。
但與此同時,Robotaxi的實際落地應用還面臨著諸多問題,《建議》中寫道,如今的技術雖可處理交通路況90%常規問題,但剩下的10%影響巨大,需要花費90%的時間解決,長尾效應明顯,且示範場景與真實商用場景存在差距。
而消費者對於自動駕駛尚處於陌生認知階段。
「L3自動駕駛量產難以落地,L4遙遙無期,所以能講故事的Robotaxi成了這幾年的熱門」。一位知乎網友如是寫道。
陳卿亦告訴燃財經,「滴滴自動駕駛體驗車,離宣稱的L4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事實上,計程車領域的無人駕駛,五年之內都是難以落地的,談L4的商業化更是為時過早,而滴滴這場直播是單純地秀肌肉,吹響IPO的號角。
附圖:▲來源 / 直播截圖 記者正在簽署知情責任書
▲來源 / 直播截圖,圖中安全員已接管方向盤
▲來源 / 直播截圖,自動駕駛網約車前方遇到三輪車障礙
資料來源:https://chinaqna.com/a/112696?fbclid=IwAR0DFhoJ-qcw2TNX68nRy7inB7Xvpe5c6F8yxaPTv6r1aWaLhv-OPS9uLOE
丁超分析師評價 在 貓的成長美股異想世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最近的天氣應該很熱了嗎? 北美最近天氣很怪. 今天冷到需要開暖氣(攝氏9度), 但明天最高溫會有31度.
Anyways.
1. 徵求夥伴 (已經有3位夥伴了. 再徵求一名!)
大家知道我會整理財報結果&做分享. 不過一個人整理其實挺孤單&花時間的.
我打算將一些我在追蹤的個股的重要營運數字, 在每季做update, 不過想看看有沒有群友願意幫我(您整理數字即可. 法說會文字由我來整理.) 為了報答您, 我做好的季報整理會優先分享給您看. 之後再公開分享.
願意的話, 請私訊. 也請跟我說您想幫忙維護哪家公司的財務數字(如果我們看的個股有交集, 我才會整理, 畢竟我的能力也有限.)(我主要是看軟體, 電商, 數位廣告的成長股)
之後也會跟您私訊聯絡, 討論進行事宜(我會先把檔案做好.)
2. 請推薦FinTech相關書籍(中英皆可)
最近在研究FinTech, 看了這本書"Bank4.0:金融常在,銀行不再?", 不過不是很合我意. 如有讀者看過其他這方面的好書, 歡迎告知. 謝謝!
3. RingCentral分析文(寫得很累, 所以再宣傳一次😅. 越多人看, CP值就越高!)
謝謝你們喜歡看我的個股分析文. 不過基於種種原因, 這會是我最後一篇長篇的中文文章了. 之後如果再寫, 應該是會中文與原文夾雜. 也不會那麼長了.
https://makingsenseofusastocks.blogspot.com/2020/03/ringcentral-rng.html
這次是跟股友們一起合作的. 謝謝你們.
4. DocuSign(DOCU)
有在follow我的股友們, 應該知道DocuSign(DOCU)是我認真研究過的一家SaaS公司(以前研究個股, 總是習慣把自己弄得很操, 鋪天蓋地的. 可能跟自己的個性有關吧. 以後還會不會這樣? 不知道, 因為最近天天睡8小時, 時間不太夠用了😅, 也想調整研究的方向, 把時間做更好的運用.)
上周它發表財報了. 很優. 它如果基本面沒變壞的話, 我想我要跟它一輩子了😇
(那天心情其實不是很好........因為在想自己是不是一塊做主動投資的料(在想要不要轉換興趣, 做美味料理歐巴桑或是做農夫之類的).........所以財報前豁出去了, 小小加碼了一下.)
我先把分析師對DOCU的評價放到下方. 季報結果整理請大家等一下了.
5. 關於股市
上週五非農的數字比預期好很多很多(不過後來聽說數字有誤.) Anyways. 最近類股輪動也很厲害. 以下供參(他們五月底說的):
J.P. Morgan strategists think the rotation rally in cyclicals and value stocks should continue over the next four to six weeks, with improvement in various 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es. But investors “should not overstay their welcome in the bounce” that could peter out by summer if labor indicators weaken. All the more reason to keep a keen eye on real-time data.
Picture:
紫丁香(lilac)與北美大黃鳳蝶 (Eastern tiger swallowtail). 超愛lilac香味在空氣中若有似無地蕩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