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竟指萬華是疫情發源地
#萬華無懼萬華加油
寫給萬華人的一封信,
#萬華人沒有錯沒有人想要染疫 #我們共同的敵人是病毒
寫在文前,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全世界的華人每年四大節之一,家族團圓的日子。在台灣大家為了守住疫情不要擴散不返鄉過節,很多人無法離開居住地探望年邁的父母,這個端午節比過往都充滿了思念和傷感。大家一定要記得多提供獨居父母各種求援的管道和方式,就算不能親自探望,也要盡量保護爸爸媽媽和長輩平安健康。
#維基百科誰動的手腳寫萬華是疫情大流行發跡地
今早Google維基百科,發現有人在萬華區介紹裡加上這段
傳頌
👉2021年,Covid-19疫情於臺灣發生社區擴散,部分學者認為#萬華可能為是次疫情大流行的發跡地。
這樣的內容到底是誰加上去的? 誰寫的? 萬華人務必要抗議修改!
這樣汙名化萬華的人可惡到極點,這是會有報應的!
萬華人今年的端午節不只是傷感還有憤怒,連假前一天,衛福部次長石崇良在立院答覆立委質詢「究竟破口是出在哪裡?」
石崇良回應
👉「現在最主要這一波疫情主要在萬華地區散播開來,所以這個地方是一個破口」
👉「再往前目前還沒辦法清楚掌握,這一波疫情很清楚就是在萬華」。
這樣撇清責任的甩鍋讓全國人民不齒,讓萬華人這個連假更是氣難平 !
為官者領著納稅人的薪水你叫公僕知道嗎 ! 請問有哪一件事情往前是無法追溯的?
#往前就是諾富特分流管控出包 #往前就是范雲等立委提案肇禍
#往前追溯就是同意3+11政策 #破口不在萬華
萬華人為什麼會火大,因為已證實是英國變種病毒株,並不是萬華本土病毒。英國變種病毒是華航的機師帶進來的,因為機師跑去萬華玩,萬華當然不是疫情發源地,萬華人是無辜的受害者。
#萬華區立委林昶佐臉書被萬華人灌爆痛罵雙標。萬華被汙名化,不但沒有為萬華人嚴正激烈抗議,還先怪國民黨故意提問刁難,再為石崇良緩頰只是沒有深思熟慮。
林昶佐昨日”才”說為了讓萬華以及整個台北都能守住,萬華應優先配給疫苗。如果萬華多了林昶佐立委的幫忙事情一定會更順利。
#林昶佐不要只是光動嘴 不管是為萬華人爭取權益或是爭取疫苗,你要真心的快點進行 !
#萬華無懼
#萬華加油
陳思宇 2021.06.14
一家 團圓 維基 在 歷史時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望夫石望向沙田古到今
【歷史時空】整理.
望夫石位於沙田紅梅谷,外形恍似婦人背著孩子,矗立在山崗,嶇石形態流露著盼望,加上流傳民間的夫妻別離悲慘故事,遂成為了熱門的旅遊勝地,也是公眾晨運的好地方,不少人皆認為攀登望夫山,細聽望夫謠,是何等的淒美動人。
相傳一個貧窮的農村家庭,妻子欳下女嬰後,不幸因病去逝,留下女嬰,幸得鄰捨一婦人亦產下了麟兒,可憐該父女的遭遇,願意為女嬰哺乳。轉眼數年過去,兩孩已經6、7歲,青梅竹馬相處融洽。不久女童的父親積勞成疾去世,孤女亦成為童養媳,長大結婚與夫育有一對兒子,一家樂也融融。可惜好景不常,某年天旱,稻穀失收,丈夫為求生計,被迫舍下妻兒與同鄉出洋謀生,誰知一去不返,音訊全無。妻兒生活淒苦,但是仍然期望有朝一日能夠一家團圓,因此婦人每天手抱幼子背著長子,攀登山崗遙望遠海,冀盼夫君歸來,日日如是,風雨不改。母親悲哀地說,丈夫時候會回來。有一天,三母子如常登山守望時,突然遇上狂風大雨,雷電交加,三母子突然在天崩地裂中消失於世上,但是他們站立的位置郤出現了一塊巨石,形態極似失踪了的三母子。有傳說是其深情感動蒼天,故此將他們化成石頭永守山崗,而這個哀怨動人傳說亦漸漸廣泛地流傳開去。(資料維基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