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好打的很
國民黨主席選舉再幾天就投票了,原本被忽略的張亞中教授因為論述符合黨員的意識而異軍突起,讓原本視如掌中物的朱立倫也不得不改變策略而增強攻擊力,這對國民黨絕對是好事。
這幾天的綠營媒體對張亞中態度也從一開始當笑話改變為批判,顯而易見張亞中若當選對他們未來執政會形成威脅,因為張亞中與李登輝之後的國民黨特質不同,若是當選,未來他的邏輯戰略已經不是民進黨所能預期,將是一個可怕的威脅,所以,媒體的風向因此改變,可見民進黨的危機意識頗高的。
張亞中受訪時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說「民進黨好打的很」,民進黨是不是很好打,從之前高雄選舉就不難了解,執政久了的政黨問題自然就多,另外,執政者是否有真心,老百姓久了就會發現,我相信張教授必然深知民進黨的問題,所以,才會說「民進黨好打的很」,但,換個角度來看,國民黨若仍維持現在的態樣,可能會被說「國民黨更好打」。
張亞中從外在與氣質來看像是一介書生,但從這幾年他努力參加國民黨總統提名、2020黨主席選舉(被以資格不符退件)、及這次黨主席,其願意投入錢財、時間與精力,這般的恆心毅力真的少人能出其右。這次因為年初趙少康要選黨主席之緣故而得到主席的參選資格(受聘中評委),乃至到現在這般氣象,似乎天時、地利、人和已經具足,究竟最終結果會如何?再幾天結果就能分曉,這是一場很有看頭的選舉。
影片參考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kR-Wzo-QJ4#t=20m18s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5萬的網紅EHPMusic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頻道收聽更多好聽的歌: https://www.youtube.com/c/EHPMusicChannelII ❖Facebook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HPMC/ ❖IG:ehpmusicchannel ** 喜歡的朋友記得要分享出去喔~ 超級需要你們的...
一介書生 在 工頭堅。旅行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線上旅行團 #龍馬之旅 015
今天我們要來到日本本土、幾乎是九州最西端——長崎。
我看早年的旅遊團去南九州,多半只看豪斯登堡、原爆資料館、平和公園等,那也無可厚非。但我始終認為,長崎真正的魅力在港口附近的街區,只是比較不適合團體行程的安排。
為什麼要來長崎,和昨天寫到的勝麟太郎(海舟)有關。
人要發達,運勢擋都擋不住。1855 年(安政二年)初,麟太郎才剛被提拔為「御用(荷)蘭書翻譯」,之後馬上被派去大阪考察,籌備「洋學所」;然後在舊曆七月底,因為幕府在長崎成立「海軍傳習所」,無論船隻購買、教學,都要透過荷蘭人,於是他又被派去長崎,入了傳習所。
原本對海事一竅不通的「勝麟太郎」,就這樣在海軍傳習所,一邊當翻譯、教荷蘭文,同時連續上了三期的航海課程,一口氣待了五年(1855-1859),成為了「勝海舟」。
雖是後話,但可先提:這個海舟,後來成為日本初次航越太平洋前往美國的「咸臨丸」船長,又當到幕府的「軍艦奉行」(海軍司令),到了戊辰戰爭時,還兼「陸軍總裁」,一介書生,成了將軍之下、萬人之上的職位。明治維新後,並擔任初代「海軍卿」。
去過豪斯登堡的人,或許還記得園中有一艘仿古的「觀光丸」,便是復元當年荷蘭送給海軍傳習所的第一艘船艦。後來它也被用於長崎港的巡航(但要人數夠多,才會開航)。
如今到長崎,從驛前搭乘路面電車,到靠近海邊的「大波止」,沿著「縣廳坂」往上坡,沿路就會看到許多指示牌。
和許多地方一樣,今日的海岸線,多是後代填海形成,而當年的海岸線,則在更高的位置。
一路走到「江戶町」,原本長崎縣廳的位置,當年去的時候立起了施工圍籬,我一時遍尋不著石碑,原來是在圍籬之內。可尋得「耶穌會本部、奉行所西役所、海軍傳習所跡」石碑。
旁邊有一條「江戶町商店街」,入口處有更多的說明牌。
海舟在長崎度過五年時光,可說是他人生最豐富、改變最大的時期,也曾留下戀愛史。
這些都留待幾年之後,當他偕愛徒龍馬重回舊地時,途中親口告訴他了。
一介書生 在 台視新聞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國史館線上講堂】
張其昀(1901-1985),字曉峰。早歲立志於史地學考察,開創中國人文地理學教學與研究。1949年隨政府遷台,歷任黨政要職,尤其教育部部長任內,提升研究教育,規劃五大社教機構(南海學園),及國防研究院主任任內,負責培訓黨、政、軍高級官員。民國51年創建中國文化學院,以一介書生堅毅不拔之精神,成就今日中國文化大學之規模。
中國文化大學圖書館典藏張其昀史料約7000件,包括照片、書信、剪報、手稿,及著作800餘種,於2016年起申請國科會計畫,進行數位化工作,建立「教育家張其昀先生資料庫」,見證台灣政治、社會、文化及教育發展的過程。
完整影片觀看:
https://youtu.be/XdY9h5AXfb4
更多資訊可上 國史館Academia Historica 查詢!
#國史館 #國史館線上講堂 #防疫不停學
---
【訂閱 #台視新聞 關心地方大小事】
一介書生 在 EHPMusicChann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訂閱頻道收聽更多好聽的歌:
https://www.youtube.com/c/EHPMusicChannelII
❖Facebook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HPMC/
❖IG:ehpmusicchannel
** 喜歡的朋友記得要分享出去喔~ 超級需要你們的支持!!! **
❖歌詞在下面❖
----------------------------------------------------------------------------------------------------------
作詞:江潮、趙譽喬
作曲:江潮
原唱:江潮、雪無影
月兒彎 月兒彎
書生十年是寒窗
伊人妝 秋眉晃
宛在水中央
傍晚小城悄悄細雨
樹葉在風中搖曳
恍惚的我一路負笈
傘下的你卻好美麗
仿佛小生傻了神情
能否借此小亭一避
敢問姑娘芳齡幾許
我著迷
用一字一句的提筆
換一生一世來銘記
轉身只留下了誰當年的嘆息
那場雨從沒停
已刻下了烙印
而我一介草民
怎得姑娘垂青
空有滿腹的詩文
卻難以表我心
是落花也無情
是徹夜的憐憫
如當年一般的畫面讓我夢醒
跨過那道瓶頸 牢記你的名
依稀是昨夜細雨
染灰了誰的髮髻
夢醒的離別卻只換得落寞有幾許
難免的思緒
泛起層層漣漪
看她給的背影
緣分的痕跡
一介布衣又何必長情
傍晚小城悄悄細雨
樹葉在風中搖曳
恍惚的我一路負笈
傘下的你卻好美麗
仿佛小生傻了神情
能否借此小亭一避
敢問姑娘芳齡幾許
我著迷
用一字一句的提筆
換一生一世來銘記
轉身只留下了誰當年的嘆息
那場雨從沒停
已刻下了烙印
而我一介草民
怎得姑娘垂青
空有滿腹的詩文
卻難以表我心
是落花也無情
是徹夜的憐憫
如當年一般的畫面讓我夢醒
跨過那道瓶頸 牢記你的名
那場雨從沒停
已刻下了烙印
而我一介草民
怎得姑娘垂青
空有滿腹的詩文
卻難以表我心
是落花也無情
是徹夜的憐憫
如當年一般的畫面讓我夢醒
跨過那道瓶頸 牢記你的名
我只盼高中功名
迎娶深愛的你
月兒彎 月兒彎
書生十年是寒窗
伊人妝 秋眉晃
宛在水中央
----------------------------------------------------------------------------------------------------------
❖歌手資料 About Singer
➸ 傲嬌少年_Vk 微博 | https://www.weibo.com/u/3746783107
----------------------------------------------------------------------------------------------------------
❖合作郵箱:ehpmusicchannel@gmail.com
❖歌曲跟影片版權為歌手本人及其音樂公司所有,本頻道只作推廣及宣傳之用,若喜歡他們的音樂請支持正版。如版權方認為影片有侵權一事,請與我們聯絡,我們將徹底刪除影片。
❖Like, Comment, Share & Subscribe❖
❖喜歡的請分享及訂閱本頻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7-AS95C6X8/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SovnUd9U6uaR1tGNPo2Sx39KS2w)
一介書生 在 EHPMusic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訂閱頻道收聽更多好聽的歌:
https://www.youtube.com/c/EHPMusicChannelII
Facebook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HPMC/
IG:ehpmusicchannel
** 喜歡的朋友記得要分享出去喔~ 超級需要你們的支持!!! 也歡迎大家點歌!! **
- 歌詞在下面 -
作詞:江潮/趙譽喬
作曲:江潮
編曲:江潮
演唱:江潮
和聲:江潮/雪無影
混音:殤小謹
月兒彎 月兒彎 書生十年是寒窗
伊人妝 秋眉晃 宛在水中央
傍晚小城悄悄細雨
樹葉在風中搖曳
恍惚的我一路負笈 傘下的你卻好美麗
仿佛小生傻了神情
能否借此小亭一避
敢問姑娘芳鄰幾許 我著迷
用一字一句的提筆
換一生一世來銘記
轉身只留下了誰當年的嘆息
那場雨從沒停 已刻下了烙印
而我一介草民 怎得姑娘垂青
空有滿腹的詩文 卻難以表我心
是落花也無情 是徹夜的憐憫
如當年一般的畫面讓我夢醒
跨過那道瓶頸 牢記你的名
依稀是昨夜細雨 染灰了誰的發髻
夢醒的離別卻只換得落寞有幾許
難免的思緒 泛起層層漣漪
看她給的背影 緣分的痕跡
一介布衣 何必長情
傍晚小城悄悄細雨
樹葉在風中搖曳
恍惚的我一路負笈 傘下的你卻好美麗
仿佛小生傻了神情
能否借此小亭一避
敢問姑娘芳鄰幾許 我著迷
用一字一句的提筆
換一生一世來銘記
轉身只留下了誰當年的嘆息
那場雨從沒停 已刻下了烙印
而我一介草民 怎得姑娘垂青
空有滿腹的詩文 卻難以表我心
是落花也無情 是徹夜的憐憫
如當年一般的畫面讓我夢醒
跨過那道瓶頸 牢記你的名
我只盼高中功名
迎娶深愛的你
合作郵箱:ehpmusicchannel@gmail.com
※歌曲跟影片版權為歌手本人及其音樂公司所有,若喜歡他們的音樂請支持正版,如版權方認為影片有侵權一事,請與我們聯絡,我們將徹底刪除影片。
Like, Comment, Share & Subscribe!
喜歡的請分享及訂閱本頻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lX45fSnvew/hqdefault.jpg)
一介書生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舌尖上的節氣」新書介紹
專訪編輯:吳翔逸
本書特色:
◎當當網文學暢銷書!讀者感動推薦:這就是小時候的味道!
◎《舌尖上的中國》美食顧問/董克平,傾情推薦!
◎我們吃,不只是為了生存,更是生活的追求
優美生活隨筆,喚醒你的味蕾記憶
收錄時令食譜,感動的味道立刻學起來!
食令食材小常識,與自然的距離,更近一些
追逐著最時鮮最當令的食物
是一種飲食智慧,也是享受生活的一種方式
在細嚼慢嚥中,人們感受節氣、勞動和豐收的關係
領受大地對勞動者的持續眷愛
時間,其實是由「味蕾」累積而成的
24節氣,24篇有料有味的飲食記憶
關於季節,加上故事,能蹦出什麼新滋味?
從散文詩詞、學術專業,回歸原始的土地記憶,多年來,「書生」劉學剛在文學間游走,最後於節氣吃食中,找回土地的親密關係。
我們吃,是渴望與自然更近一點
生活愈快,我們愈渴望慢,從吃開始,累積美好的意象。
人是無法拋開自然而活的。生活和自然節律同步運行,對於季節的轉換和天氣的冷暖,從容不迫、堅定自如的應對。
節氣是一種慢節拍,三百六十五天,慢慢食。
在食物最好的時候吃,那是與自然最深刻的連結。
劉學剛,來自魯中平原的小村莊,黃泥屋、青瓦房,與自然和土地關係親密的鄉路,讓人們對節令以及生機勃勃的細節保持著盎然的興趣。
這本書,以飲食習俗鋪陳生命最初的味道
驚蟄,春韭正當時
穀雨,椿芽嫩如絲
小滿,翠莢排碧珠
小雪,地窖藏白玉
新的時令到來,是極為盛大的事情,人們總是以特定的美食,來呈現土地上勞作的幸福和體面。例如:一到清明,母親讓孩子吃餅捲雞蛋;立冬的餃子,擇菜剁餡,舀水揉面,農村人家的整潔和端莊,盡在其間。
食物有著生活中最豐富的表情、人家內心的喜悅和自足,那是自然之初的況味。
作者簡介:劉學剛
中國作協會員,一介書生,有作品在《詩刊》《天涯》《山花》《散文》《散文選刊》等刊發表,散文連續四年入選《21世紀年度散文選》《中國精短美文精選》《最佳散文──中國好文學》《中國年度隨筆佳作》《中國散文年度佳作》等全國年度權威文學選本。
著有散文隨筆集《守望》《清澈》《路上的風景》《安靜的勇氣》等。
現居魯中某小城。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q3AvbTfIg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