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級的管理專家管仲
【一代名相管仲,中國歷史上第一流人物】
年輕時的管仲,窮困潦倒,是一個不成功的商人;膽小怯懦,是一個不勇敢的士兵;狂妄無能,是一個不稱職的官員。同時,他還是齊桓公的敵人,差一點置齊桓公於死地。但齊桓公卻拜管仲為相,而管仲也最終成為了一代名相,管仲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春秋時代,弑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各路諸侯不能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勢力強大的諸侯國為了爭奪天下的霸權,常年征戰,此間殺聲陣陣,英雄輩出,在中華大地上,五個諸侯強勢稱霸,史稱「春秋五霸」。五霸之首,是齊桓公。
齊桓公何以傲視春秋,而成為中國歷史上的風雲明主?最主要的原因,是齊桓公身邊有個能人,而且是個不是一般的能人——管仲。
少時喪父,老母在堂,生活貧苦,過早挑起家庭重擔,為維持生計,與鮑叔牙合夥經商,後從軍,到齊國,幾經曲折,經鮑叔牙力薦,為齊國上卿。
管仲的本事有多大?看看他的成績單便一目了然了。
A:齊桓公在他的輔佐之下,由一個區區小國,轉眼之間便成就了霸業,使齊國稱霸了40年屹立不倒;
B:管仲為相期間,設立了九個部門,稱之為「輕重九府」,用現在的話說,這九個部門分別是銀行、統計局、計量局、物價局、稅務局、財政局、對外貿易局、鹽政局以及鋼鐵公司。也就是說,管仲是這些部門的開山老祖;
管鮑之交──管仲&鮑叔牙
C: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翻譯一下。子貢說:「管仲是仁者嗎?應該不是。齊桓公殺了公子糾,公子糾的師傅管仲不自殺,反而做了齊桓公的宰相,這不是仁者幹的事。」孔子說:「管仲為相輔佐桓公,稱霸諸侯,匡正了天下,百姓直到今天仍受益。如果沒有管仲,我們恐怕披散着頭髮,衣襟向左敞開着(意思是很狼狽,很落魄,寓指邊疆夷狄少數民族的模樣),難道管仲像一般的平庸男女那樣,為了守小節,在小山溝裏自縊,而不被人知道嗎?」
孔夫子的話包含着幾個意思:一是管仲以民為重,他的操行是老百姓的福祉,好人,絕對的好人;二是管仲是大人物,大人物就要幹大人物的事,他不拘小節,卻成就了大事,為後人千古褒揚,這樣的管仲便是大仁者。
管仲說:「順民心為本」,「政之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也就是說,管仲重民思想影響了儒家,得到了孔子的高度讚揚便是最有力的佐證;
管仲拜相
D:管仲原創了最古老的審計原則──明法審數。明法審數包含兩方面的意思:一為法,審計人員要懂法,要按照國家所頒定的法令辦事,遵守法紀;二為數,審計人員要熟稔財政收支情況及財物出人的數量。
直到現在,審計這項工作亦應遵循管仲的「明法審數」,可想而知,一個不懂法、心中沒數的審計人員能做好本職工作嗎?
掌握審計的兩原則,不知法犯法,掌握了熟練的業務,才是合格的審計人員,才能真正為國家把好審計關。
管仲的「明法審數」,為後繼的法家所推崇,所繼承。
E:管仲是全世界色情文化的鼻祖,他創造性地發明了官妓這一職業和身份。
管仲治理齊國,官辦妓院,設女閭,以增加國庫收入。《堅瓠集》記載:「管子治齊,置女閭七百,征其夜合之資,以充國用。此即花粉錢之始也。」妓女的主要來源是奴隸,「奚」者。奚字在象形文字中是「手持繩圈套女人」,套到了女奴隸,加入官辦國企當妓女,為國家賺錢,此類型的妓女便是「官妓」。
看來,管仲懂經營,會做買賣,利用開辦國有企業──妓院來創收,達到強國之目的,方法很齷齪,但目的很偉大。
管仲是色情業的鼻祖,後來者前仆後繼。
《吳越春秋》記載:「越王句踐輸有過寡婦于山上,使士之憂思者遊之,以娛其意。」《萬物原始》記載:「漢武始置營妓,以待軍士之無妻室者。」《南史》記載,齊廢帝「每夜輒開後堂,至營署中淫宴。」
看來,世界色情業的老鴇妓女們應該在廳堂供奉管仲,每天燒香祈禱,以此向管仲表忠心將此事業發揚光大,佑其財源茂盛達三江了。
梁啟超有言:管仲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流人物。
臺灣學者柏楊說:在國史中,堪稱政治家的不過六人也,而管仲確是這六個人中的第一人。
在漫長的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被推崇為彰顯華夏風範和智慧的人中,管仲是公認的第一。
齊桓公重用管仲,使齊國稱霸四十年。管仲也不是單槍匹馬,他比齊桓公更會用人。
建一大廈,光有一木難成;大海汪洋,僅有一溪歸入不行;稱霸天下,管仲亦是獨木難支。
於是乎,管仲任用了五個得力的選手。史稱「管桓五傑」。
隰朋擔任「大行」,即外交大臣;甯戚擔任大司田,負責農業生產;王子成父擔任大司馬,統帥三軍;賓胥無擔任大司禮,掌管司法;東郭牙擔任大司諫,負責監察。
這五個人各有所長所短,都是人中君子,非小人也。管仲恰恰采其所長,將他們任命在各自擅長的位置上,從而使管仲的治國之道暢通無阻,順乎民心。
管仲的用人之道確保了齊國的霸主地位。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是他有一顆赤膽忠心,從國家的利益出發用人。想要稱霸,必須用各種各樣的人,只要對國家有用的人,不論出身功績,都該使用;
二是用能人,尤其是重要崗位。何為能人呢?首先要有為齊國盡忠的決心,也就是說,人品要好,心術要正,有為齊國稱霸奉獻一切的崇高的理想;其次是有真本事,能幹好本職工作;
三是講團結。管仲啟用的「管桓五傑」便是「團結就是力量的」楷模。管仲率領他們團結在齊桓公的周圍,勁兒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想,集體的戰鬥力極強;
四是用人所長。人都是有長處和短處的,用其所長避其所短,是用人的最牛叉的技巧,不太好把握,而一旦應用自如,效果奇大;
五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看準了,就大膽地使用他,給他充分發揮才能的空間,不要因為別人的詆毀和誹謗而懷疑所用之人,不要因為他一次兩次的做錯事而懷疑他。
從以上五個方面看,管仲絕對是大師級的管理專家,可見一個國家有這樣一個人才是多麼幸運!
如果你是一個集體的頭兒,能做到以上五點嗎?如做到了,我相信,你的團隊一定很棒。
有了鮑叔牙的力薦,有齊桓公的高度信任,「春秋第一相」管仲以他的睿智、豁達,歷經多次不戰以屈人之兵,幫助齊桓公在華夏大地上書寫了春秋歷史上最輝煌的傳奇,無愧於「中華第一人傑」稱號。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
#知史 #中國歷史 #管仲 #齊桓公 #鮑叔牙 #春秋
大事小以仁小事大以智意思 在 薛呈懿 Hsueh ChengY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長慎入⚠️ #雖然是羅東小事 #卻也是生活大事
星期四下午我突然接到許多焦慮的訊息,
都是和 #維揚路人本環境改善工程 有關。
聽起來貌似相當有城市遠見的工程,
怎麼會這麼多人反彈?
無法不在意,我晚上也趕到公聽會現場⋯
⋯⋯
「居民的生活習慣就是把車停進騎樓,你畫了人行道和停車格我們要怎麼停?!」
「我們家有很多貨車,出入需要通行,搬貨需要通行,這個設計完全沒想考慮我們的需求!」
「維揚路已經不算特別寬的路,全部畫一畫,原本可以彈性調整車流、暫停的路肩全都沒了,這樣肯定會更塞!」
「人本空間是什麼人的人本?我們居民不是人?工程都發包了才有公聽會找我們討論變更設計?!」
⋯⋯
整個晚上,一位又一位的居民報上自己是維揚路xxx號的居民,細細訴說自己的需求,設計的擾民,行政程序的疏漏,以及擔憂與怒氣。
「怎麼會這樣子呢?」我心裡想著。
雖然我不是居民不能我也不想特別發言,但也追求更好的都市空間的我,就是好好的聽、紀錄以及協助一些居民。這過程,覺得自己有許多反思:
#前朝與上級的政策衝突如何化解
這個案子是100年,還是林姿妙擔任鎮長時就啟動的規劃設計案。
由於本案要申請內政部前瞻計畫中的人本空間經費,必須送審設計、遵照相關設計規定或原則。
這個案子走走停停修修改改搞了10年
10年間啟動的原因、做過的調查、曾經的設計⋯
因為改朝換代,多了相當多行政程序處理成本。
當公聽會上,公所推託前朝或中央因素時,
我自己覺得很是警惕。
以為是良善的政策,要推動,還有前朝與上級的不同關卡,
持續推進、調整再出發或毅然停止都是可能作法,
除了「可以爭取到預算」外的理由,
面對已經在進行的施政工作要如何處理,
很需要智慧、耐心和技巧。
#空間政策溝通過程其實重於結果
承上,一個已經跑了10年的案子,
怎麼會工程已經發包之際(對意思就是要開工了)
才來「公聽會聽取意見」與變更設計?
居民的聲音給我很多思考,
確實,一條700多公尺而已的工程,不大不小,
其實大家在乎的就是「我家門口會不會擋住」而已,
如果就傳統空間工程行政程序,跑跑問卷,辦辦公聽會就「合法且仁至義盡」,
但回到「以人為本」的價值出發,理當先以「住在這裡的人」為本,去了解、去溝通、去設計,
否則人本裡頭的人是空的,做再多都是枉然。
很多時候人們確實容易對生活中的政策無感或忽略,
每每都是家門口挖下第一塊土時才驚覺「那欸安內?!」
但公部門不能那麼被動,尤其是這種尺度與規模的案子,更應該積極邀請民眾參與,甚至讓大家「覺得小煩」😂的程度,
才有機會促成真正良善的改變,
而且,這是生活在這裡的人與你「共同決定共同負責」的。
我了解
#好的改變本身就常伴隨衝突
#化解衝突才會產生好的改變
如果是我,也許下次就準備齊全一點的資料、多辦幾次可大可小的說明溝通工作坊、讓民眾清楚設計跑到哪個程序了、自己家門前的變化是什麼、手上都有圖都懂改變的負擔與機會、你退我退你進我進一點⋯⋯才能促成好的改變吧。
有點像過去在景觀系與城鄉所的訓練過程裡強調的:
「就因為是小地方,要做的工作反而很複雜很大。」
羅東是溪南最大鄉鎮,但也很小,
這一條七百公尺的路上,也許大家都互相認識,
怎麼細緻、綿密又耐心的處理空間政策,
確實是很重要,我也希望不斷提醒自己的事。
————————————
更多照片在IG:❤️陪隧小姐x薛呈懿
https://instagram.com/hcy.yilan
大事小以仁小事大以智意思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說到 #紀律、說到毅力、還有無畏與堅持,《靈魂的路徑》(Paths of the Soul, 2016,又名為《岡仁波齊》)肯定是部非看不可的電影,這是個平凡但絕美的故事,有最謙卑低微的布衣老少、有最壯麗清冷的自然山河、也有最神聖極淨的純真靈魂。
《靈魂的路徑》是由張揚所編寫與拍攝,紀錄一趟兩千公里的朝聖紀實,一行村民十一人,由西藏東邊的芒康縣,途經西藏南方的拉薩,前往拉薩西方,登上海拔6638公尺的神山岡仁波齊峰。沿途都是蜿蜒山路、上坡下坡。
.
#11人去11人歸
這團岡仁波齊朝聖團,共有十一成員,並非家人,而是來自同村的相互揪團。有年僅九歲的小妹妹、懷孕中的母親、因為殺生過多而心懷罪惡的屠夫、膝蓋受傷的微殘、還有七十多歲的老人。這是一群看來簡陋的長征團體,緊靠一部拖拉車,一路上只能跪拜與步行,真能熬過兩千公里嗎?
讓人感動的是,去程有十一人,回程也是十一人,不過,如果不是看完整部電影,我們不會曉得,原來路程中,一位孕婦產子,一位老爺爺在聖山的山腳下,於寂靜的夜裡默默離世。
.
#隨著生命河流的起伏
這一生與一死,沒有極度喜悅、沒有哭天搶地,也沒有盛大儀式,藏人看待這些突如其來的每個事件,都是接受、處理、與放下,於是孕婦沒有坐月子,喪家也沒有守喪,而是在生產與天葬之後,持續日常的跪拜與步行。
雖然藏人以平常心與簡樸的方式,度過這些人生大事,不過,他們衷心為初生的嬰孩與鄰近天國的老人祝福,深信他們能在朝聖旅途中,來到或離開人世,肯定是種福氣,也絕對是受到上天無限的祝福。
.
#磕頭趴跪青康藏的兩千公里
或許你會想說,不過就是徒步跪拜,跟著媽祖繞境,也是如此。
完完全全不同,這是與自己戰鬥與吃足苦頭的煎熬旅程。
剛開始在準備階段,村人砍木板,截成一段一段,麻瓜的我並未意識到,這些白色木板就是未來要陪伴他們一整年,會一塊塊磨平磨扁的磕頭板。
.
#死嗑精神
由頭頂、額前、心上拍板三下,走三步,然後趴地跪滑,額頭碰地。一路都是跪拜在平均4500公尺的青康藏高原,無論是腳有舊傷、腹中有子、後揹嬰孩、還是幼小女孩,整整走了一年,從凜冽寒冬走到青翠夏日,再走到下一個銀白雪季。
無論是天氣晴朗、淹水泥濘、礫礫碎石、滾滾沙地、還是濕寒雪地,一樣地三拜三跪,即使是九歲小女孩,也不曾討價還價,一起虔誠磕拜。以前從不解大陸用語中的「死嗑」,但是《靈魂的路徑》讓我真實地看見死嗑的精神,並且為之深深敬佩與感動。
.
#岡仁波齊
岡仁波齊是座聖山。正如同耶路撒冷是回教、基督教、與猶太教的聖城一樣,岡仁波齊是藏傳佛教、耆那教、印度教、與苯教的聖山,海拔6638公尺,是岡底斯山脈的第二高峰。在藏傳佛教,岡仁波齊是勝樂金剛的住所,在印度教,則是濕婆神山。四個宗教的虔誠信徒,都會前來朝聖。
岡仁波齊這個山名,是譯自梵語。岡,意思是晶瑩剔透、如水晶一般的白雪;仁波齊則是最珍貴之物。於是綜合起來,岡仁波齊的意思就是如水晶般珍貴的白雪。
因為是四個宗教的神山,至今沒有登山者攀登超越,即使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義大利登山家萊茵霍爾德·梅斯納爾,就算獲准攀登,也放棄機會,同時還勸誡其他登山者,「這座山不夠高也不夠難,去登別的山吧,」他認為人類沒有必要故意超越神山,踐踏其他宗教的神聖信仰。
.
#旅客貧辛波路壯闊
在Netflix上觀看《靈魂的路徑》,最遺憾的就是不曾在電影的大螢幕上欣賞西藏的晶瑩白雪、翠綠草原、與浩大河山。真是美景無邊,震撼無垠。
但是美景下的旅人,卻是最謙卑與渺小。這趟旅程超過一年,沒有7-11,沒有汽車旅館,也沒有加油站與維修站。沿途的食衣住行,全部都要預先準備,於是,電影一開始,村人齊心宰牛砍柴縫皮製衣。
牛皮穿在身上,不怕跪拜擦傷,預先準備的牛肉乾,則是路途上的三餐,還有帳篷、被枕,數十雙布鞋等等,因為,在浩大山河的途中,不可能會有任何煞風景的商店。
.
#接受意外活在當下
一年的時間,十一人的旅途,意外碰撞許多因緣,除了生與死,還有一場車禍、盤纏用盡、半路打工、以及輕燃即止的愛的火花。
這場車禍,撞壞拖拉機,使得貨車失去動力,而必須以人力拖拉。面對這一個意外,或許我們會當場咒罵,哭天搶地。但是眾人理解撞壞他們拖拉機的對方,是趕著要去醫院急救,於是沒有怨言與爭吵。
.
#生命智慧的見證
沒多久,眾人明白拖拉機不可能修理,於是決定以人力拖拉。在接下來的路途中,幾個人拉,幾個人跪拜,再輪流拉車跪拜,週而復始。累了就一起歌唱相互鼓舞。信念,讓他們堅持,虔誠,也讓他們毫無怨言。
天氣晴朗,他們一起歌唱舞蹈,運氣不佳,他們一起吆喝鼓勵。他們的旅程,是生命智慧的見證,讓我們懂得接受意外與活在當下。
.
#虔誠的毅力與紀律
因為信念與虔誠,讓不可能的任務都成為可能。
倘若能將這股《靈魂的路徑》的精神放在我們的生活,任何時候,只要是面對到達成不了的事情,也都有機會達成。
不過,藏人能夠完成聖山的千里跪拜,並非起於強迫自我,而是在於虔誠與信念。
.
#熱愛與紀律
因為虔誠信神,他們熱愛這趟旅程;因為熱愛旅程,他們一路帶著信念克服難關,於是,最終他們很有紀律地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於是,倘若我們想要產生紀律之心,或許,我們必須先建立起對於這份工作的熱誠、虔誠、與信念,如此,應該會比起製作一堆表單與強迫自己,還更有效率。
當任務與內心產生信念的連結,無須強迫,紀律自然生成。
.
.
#每天陪你宅在家看一部好電影Day74
#第46部電影
#2021年7月27日
#靈魂的路徑
#PathsoftheSoul2016
#張揚
#岡仁波齊峰
#冷門好電影
#西藏朝聖
#紀律的生成之道
大事小以仁小事大以智意思 在 羅智強- 以大事小以仁, 以小事大以智。... 的推薦與評價
以大事小以仁, 以小事大以智。 這是一道相對循環的功課,對臺灣參與國際事務,大陸應有仁者的包容,台灣應有智者的務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