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T 的訓練,可以幫助大家提高恆定輸出功率的抗疲勞能力,並提升肌耐力。通過這種訓練,會提升爬坡速度和持續輸出能力,在公路上對抗逆風的 ... ... <看更多>
「zwift sst訓練」的推薦目錄:
- 關於zwift sst訓練 在 [心得] 騎完zwift-build me up的心得- 看板bicycl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zwift sst訓練 在 在公路上對抗逆風的能力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zwift sst訓練 在 sst訓練重訓-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IG整理一次看 的評價
- 關於zwift sst訓練 在 sst訓練重訓-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IG整理一次看 的評價
- 關於zwift sst訓練 在 [問題] 訓練菜單請教- 看板bicycle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zwift sst訓練 在 STRAVA外騎訓練分享!增加外騎的樂趣與效率!李4練肖喂EP12 的評價
- 關於zwift sst訓練 在 [閒聊] 武嶺_功率訓練分享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zwift sst訓練 在 [問題] 訓練菜單請教PTT推薦- bicycle 的評價
- 關於zwift sst訓練 在 關於功率、心率訓練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zwift sst訓練 在 [問題] Zwift課表請益- 看板bicycle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zwift sst訓練 在 [閒聊] 3個月FTP 268-> 305 功率訓練記錄 - PTT Uncovered 的評價
- 關於zwift sst訓練 在 [心得]新手的功率訓練失敗史-看板bicycle-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zwift sst訓練 在 運動情報網紅推薦指南- 東進武嶺課表的分享,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zwift sst訓練 在 運動情報網紅推薦指南- 東進武嶺課表的分享,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zwift sst訓練 在 Re: [問題] 邊緣人的功率訓練請益- bicycle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評價
- 關於zwift sst訓練 在 [問題] 功率計還是智能訓練台? - bicycle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zwift sst訓練 在 sst訓練重訓-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IG整理一次看 的推薦與評價
也實在是去年在太魯閣馬拉松會場,被捷安特攤位吸引到,決定來“玩”ZWIFT。 目前都使用訓練模式,FTP也先設定體重的兩倍,然後進行50分鐘SST(超過100W我都無法撐過1分鐘 ... ... <看更多>
zwift sst訓練 在 sst訓練重訓-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IG整理一次看 的推薦與評價
也實在是去年在太魯閣馬拉松會場,被捷安特攤位吸引到,決定來“玩”ZWIFT。 目前都使用訓練模式,FTP也先設定體重的兩倍,然後進行50分鐘SST(超過100W我都無法撐過1分鐘 ... ... <看更多>
zwift sst訓練 在 [問題] 訓練菜單請教- 看板bicycle - Mo PTT 鄉公所 的推薦與評價
工具是智能訓練台+Zwift,有參考版內前人經驗,排了以下菜單,想請教各位大大有 ... 反過來會怕Z3騎不完> < 然後不會練到Z6改打long SST02/19 00:15. ... <看更多>
zwift sst訓練 在 STRAVA外騎訓練分享!增加外騎的樂趣與效率!李4練肖喂EP12 的推薦與評價

strava區段大致上我分成以下五種類型的訓練區段1. Z6-7爆發力無氧區段:史上前 ... Z4-5 SST 訓練 :史上前十名大約20-30分鐘左右騎完訓練FTP95%  5. ... <看更多>
zwift sst訓練 在 [閒聊] 武嶺_功率訓練分享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推薦與評價
習慣zome3~4區間2小時以上課表為(FTP240w) tempo(約200w~210w) 2h~2.5h SST(215w~225w) 1h 虛擬路線強度自由開! 每月騎乘1000k以上爬升14000m以上5月初安排減 ... ... <看更多>
zwift sst訓練 在 [問題] 訓練菜單請教PTT推薦- bicycle 的推薦與評價
工具是智能訓練台+Zwift,有參考版內前人經驗,排了以下菜單, ... HardRealTime02/19 00:15反過來會怕Z3騎不完> < 然後不會練到Z6改打long SST. ... <看更多>
zwift sst訓練 在 關於功率、心率訓練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那有訓練台的話可以用zwift,每個月有25km可以騎;新手可以用ramp test或5+20測功率,或是找一段安全的路測5+20在放上軟體看20分鐘的平均x0.95就是FTP. ... <看更多>
zwift sst訓練 在 [問題] Zwift課表請益- 看板bicycle - PTT網頁版 的推薦與評價
各位前輩大家好, 小弟最近入手直驅式訓練台,打算搭配Zwift課表來提高FTP, 最近剛測完FTP,正當打算照課表 ... 有氧打夠騎完12wk winter plan再騎SST(long), FTP2*. ... <看更多>
zwift sst訓練 在 [閒聊] 3個月FTP 268-> 305 功率訓練記錄 - PTT Uncovered 的推薦與評價
我是選擇zwift的傳統5+20的FTP test 有氧底沒打好的話我想前5min開完就沒了吧。 ... 不同的每週唯一強度課表改成SST or FTP Intervals 也都是從GTN ... ... <看更多>
zwift sst訓練 在 [心得]新手的功率訓練失敗史-看板bicycle-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先說說我的背景,年紀40 初,體重60 初,男性,騎車前沒有運動訓練的經驗,去年入. ... 一入手功率計就是測FTP,那時候測完(zwift) 大概是160w ... ... <看更多>
zwift sst訓練 在 Re: [問題] 邊緣人的功率訓練請益- bicycle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推薦與評價
感謝各位大大熱心提供意見,我稍微整理消化後,回覆與說明如下(目標還是西進Sub4 and逐漸提升能力並維持,sub3.5付出代價太高,就先不考慮…) 也一併加上回歸周休二日的 ... ... <看更多>
zwift sst訓練 在 [問題] 功率計還是智能訓練台? - bicycle - PTT網頁版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好小弟目前大部份時間都是晚上在家裡騎滾筒看了版上不少功率的文章,也興起了購入功率計的念頭(powertap p1) 也發現zwift跟onelap軟體都有內建一些功率訓練的課程 ... ... <看更多>
zwift sst訓練 在 [心得] 騎完zwift-build me up的心得- 看板bicycl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上個禮拜終於把這個十二周的課表給騎完了
除了最後一周休息周直接進新的 4wk FTP Booster以外
其他每周就是按表操課,全部課程跑過一次,每堂課的星星都有拿到
開始前的ramp test,測出來 ftp => 238, w/kg => 3.7
最後的5+20 ftp test,測出來 ftp => 266, w/kg => 4.1
背景是今年要滿42,過往就是單純跑步,月跑量在200出頭
21K 105分,10K 45分
一開始騎車比較像是休息日做交叉訓練,就買了一台最低階的scr2
一周兩天河濱,陸陸續續騎了一年大約2000多公里
去年冬天開始比較想要認真騎車
就換了一台tcr,也開始去騎北市的郊山
但北部實在很容易下雨,跨年的時候就買了一台kickr,開始在家當倉鼠
搭配zwift課表,第一個月完成了一個初學者課表
後面就開始接這個12周的課表
https://whatsonzwift.com/workouts/build-me-up#build-me-up
可以看它的結構,就是三個循環,每三周搭配一個減量周,強度慢慢增加
TSS看起來沒有很高,除了測驗前一周(11wk)有超過500以外
其他就是從300慢慢增加到400
時間分配大約一周4~5天
周間大約三天一小時,搭上周末的一次到兩次1.5~2小時
時間分配蠻適合上班族的,我都是早上起來騎一騎剛好去上班
相比版上其它大大都是500~600tss,其實感覺起來輕鬆不少(看起來啦)
所以我中間的休息日就還是照常跑步,強度維持跟以前一樣,但不超過一小時
就是維持TSB不超過-30,每天都有動的狀況
騎著騎著,搭配網路查到的訓練資料,就有了一些心得
但也是新手,就提出來跟大家分享,有錯也請大家指正
我自己覺得這個課表其實蠻適合要進階的人來踩
雖然看起來tss沒很高,但其實蠻全面的
頭一個循環蠻多zone3的時間
也著重在轉速變換與維持的基本功練習
好比要求你維持瓦數在zone3 @95rpm
然後接一段加強瓦數,要你改成站姿把轉速降到70(模擬遇到坡的抽車
或是zone3接zone5 @110rpm 30sec,再回zone3多個循環,來練短衝刺的回血
像是第一輪的最後一課
https://whatsonzwift.com/workouts/build-me-up/week-4-purple-unicorn
通常能撐過第一輪四周,我覺得後面就會相對簡單
騎完這一輪,我自己也習慣在zone3~4維持95rpm,算是我覺得最舒服的區間
可能是經過purple unicorn
第二輪我覺得比第一輪輕鬆
除了前面提到的踩踏技巧跟練回血以外
增加較多zone4的時間,來鍛鍊乳酸區間的能力
https://whatsonzwift.com/workouts/build-me-up/week-7-cucumber
https://whatsonzwift.com/workouts/build-me-up/week-7-kirizuma
連續zone4中間插一個30秒衝刺,再回到zone4,這樣幾個循環
最後再接5*1min vo2max
比起穩定功率的騎乘,這種功率迴轉速一值變換的課程其實比較有趣
(會一直看還要撐多久,心裡默默倒數計時)
也可以鍛鍊到自己回血的能力,對台灣這種丘陵偏多的騎乘環境其實很有用
像第八周的最後兩堂
https://whatsonzwift.com/workouts/build-me-up/week-8-hang-ten
https://whatsonzwift.com/workouts/build-me-up/week-8-bricolage
就是更多的轉速,騎姿變換,可以抓出自己在不同狀況下適合的踩法
像是覺得很累,又遇到坡需要高瓦數,想要節省體力,怎樣的姿勢迴轉速最舒服
最後一輪就是比較多間歇
在有了前面的基礎後,有了好的有氧能力,開始加強vo2max以及無氧
常見的30/30, 40/20間歇, 也有這種綜合
https://whatsonzwift.com/workouts/build-me-up/week-11-aspire
衝完、回血、衝完、回血,最後連續衝刺
整個長度是2h,我自己覺得難度比sst 2hr高
(固定功率長時間在訓練台的難度應該是心理吧,那個倒數時間很讓人絕望... = =)
雖然上面那個2h才150 tss
不過就像trainer road一篇文章上說的
https://reurl.cc/vd5NWe
For instance, consider two workouts within a sweet spot training plan. A
workout with 2x 20-minute intervals can result in the same TSS as a workout
with a single 40-minute effort.
TSS from rides with repeated surges often seems lower than expected.
所以整個12周看起來tss沒有很高
但涵蓋了很全面的課程,而不是只固定功率在某個區間的鍛鍊
在整個鍛鍊中,也可以找出自己缺少的是哪個方向
所以如果自己一開始找不到適合的課表
從這邊開始應該是個不錯的開始
而每四周的休息周我是都沒休息啦,就都會接著小測驗
像是跑中社測cp10(np 300),風櫃嘴cp20(np280)
也去跑一次虛擬武嶺從霧社到鳶峰(np 240)
跑出來的功率算是蠻符合自己的預期
基本上只要TSB不超過-30跟體感正常,我就是照常動(但不建議大家這樣就是)
最後...
我自己是在第十二周的休息就直接接4wk ftp booster(中間測了一次5+20 ftp)
https://whatsonzwift.com/workouts/4wk-ftp-booster#week-2
剛騎完第二周一半
相比之下
我覺得ftp booster的課程更著重在z4 & 無氧能力
時間雖然都在一小時,但強度蠻高的
建議完成前面12周,更新一下ftp
再接著補這四周,應該是可以把劍磨得更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1.157.16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cycle/M.1650959535.A.A0A.html
我自己的最大心跳是183
從心律去看,我跑半馬的時候平均心跳是155,就算是10K也大約是165(後5K超過170)
但測5+20的時候,在20分的測試區間心跳平均是超過170的
所以體感上來說,騎車對我比較難...Orz
至於全馬最後一次跑已經六年前,有接近三小時,但現在大概也跑不出來了
如果要比較,我覺得騎車的型態是很大的關鍵
因為跑步就是維持一個穩定的配速跟心律,然後看狀況去微幅調整
通常不會出現衝刺...休一段...衝刺...休一段這樣的間歇
(練習因為要加強無氧能力當然會間歇,但比賽看有氧當然就不會啊)
騎車的話或許武嶺這種長爬坡可以用跑步替換
不過如果是丘陵這種的比賽,短坡大家都在看間歇能力
這跟長跑的型態就有很大的差異了
像4wk ftp booster有一堂課
中間有一個六趟間歇
45秒的推力接近8,然後休4分鐘
看起來好像很容易,也不過衝45秒,後面可以休4分鐘,但這半小時的tss是60
然後踩完這六趟馬上後面接ftp 110% 8分鐘
加上熱身整個課程只有一小時,tss80,幾乎就等於一小時sst
但可以踩踩看,絕對比一小時sst痛苦很多
而這種型態對身體的要求也比較複雜
間歇的時候可以踩多強看的是你的無氧能力
後面的回血看的是有氧
你有氧能力不夠,中間休息沒辦法讓乳酸代謝
人家間歇幾次,你就開了跟不上
這也是我覺得長跑跟騎車最大的差異
所以雖然板上有板友一直推滾筒
但滾筒很難做到這樣的練習,或許可以定著功率踩
只是這樣練出來的結果,遇到比賽,是不是有用我自己是打問號啦
※ 編輯: langrisser19 (123.194.153.28 臺灣), 04/27/2022 17:58:23
因為原本的ftp是238,所以zwift的ftp test在5 min vo2max只會定在260
現在測完以後再回去看,這五分鐘就變成要用290去騎了
不過都測完了,就先用這組數字來跑接下來的課表
如果高估了,新課表就知道痛苦了...
但嚴格說來ftp也只是一個維度,目的都只是為了幫助訓練跟比賽配瓦
踩高踩低,出來的值還是要拿到後面的訓練用
像trainerRoad就會改成測四維度,除了ftp還有無氧能力等等
都只是為了幫助訓練更有效率...
※ 編輯: langrisser19 (123.194.153.28 臺灣), 04/28/2022 23:54:4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