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11/14 :德國哈雷的兩大作曲家受洗日 -
薩繆爾·沙伊特(Samuel Scheidt)在1587年,而76年後的弗里德里希·威廉· 查豪(Friedrich Wilhelm Zachow)也在同日受洗。他也是著名作曲家韓德爾的老師!
薩繆爾·沙伊特(Samuel Scheidt,1587年11月3日-1654年3月24日)德國作曲家,管風琴家。出生於哈雷。早年前往阿姆斯特丹跟隨斯韋林克(Jan Pieterszoon Sweelinck)學習,斯韋林克對他的影響很大。之後他回到哈雷並成為勃蘭登堡伯爵的宮廷管風琴師,之後成為宮廷樂長。他在30年戰爭期間留在了德國,主要靠教學為生。之後成為了幾個教堂的音樂指導,也擔任了哈雷的摯愛聖母教堂的管風琴師。他是第一個國際知名的德國管風琴家,北德管風琴學派的早期代表之一。其創作作品對布克斯特胡德(Dieterich Buxtehude),巴赫都有一定影響。
今年是查豪(Friedrich Wilhelm Zachow) 誕生356週年,在德國的哈雷(Halle)有一條街道以他命名,但查豪是誰?連哈雷城查豪街的居民也一直不甚清楚,直到2009年,一塊在街道名路牌上的註解才解開迷團,路牌上面寫著:「作曲家、管風琴家及韓德爾的老師。」
查豪1663年11月14日在萊比錫出生,從小在音樂家庭深受薰陶。其父親在德國重鎮艾倫堡(Eilenburg an der Mulde )的「管樂古樂團」(alta capella,當時在歐洲非常盛行的管樂團編制) 擔任風笛手。 自十四世紀以來,歐洲城鎮裡的風笛手會負責「報時」的工作,通常演奏讚美詩或是安詳的小品。風笛手漸漸也為城鎮慶典、音樂會和歌劇伴奏。年輕的查豪跟隨父親學了五年的風笛。不過管風琴才是最吸引他的樂器。
查豪的職業生涯是很險峻的。二十歲時他已成為哈雷瑪麗恩教堂(Marienkirche)正式的管風琴手,也擔任城市合唱團及樂團指揮,同時開始創作清唱劇。他為人聲及管風琴所譜的曲目通常是多聲部的,富有戲劇性及表現力。在哈雷年度韓德爾音樂節演出的教堂樂手樂手馬克斯(Hermann Max)表示,查豪的作品不該侷限於宗教場合:「我個人認為這是最高品質的音樂。人們應該更常欣賞它,不應僅是在教堂事奉的時候。」
從中世紀到浪漫時期,德國可說是音樂文化最興盛的地區,無論都市或鄉村都有高知名度的重要作曲家。查豪的清唱劇及神劇確立他巴洛克時期著名作曲家的地位,他的賦格曲亦是影響巴赫創作的先驅。
查豪的名氣不只帶來一生財富;更使他成為年輕音樂家們心中的典範。身為老師的他不吝於分享知識和專業。著名巴洛克管風琴家克西荷夫(Johann Gottfried Kirchhoff)和齊格勒(Johann Gotthilf Ziegler)皆是他的學生。
不過查豪最著名的學生應該就是韓德爾了,他接受管風琴、小提琴及雙簧管的訓練。韓德爾在查豪的教會音樂學校奠定創作的基礎,也讓他得以於十七歲時在哈雷大教堂擔任管風琴手。甚至可以說若沒有查豪的指導和影響,韓德爾日後不太可能獲得歐洲大師級音樂家的地位。
在韓德爾二十一歲時的作品中,查豪的印記清晰可見:詩篇《Dixit dominus》(為羅馬教會儀式譜寫的音樂)裡大量使用了反覆法(repetition)和繪詞法(word painting)。馬克斯也說:「如說話般的創作和詮釋技巧是十七世紀末的典型音樂類型。我認為這是非常華麗美妙的,也將之注入我的表演中。」
韓德爾終其一生,無論在專業或私人領域都效忠於他的老師。查豪1712年過世後,韓德爾還為他的遺孀和五個孩子提供經濟支援。
📍查豪曾在哈雷至今的摯愛聖母教堂裡的萊徹管風琴長年演奏過,而哈雷每年暑假在摯愛聖母教堂舉辦夏季管風琴音樂節,每週五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名管風琴家來演奏。
📍沙伊特的文物資料可在哈雷的弗里德曼·巴赫博物館內參觀。那裡有特別的主題展區 - 「哈雷的作曲家們」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