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駭客決定數位身份證發行日
內政部原定10月份上路的「數位身份證」(eID),因遭到國內上百位資安專家、達人之質疑,或許會延後。但是,從政府對各界質疑的反應模式來看,還是在沿用老舊的官場思維行事,倘若相關部門和執行人士不能跳脫框框,功能包山包海的「數位身份證」,輕則曠日費時、補補貼貼、尾大不掉,重則帶來國際未曾見過的資安災難。
有沒有解決方案?當然有,而且是全球至今最可靠的方案,而且花很少錢,而且可從眾多良莠不齊的開發商和科研單位內自動淘汰不適任方。
這辦法極其簡單,而且我很奇怪政府主辦單位為何早先沒有採用這個辦法?那就是:讓全球的駭客來決定台灣的「數位身份證」什麼時間點上路。
辦法如下:
1. 將內政部主張的16大數位服務功能,依資安風險分為三類:高風險(如護照簽證、公投連署、通信、不動產交易、稅務通關、貿易金融),中風險(年金、勞保、遺囑等),低風險(如交通監理、車籍、就學與教學、總總社福)。具體分類,可通過資安界意見調查完成。
2. 第一期:推出低風險功能樣證,徵求少量自願公民,如1000人-10000人,若需要也可集中地理範圍,實驗性使用3-6個月。事前,向全球駭客發出武林英雄帖,總獎金1百萬美元,全球駭客自由參加(含中國駭客),提交「抓蟲報告」(Bug Report), 截止日以總獎金除以總蟲數,派發獎金。
3. 第二期:第一期被抓出的Bug自認為修復後,重複第一期,再來一次全球武林帖,只是這次樣證內加入中度風險的項目。
4. 第三期:重複第二期,但此次加入高風險項目。
5. 第四期:可全面換發經過全球駭客打臉過的數位身份證,但新證只含低風險項目。一年後,若未發生重大資安事故,再開通中風險項目,再一年後,才開放高風險項目。
6. 所有外包開發商的合約中,均加入「蟲子懲罰條款」,每被抓到一條蟲,扣款若干。
作者退休前,所創公司有20年的應用軟體系統開發經驗,雖然規模不大,但一向都採用類似上述的資安方案,前期只需要花整個項目的1%-3%成本,但可將後期的風險及維護成本降至最低。
或有人懷疑這套辦法的可行性,讓我和你分享一個秘密:這套「去中心化、大家一起來抓蟲」的方法,微軟公司的比爾蓋茲是其中高手;當年微軟起死回生的「NT操作系統」,就是這樣開發出來的,情景比上述列出的還要冷酷,全程紀錄在《Show Stopper》這本書上,亞馬遜書城還有的買,真誠建議所有軟體業者都讀讀此書。
內政部宣布推動「數位身份證」後,有意見認為應當先在立法院修法才算合憲,但坦白說這太為難立法委員了。也有意見認為應該將規格交給國際的eID 規格制定方審核(如歐盟),但也坦白說,這太相信國際的技術官僚了。
既然是超大型的數位項目,而且還是包含公投、金融功能的「數位身份證」,本來就應該遵循區塊鏈的核心精神 – 去中心化。台灣的政府組織和文化,現在還彌留在「中心化」的陰影中。用「中心化組織」的決策和執行習慣,是做不好「去中心化」項目的,這就像用豬肉是煮不出雞湯的道理是一樣的。
中共當下有260部超級電腦,而台灣只有兩部。若想用兩部超級電腦之力和少量技術高手,就想來保障一張全功能互通的數位身份證背後的數據資安,er…er…er….
「數位身份證」的外包方即使是世界知名的軟體公司,坦白說,我也不相信,因為任何軟體公司,再強能力也有限,也都會留幾手供日後收費。國家的資安,只有交給全球的駭客來檢驗,我才會比較放心。例如前述建議的方案,總抓蟲成本不過500-1000萬美元,佔總開發、發行、配套改造、維護成本相信只是九牛一毛。
這張全球駭客武林帖,或可取名為「3T Global」。3T 就是 – Taiwan, Technology,Trust 三個英文字的縮寫 - 台灣科技可信賴。
這項「百萬美元徵駭客」行動,也會讓台灣在國際上發光,顯示台灣政府的作風及科技感已經超前部署。誰說內政部不能做外交?
政府出政策、出錢,至於項目的推動方,以我有限的經驗,我覺得以「零時政府」這NGO在世界駭客界的地位,可以推動得不錯。
(本文原刊於 2020-06-09 蘋果日報)
er 簽證 在 Dolly's Leben in Deutschland 朵莉德國生活愛分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Gglileo
#diesedung
#Uncovered
#德國電視節目
知道台灣正在選舉發燒,在火熱的選戰中,給點大家不同的社會議題分享吧!
今天一早,我就仔細看了這個有趣也令人難過的主題,原來作為消費者的我們,是應該好好重視商品的最頂端來源是否有正當性。
在一個消費鏈中,到底是誰要負起責任呢?是消費者、代工廠、還是名牌大集團的錯呢?
影片是德語,有興趣練聽力的人可以看一看,接下來我就說明一下影片所探究的社會問題。
主持人一開始來到義大利,探索義大利名牌的商品來源,Made in Italy 真的是品質保證嗎?這就讓消費者自行判斷吧!P牌、G牌、V牌我們耳熟能詳的知名奢華品牌,下包給下游廠商是什麼情況呢?!
奢華頂級品牌價格高昂,但多數委外給代工廠代工,以中國公司為其多數,工廠員工多為中國勞工、境外移民及難民,就以衣服而言,一天一人可縫製10-12件為基礎,如果貨量增加,是可以再拉長工作時數,一天約工作12-13小時,工資只有30歐/天,但為了生存的勞工們多數願意接受這樣的剝削,因為有家要養,要把錢寄回家。
更別說難民了,因為沒有身分,更不敢提出維護尊嚴的要求,只能默默先打著黑工,而公司也因此習以為常,這是誰的錯呢?我們可以好好思考?是公司給工作機會呢?還是趁此機會賺取更多盈利,是工廠還是最大集團的錯?還是買這些商品的人的錯?
在德國所有法律最重要的就是人權,相信在其他歐洲國家亦是,但生活、生存都有極大困難了,如何談論人權呢?這就是這些低層勞工的悲哀。
Prato這個城市座落於義大利北方,算是歐洲境內數ㄧ數二大的中國城,這個城市約有2500家中國公司,各類紡織產業、奢侈品製造代工廠都有,但產品標籤一律都是寫Made in italy,所以到底是Made in China 還是Italy呢?這確實是Made in italy,只是產品在義大利生產,卻不是當地人製造,這樣還是品質保證嗎?不過是換個地方製造罷了,控管還是如出一轍,這就是沒什麼分別。
由於這個城市的公司幾乎都雇用如上述的勞工階級,當然當地警察抓到不勝枚舉,甚至現實情況有點失控,而無法件件都管,影片中也看到一個婦人,因為警察來查,而躲在廁所中,害怕的不敢出來,當然基於人權,警察也無法強制將人抓出,最後,她自己出來,想當然爾她是沒有任何書面簽證,仍需遣送回國,而她是利用觀光簽滯留下來當黑工的,但就像主持人說的,這也不是她的錯,她只不過想多賺些錢,生活過得了罷了!因為她還想不到其他更好的辦法,也因為如此,公司知道她是非法留下,才能盡情的剝削他們,然而他們所面臨的最糟狀態就是別無選擇。
如今許多國家對於難民及境外經濟移民不太歡迎,也因此政府不會積極的幫助他們,任由他們被剝削利用,相對的他們也沒有更好的選擇,因為他們都必須養家,把錢寄回家鄉,好讓全家生存下去,這是多麼沈重的無奈。
而工廠為什麼不被完全取締,還是老方法,用我們常見的賄賂佣金形式解決,幾乎每個國家都會如此,只是美化的程度差別而已。
而作為消費者的我們也應該思考這些代工廠的上上上...........工廠到底是誰?我們是否要繼續花這麼多錢購買這些奢侈品,因為暴利的是他們,是否消費者就是支持者?加上奢侈品的價值是否與賣價成正比?而品質品管的問題也是得思考的環節,雖說一個人有可能不是獨立完成商品,但沒經受訓練的勞工們,是否會好好把關品質,這也值得我們深思。畢竟什麼人都能做的工作,生產出來的產品,是不是符合奢侈名牌的相對價值呢?
在倡導環保的現代,生活在這個世界的我們,應該認真的對待我們一些認為理所當然的事,許多生活的背後,盡藏著不為人知的黑暗地帶,我們都有能力選擇是否讓這樣的事繼續惡化下去,在這個社會現象中,我們不急著歸咎誰的錯,而是如何能盡自己的力量做些改變,不容易但值得。
歲月的演進會逐漸改變現況,也有可能物極必反,我們能做的就是,不要只注意貨品的來源地,而是多試著了解是從哪個公司來的,而我們買的商品真的是公平交易來的嗎?誰是始作俑者,而我們要不要繼續漠視的買著這不足以為賣價價值的產品?!
360度的看社會議題角度,沒有誰絕對對或絕對錯,只是要換位思考,好好保護家園,多些同理心給別人,我想世界會更美好。
人權永遠是最至高無上的權利,保護自己人權的同時,也希望可以關心他人的人權。
人在生活中有許多無奈及無助,也可以說非常脆弱,非法雖然是不能容許的行為,但我們都應該更深入的去了解並解決問題,慢慢改善現況,調整自己的思想,消除偏見及歧視,給予我們能給的最大限度的幫忙。
為自己的家、我們的地球多體諒了解一些吧!
#這個節目非常好
#時常揭露一些不為眾人所知的訊息
#節目中立場中立不偏頗不循私
#針對議題及現象做開放性探討
#文章僅針對事件敘述
#非評論也非抨擊
#留待各位獨立思考
#開放的文明社會就是要好好的審視我們所處的世界
#只是提供給大家參考訊息
#還有練德語聽力喔
er 簽證 在 出國手記 一個人的故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寄生上流 x 年紀 x 口袋
你看過這部片了嗎?
當人們開始擔心錢包的重量時,心智也慢慢成熟了。
還記得當初在德國還是學生的日子,除了作業、考試、追劇外,夏天時,一下課就去河邊游泳、野餐,冬天時和幾個朋友到聖誕市集喝杯Glühwein,放假時回家鄉幾個禮拜,或是打打零工Minijob,領個450歐元意思一下,有空就環歐一下,順便去其他城市找也在遊學的朋友們。我們很開心有許多世界各地的同學一起在同一個城市生活、晚上大家一起在WG煮菜、分享不同國家的零食、謾罵調侃班上奇怪的歐洲人、享受在歐洲身為學生的權利 —— 學生宿舍、學生餐廳、便宜的保險、便宜的車票、便宜的入場券,還有購物的折扣。生活除了存款不要見底、不要被當掉之外,我們都相信未來會更好,成為海歸,擁有更好的工作機會的那一天。
我們享受歐洲的開放和自由、我們覺得歐洲很好、我們享受歐洲的包容、我們不想回家。
然而有多少個沒有被邀約的夜晚、下大雪的時候得待在家的日子,看看網路文章,對著還沒鋪完的、今後要走的路發了呆。
畢業後幾個月,當班上的歐洲同學都正在Ibiza、Mallorca跟朋友們到音樂節狂歡,我們只能看著快到期的簽證,焦急地想著下一步怎麼走。
想的都是很簡單、現實都是另外一回事。
慢慢的,幾個外國朋友圈的同學,因為家裡強迫,或是找不到工作,必須收行李回到家鄉;幾個當初表現就特別勤奮的、交友圈廣闊的同學,已經找到了工作,也辦好了工作簽證,積極的往上爬。
至於當地人呢?曾經在班上表現不怎麼好、總是不來上課的歐洲同學,莫名其妙在不錯的公司上班;而勤奮的歐洲同學,德文的嘲笑詞叫做Fachidiot,進了不錯的研究所,也靠著努力,開始了第一份工作。
人生跟職場,從來都不是公平的,就像賭場的定律,表面上的機率都是一樣,然而些微的不同,便能造就不同的結果,然而我們不能不知道遊戲規則,因為我們是參賽者。
身在國外,無論我們在家鄉是多麼闊綽、多麼呼風喚雨,我們都是沒有家庭背景的”外來者“,求職時,無論是來自香港大學還是台灣大學,排的都是在歐洲大學畢業的學生之後,即使他們是二流大學。對於一個隨時會落跑的外國人來說,歐洲公司的心理是很清楚的,要不是他們看中你的論文或是比賽成績,甚至有時只是公司希望有免費的中文翻譯,他們絕對不會讓公司機密呈現在外國人的面前,避免哪一天這些人回到家鄉創立一樣的公司。
薪資也是,偷偷問過其他同事的薪資了嗎?最好不要,避免開始厭世的人生⋯⋯
於是真實的人生開始了,我也必須承認,剛畢業的兩三年是最辛苦的。公司的同事,不一定善意的熱情、總是給你更多工作、做錯事情時瞬間裝傻、攀附上司、私下成群結隊、午餐時聊天總會有個隱形的隔閡、聊你家住哪、聊你兒子女兒上哪所Gymnasium、聊下次旅遊要去哪個海島國家、聊你老公在哪工作、開什麼車,伴隨著眼神總是從上到下的打量。
同事們對你的評價都是:人好好、好勤勞。然而有好處時,都不會先想給你。
為什麼?
無論在哪個國家,出了社會,便是一個利益交換的買賣區。我們沒有背景沒有根,於是被擋在門外,好的套房?絕對租不到。超好的職缺?也沒有下文。上次某某人答應的牽線?也沒有再回應。
然而錯的不是自己,而是別人無法把你當自己人。其中一點便是:語言能力、口音、生活習慣、工作能力。
你有別人沒有的執照嗎?你有說一口流利當地語言嗎?你甚至會講他們的方言嗎?你跟他們有一樣的嗜好嗎?你有這麼厲害,大家都想把你介紹到他們的公司跳槽嗎?上司會和你有多一些的small talk嗎?你會某種運動,大家都想跟你學嗎?你的個性特別嗎?
德文有ㄧ句話叫做"Nett ist der kleine Bruder von 💩! " 意思是貶義的,當德國人找不到一個禮貌的字去批評時,通常會說 “Das war nett. / Er ist nett.” 通常都不是好事⋯⋯
身為年輕人,這是很好的訓練,磨練自己處事不驚的能力、磨練自己不氣餒的能力、磨練自己堅強的能力。不要厭世,責怪別人永遠是比較簡單、可憐自己的方法。然而一場馬拉松比賽,你不可以怪別人跑太快,你要怪就怪自己怎麼跑不快、鞋子怎麼買不好。
努力的路很長,直到你做到的那一天,會發現磨練都是值得的。
>>>
既然今天是星期天,推薦給你們兩部電影,可以在床上暖暖的追一下:
第一部片是 Billionaire Boys Club “億萬男孩俱樂部”,香港譯為“華爾街狼群“。我們不論影評,這是美國比佛利山莊的真實事件,其中值得省思的是,錢和階級帶給我們的影響。
電影內容:https://edwardmovieclub.com/the-billionaire-boys-club/
第二部片是現在上映的韓國片”寄生上流“,一樣是在討論階級與錢的社會故事。
電影內容:https://www.cosmopolitan.com/tw/entertainment/movies/g28270966/parasite-movie-must-see/?fbclid=IwAR1zSCAmdUJRV-hOSeD3yGcvrPwtAUl2ZDUjEOXLfHbRTqVrEXGrrcznulw
看完我們便能繼續討論下週的主題👍
#寄生上流 #窮人與富人 #職場 #階級 #國外求學 #國外工作 #億萬男孩俱樂部 #畢業生 #德國 #歐洲 #論文化 #簽證
er 簽證 在 澳洲駐台辦事處Australian Office in Taipei 的推薦與評價
er Lane、AC/DC Lane和Duckboard ... 該申請哪種簽證看這裡:https://immi.homeaffairs. ... 簽證ETA 會是最方便的選擇。拿台灣普通護照的旅客可以直接利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