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小棋王》:請讓他繼續當個溫柔的孩子。
.
「你有一副好心腸,這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
.
七歲的喬許展現過人的西洋棋能力,他在父母親以及多位老師的教導與陪伴下,一步步邁向棋王之路...
.
《天生小棋王》是 1993 年的作品,當年上映時,獲得約八百萬美元票房收入,年度票房只排上第 139 名。電影台曾經播過本片,但我都只看過片段,沒能好好看完。這兩天發現 Netflix 有片可看,找了時間補上,非常喜歡。有些電影就是如此,名氣不大,像顆蒙塵的寶石,乍看不起眼,只要擦拭掉上頭的塵埃,便能看見其閃爍的耀眼光芒。
.
《天生小棋王》的英文片名叫做《Innocent Moves》(天真的舉動), IMDB 上的片名又改成《Searching for Bobby Fischer》(尋找巴比費雪),巴比費雪是美國的知名棋士,從小便展現過人棋藝,他於 1972 年打敗當時的西洋棋世界冠軍:俄羅斯棋王鮑里斯·斯帕斯基,成為首位世界西洋棋冠軍的美國棋士。然而,費雪飽受盛名所累,選擇消失於鎂光燈下。直到九〇年代復出,又因為政治問題而流亡日本,最終病逝於冰島。據說《#后翼棄兵》的女主角原型,即是以巴比費雪的生平為靈感。
.
《Searching for Bobby Fischer》片名點出費雪失蹤多年,棋界都在期待(尋找)下一個巴比費雪的出現,對於棋路有著敏捷思緒的喬許,橫空出世,令他的父母親和師長為之驚歎,他們花費許多時間栽培喬許,卻也陷入兩難局面,為了讓喬許成為頂尖棋士,是否該要剝奪他的童年,讓他無時不刻都沈浸在棋盤賽中,排除掉其他休閒活動?為了贏得棋賽,是否要嚴厲指責孩子犯下的每個過錯?要讓他們理解成為冠軍所要付出的代價包括喪失對「玩棋」的熱情?必須將棋賽視為一場又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即便贏得冠軍也不能鬆懈,要隨時備戰,不讓自己跌下冠軍寶座?
.
《Searching for Bobby Fischer》片名既有尋找下一個巴比費雪的意義,也像是一個問句:為何巴比費雪會失蹤多年?成為像巴比費雪般的孤獨、驕傲、蔑視他人的棋士,是邁向顛峰的唯一方法嗎?
.
「爸,也許我們應該放棄這次的州決賽。」喬許。
「你怎麼會有這種想法?我們一定會參加的啊,我們努力這麼久才進入決賽。」父親。
「如果我贏了,大家會說”他贏是理所當然的啊,因為他積分最高”。如果我輸了...」
「你不會輸的,喬許。」
「萬一我輸了呢?」
「不會的!」
「我怕我會的。」
「喬許,他們怕你,他們怕死你了,你趕快睡吧。」
「也許不要當最厲害的那個人比較好,#那麼即使你輸了也沒什麼關係。」
.
《天生小棋王》批判喬許的父親和導師們都在連戰皆捷的勝利中迷失了自我,師長們將個人的期望全部加諸在喬許的身上,想要把喬許打造成他們心目中的模樣,剝奪喬許熱愛西洋棋的初衷,也讓他陷入無止盡地追求勝利的空虛和寂寥感。
.
《天生小棋王》書寫喬許的成長,原本只是熱愛西洋棋的孩子,為能滿足師長們的期待而壓抑情感,經過低潮期與反省,慢慢找回自我的聲音,重新(心)出發。電影裡,喬許有兩個西洋棋導師,一個是來自街頭的文尼(Vinnie),一個是學院派的棋士布魯斯(Bruce)。兩個導師互看對方不順眼,指責對方的教學方法有誤。喬許不同於他的師長們,在他眼中,街頭與學院完全平等(沒有高下之分),他將兩位老師的教導融為一體(懂得攻也懂得守),找出(創造)屬於自己的路。
.
想來,喬許是個幸運的孩子,不單是擁有老天爺賞飯吃的過人天份,更有來自旁人的協助與關愛,才讓他得以穩健地走在西洋棋路上,並且發光發熱。喬許也是個感性且體貼的孩子,總是帶著一份純真、不帶仇恨與偏見的眼光看世界,總是願意給予孤單的孩子與大人們,一個最溫暖的擁抱。
.
《天生小棋王》有熱血勵志的一面,也有對生活與教育的反思。本片的演員群戲整齊的不得了,演員皆是一時之選,飾演父親的是 Joe Mantegna、母親是 Joan Allen (我好愛母親這個角色,非常尊重兒子的選擇,而且不讓他被外界扭曲的眼光所傷)、喬許的西洋棋導演分別是 Ben Kingsley 和 Laurence Fishburne、喬許在校內的班導是 Laura Linney 等,每個人都有適切且精湛的表現。至於飾演喬許的 Max Pomeranc ,演技自然生動,溫和羞怯又充滿靈性的大眼睛,讓我看完電影當下馬上圈粉,上網查了一下 Max Pomeranc 的資料,發現他的演出作品並不多,而且已經退出影壇多年。
.
片中另一名天才小棋士強納森(個性跟喬許剛好相反,比較陰鬱冷漠)由 Michael Nirenberg 演出,同樣是氣質出眾且表現精彩,查了一下這名演員的近況,IMDB 顯示 Michael Nirenberg 只演過兩部作品(另一部是 Jason Ruscio 執導的短片《Eclipse》),且於 1996 年過世,去世時年僅 18 歲。我另外在網路上翻到一篇文章(#文章連結:https://reurl.cc/pm4Z7e),內容指出 IMDB 上關於 Michael Nirenberg 的出生和死亡日期都是錯誤的,一, Michael Nirenberg 是 1983 年出生,而非 IMDB 所標示的 1978 年。二, Michael Nirenberg 還活著,而且成為一名廚師。由於 Michael Nirenberg 的資料有限,因此這名演員現在究竟是生或死,我也不確定,只希望他還好好活著!
.
#Searching_for_Bobby_Fischer
#Innocent_Moves
#非常適合在兒童節播放的影片
#小朋友看了可以理解熱情為何物
#大人看了可以重新省視自己對待孩子是否也陷入了成績至上的盲點
bobby imdb 在 XiaoMa 小马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相信你的社交平台最近一定有人在放这张海报,或是开始热烈讨论 #西洋棋,只因为这部在 Netflix 大热的剧集,也是马来西亚排名NO.1的 「 The Queen's Gambit」,中文译名叫做 #后翼棄兵。
\
「后翼棄兵」指的是一種西洋棋的封閉性開局方式,跟嫦娥跟射太阳的后羿没关系,全剧只有七集,有的人是一个晚上看完,他们形容像看长达七小时的精彩电影。应该也不会有续集,因为故事算是演完了,但不懂会不会有外传之类的。
不管看了或没看,都可以看看我整理的 #十个西洋棋历史与这一个剧集的小知识,认识这部 #年度神剧。
#
1、女主角Beth Harmon 是否 #真有其人?其实她是一个虚构的小说人物,历史上没有这名女棋手存在。写这本小说的作者是Walter Tevis,某些细节刻划是根据作者本人的真实经验撰写而成。
但很多人觉得Beth Harmon跟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前世界西洋棋冠军Bobby Fischer经历非常相似。
.
2、女主角非常依赖的 #绿色药物,则不是虚构的,应该是取材「Librium」为名的药物,是用来治疗焦虑,失眠及其他药物的症状用药。
.
3、由于美国与苏联发生 #冷战,所以身为美国人的女主角要去苏联是件大事;所以才有教会组织要她帮忙宣教,政府要派人监督她。
.
4、西洋棋 #起源于亚洲(一般认定是印度),后来传入欧洲。最初的规则是掷股子来决定谁开局,而不是白子先走。到了文艺复兴时期 ,西洋棋在欧洲已经很风行了,被列为当时骑士必修的七大艺术。
.
5、片中提到西洋棋对于俄罗斯(苏联)的重要性,包括全世界棋手都梦想到苏联参赛。来说说苏联与西洋棋的关联:
♟ 西洋棋是俄罗斯民族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象棋发生了巨变。这一智力运动与芭蕾舞,一样被俄罗斯人视为民族文化的骄傲。专业人士每天会进行8、9个小时的开局和残局研究
♟ 俄罗斯伟大的文学家 #托尔斯泰,也爱好下西洋棋,他与妻子就因为西洋棋认识,后来他们生育了13个孩子,而西洋棋一直是他们整个大家庭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
.
6、西洋棋一直希望能登上更高的体育舞台,国际象棋棋手的奥运梦想,从1999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将国际象棋视为一项潜在的奥运项目开始。
目前最有机会的是可能成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一部分。
.
7、里面的每一个 #棋局都是真实的,是导演和编剧,研究了自1970年代至今近百场国际西洋棋賽,精挑细选出最反转、最刺激的棋局,而不是乱编的,所以内行人看了都很过瘾。
.
8、剧集也阐述了许多 #社会的问题,孤儿、被丈夫抛弃与冷落的两個母親、酗酒、疾病、滥交、男尊女卑、肤色、青少年的彷徨无助等。
.
9、《The Queen’s Gambit》目前于 Rotten Tomatoes 的得分 是100% ,IMDb 则是 8.9 分,两大平台都有著接近满分的表现。#看不懂西洋棋也没关系,剧中的角色、剧情节奏,甚至是背景、人物服装全都很有看头。
.
10、这个有小剧透,如果还没看马上SKIP。
女主角到苏联参赛,一开始的支持者只有女性,但赢了世界冠军后走在俄罗斯大街的路上,走向拥护她的全是成年男子。这点我的解读是:即使在那么重的父权社会,只要能力所及,不分性别,还是能得到尊重。
#
我是小马,诚意推荐你看这部剧集,如果没有Netflix 就去找有订阅的朋友借来看🤣,一起沉醉在这64⽅格世界中。
https://www.netflix.com/title/80234304
bobby imdb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電影台看了《天才小棋王》(Searching For Bobby Fischer ),儘管只看半場(前面錯過了),但它完全是「香菜」,以天才小棋手喬許為中心點,看見他的父母、師長、友人面對同一事件的各種不同反應,探討一昧追求勝利的利與弊、成人對孩子的期許與控制,以及孩子試圖摸索出自己的道路(棋術)的掙扎與辛苦;片中喬許輸掉一場棋賽,父親指責喬許不夠認真,母親則說喬許輸掉比賽並非技術低人一等,而是性格使然,她告訴丈夫:「他(喬許)知道你認為他很軟弱,但他不是軟弱,他是善良。」,這段話很打動我,接受孩子本來的模樣並不容易,因為我們太習慣把自己的期待加諸在他人身上。
.
《天才小棋王》是93年的作品,我對這片完全不熟悉,查了一下IMDB,發現導演是《罪夜之奔》的Steven Zaillian,Steven Zaillian同時寫過《美國黑幫》和《魔球》等片劇本;另外,《天才小棋王》的演員群好強大,飾演喬許兩位棋術導師的分別是《駭客任務》的Laurence Fishburne和《甘地》的Ben Kingsley;飾演喬許母親的是Joan Allen;飾演喬許父親的是Joe Mantegna、飾演喬許班導的是Laura Linney等,其他還有William H. Macy、Tony Shalhoub、Dan Hedaya等(硬底子演員大集合!!)。
.
最後,我不懂西洋棋,但看喬許以飛快速度解決對手還是覺得很過癮。
.
#永遠有看不完的好電影
bobby imdb 在 10 Greatest Bobby Cannavale Movies (According to IMDb) 的相關結果
Let's revisit some of Bobby Cannavale's greatest roles in his top-rated films on IMDb. Ant-Man and the Wasp (7.1). This 2018 Marvel Cinematic ... ... <看更多>
bobby imdb 在 Bobby Cannavale - Wikipedia 的相關結果
Bobby Cannavale is an American actor. A native of New Jersey, Cannavale gained a reputation after working in the industry for both his character actor roles ... ... <看更多>
bobby imdb 在 Bobby (2006) - IMDb 的相關結果
Bobby : Directed by Emilio Estevez. With Harry Belafonte, Joy Bryant, Nick Cannon, Emilio Estevez. The story of the assassination of U.S. Senator Robert F.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