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努力越幸運】
#努力防疫 #努力充電 #努力健康 #努力變美
雖然疫情指數持續攀升,但我們可以不出國、不參加群聚、戴口罩、做好自我防護、減少醫護人員負擔,並自律生活著...的粉絲請舉手喊:「又」
姊抽送防護福袋x 1名🎁價值兩千元
每天一睜開眼睛發現自己還健康的活著,是現階段最幸福的事呀❤️
大自然山水因部分國家城市發出鎖國令,可以慢慢恢復清澈養息的機會多棒!
#防堵疫情新鎖國時代來臨
#看書 #自我充電 #保養美白
#泡澡 #追劇
#netflix 好多經典好劇
以前姊1週泡澡兩次現在天天泡😁
姐姐依賴光療已經10多年了
竟然可以因為疫情卸除開始每週護甲自己上色換色
亮媽3月底生日 原本訂席某飯店慶生
因為疫情取消
亮媽建議我們回娘家吃
愛您😘
#有感而發 #感恩之心
記得姊第一次發現身體有異樣可能面臨生離死別..故事發生在30歲那年,姊剖腹產生下小子當時,婦產科醫生發現姊左側卵巢有拇指大小的腫瘤,順便割除等待化驗期間,姊看著新生兒應該是開心的,卻以淚洗面好多天。所幸結果是良性!從此之後,我對飲食健康開始非常重視,選擇真正對身體保健有幫助的,而非大量廣告加持&包材比原物料貴的商品。
我永遠記住以下這段話:
想要亮你 要站在燈光下,
想要紅你 要站在舞台上,
想要成功 你要【#多接觸成功的人】
身邊一定要有幾個 #懂得自律又眼光精準的朋友
💜謝謝好友廠商們
將原本已經銷售很好口碑超過20年以上的保健品
讓亮亮女神經銷
(不是廠商來找姊團購喔
都是姊自己去跪求廠商)
💜謝謝好有貴人朋友引薦
讓我不斷有機會接觸優良的合作廠商
💜謝謝海外地區朋友的體諒
因礙於航運法的規定
部份液態保養品無法運送到海外
卻依然給予亮亮女神乳霜等商品支持
💜謝謝所有ATA研發合作團隊
讓ATA產品受到會員們的喜愛與認同
💜謝謝ATA天使團隊們的努力
在每天應付滿滿的訂單之下
願意接受我的龜毛叮嚀
辛苦了
💜謝謝咖啡神老公
如父如兄般照顧
並在各個角落為我留下美麗的記憶
💜謝謝兒子Andy
每天給我N個愛的抱抱
💜謝謝好書 #秘密
讓我堅信 #吸引力法則 神奇力量
果然一天比一天更美好
祝大家天天都有好心情
身體都健康💪
ata 指數 在 甲狀腺醫者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瀕臨崩潰的情緒
今天被滿滿掛了80多個的病友,很多穩定的病友其實花的時間都是在診間外等待,進入診間只是寒暄和看一下最近的抽血或加上超音波結果,大部份人才坐下,其實就很篤定沒有問題,只要Tg值穩定小於1,(或更好是<0.2) ,ATA陰性(<4.1),超音波沒異樣,接著感覺良好就可以約下次回診時間了!
當然要住院治療或追蹤的得花些時間解釋流程,而有些指數偏高或有轉移但病情穩定也都在掌控之中,可是今天偏偏有兩位病友讓我說不出該怎麼辦。
有位加號要求我解釋母親病情的孝子,他母親幾年前來看我,甲狀腺腫瘤大到壓迫氣管和中隔,香港醫院的正子影像其實意味惡性病變機會很大,但穿剌沒有看到惡性細胞,加上病友心臟不好(風溼心臟炎),我力勸手術都沒有能讓她早些開掉甲狀腺,直到幾個月後甲狀腺癌侵犯心臟,她動了一個開心+開胸+甲狀腺切除+....
這位病友在鬼門關轉了一圈,堪稱世界醫學史罕見的甲狀腺癌侵犯心臟的病例,住院2年多,靠呼吸機輔助生命,但意識卻相當清楚,當我去ICU看她,總能感覺到她的生命力活躍,和她的幾個子女的面談卻是很無助,放射碘和標靶藥物都不能用了,這像是陷入僵局的生命縫隙,走不到盡頭,卻又回不了頭,最後一次解釋完目前醫療無法再提供痊癒的方法,直到下午她兒子加掛號到我診間要求解釋病情,恐怕又是好幾個月了,甲狀腺癌指數(Tg)好幾百,腹水加上肝臟病灶,一種好難過的感覺,崩潰的和無力混亂感,說不出口的是,怎麼辦呢?拜託這位兒子別再逼我了,如果一開始就手術切掉那個罪惡的源頭,怎麼會到現在仍卡在這一關呢?
苦苦哀求他離開診間,下一個病友又是個災難的開始,當初診斷甲狀腺癌,她就堅持不願全切除,卻又要在我門診咨詢,偏偏她的ATA 偏高,所以增加腫瘤術後的追蹤不易,Tg 的不準確加上超音波仍然有看到淋巴腫大,沒有切除的另一葉仍是有可能病灶,她當初做了局部切除的選擇造成這種病情,其實折磨自己也是折磨我啊!請她回外科去尋求當初配合她只開一葉的醫生吧!
(待續)
ata 指數 在 甲狀腺醫者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甲狀腺癌病友的命運: 參加 2015 ATA 甲狀腺指引國際視訊會議有感
有位老朋友(其實也是我的老同事)在我的臉書【從聲音沙啞、吞嚥困難開始的甲狀腺癌真的要特別留意】留下了幾句話:
『印象中相較於其他的惡性腫瘤,妥善處理的甲狀腺癌的預後比較好,存活率也高.我也跟人說過非得選擇惡性腫瘤時,就選它的說法,看來好像也是很可怕.唉!還是祈禱身體健康比較好』,『真糟糕!我就是諶大夫提到的那些人之一,上課的時候也跟學生那麼說呢!印象中甲狀腺癌預後好,存活率也高,相較於一些一發現就宣告生命終結的惡性腫瘤,還是覺得這個核醫人比較熟悉的癌症,相對是比較善良的..』
正在想怎麼回應這位老同事的留言,助理心儒來跟我報告說一位準備接受最新的標靶藥物的病友就在日前往生了!L 先生在嘉義某大醫院接受很多次(15次)的放射碘治療(逼近2000 Ci),影像評估發現腫瘤已從頸部擴及胸腔(肺部和中隔淋巴) ,甚至肝臟和骨骼也有癌病的蹤影,求診時他已嘗試過兩種標靶藥物,還做過化療(彼時我就告訴他預後很不樂觀)…
在台灣甲狀腺癌的死亡率初估約10%,簡單說每年有新診斷病例 2500例,死亡案例約250例,不過這些死亡案例很少短於5年,甚至超過10年,也就是說有些病友被診斷為甲狀腺癌開完刀後,多半沒有立即的死亡風險,然後會不知不覺地忘了潛藏的危機,經過幾次的復發,最後無法收拾。而當初診斷或手術的醫生也以為病友已經痊癒了(難怪很多人說甲狀腺癌是「良性的癌腫瘤」),殊不知有30%左右的病例會在幾年後復發,而其中的1/3就因為復發無法控制而走向死亡之路,而其死亡前的痛苦也不亞於其他的惡性腫瘤,猶有過之是甲狀腺癌其進程相對緩慢,我門診有位十年前從他院轉來的甲狀腺濾泡癌病友,當時肺部僅單一顆轉移性腫瘤(無法手術,所以接受電療)加上左手肘骨骼轉移(切除後也電療),病灶一直蔓延到幾乎全身,最近做了左上臂截肢,而右腿也病理性骨折了打了鋼板,不得不佩服這位G先生抗癌的意志力,但也看出甲狀腺癌的慢性殺傷力。
說到甲狀腺癌病友的命運,我總覺得醫生真得像算命師一樣,從病友的資料中找出她(他)們未來疾病演變的蛛絲馬跡,偏偏甲狀腺癌治療的指引有很多灰色地帶,例如小於1 cm的腫瘤可以只做局部切除(切除病灶的單葉),大於4 cm就得全切除,那界於1-4公分怎麼辦?又例如腫瘤指數 thyroglobulin (Tg) 低於1.0 相對安全,但高於10 需要積極處置,那界於 1-10 又怎麼辦,又例如放射碘治療劑量30mCi還是 100mCi 起跳也沒有明確的原則,我今天晚上恰好應邀跟台大王治元醫師一起參加了 2015 ATA 甲狀腺指引的國際視訊會議,Wartofsky 教授(美國華盛頓大學醫院甲狀腺大師主持)侃侃而談新指引中有關腫瘤大小和Tg值的一些處置原則,聽來聽去我們只覺得很多灰色地帶仍然很難釐清,所以乾脆把甲狀腺癌叫做 Cancer of Gray zone (灰色地帶的腫瘤),說到這我想起在上禮拜五門診恰好有兩位小姐都是 1公分以上但不到 4公分的甲狀腺乳突癌,分別在T大(張P和陳醫師)和台北一所私人院所(杜醫師)接受手術,前者選用單葉切除,術後追蹤卻很不放心,後者則是在全切除後用了劑量放射碘(30 mCi),卻又發現側頸淋巴腫大經過穿刺證實是甲狀腺惡性腫瘤蔓延,很苦惱要再安排手術或是大劑量放射碘呢? 這麼多複雜的甲狀腺癌案例,治療指引顯得很簡單,我只能說病友和我們得自求多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