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介紹] 絕望者牌組介紹(死絕戲曲/絕望/デスピア/Despia) ... 抓到了台大炒悲劇. 3 wks Report ... 每次对上绝望对手都叠No97 No100 一拳超人www ... <看更多>
絕望戲曲台大 在 [閒聊] 台大戲研所理論組錄取心得- 看板Drama | PTT影音娛樂區 的推薦與評價
讓懂的人教你真的是最快的會在大學教授戲劇或戲曲的老師應該就是研究這項專科的讓 ... 等等) 中國劇本,就算文言點也還略懂意思,何況現在都有很多註解台大只有開中西 ... ... <看更多>
絕望戲曲台大 在 [轉錄]我懂得她的孤寂(趙雪君) - 精華區GID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Drama 看板]
作者: Natalia (人從千里來) 看板: Drama
標題: 我懂得她的孤寂(趙雪君)
時間: Sun Feb 27 20:35:54 2005
我懂得她的孤寂
台大戲劇所研究生 趙雪君
對詩詞的領悟體會,有時是種機運。少了那獨特的機運,
即便是天上來的黃河之水,都當他是腳邊一灘不曾注意的水窪。
《三個人兒兩盞燈》這齣戲的原始構想,正是來的巧合的機運,
就那麼靈光一現,我好似穿越時空,直接與寫下「今生已過也,相約來世緣」的她,
心連著心了。
她是唐玄宗後宮的一名宮女,不曾留下名姓,
卻將她的孤寂、將她對愛情的期盼託與一件征衣,
穿越萬仞宮牆、千里關山,傳到了邊塞的他手裡。誰想的到?他帶著她回家了。
一個在宮中、一個在關外,只憑藉著一首藏於征衣之內的詩,
他真的帶著她回家了。誰又想的到,在那久的令人迷濛的年代,
有一個人將這故事紀錄下來,我讀到了,在一千三百年之後,我也懂了。
我懂了她的孤寂。
當真是機運巧合。小時候讀過這故事,毫無所感,
只當是眾多歷史故事中的一個,寥寥百餘字,再次重讀,卻陡的明白,
是多麼深、多麼重的孤寂,才會讓一個唐宮女子甘願冒犯宮規,
也要與一個未曾謀面的男子,許下來生之約?
我幾乎可以看見,她顫抖著手、握著筆,將她對愛情的期盼傾注在筆端,
一字一頓、一頓一拭淚,在一生僅有的一次機會,不求回應的送出她所有的愛情。
十三歲,如花似玉的年紀,對別離的滋味還不是那麼清楚,
她拜別了親人入宮。站在宮門之前、她有些暈眩,踏入這一步,
就沒有後退的時候了。不是封貴妃、做娘娘,
就是在宮裡孤老一生……一個十三歲的女孩兒,不曾想過這麼多,
卻隱隱約約覺得一陣寒意。然而她是那麼年輕、天真,連愛情都不懂得,
心裡想著的只是:皇上是什麼樣子呢?我能見到皇上嗎?皇上他可會喜歡我?
他可會像哥哥疼嫂嫂那樣疼我?
進去了,就再也出不來了。
要離開這人間最富麗的金閣朱樓,唯有死亡而已。
一轉眼十五歲,她等著見皇上兩年了。還是記得當初對愛情的期盼,
她才十五歲呀,還有好長一段時間,可以等著皇上。又是兩年,
十七歲,她開始有些……失望。可她不願意在心裡頭聽見自己說「失望」兩個字,
愛情是那麼美好,何況是天子的愛情?她實在不能夠輕易的讓自己對自己失望。
一個人的時候,她就忍不住想起、那些在宮女們之間長年流傳的故事,
說什麼某朝某妃在某時某刻某地,與皇上見了一面,就此皇寵加身,
得了愛情也作了娘娘。「這是故事啊!」她對自己這麼說,
可是她卻越來越常在宮裡的每個地方,看見皇上與她一次又一次的相遇。
「希望」恐怕是人類情感中最具韌性的吧。二十五歲,
剛進宮的小宮女磨著她問有沒有見過皇上、會不會想見皇上,
她咬著牙說,等了十二年,她等累了,不等皇上了。
可是偶爾她還是看見她與皇上在御花園的某個地方,一見鍾情。
她始終沒有絕望,沒有像她說的那樣不等皇上、不盼皇上,
直到那一天。二十八歲,她等著見皇上十五年了,終於在涼亭畔見著皇上了。
可她還不能肯定呀,不能肯定眼前的皇上是在夢裡呢?
還是真真切切的在涼亭內吟詩撫琴?然而,十五年來期盼的這一刻,
卻比她想像中短的許多。她走進皇上的生命中,不如一朵花飛過他眼前深刻。
皇上來了、皇上又走了。她還能期盼什麼?不知道、但不會是皇上了。
她不再期盼皇上了,卻不能不期盼。她知道她不年輕了,
難道她這一生就注定了目光沒有焦點、心裡頭擺不了人麼?
不……她不願意如此。皇上命令後宮宮女縫製冬衣送往邊關,
於是她將一生的愛情寫成了詩藏在征衣之內,
「就當這征衣是為夫婿而縫,只待他自沙場而歸」手捧著征衣,她不禁這麼想。
這大概是她一生中最接近一個陌生男人的時刻了吧,
她一針一線縫出的征衣,將要穿在他的身上……
那個陌生的人兒在千里關塞外忍受著天寒地凍,她能為他做什麼呢?
她能為他燒一碗熱茶嗎?她能為他呵暖凍僵的手指嗎?
……想到這裡,她不禁多放了些棉絮在衣服內。這是她唯一能為他做的,
她很貪心哪,她要跟他討一個來生之約。
你可會笑她,許下這虛無縹緲的來生之約?
若是你和她一樣困死在九重宮苑之中,你會明白,
她的下半輩子因這首詩而有了寄託與依靠。
「只要他得了我的詩稿,知道這煙鎖重樓之內,有一女子願委身於他,
偶而思及,便在心頭猜我幾分、想我幾分,而我,
也似那有家歸不得的遊子,身雖漂泊,心有所歸,這也便罷了。」
是啊,有家歸不得總勝過無家可歸。
便是體會到這樣的心情,我為「雙月」寫下《三個人兒兩盞燈》。
雙月將愛情寄託在遠方,又豈是她一個人的孤寂?
唐宮之內似她的女子可有著千千萬萬之多,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
一批又一批的宮女走了進來、留了下來,孤老了一生。
有的與太監結成了有名無實的對食夫婦,有的與同儕姐妹互結同心,
只求個照應。人都渴望被愛,但愛人何嘗不是一種本能?
心裡頭有個人,想著什麼有趣的事、就想對她說,
看她傷心、恨不能與她分憂,她愛吃什麼、討厭什麼,
都牢牢的放在心裡,只想照顧著她,困死在宮中也無所謂,
只要能與她一起走過所有孤單的歲月……
「廣芝」看著雙月:想不起來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的眼光再也離不開妳。
是那個早晨,妳拉著我看凝結在草上的露水,說那好似滿地的珍珠?
是那個夜裡,妳悶在錦被中,不肯露出臉,說妳想家哭的雙眼紅腫?
記不得了,什麼都記不得了,我只知道、我是再也不想離開妳……
廣芝的寂寞找到了另一個出口。
「希望」是分分秒秒折磨著人,看的開的、放過了自己,早不作娘娘夢。
看不開的、任由人笑她痴傻,就是不肯死心。
楊貴妃與唐玄宗在長生殿裡互許盟誓,而梅妃獨自徘徊在梅林梅苑之間,
低吟著《樓東賦》。失去歡寵的梅妃堪憐,不識人間情愛纏綿的雙月亦是堪憐,
可梅妃啊,玄宗為她「負盡了三千粉黛」,
曾經擁有過玄宗完整的愛情;雙月不曾得到、又談什麼失去的傷痛?
唐宮之中最堪憐者,應當是「湘琪」這樣的女子吧。
嚴寒乍暖、只讓餘冬更顯孤寂,湘琪曾與玄宗有過一夜之歡,
就此枯守井畔,枯守著玄宗的戲言,反反覆覆問著:
「你當真忘了嗎?那一夜……你說我像水仙一樣清雅」。
湘琪守在井畔,看著梅妃走過去了,看著楊妃走過去了,
卻再不見皇上走過來……春風一度,只徒惹花開又花落。
玄宗的一舉一動、一怒一笑,梅妃是想忘也忘不了,
湘琪記憶中的玄宗卻是越來越模糊。
《三個人兒兩盞燈》是關於三個孤寂唐宮女子的故事。
歷史上得到詩稿的那名兵士,因為不敢藏匿宮中之物,
明知會為唐宮女子帶來殺身之禍,還是將詩稿上報朝廷,
唐玄宗命人將詩遍示六宮:「有作者勿隱,吾不罪汝。」
唐宮女子承認是她私自與邊關將士結下來生之約,玄宗同情她,
便放唐宮女子出宮,與這名出賣她的兵士共結今生緣。
同為女性,又體會到她的孤寂,我怎忍心讓她沒個好歸宿?
為此,我將得到唐宮女子詩稿的兵士,寫成一個長年受困病體的男人,
只有同樣感受到被囚禁的孤獨,才能互相憐憫。
《三個人兒兩盞燈》雖是京劇,但情感細膩動人之處,
絕不亞於擅長談情的崑曲。王安祈教授的古雅曲文、女性思考,
更讓這個劇本的情感闡釋深入、透徹、動人。
《三個人兒兩盞燈》能夠演出要感謝兩位恩師,
一位是台大戲劇系系主任林鶴宜教授,鶴宜老師接掌台大戲劇系之後,
深感戲曲編劇對於戲曲發展之重要,
不斷力邀安祈老師來到戲劇系開課傳授。還要感謝的是王安祈教授,
跟安祈老師一起工作十分愉快,有如沐春風之感,
挑選這個劇本演出是安祈老師溫厚之處,
當初只是「戲曲編劇」課堂上的習作《征衣情緣》,
雖有長處、但缺點亦是等量之多,安祈老師不看短處,反而注意到劇本的優點,
做了去蕪存菁的工作,方能有《三個人兒兩盞燈》的演出。
做為執教鞭者,安祈老師與鶴宜老師都是提攜後進、不遺餘力,
做為台灣京劇發展的領航者、戲曲研究的佼佼者,
兩位恩師的成就亦是令人敬佩萬分。
(本文與大雅雜誌94年2月號同時刊載)
https://homepage.ntu.edu.tw/~r91129008/tptl/index.html
--
說什麼千古興亡一盤棋,又豈知、大江滾水洗不淨一件染血的征衣。
是非成敗轉眼如空飛塵揚泥,但看荒塚孤墳人間曾留英雄足跡。
青山千年無轉移,舊日夕陽何處覓?
風起雲湧多少人同鑄戰局,風流雲散多少人各歸沈寂。
三分歸晉盡付古今笑談閒筆,何人嘆欷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90.51
※ 編輯: Natalia 來自: 218.166.90.51 (02/27 20:37)
--
戀人之目
黑而且美
十一月
獅子座的流星雨
-----紀弦"戀人之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58.24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