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聯合學習產業大聯盟啟動 高雄爭取SCSE(智慧城市高峰會與展覽)於2022年展出
由國家發展委員會、交通部、經濟部、衛福部及科技部共同發起,並由素有「PTT創世神」封號的AI Labs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所創辦的台灣聯合學習產業大聯盟(Taiwan AI Federated Learning Alliance,TAIFA),今天正式啟動,我代表市府受邀參與大會。會中,賴清德副總統、國發會龔明鑫主委及高仙桂副主委、交通部林佳龍部長、文化部李永得部長、科技部陳宗權次長、金管會邱淑貞副主委、桃園市高安邦副市長、科技會報蔡志宏執秘,專家顧問團工研院余孝先總營運長等以及各大醫院代表與ICT業界代表共同與會,產官學界齊聚一堂,顯見各領域推動台灣走向智慧發展之路,已是殊途同歸。
透過聯合學習加速人工智慧應用發展,預計帶動醫療、城鄉、金融、製造、商務等產業創新、跨域應用、人才培育及國際鏈結,是TAIFA的宗旨,也是各領域專家的前瞻倡議。事實上,台灣在科技防疫與聯合學習的成果,已經備受全球矚目,若能藉由產官學的攜手合作,共同投入聯合學習技術研發,建置場域優質服務與發展環境,共同籌建高度信任之資料治理、運作機制與規範,對於政策提出實務建言,將能協助政府加大力度推動核心戰略產業發展。
今天我在會場與各界交流,會後也再與主辦智慧城市高峰會暨展覧(Smart City Summit &Export,SCSE)單位TCA討論;高雄啟動智慧城市的擘畫藍圖,希望目前緊鑼密鼓籌備的專案辦公室(KPMO),能整合市府各局處及業界能量,爭取經費進行各項合作案、科專案,同時透過招商形成產業聚落,落腳於亞洲新灣區,於此一創新場域深化各種科技應用。
我也向TCA(即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爭取SCSE(智慧城市展)於2022年部分展覧移師在高雄展出,以雙主場形式—原本為期4天的展示,延伸為智慧城市週。SCSE歷年皆在台北舉辦,此次,透過雙主場的呈現方式,讓高雄展現城市優勢,邀請在地廠商參與、壯大智慧城市展,並將廣邀高雄的姐妹城市共同參展,透過國際合作、增添高雄特色展館的吸引力。
高雄擁有優異的海空雙港,也有深具特色的漁農產業,是國發會希望高雄能扮演為新南向國際智慧城市輸出基地。屆時2022年,透過南北串連的雙主場展覽形式,不僅讓高雄被世人看見,也一定可以讓台灣發光發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9萬的網紅柴鼠兄弟 ZRBro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灣的AI這次開口唱歌了😲,這次前進大名鼎鼎的北一女校園,除了看到出國比賽的二部機器人,還有AI看完1500小時台語鄉土劇和PTT八卦版文章,模仿人講話的樣子😂。 ✅沒想到AI的自我學習能力已經進展到這麼強大,#中文語意辨識 的準確度是越來越高,好想體驗用 #台語 跟AI吵架是什麼感覺😆能用詞彙超...
「工 研院 科技 學習 ptt」的推薦目錄:
- 關於工 研院 科技 學習 ptt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工 研院 科技 學習 ptt 在 鄭龜煮碗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工 研院 科技 學習 ptt 在 柴鼠兄弟 ZRBro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工 研院 科技 學習 ptt 在 [請益] 工研院產業學院課程- 看板Tech_Job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工 研院 科技 學習 ptt 在 最新趨勢觀測站- 工研院產業新尖兵ptt的推薦與評價 的評價
- 關於工 研院 科技 學習 ptt 在 工研院課程-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6月 - 網紅排名情報站 的評價
- 關於工 研院 科技 學習 ptt 在 工研院課程-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6月 - 網紅排名情報站 的評價
- 關於工 研院 科技 學習 ptt 在 工研院面試ptt - 新聞生成式AI將掀產業轉型革命PTT 熱門文章 的評價
- 關於工 研院 科技 學習 ptt 在 課程規劃師- CampusTour板- WEB批踢踢。跟校園導覽沒啥 ... 的評價
- 關於工 研院 科技 學習 ptt 在 [問卦] 產業學習網補助的課程對植牙有貢獻嗎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工 研院 科技 學習 ptt 在 人工智慧學校ptt - bettimask.fr 的評價
- 關於工 研院 科技 學習 ptt 在 工研院材化所ptt 的評價
- 關於工 研院 科技 學習 ptt 在 工研院ptt 的評價
- 關於工 研院 科技 學習 ptt 在 工研院ptt - 開箱#工研院宿舍下班就是要放鬆休息呀 的評價
- 關於工 研院 科技 學習 ptt 在 [資訊] 無人機產業設備工程師養成班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工 研院 科技 學習 ptt 在 工業技術研究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 工研院材化所ptt 的評價
- 關於工 研院 科技 學習 ptt 在 心得110 資工所推甄心得graduate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評價
- 關於工 研院 科技 學習 ptt 在 研究所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工 研院 科技 學習 ptt 在 人工智慧學校ptt 的評價
- 關於工 研院 科技 學習 ptt 在 人工智慧學校ptt - dlmedical.it 的評價
- 關於工 研院 科技 學習 ptt 在 ptt - 產業焦點|產科國際所【IEK產業情報網】 的評價
- 關於工 研院 科技 學習 ptt 在 請益研替offer請益工研院/MOXA四零四PTT 熱門文章 的評價
- 關於工 研院 科技 學習 ptt 在 工研院ptt - 研经历,菜鸟的保研记录中山CS、中科大先研院 ... 的評價
- 關於工 研院 科技 學習 ptt 在 工研院ptt - 如何看待武汉大学成立工业科学研究院? 知乎 的評價
- 關於工 研院 科技 學習 ptt 在 職涯區> 請益竹東工研院宿舍tech_job PTT職涯區- 工研院ptt 的評價
- 關於工 研院 科技 學習 ptt 在 東捷科技ptt - TradyBel 的評價
- 關於工 研院 科技 學習 ptt 在 趨勢贏家特別版-布局2018 28檔私藏好股: 精選五大黃金產業 的評價
工 研院 科技 學習 ptt 在 鄭龜煮碗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上禮拜,雖然大家(包括我)都比較關心學姊說 #統獨是假議題,但其實有件算是重要的事情發生。
那就是 3/26 號的時候,歐盟的立法機關之一歐洲議會 ( European Parliament ) ,通過新的著作權規範。
( European Parliament 歐洲議會自己的新聞稿:
https://www.europarl.europa.eu/news/en/press-room/20190321IPR32110/european-parliament-approves-new-copyright-rules-for-the-internet )
PNN 公視新聞網 新聞的報導: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427017
雖然還得經過歐盟理事會,但修法的方向不會有太大改變。這次的重點雖然是放在著作權,不過我認為更核心的轉變,其實是「#平台需要為上傳者上傳的內容負責」。
在民主開放國家市場成長起來的網路公司,如 Google、Facebook、Amazon 等等,一個一個成為巨頭之後,引發了許多你我都知道的負面效應。這些公司的規模已經太大,大到已經不是他們避不避得開槍口的問題,而是槍口避不開他們。從選舉結果到經濟停滯到家庭失和,都找得到理由可以怪這些平台,而且很難說是污衊。
雖然,我們還是不能說各種問題「都是平台的錯」,但未來平台顯然必須負起越來越重的內容管制責任,這樣的轉變關鍵,在於公眾也越來越同意,時候到了,是該對平台施以更高的要求了。這一趨勢,醞釀了很長一段時間。
( 歐洲議會有點像是歐盟的下議院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uropean_Parliament )
大家都知道,著作權的議題在網路上一直是備受關注的,像是 2011 年在美國吵得很兇,台灣也很多人討論的 SOPA 跟 PIPA 法案。
( 關於 SOPA 停止網路盜版法案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op_Online_Piracy_Act )
( 關於 PIPA 保護知識產權法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ROTECT_IP_Act )
在台灣,也有好幾次爭議。最近一次我比較有印象的應該是 2016 年立委打算增加「邊境管制」,也就是要封鎖(或停止解析)侵權網站的 IP,後來因為網路輿論反對,就沒有繼續立法了。
( 當時的各方意見很多,章忠信律師的分析我個人比較認同:
http://www.copyrightnote.org/ArticleContent.aspx?ID=54&aid=2836 )
最近可能很快就要通過的著作權修法,則是針對眾多像是「安博盒子」之類的機上盒,不管是販售還是協助安裝,都要課以刑責。
( 經濟日報的報導: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3/3721506 )
這些事情其實背後當然也是有各種角力,例如外國的商會、政府、本地的內容業者、一般使用者、倡議組織、平台公司,甚至國家。
總之,現在整個風向轉了。早幾年,保障高度言論自由,鼓勵網路科技創新,是主流,但最近幾年,加強管制成為顯學。可能是因為負面效應已經動搖國本,可能是因為科技公司不斷擴張到新領域,搶走利潤,讓市場既有的其他玩家反彈;可能是因為中國管制模式輸出。儘管對於強度過高的政府監管我站在反對方,但美國的科技巨頭總算開始面對現實。
在侵犯隱私、助長仇恨、影響選舉等批評聲浪下,臉書執行長馬克佐克伯到過美國國會聽證,也被歐洲議會叫去(但叫不動)。上個月初,美國下屆總統參選人,民主黨的參議員華倫則正式提出「拆解數位科技巨頭公司」的倡議,也將是接下來持續加熱的議題。
( 我之前對華倫這個倡議的簡要討論:
https://www.facebook.com/noodleswithturtle/posts/565115280650509 )
而陸續透過個人網誌,表明要改變臉書的馬克,前天竟然投書給華盛頓郵報,表示:大家都說要管那就來好好管一管吧。
請見華盛頓郵報: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opinions/mark-zuckerberg-the-internet-needs-new-rules-lets-start-in-these-four-areas/2019/03/29/9e6f0504-521a-11e9-a3f7-78b7525a8d5f_story.html
投書很短,寫得很清楚,建議自己看一下。簡單來說,他建議針對 #有害內容,#選舉公正性,#隱私,和 #數據可攜性 四個項目,建立一個公私協力管控的機制。
而其中我覺得最關鍵的項目,是「數據可攜性」(data portability) 。
可攜性的概念,大家應該很熟悉了,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我們現在換電信公司,例如從台灣大哥大換成中華電信,不用換手機號碼。在台灣,號碼可攜其實是在 2005 年開始實行的,從此之後大大降低了門號使用者轉移的成本,加強了電信公司之間的競爭。
馬克在他的投書中,關於數據可攜性的部分也寫到:
「(對平台)的管制,應保證數據可攜帶性原則。如果你與一項服務共享數據,你應該能夠將其移動到另一項服務。這為人們提供了選擇,使開發人員能夠進行創新和競爭。
這對於網路本身,和創建人們想要的服務,非常重要。這就是我們構建開發平台的原因。真正的數據可攜性應該更像是人們使用我們的平台登錄應用程序(App)的方式,而不是現有的下載信息存檔的方式。但這需要明確規定誰在服務之間移動時負責保護信息。
這也需要通用標準,這就是我們支持標準數據傳輸格式和開源的『數據傳輸計畫』(Data Transfer Project) 的原因。」
( 關於這個由微軟、Google、FB、Twitter 共同支持的 「數據傳輸計畫」:https://datatransferproject.dev/ )
在上個月 14 號, Facebook 有一次大規模的當機,那天我不禁覺得,這種大社交平台當機,就像是銀行提款機出問題一樣,使得儲存在裡面的 #社交資本無法被提領。不管是工作或生活上要聯絡的人、要發的訊息,都因此受到影響。
社交資本,就是由我們上傳的數據跟使用行為建構出的關係網絡,並不是虛幻難以掌握的,而是可以定義、更是可以定價的。畢竟許多網路公司就是透過網絡效應才能讓價值水漲船高,快速成長。他們就像是大家都信任的社交資本銀行。
然而,當遇到大規模當機、或是傳出資料外洩、被盜,這時候就會想:
1. 自己是不是把社交資本都存在同一個社交平台/銀行?
2. 為什麼只能在 FB 銀行領錢?當 FB 銀行的提款機故障, 為什麼不能在 LINE 銀行或 TENCENT 銀行的提款機領出來?為什麼 GOOG 銀行可以說關就關、把錢都沒收了?
3. 為什麼儲存在這些社交銀行裡的社交資本,那麼難轉移?轉帳跟匯款那麼難?
4. 以及為什麼這些可被視為社交資本銀行的平台病不像是真的銀行,當我們的社交資本如今屢屢被大規模盜竊、被濫用時,他們鮮少需要賠償跟負責?
其實我以前就跟網路上的朋友討論過,要解決社群媒體帶來的壞處(例如假新聞等等),而不減損其好處的作法,其中之一就是降低這些平台的 #套牢效應。
一個辦法就是成立 #公共的社群平台,基本功能完全複製大型平台,讓用戶可以輕易從商業社群平台,透過數據可攜性,打包資料跟 #社交資本 ,轉換到公共的平台上。
過程必須要很簡單,數據轉移必須要很安全,就像是在這個還不存在的公共社群平台點一下「FB 登入」,然後兩秒後,完成了。
重要的是,透過數據可攜性轉移出來的不能只是帳號,而是所有我們放在社群媒體上的數據,跟編織出來的關係。
其實也可以想像成是中央存款保險公司的概念。
https://www.cdic.gov.tw/main_deposit/faq.aspx?uid=59&pid=59%20
只要數據可攜性存在,加上一個堪用的公共化備品,我認為商業平台就會比較謹慎,不那麼貪婪,連帶產生的問題就會少很多。
這點子完全不是首創。之前早有類似的失敗案例,例如 Diaspora、或是工研院的通訊軟體 Juiker ,區塊鏈出現之後也有很多新的社交網站,讓大家可以「社交挖礦」。
我想問題在於,社交資本被套牢已經太嚴重,所以第一步其實是讓社交資本可以被匯出。就像電信公司為了套牢用戶,手機號碼本來不可攜,後來可攜從概念變成規範,競爭於是更激烈,消費者因此獲益。
之前在個人帳號上討論這個想法的時候,有朋友認為其不可行之處:就是政府是做不出可用的公共化備品的。
如果是政府發包做網站,要做出一個能成為商業科技公司備品的社交網站,這件事我也不相信。
但如果是採取「公共媒體」的角度,我認為就是一個選擇要不要做的問題。
有些人認為英國的 BBC、日本的 NHK 很棒,促進了整體媒體品質、提升了公民素質、建立社會公共討論的基礎,但也有些人認為公共媒體拿太多錢,做得太好,反而讓商業媒體無法發展。
像台灣早期發展公共電視,一開始走小蝦米路線,公共電視曾被視為雞肋,沒競爭力,不過一直走到現在,反而成為廢鐵鎮僅存的救贖。現任文化部長 鄭麗君 有意推動大公共媒體,把央廣、中央社等等都結合在一起,有人認為這是唯一能夠重振台灣文化的機會,有人覺得沒競爭力,浪費錢。但總之,就是一種選擇。
所以讓我們想像一下:如果如馬克投書所建議的,接下來新的法規要求社交平台需要讓用戶可以自由匯出所有資料,轉移社交資本,社交平台就會必須做出改變,例如要求工程師讓資料架構更簡單,就跟歐盟 GDPR 的規定出來之後一樣。
當然,成功的平台都會讓我們覺得不需要做這件事,畢竟我們的時間跟精力有限,投入在少數甚至單一平台上比較合理,就像我們也不會三不五時就把存在一個銀行的錢全部領出來,存到另一個銀行......除非這家銀行讓我們覺得問題很大,就像現在這樣。
當然,我認為 FB 等社交平台的自然壟斷在資料、數據、社交資本可自由匯出之後就會降低。所以重點或許不是一定要有公共化的社交平台存在,而是只要有了可以自由匯出的前提,會有很多很多套自然出現。
但從公共媒體的目標與實踐傳播權的角度來看,社交媒體既然已經如此關鍵,若公共媒體接下來還是只是停留在創造內容上,而不趁這個全球都在檢討商業社交媒體平台的時機,來開始探索「公共化社交媒體平台」的可能性,我覺得就太可惜了。
能夠合作的對象其實很多。舉例來說,網路之父 Tim Berners-Lee發起分散式網路專案Solid,將資料「還權於民」,就是同樣的概念。
報導:
https://www.ithome.com.tw/news/126188
而很關注科技巨頭壟斷議題的 PTT 創世神 杜奕瑾 (Ethan Tu) 也提出 PTT.ai 的計畫,我個人也很期待。
Github 上的計畫連結:
https://github.com/ailabstw/PIPs/blob/master/PIP-0001.md
當然,馬克倡議的公私協力機制,其實也有很多先例可循,也就是 Internet Governance Forum 網路治理論壇。
https://www.intgovforum.org/multilingual/
台灣也有 @台灣網路治理論壇 Taiwan IGF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757842584459069/
總結來說,我認為在台灣,社群媒體如 FB、IG、Google、Youtube 等的好壞影響力非常大,因此關於馬克提出的四個項目--有害內容、選舉公正性、隱私、數據可攜性--我們不該只是等著歐盟或美國跟這些公司把問題解決,而是該更主動提出改革的做法。
我個人認為,優先從「數據可攜性」這個偏「結構管制」而非「內容管制」的項目切入,比較不具爭議;而以「公共化社交媒體平台」為探索的方向,也比較有進步性跟未來性。
如果民主自由是我們信仰的故事,但具有影響力的媒體或社交媒體平台,卻開始讓這個故事再也講不下去,公民就不該再袖手旁觀了。
要不然,或許是該向年輕人學習,開始用無廣告、無農場文、可輕易匯出的 Google Doc 當作社交平台了。
延伸閱讀:
Daodu Tech 科技島讀 的好文:社交資本論
https://daodu.tech/03-05-2019-social-capitalism
截圖來自:
https://www.facebook.com/zuck/posts/10107013839885441
工 研院 科技 學習 ptt 在 柴鼠兄弟 ZRBro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台灣的AI這次開口唱歌了😲,這次前進大名鼎鼎的北一女校園,除了看到出國比賽的二部機器人,還有AI看完1500小時台語鄉土劇和PTT八卦版文章,模仿人講話的樣子😂。
✅沒想到AI的自我學習能力已經進展到這麼強大,#中文語意辨識 的準確度是越來越高,好想體驗用 #台語 跟AI吵架是什麼感覺😆能用詞彙超多,#翻舊帳 的邏輯應該超強🤣,但AI在學校又跟同學說了什麼?
#吵架遇到AI可以直接投降嗎?🏳️😂
#不然讓AI跟九官鳥對話看看😁
#科技大擂台 #與AI對話
#國研院科政中心
▶️超強!台灣的AI考中文簡答題 已經可以自己講出這麼一大段…
https://youtu.be/w70qoFUtMpY
【不用花錢也可以贊助柴鼠】
https://youtu.be/DGV964Fks2s
【訂閱柴鼠也是一種鼓勵】
http://bit.ly/2INZTDI
【柴鼠兄弟相關頻道】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柴鼠兄弟ZRBros
FB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zrbro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zrbros/
【聯絡柴鼠】
e-mail:[email protected]

工 研院 科技 學習 ptt 在 工研院課程-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6月 - 網紅排名情報站 的推薦與評價
萃取工研院知識精華,針對產業、企業人才需求,致力發展跨領域學習課程,及多元人才培育模式,由「工研院產業學院」透過產業學習網,落實產業跨領域技術的人才整合價值 ... ... <看更多>
工 研院 科技 學習 ptt 在 工研院課程-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6月 - 網紅排名情報站 的推薦與評價
萃取工研院知識精華,針對產業、企業人才需求,致力發展跨領域學習課程,及多元人才培育模式,由「工研院產業學院」透過產業學習網,落實產業跨領域技術的人才整合價值 ... ... <看更多>
工 研院 科技 學習 ptt 在 [請益] 工研院產業學院課程- 看板Tech_Job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因為本身工作從事ESD相關,後來知道ESD只是EMC其中一小部分。
最近看到工研院產業學院的課程有
產品EMC測試工程師認證班,不知是否有上過此類課程的大大,工研院所發的證書,對求
職有幫助嗎?畢竟只懂ESD部分總覺得未來出路非常受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7.134.7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500452123.A.EC5.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