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1 • 嘉義 • 日環食]
小時候觀測日食,同學都會帶著各式各樣自備的工具觀察天狗怎麼吃掉太陽。最常見的是深色玻璃紙與曝光底片,還有塗墨汁的玻璃或3.5磁片,特殊款的有X光片,fashion版的是媽媽的墨鏡搭配上述工具。
每次吃南棗核桃糕時收集的紅綠藍色玻璃紙這時就派上用場,全部疊起來用雙面膠固定再蓋在眼睛上,一下子就被太陽曬得汗濕的臉黏住,比三兩下就被汗水浸軟的厚紙板觀測眼鏡實用得多。那還是底片相機的時代,家裡總有幾捲曝光的底片,帶兩捲到學校,工具就很完整了。
透過底片看到的太陽像個鴨蛋黃,從皺皺玻璃紙看出去的太陽則是歪歪扭扭的、顏色好奇怪。天狗開動時,印象深刻的倒不是像月亮一般出現缺口的太陽,是明明沒什麼雲,卻像暴風雨來臨前突然暗下的天空。
老家的底片相機很久很久沒碰,南棗核桃糕改成更精緻的包裝,3.5磁片對九年級生來說應該是骨董了。這幾年看到專家說,小時後那些DIY觀測工具,除了紙板挖洞投影,其實都是會傷眼睛的,要用「太陽觀測專用減光濾紙」,或是「係數11以上的電焊玻璃」。
所以還是乖乖上網買了日食觀測眼鏡,到貨後猛然想起要拍照,又開始找電焊玻璃。PTT台南版這禮拜出現一股電焊玻璃熱,大家好康道相報,互通哪裡有現貨。我找到有貨的五金行時,老闆還一頭霧水,以為我是學生,要交電焊作業,不過到今天應該就明白了,市區許多五金行的電焊玻璃被掃光,樂呵呵地發了一筆想都沒想過的天文財。
今天出門時台南在下雨,而且雨勢不小。到了嘉義,天空的雲層頗厚,不時飄來厚重的烏雲。看著雷達回波圖,正考慮要不要移動到沿海或雲林縣,幸好兩點半過後雲就開了,還吹起舒服的涼風。
早上聽科博館館長孫維新老師的講座,他提到,他每次觀測日食,幾乎都會先碰到壞天氣,不過到觀測時刻大抵就放晴了。有孫老師坐鎮的日環食,果然可以放心吶。
我們在嘉義縣府前的草地鋪開野餐墊,帶著觀測眼鏡、觀測紙箱、電焊面罩的人三三兩兩到來,打開野餐盒,架好相機腳架,讓小孩與寵物去放電,邊聊天邊等待。
透過電焊玻璃看到的太陽是很科幻小說的亮綠色,觀測眼鏡看到的太陽則像端午肉粽裡的蛋黃,到了食甚時刻,又成為神的金戒指。整片草地響起一片「喔喔喔!」「好厲害啊!」的合音。
不過為什麼大家在食甚後就火速散場了,還沒結束啊???
日環食,下下輩子見。
天文 小 紅 ptt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黑洞照片首次公布】
--今天為大家讀一首關於宇宙的詩
宇宙學 ◎任明信
〈日心說〉
伽利略告訴我們
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
太陽也不是
誰來告訴我
你也不是
〈可能〉
他走過來對你說
這世界沒有上帝
沒有天堂
也沒有輪迴
你的人生都在這裡
〈星體〉
我們所見到的
只是你過去的樣子
〈水星〉
想要搬去水星雖然
水星沒有水
水星離太陽比較近
他的一年
是地球的三個月
我想那裡的冬天比較短
〈大爆炸〉
如果生命未曾出現
是否就不會為了逝去而難過
〈黑洞是黑色的〉
關於崩潰的故事
發生在恆心將死之前
重力不斷增強
於是形成連
光都無法遁逃的場域
〈超弦理論〉
空氣中存在著
各式各樣看不見的弦
不同的擺盪產生不同的扭曲
於是激發出能量
一切可知
與不可知的現象
我想這可以用來解釋
你出現時的音樂
〈冷暗物質〉
宇宙中
除了星球
以外的那些
身體裡
除了回憶
以外的那些
〈光年〉
與其說是距離的單位
我更相信那其實是某種
墜落的速度
〈宇宙〉
霍金說
整個宇宙
正在互相遠離
這是我聽過
最悲傷的事情
--
◎作者簡介:
任明信,十一月生,高雄人,中正大學經濟學系,東華大學創作暨英美語文學研究所畢。喜歡夢,冬天,寫詩,節制地耽溺。著有詩集《你沒有更好的命運》、《光天化日》、《別人》。(修改自《別人》簡介)
網誌:你沒有更好的命運
http://x-devmask.blogspot.com/
--
◎小編鋼筆人賞析:
此詩摘自任明信第一本詩集《你沒有更好的命運》,另外亦有在PTT發文的版本。其發表型態是組詩,由於臉書無法以粗體方式呈現標題,因此只能以加上書名號的方式呈現每一小節的標題。
這首組詩是《你》詩集中頗長的其中一首詩,任明信擅長以物比喻你我之間的關係,這組關係通常愛恨交織,並且使敘事者我傷痛不已。這首詩也不例外,但手法上卻更精彩。任明信在每一首組詩的小詩中,使用宇宙相關的不同意象,同時呈現「你」與「我」的複雜關係,這複雜關係有時是深深的愛戀、愉悅,有時是寂寞與痛苦。不同意象的變換,搭配情緒的高低起伏,造就這首詩的精彩。
順帶提兩個天文小知識。第一,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事實上敘述重力的方式是空間扭曲,所有能量都可以造成一定程度的空間扭曲,其扭曲的方式以外在來看,當物體在這樣扭曲的空間行進時,看起來就像是有一股朝向重力中心方向的加速度——連光也不例外。因此此詩〈光年〉所謂「墜落的速度」某方面而言是其來有自。
第二個小知識是,宇宙正在互相遠離這件事情,是由天文觀測時發現波的紅移所發現的。當物體在遠離時,其光波的頻率會變低,看起來會比較「紅」,這是都卜勒效應呈現在光的效果。而發現這效應的人名為愛德溫·哈伯(Edwin Hubble),天文學的紅移效應因此被命名為哈伯效應,他的名字也被用來命名著名的天文望遠鏡「哈伯望遠鏡」,遠在霍金之前。
--
◎美編:全糖
圖片來源:wikipedia
#黑洞 #黑洞直播 #中研院 #格陵蘭望遠鏡 #事件視界 #EHT #EventHorizonTelescope #任明信 #你沒有更好的命運
天文 小 紅 ptt 在 左撇子的電影博物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有朋友傳給我看這個,既然都超明顯針對著我來了,那就來吧! 有本事就來開戰,不要在那邊扭扭捏捏。
先來前情提要,昨天 PTT 有人在討論「#影評越來越寫負評」的狀況,所以我也有感而發的寫了一篇感想。
https://link.leftymovie.com/FL9HC
所以我要來說明一下:
✳️ 首先,前文純粹討論,「寫負雷比較有吸睛度」這件事情,而且這個現象,整個媒體圈都有這個狀況,包括影評圈,也包括新聞圈,你知我也知。現在常常「寫好的沒人看,寫不好、寫聳動的才會紅」。 這是個大現象。
✳️ 其次,我如果要罵人還真的都會藏關鍵字,沒有在那邊扭扭捏捏的,#瓜默 我罵這麼多年,誰都知道是哪位(唸唸看就知道),然後前一篇還真的沒在講你,你到底從哪邊關鍵字,自我感覺良好到是你?
✳️ 再來,我沒有要反對[負雷],電影一定有爛的地方,爛就該罵! 如果不能罵,那就是一言堂了。我贊成更多的角度去看電影,#再好的電影都有可能有不好的地方,《鐵達尼號》結尾時的星空放錯季節,也被天文物理學家糾正出來,錯就是錯。#再爛的電影都有值得被看的地方,像《台北物語》這種「能錯的都做錯了」,就能當 #負面教材的教科書,讓大家的所有電影都更好看!
✳️所以,我在意的是看完電影後,能不能提出更多的討論,讓更多人的電影更好看、更有意義。你可以提出好的論點,也可以提出做不好的論點,我都支持! 這就是電影賦予我們的價值,只要你不是 #為了罵而罵,為了配合演算法而故意把一部電影罵爛。
✳️說真的啦,就算你要這樣做我也沒意見,又沒有人規定電影要怎麼看,我常說電影就跟喝酒一樣,你可以豪邁的暢飲,也可以細細品味,每個人在不同的狀況都有不同的方式,沒有誰對誰錯。只是,#用什麼方式就會交到什麼朋友,臉書就是社群,我希望能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不是 #瓜默鐵粉 的那種人,所以才寫了那篇文章。
最後,我身邊認識的影評、朋友,幾乎都是對電影真的很有愛,願意花點小錢、花點時間,好好地享受一部電影,不論是好片還是爛片,這已經是一種生活態度了,讓電影更好看這件事,絕非我一個人在做,大家都在做,因為我們希望讓身邊的人也一起來看電影,找到共鳴,一起來 #解壓縮電影,讓電影票更有價值。
同樣的道理,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我不想花時間對你多做敘述,我只把前面文章需要解釋的解釋,免得又有人自己跳進洞裡面來,然後繼續浪費我的時間。有時間我會多寫幾篇文章,或是再看一次《幸福綠皮書》。
#沒有人規定電影要怎麼看
#沒有人規定生活要怎麼過
#但是我們都能選擇自己想要的電影生活